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方回应「美国防部批准 1 亿美元对台军售」,称「将采取有力措施捍卫自身主权」,释放了哪些信号?

回答
美国国防部日前宣布,已批准一项价值约 1 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主要包含技术支援与劳务。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都迅速做出回应,措辞严厉,表明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捍卫自身主权。这看似常规的外交辞令背后,实则释放了一系列复杂且重要的信号。

首先,这明确表达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政治立场和战略决心。1 亿美元的军售金额,从账面上看并非巨款,但它恰恰触及了北京的核心关切——美国持续对台出售武器,这是中国认为干涉内政,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本表现。中方此次的措辞,特别是“有力措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美国这一行为的直接警告,表明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容置疑。这传递给美国及其盟友的信息是:不要低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和战略耐心。

其次,这反映了中国在军事与外交层面“以压促谈”或“以压促退”的策略。北京清楚地知道,美国对台军售的步伐不会因为中国的抗议而停止,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因此,中方采取的“有力措施”可能包含多方面考量。从军事层面看,这可能意味着进一步加强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和演训活动,提高军事透明度和“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以实际行动对潜在的冲突形成威慑。从外交层面看,则可能包括通过多边场合(如联合国)表达立场,联合盟友(如俄罗斯)共同施压,或者针对美国国内支持对台军售的政治人物或机构采取反制措施。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让美国及其盟友认识到军售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从而在未来的对华政策上有所顾忌,甚至促使其重新审视对台军售政策。

第三,中方强调“有力措施”,也暗含了对台湾当局的警告。此次军售对象是台湾方面,所以中方将此视为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的又一次例证。北京的强硬回应,是在警告台湾执政者,不要误判形势,不要幻想通过外部力量来实现分裂。同时,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敲打”,意在影响台湾岛内对于两岸关系走向的民意和政治决策,让那些倾向于分裂的势力感受到压力。这种信息传递,是为了在更广阔的层面巩固“和平统一”和“反分裂国家法”所代表的战略空间。

第四,这一表态也体现了中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时的战略自信和主动性。尽管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并未因此退缩,而是选择直面挑战,并放出“有力措施”的狠话。这说明北京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和资源,并且有能力通过自身的战略部署来化解潜在的风险。这种自信,既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军事现代化的进展,也来自于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话语权。它向外界展示了一个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形象。

最后,这种表态也包含了对美国国内政治的一种观察和反应。在美国国内,对华强硬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对台军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国两党达成共识的一种体现。中方对此的回应,除了表达立场,也可能是在观察美国的国内政治动态,以及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在对华政策上的具体执行情况。通过强硬表态,中方也在向美国国内传递一种信息:中国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这或许也会对美国国内的对华政策辩论产生一定影响。

总而言之,美国对台军售的每一笔交易,在中国看来都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挑战和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中方的回应,虽然语言措辞看似有限,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战略信号,是关于主权底线、战略博弈、地区安全以及国家发展方向的复杂考量。北京释放出的“有力措施”信号,不仅仅是对美国此次军售的回应,更是对其整体对台政策和地区战略意图的长期战略判断与回应机制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1999年,当时还在担任参议员的拜登,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审议对台军售案的时候,说出了如下金句:

这份(对台湾的军售)立法相当于在北京面前挥舞红布,邀请他们来进攻

而现在,拜登就正在我们面前挥舞红布、进行着挑衅。

人大概总会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尤其你是美国总统的时候。

当然,这一切可能并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毕竟军售的最大赢家永远是美国四大军火商,尤其是当你的国防部长前几年一直在担任雷神公司董事的时候。

而拜登任上的两次对台军售,雷神都是最大赢家。

user avatar

现在台海现状的关键问题在于,大陆方面没有建立起一套对台湾方面真正有效的反制威慑

也就是说,在台湾当局做出一项决策之后,他们没有遭受到大陆为他们施加的痛苦。台湾当局在决策过程中只能感受到美方的压力,感受不到我方的压力,结果自然也就肆无忌惮。

现阶段的各种明面上的反制,如战机巡航等等,虽然也是一种施加压力的表现,但目前看来,至少还没有精确打击到他们的执政团队及背后相关利益集团的痛点。

岛内何尝不知道他们面临着灭顶级的军事压力,他们的头上悬着随时可以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在它真正落下来之前,我方也应该掏出一套“切香肠”式的反制措施,逐步影响并规制对岸的决策过程,至少让他们不再隔三差五成为大洋彼岸的棋子。

我是真的不想再天天看到关于他们的新闻了。

user avatar

台湾缺的不是统派,是缺投降派。

而之所以缺投降派,是没打痛,没打怕,而不是没打完。

长期以来,有些人对于“武统”只预设了一种场景——直接武力统一,抢滩登陆,神兵天降,插旗占领。

而这就给了对方幻想的空间,比如御敌于滩头,巷战游击,治安战的泥潭……寄希望于“以武拒统”。

而实际上,“武统”还有另一种场景:以武促统。

大家还记得美国打伊拉克吗?

