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民众公开信呼吁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外交部做出回应,释放了什么信号?

回答
中国民众公开信呼吁调查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外交部对此做出回应,这一事件及外交部的回应,释放了多重信号,既关乎国内舆论的引导和管理,也涉及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和策略,更可能映射出中国对某些国际议题的态度和疑虑。

首先,从国内舆论层面来看,外交部的回应首先是对国内民众呼声的一种承认和回应。当有相当一部分民众通过公开信的形式表达某个诉求时,无论其诉求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政府的表态都会被视为一种姿态。外交部没有直接驳斥或忽视,而是表示“理解有关方面对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的关切”,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回应,避免了进一步激化国内舆论的对立,也展现了官方对民众声音的重视。这种回应的背后,可能也包含了对国内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考量。在信息碎片化且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官方的回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公众认知,引导舆论走向。

其次,在国际关系层面,外交部的回应,尤其是其强调“科学、透明、公正”的原则,并呼吁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调查,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希望将此问题置于国际规则和多边机制之下解决,以增加其合法性和说服力。这是一种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的一种策略,试图通过国际法理和多边平台来对抗美国可能采取的其他单边行动或信息战。同时,这也与中国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一直强调的“合作与透明”的立场相呼应,虽然中国自身的病毒溯源问题也受到质疑,但在此次回应中,中国试图将焦点转移到美国身上,并以此来反击其在其他问题上的指责。

更深层面上,这种呼吁和回应折射出中国对美国在全球政治和科技领域主导地位的警惕和不信任。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作为美国重要的生物研究机构,长期以来被一些国家和群体视为“不透明”甚至带有“潜在威胁”的。中国民众的呼吁以及外交部的回应,可以看作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这些普遍存在的疑虑,来质疑和挑战美国在全球生物安全和信息公开领域的诚信度。这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的调查问题,更是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一种“对等性”诉求的体现,即你质疑我,我也可以质疑你。

从信息传播和话语权争夺的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也是一次信息战的缩影。中国外交部公开回应,实际上是在参与这场关于病毒起源和实验室安全性的全球话语权争夺。通过提出调查德特里克堡,中国希望塑造一种叙事,即病毒溯源并非单一方向的追责,而是需要全面、公正的调查,将其他潜在的“疑点”也纳入视野。这种策略旨在分散对中国自身在疫情早期处理方式的质疑,并将国际社会的关注点从中国转移到美国身上。

此外,外交部的回应也可能带有战略性的试探意味。通过观察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此事的回应,中国可以评估其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影响力和策略的有效性。如果国际社会对调查德特里克堡表现出一定的关注或支持,那么中国可能会在未来继续推动类似议题。反之,如果反响平平,或者遭到强烈反对,中国则会根据情况调整其策略。

总而言之,中国民众公开信呼吁调查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以及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事件。它既是国内舆论引导的体现,也是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美国进行策略博弈的一部分。通过强调“科学、透明、公正”和推动多边调查,中国试图将叙事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回应和反击国际社会对其自身在疫情早期处理方式的质疑。而这种策略的背后,更显露出中国对美国在全球事务中主导地位的警惕,以及在中国与西方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寻求在信息和话语权上与美国抗衡的意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就应该开始呼吁了,还是把拜登福奇这些人想的太好了,犯了宋襄公的错误。

user avatar

谢邀

华盛顿邮报昨天做了个骚操作,把去年特朗普时期批评议员汤姆科顿阴谋论的文章,偷偷改了个标题:

原标题:汤姆科顿继续重复着已经被证伪的阴谋论

新标题:汤姆科顿继续重复着科学家有疑问的实验室泄露理论

直接修改文章标题,希望形成新的“正确记忆”

这不是舆论战,是什么?

