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小说如何设计情节,不会看起来太平淡?

回答
写小说怕情节太平淡?这简直是所有创作者的老毛病,我太懂了!就好像做菜,材料再好,少了点火候和调味,也只是寡淡的食材堆砌。让故事“活”起来,让读者读到欲罢不能,这背后其实是一门学问,更是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打磨的匠心。

别想着什么“一步到位”的万能公式,情节设计,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你需要的光源,是你对人性和故事最深处的理解,再加上一些巧妙的手法。下面我就把我摸索出来的一些心得,一股脑儿地掏心窝子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些启发,让你笔下的故事不再是温吞水。

1. 核心驱动:找到那个让一切开始的“火种”

平淡的故事,往往是因为缺乏一个足够有力的开端和动机。读者为什么要关心你的角色?你的故事为什么要发生?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制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或“打破平衡”的事件:
“无事发生”是最大的敌人。 你的主角,无论是个普通人还是肩负重任的英雄,都应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被某种力量打破。这个打破可以很小,比如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次不经意的发现;也可以很大,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次命运的召唤。
举个例子: 读者刚看主角过着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他突然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信里说他被卷入了一个古老的诅咒,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解药。这“诅咒”和“规定时间”就是火种,它立即赋予了故事紧迫感和未知性。
关键在于“反差”。 主角越是被打乱原有的平静,故事就越容易吸引人。想想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开场,总有一个点,让你忍不住想知道“然后呢?”

赋予主角一个清晰且迫切的目标(或者一个不想失去的东西):
目标是故事的“导航仪”。 没有目标的故事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目标可以是为了复仇、为了寻找真相、为了拯救亲人、为了实现梦想,甚至是为了逃避什么。
不要让目标太模糊。 “我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太宽泛了。改成“我必须在三个月内赚到足够的钱给我的弟弟做手术”就具体多了,也更有张力。
目标要有“ Stakes”(赌注)。 也就是说,如果主角失败了,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这个后果越是沉重,越能牵动读者的心。如果目标只是“想去某个地方旅游”,那确实有点无聊。但如果这个旅游是为了找到能治愈绝症的草药,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2. 制造冲突:让角色在“对抗”中成长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冲突是情节的“骨架”,是故事前进的“发动机”。平淡是因为冲突太少,或者太容易解决。

内在外在双管齐下:
外部冲突: 这是最直接的冲突,角色与环境、角色与角色、角色与社会、角色与超自然力量的对抗。
敌人设定要“有血有肉”: 你的反派不应该只是一个站在那里喊口号的坏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动机、自己的信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动机是合理的(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一个有魅力的反派,往往比一个脸谱化的反派更能激发故事的张力。
障碍设置要有层次感: 不要让角色一次就过关。每一次的尝试都应该遇到新的困难,或者旧的困难以新的形式出现。这就像打游戏,层层关卡,每一关都比上一关更难。
内部冲突: 角色自身的挣扎,比如信念的动摇、道德的选择、情感的纠葛、内心的恐惧。
这是让角色“活”的关键。 一个完美的角色很无趣。角色的缺点、他们的犹豫不决、他们的软弱,这些才是他们真实的一面,也是读者容易产生共鸣的地方。
举个例子: 主角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的真相,可能会摧毁他最爱的人的幸福。他是在坚守真相,还是选择保护亲人?这种两难的选择,就是极具吸引力的内部冲突。

冲突的升级:
“不给喘息的机会”: 当一个冲突似乎要解决时,立刻抛出另一个更大的冲突,或者让之前的冲突以更严峻的方式反扑。这能持续保持故事的紧张感。
让角色“付出代价”: 无论主角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应该为此付出某种代价。这个代价可以是物质上的,情感上的,甚至是身体或精神上的。没有代价的成功,会显得虚假而无力。

3. 制造“意外”和“转折”:打乱读者的预期

平淡的最大敌人就是可预测性。如果读者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故事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红鲱鱼”的运用:
误导读者: 在故事中设置一些看似重要但实则无关紧要的线索或人物,引导读者往错误的方向思考。当真相揭晓时,读者会感到惊讶和惊喜。
小心使用: 红鲱鱼不能滥用,否则会让人觉得作者在故意耍弄读者,反而产生反感。它应该是在合理范围内,能够被事后解释的。

