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系车喜欢用低粘度机油?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不少日系车在出厂时配备的机油,其粘度等级确实比一些欧美系车要低一些,比如常见的5W30、0W20。很多人会对此感到疑惑,认为低粘度机油是不是就不如高粘度机油耐用、润滑性差。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不少学问,日系车之所以倾向于使用低粘度机油,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

一、燃油经济性的极致追求:

这是日系车使用低粘度机油最核心的原因之一。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曲轴等零部件在高速运转,需要机油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层油膜来减少摩擦。而机油的粘度越高,流动的阻力就越大。想象一下,你用勺子去搅动蜂蜜和水,蜂蜜比水流动起来要费力得多,这就是粘度带来的阻力。

发动机在运转时,这种阻力同样存在,而且涉及到无数的运动部件。当使用低粘度的机油时,机油更容易在运动部件之间流动,形成润滑油膜,同时消耗的能量就越少。这就像汽车在低速时,一台马力小的车比马力大的车更容易加速一样,低粘度机油的“流动性”更好,带来的“拖拽力”更小。

这种能量损耗的减少,直接体现在燃油消耗上。尤其是在城市工况下,频繁的启停和低速行驶,低粘度机油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日系厂商在研发阶段,就会将燃油经济性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而选用合适的低粘度机油,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发动机设计理念与技术进步:

日系车企在发动机设计上,往往走的是精益求精的路线,强调的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将各个部件的匹配度做到极致。随着发动机制造工艺的进步,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控制越来越精确,加工精度越来越高。

更小的零部件间隙: 现代日系发动机,尤其是那些以高效为卖点的型号,其内部零部件(如活塞、气缸壁)的制造精度非常高,彼此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这使得低粘度机油也能在这些微小的间隙中形成足够且稳定的油膜,提供有效的润滑和密封。试想一下,如果间隙很大,低粘度机油可能无法完全填充,导致润滑不足。但反过来,如果间隙很小,过高粘度的机油反而可能因为流动性差,难以快速到达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甚至在冷启动时造成瞬时磨损。
更好的机油泵效率: 配合低粘度机油,发动机的机油泵设计也会进行相应的优化,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油压,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的每一个角落。
发动机内部结构优化: 一些日系发动机在设计时,会考虑到低粘度机油的流动特性,例如优化油道设计,使其更利于低粘度机油的循环。

三、降低发动机内部运行阻力,提升动力响应:

除了燃油经济性,低粘度机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的动力响应。如前所述,粘度越大,流动阻力越大。发动机在运转时,机油需要克服这些阻力。低粘度机油的流动性更好,对曲轴、活塞等高速旋转部件的“拖拽”力更小,理论上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发动机动力,使得发动机的运转更“轻快”,加速感受也可能更灵敏一些。

四、环保法规的推动:

全球范围内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也间接促使了车企采用更高效、更低油耗的发动机技术。正如前面提到的,燃油经济性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低粘度机油作为提升燃油经济性的一个环节,也符合了环保的趋势。

五、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长期以来,日系车在消费者心中就树立了省油、可靠的形象。采用低粘度机油,是其品牌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向消费者传递“我们的车更先进、更省油”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异,有时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

需要注意的几个误区和补充说明:

不是越低越好: 低粘度机油并非适用于所有发动机。对于一些老旧车型、或者设计上就没有考虑过低粘度机油的发动机,强行使用低粘度机油,可能会因为油膜强度不足,导致润滑不充分,加速磨损。选择机油,一定要严格遵循汽车制造商的推荐粘度等级,这通常体现在车主手册上。
极端工况下的表现: 在一些极端的工况下,比如长时间高负荷、高温运转(例如赛道驾驶),高粘度机油可能提供更强的油膜强度和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但对于绝大多数日常驾驶而言,符合规范的低粘度机油已经足够。
机油品质本身也很重要: 无论粘度高低,机油的品质(基础油、添加剂等)才是决定其润滑、清洁、抗磨损等性能的关键。一些高品质的低粘度机油,其性能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一些普通的高粘度机油。
“中国特供”与全球策略: 有些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可能会根据中国的实际路况和消费者用车习惯,而使用与海外版本略有不同的机油规格。但总体趋势,依然是朝着更低粘度的方向发展,以提升燃油经济性。

