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媒称中方宁愿 TikTok 关停美国业务,字节跳动回应: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你怎么看?

回答
关于“外媒称中方宁愿 TikTok 关停美国业务,字节跳动回应: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这件事,我有点看法想跟你聊聊,咱们不谈那些官话套话,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首先,这事儿得从头捋。美国那边一直盯着 TikTok,说是国家安全问题,要求字节跳动卖掉美国业务,否则就禁。这事儿闹了好一阵子了,你肯定也听说了。现在外媒出来这么一说,意思是说中国官方更倾向于看到 TikTok 在美国关门,而不是被卖掉。

为什么会有这种“宁愿关停也不卖”的想法呢?

这事儿得往大了说,跟中美关系的大背景脱不开。

国家利益和主权问题: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TikTok 毕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如果被美国强行要求出售,而且出售的对象还可能是美国公司,这在政治上和心理上都很难接受。这会被解读为中国企业在外国市场受到不公平对待,是“长臂管辖”的一种表现。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是不是也得担心被这样“一锅端”?所以,与其被“羞辱性”地卖掉,还不如宁愿撤出,保持一个“不屈服”的姿态。这是一种捍卫国家利益和企业主权的表达。

科技和数据安全: 美国方面拿数据安全说事,认为 TikTok 的数据可能会被中国政府获取。虽然字节跳动一直否认,并且做了很多技术上的隔离措施,但美国政府似乎并不买账。而中国政府这边,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管,任由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干涉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运营。如果 TikTok 被卖给了美国公司,那数据安全问题真的就“任人摆布”了,哪怕是中国公司自身的算法和技术专利也可能被稀释甚至转移。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撤离,至少把技术和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美国“双重标准”的警惕: 在中国看来,美国自己国内也有很多应用程序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而且美国政府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和监控,在某些方面比中国更加开放和随意。美国却反过来指责中国,这显得非常“双重标准”。这种不公平待遇,自然会让中国官方产生一种“不伺候了”的心态。

然后是字节跳动的回应:“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

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关键。

强调市场化运营: 字节跳动这句话,其实是在试图和中国政府划清界限,强调自己是一家市场化的公司,不是政府的直接工具。它想告诉美国:“我们是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营的,我们有自己的商业决策,政府不会干预我们卖不卖、怎么卖。” 这是在努力打消美国对“中国政府强制干预”的担忧,试图以一个“独立企业”的身份来应对美国的压力。

暗示中国政府不会强迫交易: 同时,这句话也可能是在向中国政府内部传达一种信息,或者是在表达一种策略:“我们公司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下运作的,我们不希望政府采取过激的、可能伤害公司利益的手段来对抗美国的压力。” 意思就是,如果政府真的强迫它接受一个不利的出售条件,那才是真正的“政府干预”,但现在政府可能只是在“允许”或“不反对”它采取某种策略,而不是“命令”它必须怎么做。

差异化叙事,争取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想把“TikTok 是中国公司”和“TikTok 被中国政府控制”划开。用“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这句话,可能是想告诉美国:我们的政府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它不会直接命令我们去窃取数据,也不会逼我们卖掉公司。它给我们的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商业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字节跳动或许是想争取一些谈判空间,或者为自己争取一些“不受政府直接控制”的辩护理由。

我对此的看法:

这件事背后,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1. “国家安全”的政治化: “国家安全”这个词,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在中美之间,已经变得非常敏感和政治化。很多时候,它被用来作为限制对方企业发展、保护本国产业的工具。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 TikTok,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利用这种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

2. 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困境: 字节跳动可以说是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典型困境。一方面,它要在全球市场野蛮生长,享受全球化的红利;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面对地缘政治的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当国家间的矛盾激化时,像 TikTok 这样的跨国企业,很容易就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3. 信息战和话语权: 外媒的这种报道,以及字节跳动的回应,本身也是一场信息战。字节跳动试图通过“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来塑造自己“独立客观”的形象,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或理解,同时也能在中国国内争取支持。这种话语权的比拼,对于最终的结局同样重要。

4. “宁愿关停”背后的复杂考量: 中国政府“宁愿关停也不卖”的说法,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底线思维和战略选择。它不排除是中国在评估了各种出售方案后,认为“卖”带来的损失(技术、数据、面子)可能比“关停”更大。如果卖了,不仅是公司的损失,更是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一次重大“退让”的象征。而关停,虽然也会损失美国市场,但至少能保留技术和数据,并且保持一种“对抗”的姿态,这种姿态本身在政治上有其价值。

