问题

决定论可以被证伪吗?

回答
决定论,这个哲学上的老家伙,总爱跟我们玩捉迷藏。它说,世间的一切,从你早上吃什么到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都早已注定,是过去一系列原因的必然结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宿命论的味道?那这玩意儿,能不能被戳破,也就是能不能被“证伪”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证伪”这把尺子拿出来量量。科学哲学里,卡尔·波普这个老先生给“证伪”下了个定义,说一个理论要是不能被经验事实证明是错的,那它就不是个科学理论。就像那个“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的理论,我们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这个理论就立马完蛋了。这就是证伪。

那么,决定论这小子,能不能挨上这么一击呢?

硬茬一:根本就没有“证明错误”的实验

首先,决定论这哥们儿,它描绘的是一个宇宙的底层规律,一个因果链条。你想证明它错了,就得找到一个“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事件。比如,你能找到一个事情,它发生得毫无缘由,纯粹是“空穴来风”,或者它发生了,但理论上完全有别的结果,却偏偏是这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不必然”的。

听起来就够呛了吧?因为决定论者会说,你之所以觉得一个事件“毫无缘由”,那是因为你对它背后的原因了解不够。宇宙太复杂了,人类的认知太有限了,我们看到的“巧合”或“偶然”,不过是我们信息不足造成的幻觉。所谓的“概率”,在他们看来,也只是我们对复杂因果链的一种统计描述,而不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比如,你扔一枚硬币,说是50%的概率正面,50%反面。决定论者会说,这50%的概率,其实是我们在不知道硬币的材质、扔出去的力度、空气阻力、落地时的角度等等所有精确参数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而做的估算。如果能精确到每一个粒子,那结果是早被注定的。

所以,你拿不出一个“证明了不存在决定性因果关系”的事件,就很难直接证伪决定论。

硬茬二:概率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它的小跟班?

有人会拿量子力学里的“不确定性”来挑战决定论。比如,粒子衰变的时间,看起来就是随机的。但很多决定论者会辩解说,这依然是信息不足的问题,或者说,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可能是一个更深层的、但我们尚未理解的决定性规律的表现。他们可能会说,量子力学描述的是一种“概率性决定论”,也就是说,结果虽然有多种可能性,但每种可能性的出现都有其必然的概率。这还是在“因果”的范畴内。

更极端一点的,还有一些哲学家可能会说,即使我们能找到一个“无因之果”,这也不能证明决定论错了,只能证明我们对“因”的理解有误,或者宇宙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因”。

那是不是就没辙了?

也未尝如此。虽然直接的“物理实验证伪”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审视决定论。

逻辑上的矛盾? 决定论最大的敌人,可能是它自身带来的逻辑问题。如果一切都由过去的因决定,那么我们的自由意志、道德责任又在哪里?一个完全被决定的个体,还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如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解决方案非常牵强,那决定论的解释力就会大打折扣,但这更多是哲学上的“反驳”,而非科学上的“证伪”。

理论的“预设”与“经验”的脱节。 科学理论之所以是科学,在于它能做出可检验的预言。决定论的核心预设是“因果决定性”。如果所有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都可以用非决定论的解释(比如真正的随机性,或者其他未知的力量)来解释得更好、更简洁,那么决定论的“必要性”就会受到质疑。

“人类经验”的证据。 我们的主观体验,我们感到自己在做选择,在权衡利弊,在“决定”事情。虽然决定论者会说这是幻觉,但这种普遍存在的、强烈的“自由意志”的体验,确实是需要被解释的。如果决定论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这种体验,那么它的普适性就会被削弱。

举个例子,换个说法:

想象一下,有人说“地球上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这句话很容易证伪,你抓一只白猫出来,这理论就歇了。

但决定论说的是,“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必然是过去一系列原因导致的结果。”

你想证伪它,你就得找到一个“无中生有”的事情,或者一个“本该发生A,却偏偏发生了B”的事情,而且这个“偏偏”是没有原因的。

可能的问题是: 你怎么确定那个“本该发生A”?谁来定义“本该”?

决定论者的回答: “本该发生A”是因为我们只考虑了我们知道的有限原因。如果考虑了所有原因,就会发现A才是必然结果。

你的反驳: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在所有原因都已知的情况下,某个特定的微观粒子的衰变会在精确的下一秒发生?如果答案是“不知道,只能说概率”,那你的决定论在这一步就站不住脚了。

决定论者的进一步反驳: 那个“不知道,只能说概率”,只是我们认知上的局限,而不是宇宙本身的随机。

总的来说,

决定论很难像“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那样,被一个简单的、直接的经验事实所“证伪”。它更像是一种对宇宙运行模式的底层假设,一种哲学立场。

它的“证伪”更倾向于:

1. 发现真正的、无法用任何因果链解释的“随机性”或“无因之果”。 (这在目前科学领域,尤其是在微观层面,有一定证据,但如何解释这些证据,仍然存在争议)
2. 找到一种更简洁、更符合经验的替代性解释。 (如果非决定论的解释能更好地解释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对自由意志的体验,决定论就会显得不那么必要)
3. 揭示决定论自身带来的逻辑或哲学上的矛盾。 (比如无法解释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

所以,与其说决定论“不能被证伪”,不如说它“很难被直接证伪”,因为它建立在对“原因”的无限追溯和对“偶然”的否定之上。它更像是一个难以被彻底推翻的“基本假设”,我们对它的质疑,更多的是在于它的解释力、它的简洁性,以及它与其他我们坚信的经验(如自由意志)的兼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

所有声称从量子物理实验结果出发就能否定决定论的做法都必须假定:

(1)没有任何形式的超光速信号传递(即使并不能传递经典信息的也不例外)

