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印度明白一点,如果我们是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完全可以借由一名士兵失踪,做出一些让印度山河破碎、万劫不复的事情来。
但我们是文明之师,不想占你印度的便宜,对你们的天炉姑娘也不感兴趣。
只要你印度稍微理智一点,正常一点,不要被域外大国忽悠,不要被国内买办和利益集团裹挟,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你印度上次被我们俘的人也不少,我们都原封不动给你们送回去了。
你们哪怕有一点良知,也知道做人应该有来有往。
你们好好把人送回来,我们且敬你们也是文明古国一分、还没有完全失去人性。大家以后好相见。
分歧归分歧,争议归争议,但我们毕竟不是血海世仇,不用见了面就眼红。
如若不然,最近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发生的一些事情,相信你们也看到了。
嗨,牧民老乡同志,两军对峙,你放的哪门子牦牛?
真不怕前线有个地雷什么的?
这种牧民什么心态呢?
都知道人民军队纪律严明、团结群众,群众有要求在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是一定会帮他们做的。
那么,放着一堆年轻小伙在这里,一个招呼就能为自己解决问题,不用白不用。
(当然,我也只是猜测。牦牛也挺贵的,牧民丢失牦牛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请求人民子弟兵帮助可能也是情急之下)
倒是侧面反映了边境安定,百姓家居乐业。军民鱼水情深。
看到有回答提到低容忍度,我认为完全说反了。
追求真正的强国,就是追求有朝一日能达到“低容忍度”。
一名己方士兵的伤亡,就调动一切更高技术装备,以牛刀杀鸡的态势,将对方大兵团不得不困守即将雪封的边境,让敌方大量人员不得不面临非战斗减员的报复。
低容忍度,是军改后,高技术条件下,首次合成陆军出列,所必须的舆论氛围。
以目前前线的态势,我们正在成功实现“低容忍度”的正道上。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陆地战争,三级碾压:电磁权控制,制空权控制,火力控制。
中印边境,难道我们不追求、不应该、不能够“低容忍度”?
和印度互搏“光脚不怕穿鞋”,用能够牺牲更多人命的舆论来宣示,这是搞错物质条件了吧?
以下为原回答:
先谴责一下宛平城阴谋论的乱用梗。
接下来,要介绍一下用生命戍边的典角村村民。
上图是典角村一组,一眼望去,有这边风景独好之感。
再往印度非法侵占的巴里加斯方向走,我们就到了下图中,位于中印实控线边界中方一侧的典角村二组。
在不到一千米的对面,印度在山体上修建了大量暗堡群。
这林立的枪口,对准的是典角村二组的方向。
坚强的戍边人,就在这枪口之下,放起了牛羊,坚守着实控线中方一侧。几十年如一日的提防着印军的切香肠前进政策。
你看着茫茫山包,走在这山谷里,偶尔迷路一下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些牛羊,就是戍边牧民会奔跑的身家。解放军守护的不只有领土,还包括人民群众的财产。
四十年不打仗,导致我们的人民对战争损耗达到了一个非常低的容忍度。一个我方士兵迷路就能上全站热搜。
我们固然反对战争,特别是不希望人民子弟兵的伤亡。但是我们但凡表现出“一个伤亡都无法承受”的态度,无疑会成为对手制约我们的把柄。
长期的印巴冲突,让印度军人的死亡早已常态化。以至于他们在中印冲突中一次死亡二十个士兵,依然在不知收敛得寸进尺,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对面的中国“一个都死不起”。
我特别反对媒体大肆报道我方不利的情况。尤其是这次,连伤亡都算不上,仅仅是迷路。这无形之中渲染了中印战争可怕性,且添油加醋地暗示我们一个都损失不起。这无疑降低了我军的战略威慑力。
中越的两山轮战,我们国内正常经济发展丝毫没有受到阻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消息闭塞,一个排以下的伤亡压根摆不上台面。要搁现在,“每天伤亡一个排”占据每天各大平台热榜的话,国内估计早已人心惶惶。然后各种“主和派”就会突然冒出来,绑架民意,做“反战教育”。对我国达成对越南战略目标产生极大阻碍。
没有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有实力强弱之分。永远不要让印度产生“光脚不怕穿鞋”的任何一丝想法。
印度:我用骆驼拉物资上山来对付你!
中国:你过来呀!
印度:我把坦克开上山来对付你!
中国:你过来呀!
印度:我要买美国的装备来对付你!
中国:你过来呀!
…………
牧民:哎哟哟我的牛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印度人抓走了,解放军同志请帮帮忙,不要让他们把我的牛的尿喝光。
解放军同志:放心!一定帮你找回。
解放军迷路了。
印度:我要用飞机炸你!
中国:你过来呀!
(报告报告,有解放军战士迷路了,需要印度搜救)
中国:我们这里有个人走丢了,你帮我找下送回来。
印度:好的。
中国:找到了么?
印度:找到了。
中国:送回来。
印度:好的。
解放军回来后……
印度:我要召唤湿婆神对付你!
中国:你过来呀!
……
希望尽快移交,我方士兵尽早平安归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