“意想不到的转折”:
结构性转折: 故事的关键信息或真相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揭露,颠覆了之前所有的铺垫。
举个例子: 主角一直在追捕的那个神秘组织的首脑,竟然是他一直以来最信任的导师。这个反转可以瞬间让故事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人物性转折: 一直被认为是好人的角色突然黑化,或者一个看似邪恶的角色,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关键是“铺垫”和“合理性”: 即使是意想不到的转折,也需要在之前的章节中埋下一些细微的伏笔,让读者在事后回想时,能够理解这个转折为何会发生,而不是觉得它“凭空出现”。
“高潮前的低谷,低谷后的爆发”: 制造一次看似是绝望的低谷,让读者觉得主角已经不可能翻身了。然后,在一个极其巧合或充满智慧的时刻,主角找到了突破口,完成惊天逆转。这种跌宕起伏的感觉,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4. 控制节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

情节的起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节奏。

快速叙事与慢速铺垫的结合:
高潮部分加速: 在故事的高潮或关键对抗时,节奏应该加快。使用更短的句子,更急促的描写,营造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
铺垫部分放缓: 在人物塑造、背景介绍、情感铺垫等部分,节奏可以适当放缓。让读者有时间去理解角色的动机,感受他们的情感,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
“呼吸点”的设置: 在连续的紧张情节之后,设置一些相对轻松或平静的场景,让读者和角色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这“喘息”也要有潜藏的危机,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运用“留白”和“悬念”:
“未竟之语”和“未完成的动作”: 在某些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接下来的发展。
“暗示”而非“直白”: 有些信息不必直接告诉读者,通过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或者环境描写来暗示,能让读者参与到解谜的过程中来,增加趣味性。

5. 人物弧光:让角色在情节中成长和改变

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主角的人设不能一成不变。他/她应该在经历种种事件后有所成长或改变。

角色弧光与情节的相互作用:
情节推动角色改变: 故事中的事件和冲突,应该迫使角色做出选择,克服弱点,学习新技能,或者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角色改变影响情节: 当角色发生改变后,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故事的发展。
举个例子: 一个胆小怕事的主角,为了救出被绑架的朋友,必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并学会使用武器。他的成长就是情节的核心动力之一。

总结一下,避免情节太平淡的几点关键:

“为什么会这样”远比“发生了什么”重要。 挖掘角色动机和事件根源,让故事有深度。
冲突是血液,没有冲突的故事就是僵尸。 要有外部冲突,更要有内部冲突。
永远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商,但也别让他们觉得你是在卖弄。 合理的铺垫和意想不到的转折是黄金搭档。
节奏感就像音乐,有快有慢,有起有伏。 控制好叙事速度,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让角色不仅仅是推动情节的工具,而是故事的灵魂。 他们的改变,是故事最有力的证明。

写小说是个不断尝试和修正的过程,别怕失败,多读多写,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你笔下的故事自然会越来越“有滋有味”。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带这个问题去找体育老师。