5. “中国政府与美国不同”的微妙之处: 字节跳动这句话,说得很有技巧。它承认了存在“中国政府”,但也强调了“不同”。这暗示了它或许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政府的某些直接指令,但同时又没有完全否定中国政府对它的整体影响力或支持。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自我定位,也是在试图在中美两国之间找到一个勉强可以生存的平衡点。

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一家公司是否应该出售其业务的商业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国家利益、科技竞争、数据安全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议题。字节跳动的回应,是在这场博弈中试图为自己争取最大生存空间的策略性表态。而中国政府的立场,则更多地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和战略考量出发。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深入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内环境我就不再重申了。

有些话不能在这说得太露骨。

中国不是满清也不是欧盟日本,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也有能力处理。包括上了制裁名单的华为,大疆等企业。

其二,中国经商环境,就我所观察,基本算是全球前列,包括对外资。

到现在,中方仍然没有选择对美国企业进行反制,主要还是保持战略克制,维护营商环境。只要遵守国内法律,无论内外资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字节跳动既不违反法律,也没有卖国,自然是好企业。不然也不会让字节收购切入金融领域。要知道,2c金融中支付宝微信的地位很强。美团局限太大。

大国治理从不以过往定性。无限追责,其弊端远大于利。

至于美国,肯定不会硬碰硬的。雷声大雨点小,是美国的基调。包括对华为

user avatar

嘿嘿~

有时候打开上帝视角满有意思的~在这个事情上可以小小的得意一把了~

user avatar

中国政府的出口禁令这步棋下得实在是太高明了。本来火星人一跪再跪,眼看着要一败涂地,结果出口禁令一出来,现在特朗普完全被将军将死了。

TikTok卖是卖不掉了,特朗普禁还是不禁呢?

不禁的话,特朗普当场打自己的脸。反华法西斯硬汉人设崩塌。丧失他的法西斯基本盘的支持。

禁的话,那就更好看了。特朗普本人拿不到任何政治或经济资本,反而便宜了反特朗普的一众硅谷科技公司。我们还能看到大美利坚建防火墙。还能看见无数人起诉特朗普违宪。

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大美利坚建防火墙。这自由民主的遮羞布,被大统领撕得稀烂。这画面实在太美不敢看。

user avatar

2020.9.13第二次更新:

回头看看,国家的策略一向是“先喂你钙片,再帮你体面”,这是两条腿走路。

如果面对递到嘴边的钙片选择不吃,或者补了钙还是腿软,那真的只好让国家帮你体面了~


2020.9.13更新:

看了很多知友在评论区的讨论,我想补充说一下我的想法。

手段和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反对别人的目的,因为彼此是有利益冲突的。但是如果对方为了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是高尚的、合理合法的,对方至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对手。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当前的大环境很难让我们和对手找到根本上趋同的利益,所以双方种种招数背后的目的,存在冲突是很自然的。

事实上我相信不少人对于大洋彼岸的种种做法之所以感到惊讶甚至排斥,并不是因为对方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而是在于对方的不择手段。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首先也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我国维护自身利益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国采取的手段是合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

要说“不同”,这就是不同。


以下为原回答:

这就很能看出国际政治舆论场的步步惊心了。

某国搞一些强买强卖,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说。反过来,中国的反制行为被大肆炒作,这是双标。

说到底,某国政府可以打着各种旗号玩针对,我国政府采用合理合法的行政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有何不可?但是,外媒春秋笔法这么一包装,某国政府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天然正确的大前提,而我国正大光明的反制似乎变成了夹带私货。

字节跳动的声明好就好在,不要搞什么春秋笔法,把大家一起摆在台面上,直截了当作对比,看看谁才是光明磊落。

而且字节跳动说的也没错,我国出台的目录只是涉及技术出口,没点名哪家具体的企业。某国不仅指名道姓,连时间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恨不得卖家也给找好了~

这样一看,咱们确实是不同,确实是比不了

user avatar

目前AI领域算法固然重要,数据同样重要。我没太关注这事儿,只感觉国家禁了算法转让。数据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