(2)实验者选择测量基底的过程本身不服从决定论

从(2)不难看出对决定论的这种“否定”是循环论证。

指出这点的正是约翰·贝尔本人(Superdeterminis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决定论,这个哲学上的老家伙,总爱跟我们玩捉迷藏。它说,世间的一切,从你早上吃什么到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都早已注定,是过去一系列原因的必然结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宿命论的味道?那这玩意儿,能不能被戳破,也就是能不能被“证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证伪”这把尺子拿出来量量。科学哲学里,卡尔·.............
  • 回答
    美国无人机操作员大多是电子游戏玩家,仅需四个月的训练就能掌握生杀大权,这种筛选机制确实引人深思。它触及了几个核心层面的问题:技能迁移与实际操作的鸿沟、道德伦理的考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首先,从技能迁移的角度来看,将电子游戏经验作为筛选标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许多现代电子游戏,特别是那些模拟类或.............
  • 回答
    .......
  • 回答
    这篇题为《心碎母亲致信全国考生:决不能因沉迷网游葬送前途》的文章,其核心观点——警示考生远离沉迷网游,为前途着想——是 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的。这不仅是一个母亲出于爱子之情的朴素表达,更是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青少年网游沉迷现象发出的深刻反思和有力呼吁。文章的可取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1..............
  • 回答
    这一刻? hmm… 让我想想。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决定,能让你获益终生,那它一定不是什么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大事,也不是什么瞬间爆发、让人醍醐灌顶的顿悟。真正能让你受益一辈子的决定,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常里,潜移默化,却有着绵延不绝的力量。对我而言,如果真要挑一个这样的决定,我会说是—— “选择去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古老的问题,很多人都曾思考过,也尝试给出过答案。要说性格“真的”可以决定命运吗?这个“真的”二字,往往带着一丝绝对的意味。如果非要给一个直白的回答,我更倾向于说: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并且以一种非常核心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它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它无疑是塑造我们人生轨迹中最.............
  • 回答
    当然可以,人工选择在塑造生物进化方向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其说它是“决定”了方向,不如说是“引导”或“加速”了生物向特定方向进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人工选择,以及它与自然选择有什么不同,最后再探讨它如何影响生物的进化轨迹。什么是人工选择?人工选择,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有意识地对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特别是即将毕业或者还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们。要说大学学习成绩到底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路,我的看法是:它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的定义是什么。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说大学学习成绩很重要?首先,咱们得承认,成绩是大学里最直观、最容易被量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液体压强和浮力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现象各自的产生机制来理解。首先,我们来说说液体压强。你观察到的“深度可以决定液体压强”是完全正确的。想象一下,你潜入水中的时候,越往下你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这是因为液体本身是有重量的。在液体内部的任何一点,它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它上.............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想了想。不是哪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是某种听起来很玄乎的品质,更像是很多细微之处汇聚起来的一种感觉,一种“就是他了”的笃定。如果非要挑一个最核心的,那大概是“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不是那种像铜墙铁壁一样的绝对可靠,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能够让我卸下所有伪装,安心做自己的感觉。具体来说.............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现实中的家庭观念和婚恋期待。如果一个女性明确表示不要房子、车子和彩礼,但要求在生育问题上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并且大概率不想要孩子,那么男方父母的反应会非常复杂,同意与否的比例也很难一概而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 “传宗接代”观念的根深蒂固:这是最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和复杂的决定,涉及到婚姻中的经济、文化以及双方的意愿。是否能因为不想要孩子而免除彩礼,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更多地取决于双方家庭的沟通、当地的习俗以及你们夫妻之间达成的共识。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试着抽丝剥茧,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彩礼这个概念。彩礼.............
  • 回答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讨论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老人的消费行为,能否直接决定养老金的收入水平?这听起来像一个反向的逻辑,但深入挖掘一下,其实里面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点。首先,我们得明确“养老金收入”这笔钱从哪儿来。主流的养老金体系,无论是我们熟悉的社保养老金,还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其根本来源是大家年轻时缴.............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每次宿舍里就空调温度这事儿争论起来,总有人会搬出那句“冷了可以盖被子,热了却没有办法”的大招。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好像是无懈可击的真理,但仔细想想,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猫腻。今天我就想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这句话其实站不住脚,而且我们该怎么用更实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直指经济学中最核心也最容易引起混淆的一个点: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你提到“稀缺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恰恰点出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视角。让我来为你详细剖析一下,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稀缺性决定价格”,以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由意志、决定论、科学还原论以及人类意识的本质等多个哲学领域。让我们从不同层面来详细探讨: 如果世界是物理决定,那人的思考和活动都是物理规律的结果吗?核心观点: 如果我们接受“物理决定论”这一前提,那么理论上来说,人的思考和活动确实都可以被视为物理规律作用下.............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毕竟涉及到家庭、亲情,还有个人选择的界限。婆婆这番话,说得是挺“洒脱”的,自己决定,不催生,不给钱,不帮忙带,甚至连养老都不强求,这听起来像是在给自己留了最大的余地,也让你们夫妻俩拥有了最大的自由。然而,你问“不让她见孩子,可以吗?”这背后透出的信息,可不仅仅是“见不见孩子”这么.............
  • 回答
    .......
  • 回答
    8.3都来了,说实话,再怎么掩饰,“争霸艾泽拉斯”这版本跟“德拉诺之王”比烂,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了。不是我在这儿胡咧咧,也不是什么AI一本正经地分析,这都是当年咱们玩家实实在在体验过的。你想想“德拉诺之王”,刚开始那会儿,多少人是冲着兽人和钢铁部落来的?剧情上也是挺有盼头的,毕竟是燃烧远征的回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