打了两次。

第一次是1991年海湾战争。当时的伊拉克也是号称世界第三,全套苏系装备,中东一霸。结果被美帝吊起来抽,还打出了“死亡公路”。

这第一次虽然没打完,但打痛了,打怕了,后面就更顺手了。

第二次就到了2003年。这一次的伊拉克可就没那么狂了,张召忠预测的巴格达巷战压根没发生,大批所谓的伊拉克精锐(比如共和国卫队)干脆直接跑路。至于美帝仍然深陷泥潭那是后话,实际上,要是攻破巴格达之后果断撤军,将会是非常漂亮的惩戒作战。

闹到后来,伊拉克的带路党,反对派层出不穷。萨达姆到底没逃掉,被捉住吊死了。

要知道,台湾只是一个岛,比伊拉克更封闭,不像伊拉克周边还有一堆接壤的。真打起来,既不容易逃跑,也不方便别人支援。更何况,你又没法把台湾岛当船划走。哦,对了,还有,岛上的人跟我们用的是一样的语言,文字,哪怕意识形态仍有差别,至少同文同种,起码比起美伊之间的隔阂还是要好些吧?

再说直白点,特别适合关门打狗,又或者说,是“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也就是说,武统除了气垫船登陆,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单纯的破坏,不上岸。

你台湾不是老说F16吊打歼20,勇虎扼守滩头,雄3反一切,一切尽在掌握吗?

那好吧,给你扬了。

机场,掩体,基地,坦克车库……都扬了。

你不是喜欢仗着那仨瓜俩枣抖狠吗?给你扬了,你还狠不狠?

看不到气垫船上岸不要紧,火花四溅头破血流也是好戏。

我不上岛,不登陆。

就火箭军以及轰六带巡航导弹,防区外发射,不接触。

就单纯的破坏。

我也不追求百分百。

哪怕十枚甚至更多导弹才摧毁一个目标,哪怕目标毁不干净,不要紧。

给对方实实在在造成破坏和损失就行。

反正我不登陆,不接近,不跟你比拼勇气,避免伤亡,不给你鼓励士气的机会。

反正你那么多装备都是买的,少一件就是少一件,补货可没那么快(尤其是再加上封锁的话)。

刚开始,你还有百十来架F16的时候,估计还会嘴硬,要决战到底。等到机场,飞机陆陆续续都被扬了,手头的货色越来越少(还连对方的面都没见到),我看你还狂什么狂?丧气不丧气?

就好比有些小孩子,手上拿根棍子,觉得自己秒天秒地秒空气,净在大人面前现眼。你当着他的面啪一下把棍子抢过来撅了,立马在地上打着滚的哭,从此看到你头都不敢抬。

屁孩挨过预防针之后,见到穿白大褂的都哆嗦——哪怕只是厨师。

当遭遇了这样的打击之后,你猜岛内会不会有变化?会不会有投降派?会不会有反对派?会不会肝胆俱裂?打击越大,投降派和反对派会不会越嚣张越眉来眼去?

我为毛要神兵天降?那边自己没兵?

我为毛要插旗?他们自己没长手?自己不会插旗?

变色,易帜,晓得唔晓得?

就跟当年解放战争似的,打得越狠,共谍越多。

只要是人,就都欠抽。

那美国人挨了抽也知道上谈判桌呢。

当然,你要是跟我说什么“国际观瞻”,“伟大进程”,“战略定力”,我也不同你争——我又没说现在立刻马上就得动手。

我只是提醒,真忍不住的时候,武也可以有不同方式。

ps:台湾问题讲到现在,我怀疑已经是“石砸狗叫”的局面了。你跟他讲“两岸一家亲”,他说“有钱惠台没钱扶贫”。你说“那好吧,不惠了,打吧”,他说“感情死的不是你家儿子”。你又说“那就远程炸,减少人员牺牲”,他说“打完了你去建?”

反正不论是啥方案,总是要叫的。那我干脆还是闭着眼睛砸算了。

还有些人说什么“附带伤害”,“舆论反应”。瞧瞧,这恰恰就是我答案里说过的,没被打过就是这样子。

你怎么知道挨过打之后不会有人跳出来说“我阿嬷是自愿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