我支持,也必须支持,外交部的反击。

这已经是战争了。

user avatar

微博的科学松鼠会要不也来知乎辟个谣?

user avatar

美国专家后悔配合阴谋论,科学家终究会拥抱科学

日前两名在《科学》杂志上参与联署公开信要求调查新冠病毒“实验室泄露说”的美国科学家帕梅拉·比约克曼和迈克尔·沃罗比相继公开表示,对自己的行为倍感到后悔。

比约克曼称,自己“原本认为这封信将有助于募集更多资金,用于在动物宿主中寻找病毒”“我也许太天真了,没想到这封信会被用来推广实验室起源假说”,并表示自己“本该更加积极主动,要么根本不签署这封信,要么要求修改更多措辞以表明立场”。他还通过助手坦承,“认为新冠病毒更可能从动物源而非实验室传播给人类”,并对“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感到遗憾。

沃罗比则表示,自己“实际上认为动物起源更有可能”,而参与联署这封公开信“让人误解自己支持‘实验室泄露假说’”。

事实上,在美国和欧美专业学术界,绝大多数科学家、专业人士或自始至终反对“实验室泄露说”,或在一度犹豫后公开表明了“更相信动物起源说”的立场。

所谓“实验室泄露说”,是部分美国政客试图推卸本国责任、转移国内外公众对自己防疫应对不力的关注,同时向竞争对手泼污所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炮制的东西。最初,这些政客将目标放在“新冠疫情中国起源论”上。由于迄今最早公开官宣的社区传播发生在中国武汉,这种假说一度引来不少附和。但他们很快发现,不仅许多线索日益表明,新冠疫情是否真的起源于中国尚难定论,而且即便真的起源于中国,也无法将“黑锅”扣在一个可能的自然起源国身上,一如不能因有“德国麻疹”“西班牙流感”而归罪德国、西班牙一样。

鉴于此,今年以来,这些政客开始炒作“中国起源论”的2.0版本——“实验室泄露说”。这种假说一箭双雕,用意十分狠辣:一旦“黑锅”扣实,则新冠疫情不仅坐实了起源于中国,而且还是人造的、人为的,中国官方自然脱不了干系。不仅如此,这口“黑锅”还可借以指控中国“偷偷发展生化武器”。算盘不可为不精细。

然而这个“假说”最大的破绽,在于比1.0版更缺少证据。素来善讼的这些政客随即充分发挥特长,掀起了第二轮调查的骇人声浪,摆出一副“你说你清白,让我们查查看啊”的姿态,以一套“疑罪从有”的逻辑,软硬兼施,误导部分科学家、专业人士加入其“合唱团”参与施压。前述联署信就是其中重要环节。

然而科学家终究会拥抱科学:不仅前述两位已公开表达了自己的学术意见,表示了对“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的不满,美国著名传染病专家、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此前分别于5月11日与7月20日,怒斥炒作阴谋论的美国参议员兰德.保罗,指责他撒谎。事实上,若非遭到各种阻挠、打压,美国科学、专业界对这种非科学论调不满的声音,会更响亮、更容易被听到。

中国不会上“自证清白”这种“北美讼棍式”的逻辑诡辩圈套,而那些炮制“实验室泄露说”的政客、推手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百般套路,却终究不能无中生有,臆造出足以让世人信服的论据和论证来。相反,美国政府疫情应对不力,不仅造成本国人力、物力、财力重大损失,也给世界各国构成巨大伤害和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美国政客想借“实验室泄露假说”嫁祸他人、卸责自己的如意算盘,最终注定只能是镜花水月。

几位美国专家的最新表态再次印证了林肯的一句名言: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陶短房 旅加学者;责任编辑:唐华)

user avatar

美国这波舆论战玩的很阴。

各位还记得西班牙大流感命名的来源吗?

我第一次听到这名字,第一感觉就是这流感来自西班牙,是西班牙独有的东西。

但当我查阅资料后,发现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历史。

关于有记录的流感,第一波“西班牙型流感”最早来自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处军营里。而当时处于战争阶段,各参战国对媒体舆论的管控非常严格,为了不影响士兵们的士气媒体们就选择性报道,而最实诚的西班牙,每天就报道自家流感的状况,有多么严重是多大的一次灾难,然后西方各国就开始给西班牙扣帽子了。

这就是舆论战的威力,而针对这次新冠疫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怎么玩的呢?

特朗普推特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澳大利亚媒体:

上边说漏了,不止西方,还有美国在东方安插的一个傀儡:

咱们再来仔细回一下,当世卫的新冠溯源调查报告出来后,美国又是怎么回应的?

