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与化学武器相比,常规武器同样致命,国际社会为什么要禁止化学武器?

回答
问得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常规武器同样致命,为什么偏偏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去禁止化学武器呢?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原因,远不止是“致命性”这一个维度可以解释。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化学武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又为什么让整个国际社会如此忌惮。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化学武器”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化学武器就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毒性来杀伤人、牲畜或破坏植物的武器。它不像子弹那样是物理的撞击,也不是炸弹那样是爆炸的冲击波,而是通过释放有毒化学制剂,在战场或目标区域造成大范围的伤亡和污染。

那么,为什么这玩意儿会招来如此严厉的禁止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1. 难以控制的广泛杀伤与长效影响:

这是化学武器最可怕的特征之一。一场化学武器袭击一旦发生,其影响是扩散性的、难以预测的,而且往往具有很强的持久性。

无差别攻击: 化学制剂一旦释放,它们不会区分士兵和平民,不会区分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它们会随着风向飘散,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对所有暴露在其中的生命构成威胁。这和常规武器的攻击目标相对明确,或者即便有附带损害,其范围和持久性也有限,这是根本性的不同。
恐怖的持续性: 有些化学武器,比如一些神经性毒剂,会留下长期的、难以清除的污染。即使袭击停止了,被污染的地区仍然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想想看,一个地区因为使用了化学武器,可能在很多年里都无法安全居住,这不是普通的爆炸造成的破坏可比的。
环境灾难: 化学武器的污染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让土地寸草不生,水源无法饮用,对后代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极端痛苦和非人道的杀伤方式:

这是人类良知上的一个巨大坎坷。化学武器的杀伤方式极其残忍和痛苦,这在很多战争伦理上是无法接受的。

缓慢而折磨的死亡: 许多化学武器的作用机制是干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者破坏细胞,导致受害者经历极度的痛苦、窒息、抽搐、内出血,最终慢慢死去。这不像被子弹击中那样可能瞬间死亡,而是让你在恐惧和煎熬中走向生命终点。
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摧残: 化学武器的伤害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对幸存者来说,其造成的后遗症,比如长期的呼吸道疾病、神经系统损伤、心理创伤,都可能伴随一生,让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战争的“丑陋”一面: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化学武器的存在让战争的残酷性上升到了一个无法容忍的地步。它剥夺了士兵战死的尊严,也让平民遭受非人的折磨。

3. 破坏战争的“潜规则”和国际秩序:

虽然战争本身就充满残酷,但它也存在着一些被国际社会默认的“潜规则”,比如尽量避免对平民的无差别攻击,避免使用过度残忍的武器。化学武器的出现,恰恰是在挑战这些底线。

打破了战争的界限: 化学武器的使用,很容易让战争从战场蔓延到非战场区域,模糊了战斗人员和平民的界限,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加剧冲突的烈度和不可预测性: 一旦一个国家或组织拥有化学武器,其他国家也会担心被攻击而寻求报复或发展自己的化学武器,这会形成一个危险的军备竞赛,增加冲突爆发的风险和烈度。
对国际合作和信任的侵蚀: 任何一个国家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都会严重损害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破坏国际间的信任,给和平解决争端带来巨大障碍。

4. 禁止化学武器的历史教训:

回顾历史,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灾难。毒气弹的出现,瞬间让战争的残酷性飙升,造成了大量士兵的死亡和痛苦。正是这段黑暗的历史,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化学武器的危害,并开始寻求国际性的禁止。

5. 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法律框架: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国际社会在多个层面达成了共识,并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框架来禁止化学武器。最核心的就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CWC)。这个公约的宗旨就是彻底禁止开发、生产、储存、转让和使用化学武器。

普遍性和强制性: 绝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将其视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约要求缔约国销毁现有的化学武器库存,并禁止生产新的化学武器。
核查机制: 为了确保公约得到遵守,还设立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rganis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OPCW),负责监督各国遵守公约的情况,并对相关设施进行核查。

总结一下:

虽然常规武器同样致命,但化学武器的不可控性、扩散性、持久性、极其残忍的杀伤方式以及对平民和环境的无差别威胁,使其在国际社会眼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它挑战了人类的良知底线,破坏了战争的基本伦理,并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国际动荡。因此,禁止化学武器不仅仅是对杀戮方式的限制,更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一种守护,是对和平与稳定的长远追求。