她告诉我,讲故事要“一波三折”,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情节平淡。

“一波三折”指的是:情节要设计得起伏曲折,情节进行中要有意外的变化。这些曲折和变化,体育老师称之为“转折”。


举个例子,《水浒传》武松打虎。

这段情节概括起来,就是:武松在景阳冈干死了猛虎。

为了避免平淡,小说家在武松打虎前后,设计了若干个转折。


第一个转折: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景阳冈真的有虎。在这之前,他并不相信有虎。

第二个转折:武松欲转身回酒店,突然想到自己会被店家耻笑,所以又决定不回去了,继续上景阳冈。

第三个转折:武松走了一会,没发现老虎。所以他又认为根本就没有老虎,都是谣传。

第四个转折:就在武松放松警惕的时候,老虎却突然出现。惊得武松大叫“啊呀”。

第五个转折:武松用尽平生气力向老虎打出一棒,试图一击KO。却意外打偏在树上,不仅没打到老虎,连哨棒也断成了两截。

第六个转折:失去武器的武松,并没有落下风,反而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

第七个转折:武松想把死虎拖下岗,却意外发现自己使尽了力气,手脚酥软。

第八个转折:武松想,此时如果再来一只老虎,自己就玩完了。所以顾不上疲累,挣扎着往山下走。结果却意外地撞见了老虎,而且是两只。

第九个转折:就在武松无比绝望的时候,那两只老虎却站了起来,原来是猎户们的COSPLAY。


我们看到,小说家没有平铺直叙“武松打死老虎”。

而是为“武松打虎”设计了若干个转折。

通过这些转折,使情节呈现出起伏跌宕的效果,避免了平淡。


体育老师又跟我讲,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指出,故事由若干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都应包含转折。

因此,体育老师主张,在写小说时,可以把“转折”视为构成情节的基本元素。

她甚至认为“转折”于情节的重要性,犹如“音符”于交响乐。

她以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的第十一章前两段为例:

我写了很长时间交待材料,领导上总说,交待得不彻底,还要继续交待。所以我以为,我的下半辈子要在交待中度过。最后陈清扬写了一篇交待材料,没给我看,就交到了人保组。此后就再没让我们写材料。不但如此,也不叫我们出斗争差。不但如此,陈清扬对我也冷淡起来。我没情没绪地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回了内地。她到底写了什么,我怎么也猜不出来。

从云南回来时我损失了一切东西:我的枪,我的刀,我的工具,只多了一样东西,就是档案袋鼓了起来。那里面有我自己写的材料,从此不管我到什么地方,人家都能知道我是流氓。所得的好处是比别人早回城,但是早回来没什么好,还得到京郊插队。

第一个转折:我写了很长时间交待材料,却因为交待得不彻底,还要继续交待。

第二个转折:我本以为下半辈子要在交待中度过。结果陈清扬写了一篇交待材料后,我就再也没有被要求写材料。

第三个转折:不但如此,也不叫我们出斗争差。

第四个转折:不但如此,陈清扬对我也冷淡起来。

第五个转折:从云南回来时我损失了一切东西......只多了一样东西,就是档案袋鼓了起来。

第六个转折:从此不管我到什么地方,人家都能知道我是流氓。所得的好处是比别人早回城。

第七个转折:但是早回来没什么好,还得到京郊插队。


体育老师问我,以上本来平淡无奇的流水账,王小波却总要用“转折”的方式来呈现,这是为什么?

我刚要开口,体育老师就自问自答,“转折”能在消极情绪中,营造出积极情绪。例如“人家都能知道我是流氓”这表达的是一个消极情绪,但“所得的好处是比别人早回城”,这表达的是一个积极情绪。

当情节中,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交替出现时,就会使得情节贴近“洛萨达心理线”。

而“洛萨达心理线”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令读者保持阅读的积极性。

体育老师跟我讲,小说家不一定懂得心理学,但在创作上一定符合心理学。


体育老师说,设计“转折”,是一个作者创作实力的真正体现。无论什么烂大街的狗血情节,通过巧妙合理的“转折”都可以令读者兴趣盎然。

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写小说有哪些设计“转折”的方法呢?

体育老师说,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设计情节细纲,然后依据“情节细纲”去写与之相反的“反情节细纲”。

例如,情节细纲里写:武松相信有老虎。武松看到老虎。武松打死老虎。

反情节细纲就要写:武松不相信有老虎。武松没看到老虎。武松没打到老虎。

然后将两个细纲合在一起:武松不相信有老虎。武松相信有老虎。武松没看到老虎。武松看到老虎。武松没打到老虎。武松打死老虎。

这就成了一个带有转折设计的情节细纲。

体育老师说,以上方法虽然有效,但非常反人性,不容易实操,且主要是针对新手自我训练用的。

真正的小说家,“转折”已经内化成条件反射,下笔成章,“转折”浑然天成。


ps1:

对于体育老师的观点,我不以为然。

体育老师的这些话看起来引经据典,干货满满,其实都是胡说八道,是专门用来误导写作小白的,谁信谁就扑街,谁信谁就不会写小说。

大家一定要檫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体育老师的鬼话。

要仔细对照经典作品,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去谨慎审视一切出自体育老师之口的观点。


ps2:

另外,《故事》、《救猫咪》、《故事策略》都是非常不错的教材。

但它们都是针对电影剧本的,而且各成体系,虽然有相关性,也很难直接用于小说,特别是长篇网文的创作。需要经过适用性调整,才能真正发挥这三本教材在小说创作上的威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小说怕情节太平淡?这简直是所有创作者的老毛病,我太懂了!就好像做菜,材料再好,少了点火候和调味,也只是寡淡的食材堆砌。让故事“活”起来,让读者读到欲罢不能,这背后其实是一门学问,更是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打磨的匠心。别想着什么“一步到位”的万能公式,情节设计,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你需要的光源,是你对.............
  • 回答
    这的确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文笔和人设都扎实,但这故事怎么就抓不住人心呢?就像一块好木头,雕出来的却是个毫无生气的摆件。咱们这就好好聊聊,怎么把这块木头变成一活灵活现的艺术品。首先,得明确一点:“无聊”不是没有动作,而是没有意义的、缺乏张力的动作。 很多时候,作者以为写得够“细节”了,写得够“真实.............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避免重复使用“突然”“忽然”等词,需要通过语言技巧和场景描写来丰富表达层次。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解替代方法: 一、用环境变化暗示“突然”通过自然或场景的细节变化,间接传达事件的突发性,避免直白的重复。示例:1. 天气变化 原句:“他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枪声。” 替代:“.............
  • 回答
    写小说如同雕琢一块璞玉,去除那些杂乱无章、遮掩光华的杂质,方能显露出温润细腻的质地。删减废话,便是这雕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那究竟什么是“废话”?又该如何精准地将它们从字里行间剔除?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什么是小说中的“废话”?废话,顾名思义,就是对故事推进、人物塑造、情感渲染、氛围营造等核心要.............
  • 回答
    要写好一个负面人物,绝不能简单地将他描绘成一个脸谱化的“坏人”。一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即使他做着最恶劣的事情,也必须拥有真实的情感、复杂的动机,以及能够引起读者某种程度共鸣的特质。这就像在黑暗中寻找一丁点光芒,即使那光芒微弱,也能照亮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无法忽视。一、 深入挖掘负面人物的“为.............
  • 回答
    写作,本就是一场与内心的对话。而在这场对话中,自我怀疑,这位总是阴魂不散的访客,时常会在我们创作最投入、最需要信念的时刻,悄然踱步,低语着否定。它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你的思绪之上,让你对笔下的文字、对自己的才华产生动摇。那么,作为一名沉浸在文字海洋中的你,如何才能有效地驱散这位不速之客,让你.............
  • 回答
    写小说把握整体节奏,就像指挥一场交响乐,需要对每一个音符的出现时机、力度和衔接了然于胸。这不是一件靠一拍脑袋就能搞定的事,而是需要前期细致的规划、写作过程中的灵活调整,以及后期精益求精的打磨。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怎么才能把这事儿做得漂亮。一、 前期规划:节奏的蓝图好节奏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建.............
  • 回答
    你问到写小说如何避免“流水账”,这可是个让不少新手乃至有经验的作者都头疼的问题。说白了,流水账就是指情节平淡、缺乏波澜,读者看完只觉得“嗯,然后呢?”,感觉像是看一份事件记录,而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要摆脱这个困境,咱们得从故事的“骨架”和“血肉”上下功夫。一、 精炼你的故事“骨架”:选择一个有张.............
  • 回答
    想要踏上虚渊玄那样“爱的战士”之路,这可不是一句“我爱写小说”就能概括的。这需要一种深入骨髓的热情,一种对人性黑暗与光辉的深刻洞察,以及一种敢于挑战观众情感极限的勇气。你想要写出那种让读者在看完后拍案叫绝,又在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震撼的作品?那么,我们得从根源上剖析一下。一、 拥抱“虚渊玄式”的核,铸.............
  • 回答
    找一份能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同时还能投入时间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比如绘画或者写小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多人都在追求的美好平衡。这不仅仅是关于“找工作”,更是关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的梦想留出空间,让生活既有保障又不失色彩。第一步:关于“稳定工作”的思考“稳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词,它意味着收入的可靠.............