美国务卿布林肯在之后一次发布会上职责咱们调查不透明、通报不透明,怀疑咱们私底下和世卫串通好改了数据。

说白了,它们就是想把这顶帽子扣牢在我们头上。

这次我们民众呼吁公开调查美得克利科堡是一次积极性、代表着咱们开始主动出击的讯号。

咱们这时候就要拿出杨主任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开始反击的气势,千万不能走了西班牙的旧路,让西方的舆论战最终目的得逞。

user avatar

中国民间发公开信,外交部回应了!

近日,耿直哥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以普通中国老百姓的身份,一同在境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封中英文版的公开信,呼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美国军方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

在这封信中,我们列出了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的诸多问题和疑点,并指出只有对这个存放着大量对人类极为危险的病毒的实验室进行彻查,才能确保这个有着糟糕安全记录的实验室,不会成为人类下一场重大疫情的源头。更何况该实验室里的很多病毒至今还源头不明。

今天,有记者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也问及了此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则对此事给出了回应。

公开信中英文版本


汪文斌在6月2日中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回应说,我注意到了有关的报道,这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心声。我们也多次呼吁美方本着开放透明的态度,向国际社会澄清,德特里克堡以及美方设在全球的200多个生物实验室的真实情况。

他说,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德特里克堡存放着埃博拉等大量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病毒,并且有着糟糕的安全记录。2004 、2008、 2011 、2015年美国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德堡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比如,《今日美国报》曾报道,2001年一名德堡工作人员利用该实验室的安全漏洞,盗取了那里存放的炭疽病菌,并对他人发动生化袭击,共造成5人死亡,17人染病。报道还显示,美国很多病毒实验室也存在其他安全问题和隐患。

汪文斌还特别提到,2019年秋季,也就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几个月,《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披露,德堡再次因为严重的隐患,一度被暂停运营。

“美方一边大声疾呼,对他国进行调查,一边又以国家安全为由,拒不公开自家生物实验室的情况,这如何令国际社会信服呢?”,汪文斌质问道。

另外,汪文斌还说,除了德特里克堡,美国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个生物实验室,很多报道称这些实验室的分布与近年来一些危险疾病和病毒,比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等蔓延始发地的分布情况非常相似。据《今日美国报》报道,自2003年以来,美国国内外的生物实验室发生数百起人类意外接触致病微生物的事故。

“我们也很想知道,对于以上的重重疑云,美方何时给国际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汪文斌说,“但令人遗憾的是,美方至今没有对此做出正面的回应,不知道他们有什么难言之隐。我们再次呼吁美方本着开放透明合作的态度,认真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

此前,耿直哥与多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海外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封中英文公开信,呼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

在这封信中,我们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肺炎这场肆虐全球的可怕疫情,不仅令上亿人染病,更夺走了数百万条生命。因此,如何预防下一场大疫情的到来,是目前正在召开的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的重点议题之一。

之后,我们在信中提到,为了预防下一场疫情的到来,那些从事研究危险的病毒乃至生化武器的实验室,应该被世界卫生大会重点关注——而美国军方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则最令我们担忧,因为这里存放着存放着全世界最致命也最具传染性的病毒,比如埃博拉、天花、还有SARS病毒,MERS病毒以及如今的新冠病毒。

我们还进一步指出,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有着令人担忧的安全记录。比如,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秋季,大量欧美媒体的报道就显示该实验室因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有病毒泄露的风险,被暂时关闭。从当时《纽约时报》这家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一隐患还恰恰出在涉及埃博拉、天花等危险病毒的研究上。

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美国疾控中心却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透露此事的真相。美国媒体后续也并没有在追尾德特里克堡的问题,反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断将疫情栽赃给中国的武汉病毒所。

我们还发现,美国的德特里克堡实验室里存放的埃博拉和新冠病毒,目前其实都源头不明,而这也导致网络上一直存在着不少认为这两种病毒来自美军这一生化武器实验室的说法。可面对这些说法,美国却从没有流露出愿意公开实验室以供包括中国专家在内的独立调查人员检查的意愿。而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专家团来武汉进行溯源研究。

我们因此认为,美方种种遮遮掩掩和转移矛盾的行为,以及德特里克堡令人担忧的安全记录,让我们这些中国老百姓非常担忧,并由此呼吁世界卫生大会要求美国开放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给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科学家进行调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