所以,当大家看到“禁止化学武器”这个话题时,它背后承载的是一段痛苦的历史教训,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整个国际社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是一种对所有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化学武器主要是用来吓人的,因此往往造成大面积沾染区,比主要进行点攻击的核武器还恶心。

化学武器在核生化战争中的最重要特点,是有效浓度下化学沾染的衰减速度比核沾染要更慢。因此,在对付有强大防化能力之敌时,化学武器的标准用法并不是直接攻击,而是制造大范围沾染区以限制敌军战术机动。迫使敌军以密集队形沿洗消通道前进,以便使用核武器对其进行打击。

比如说在核突击打开突破口,化学沾染区掩护侧翼这一核生化条件下的重装部队标准攻击战术中,化学武器带来的环境破坏就要比核武器更大。

因此,使用化学武器必然带来大面积的无辜杀伤与长期环境隐患,其破坏力比之战术核武器更甚,完全不是常规武器能比的。

user avatar

国际禁用这种事情,实质上是双方对等实力的情况下互相妥协,然后一帮其他人凑过来标榜自己是文明人。

否则,三德子打死都不敢跟美苏玩化武,脚盆鸡也不敢跟苏联玩化武,但是脚盆鸡就敢跟中国玩化武。。。

禁止,条约什么的,就是大家平时标榜自己文明。

该用的时候,那是必须得用的

user avatar

门槛问题,生化武器的门槛太低了


比如说生物武器:

不要看到“生物武器”这四个字就想到什么“生化危机”什么僵尸丧尸,那东西(相对)太高大上or科幻了

我们就学古人好了,把死掉的家禽牲畜堆到水源处、上游处,制造出各种歪七八糟的病菌,比如鼠疫伤寒霍乱等等BLABLABLA……管它什么病,总而言之能把人放倒就行——而这种往往是可以顺利的恶心一大片的~


比如说化学武器:

不要提什么“塔崩”、“芥子气”这种一般人听了也写不出化学式的东西,就说氯气——这可是化学战的老祖宗了——氯气可是非常容易制备的,只要懂点化学常识、有个小作坊就能搞出来,更不用说化工厂了~