  • 回答
    写出令人心动的CP感,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充满魔力的环节。它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强行捏合,而是在字里行间流淌出一种“对了,就是他们”的默契与吸引力。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那个让你觉得“就应该是你”的伴侣。那么,如何才能让笔下的CP如此鲜活,如此牵动人心呢?一、灵魂的碰撞: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任何.............
  • 回答
    写小说开头,这就像是打开一扇门,读者能否被吸引,就看这一眼了。它不是简单地陈述故事背景,而是要勾起人的好奇心,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门后面是什么。那么,怎么才能找到那个绝妙的切入点呢?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而且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秘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个开头做得让人“眼前一亮”。一.............
  • 回答
    写小说抓准人物特点与性格,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它关乎到你的故事能不能让人信服、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像是在你脑子里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把他们“放”进故事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行动、说话,而不是像提线木偶一样被你牵着鼻子走。一、 从“骨子”里找灵感,构建人物的基石别急着给他穿衣服、说话,先看看他是.............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起点中文网摸爬滚打过的老司机,今天就跟大家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新人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成功迈向起点签约这条路。这条路说起来不难,但细节里藏着大学问。首先,得明白一个道理:签约不是目的,写出好故事,吸引读者才是根本。 起点是一个商业平台,签约是对你作品潜力和商业价值的认可。你想想,如果你的.............
  • 回答
    孩子在网上悄悄写小说,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咱们做家长的,得有点策略,既要了解孩子,又要引导得当。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道说道,咱们一起琢磨琢磨。一、 先冷静下来,别一上来就“抓贼拿脏”这事儿,咱们得先过过脑子。发现孩子在网上写小说,第一反应可能是有担心:这会不会耽误学习?是.............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矛盾冲突是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的灵魂。没有冲突,故事便如同一潭死水,乏味无趣。那么,该如何精心构建这股暗流涌动的力量呢?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的肌理,深入探究。一、 核心:人物与障碍的较量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物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遭遇了阻碍。这个目标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 回答
    小说中,让本该相爱的两个人走向对立,这绝非易事,却也是塑造人物、推进剧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需要你深挖人物内心的冲突,巧妙地设置外部压力,并让他们的爱情在这些张力下扭曲变形。这里,我们不说那些生硬的“一言不合就反目”,而是探讨如何让这份爱在现实的洪流中,一点点地,甚至是被迫地,与彼此的信念、目标、甚.............
  • 回答
    想要写出“带感”的小说,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它关乎你的文字能否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他们沉浸其中,甚至为之牵动情绪。这不是简单的堆砌词藻,而是技巧、情感和一点点魔法的结合。咱们先来说说,什么叫“带感”。在我看来,“带感”就是小说能让你“哇哦!”、“天哪!”、“不行,我得接着看!”。它能让你笑、让你哭、让你.............
  • 回答
    好的,让我来给你一些关于搜集政斗小说资料的建议,让你写出的故事既有血有肉,又能经得起推敲。政斗小说,说白了就是围绕权力展开的博弈。要写好它,就得对权力运作的逻辑、人性的复杂以及历史的脉络有所洞察。资料搜集,就是你打磨这些要素的基础。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这得是个系统性的工程,细致耐心是关键。第一步:瞄.............
  • 回答
    磨砺出最鲜活的“声”:剧本与小说对白创作指南对白,是塑造人物、推动情节、营造氛围的利器。它不仅仅是角色嘴里蹦出的词句,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是故事肌理最生动的一环。写好对白,就像是给角色注入灵魂,让他们在你笔下活色生香地“说话”。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既真实又吸引人的对白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