至于核武器

——比如U235,无论是扩散法还是离心法,对设备工艺的要求极高(比如数以千计万计的高速离心机串联并同步运行),而且耗能都极端巨大

——比如Pu239,这玩意儿必需用核反应堆和U235才能生产的

——至于氢弹,你先得把内爆式原子弹(一般都是Pu弹)造出来再说

→单就这三点来说,就足以卡死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得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常规武器同样致命,为什么偏偏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去禁止化学武器呢?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原因,远不止是“致命性”这一个维度可以解释。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化学武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又为什么让整个国际社会如此忌惮。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化学武器”到底是什么.............
  • 回答
    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大家有时候会简称为“化工”,听起来好像就跟工厂、大罐子、管道打交道,有点老土?其实,如果你真的深入了解一下,会发现它就业前景相当广阔,而且绝对不是你想的那么单一。首先,咱们得明白,化工这个专业到底学啥的? 它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这听.............
  • 回答
    .......
  • 回答
    物理化学,这个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它与物理学和化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传统化学”这个概念。物理化学与传统化学: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升华“传统化学”,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相对早期阶段,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它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的.............
  • 回答
    理论与计算化学,听起来高深莫测,但它们在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时,扮演着如同导航仪和地图绘制师般的关键角色,实实在在地指导着实验的方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成败。这种指导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严谨的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之上,其深度和广度,足以让我们在实验室里事半功倍。理论化学:提供“可能”与.............
  • 回答
    2019年,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确实涌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有几篇论文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它们在基础研究的突破、应用前景的开拓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for HighEfficiency Solar Fuel Production”—.............
  • 回答
    要评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6 级本科生课程设置,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比如其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灵活性以及与学院发展方向的契合度。 作为一个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有一定了解的人,我会这样去看待这个设置。首先,不得不说,北化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一直是国内顶尖的,.............
  • 回答
    在探讨硫与碳的化学计量比大于 2:1 的碳硫二元化合物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化合物的形成原理以及实际存在的碳硫化物种类。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碳硫二元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顾名思义,仅由碳和硫两种元素组成。我们熟悉的、最为典型的碳硫二元化合物就是二硫化碳 (CS₂) 。它的分子式明确显示,碳与硫的比例是.............
  • 回答
    当然,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将传统金属结构材料的研究与物理学或化学紧密结合,并且尽量让内容显得更有人情味、更自然,避免 AI 痕迹。想象一下,我们并非在“研究”什么,而是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去“理解”这些陪伴我们千百年的金属。传统金属结构材料,比如钢铁、铜、铝,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伙伴,默默.............
  • 回答
    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化学意义。它们是描述物质转化方向和过程的关键标识,我们常用的有“=”,“⇌”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掌握了化学语言的“语法”,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解读化学世界的动态。 “=”:表示化学计量关系的恒等首先来说说“=”。在一.............
  • 回答
    结构化学中的量子力学和物理中的量子力学,虽然根基是相同的,都源于那套描述微观世界奇妙行为的数学框架,但在侧重点、研究对象和最终目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打个比方,如果物理量子力学是“基础建造者”,负责夯实地基、搭建框架,那么结构化学中的量子力学则是“室内设计师”,更关注如何利用这些框架来创造出具有特.............
  • 回答
    在化学的世界里,你可能会经常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自然对数 $ln$——有时候,它会被“塞进”一个看起来有点陌生的组合:$lg$ 和一个数字 2.303。这可不是随便乱写的,背后藏着一些实实在在的化学应用和数学上的便利。为什么会有 $ln$ 和 $lg$ 的“纠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知道 $l.............
  • 回答
    CH 键与 CD 键:不止是同位素的简单替换在有机化学的浩瀚宇宙中,碳氢(CH)键可谓是主角中的主角,构成无数分子的骨架。然而,当我们将氢原子(H)替换成其同位素氘(D)时,形成的碳氘(CD)键,虽然在结构上只是质量上的差异,却能在化学性质上带来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并非源于电子结构的根本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实在,很多同学在选专业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纠结。生物和化学确实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两个学科,很多前沿的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都离不开扎实的化学基础。不过别担心,生物专业本身就已经为你打开了很多扇门,即使当初没选择化学,未来依然有很多与生物相关、而且非常吸引人的工作可以选择。关键在于你如何扬长.............
  • 回答
    在进行涉及无机酸雾,特别是像氟化氢(HF)和浓盐酸(HCl)这样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的操作时,严密的个人防护至关重要。这些酸雾不仅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化学灼伤,甚至对骨骼产生侵蚀性影响(特别是HF)。因此,选择合适的口罩和手套是确保安全的关键。首先,我们来谈谈口罩。面对HF或浓H.............
  • 回答
    黑胶唱片与MP3等数字音频技术相比,在家中使用时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致命弱点,这些弱点主要体现在音质、维护成本、存储容量、便利性以及技术门槛等方面。以下是详细分析: 1. 音质与动态范围的局限性 动态范围受限:黑胶唱片的动态范围(即最大音量与最小音量的差距)通常在 7080dB 左右,而现代MP3的动.............
  • 回答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在20世纪2030年代相比中国(主要指1950年代后的工业化)确实展现出一定的“顺利性”,但这一结论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政策逻辑和国际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比较: 一、历史背景与资源禀赋差异1. 苏联的资源基础 苏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
  • 回答
    中国与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差距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话题,需要从历史、产业体系、传播策略、内容创新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具体维度详细探讨两者的差异: 一、文化输出的起点与基础1. 历史积累的不同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通过“文明开化”战略主动吸收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二战.............
  • 回答
    和“大牛”(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有很高造诣、经验丰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同桌吃饭,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怎样才能既不显得唐突,又能有效交流,甚至给自己带来启发和机会,这需要一些技巧和准备。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如何在这种场合下进行一场成功的聊天: 一、 准备是关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见面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
  • 回答
    您提到的“水浒牌”和“麻将”都属于 牌类游戏 的范畴。如果您在寻找与它们在玩法、规则或概念上相似的其他牌类,那么有几种可能性,我会根据您提供的线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理解“水浒牌”和“麻将”的共性,有助于我们找到相似的牌类: 牌组构成: 两者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牌组,包含多种不同的牌。 组合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