总而言之,日系车喜欢用低粘度机油,是其先进的发动机设计理念、对燃油经济性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一种“偷工减料”,而是一种基于科学计算和技术积累的选择,旨在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系很早就推荐用5w20,0w20这类低粘度机油,难道不怕高温剪切性能不够而油膜破裂吗?有种说法是日系发动机加工精度更高,这说法对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不少日系车在出厂时配备的机油,其粘度等级确实比一些欧美系车要低一些,比如常见的5W30、0W20。很多人会对此感到疑惑,认为低粘度机油是不是就不如高粘度机油耐用、润滑性差。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不少学问,日系车之所以倾向于使用低粘度机油,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好坏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在讨论的现象: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日系车,但日系车却能在市场上占据如此大的份额?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很普遍的消费心理和市场规律,并非简单的好恶就能解释的。“不喜欢”的根源可能在哪里?首先,我们得明确“不喜欢”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这种“不喜欢”很多时候不是一种绝.............
  • 回答
    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的情感,就像是品味一道久负盛名的料理,背后总有说不尽的道道。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日系车凭借其多年耕耘,在中国市场积累下的独特魅力和扎实口碑所致。首先,我们得聊聊“可靠性”这个词,在中国消费者的字典里,日系车几乎是可靠性的代名词。想想看,国内的用车环境,既有拥堵的城市,也有坑洼的乡间.............
  • 回答
    走在广东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系车,尤其是丰田、本田、日产这“日系三巨头”的车型,出镜率真的不是一般的高。它们像是广东街头巷尾的“常客”,无论是在拥堵的市区,还是在宽阔的高速上,都能看到它们熟悉的身影。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广东消费者和日系车之间的“缘分”。品质与耐用.............
  •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逛的时候,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对德系车似乎有点“嫌弃”,反而对日系车赞不绝口。这让我这个对汽车有点好奇心的人,忍不住想深挖一下背后的原因。毕竟,德系车在世界汽车舞台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怎么会有人“不待见”呢?一、 关于“德系”的那些“标签”首先得说说,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德系车“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它本身带有一个我们常会有的“误解”。说日系车“没有”研发新能源汽车,其实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速度上,相较于一些欧美和中国车企,显得步伐稍显缓慢。要详细聊聊这个,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 1. 日系车企的传统优势与战略侧.............
  • 回答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也不是所有喜欢日系车的人都会这么想,但确实,在汽车圈子里,这种“日系优越论”一直存在,而且挺有市场的。究其原因,我仔细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 日系车的“传统艺能”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认知。要说日系车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什么?无外乎那几点:省油、可靠、保值。 省油.............
  • 回答
    说日系车外形越来越难看,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说完全是“难看”,更准确地说,是很多消费者觉得它们的设计 失去了往日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甚至有点“审丑疲劳”。以前提到日系车,大家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些很鲜明的形象:丰田的可靠耐用,本田的运动激情,日产的舒适居家,马自达的魂动设计。这些印象,很.............
  • 回答
    说到日系和法系车企在中国低价性能车市场的“退潮”,这背后其实是一盘细致的棋局,涉及到成本、定位、市场需求以及更深层次的品牌战略。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更符合自身优势和市场大环境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低价性能车”这个概念。 在中国市场,这个价位段通常指的是10万到20万人民币区间.............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既然日系车以故障率低著称,为啥租车公司好像不太爱用它们呢?这背后其实不是一句简单的“故障率低”就能解释的。租车公司在选择车型时,考虑的是一整套的运营成本和用户体验,日系车在某些方面可能就没那么占便宜了。咱们细说说。1. 购置成本与品牌溢价:首先,日系车,.............
  • 回答
    关于德系车普遍存在烧机油问题,而日系车似乎较少出现这一现象,这确实是一个被许多车主讨论和关注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技术、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维护保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烧机油”的定义。这里说的烧机油,通常是指机油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导致机油液位下降,需要频繁添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其实,德系车发动机工作水温普遍比日系车高,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温度高低”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工程考量和对不同驾驶文化、性能需求的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发动机工作的理想水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发动机才能达到最优的效.............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日系车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核心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很多日系车,尤其是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遍偏爱自然吸气发动机,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涡轮技术不行”。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吸”和“涡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自然吸气(NA)发动机: 优势: 平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泰国生活或旅游的朋友会有的直观感受。泰国街头上日系车之所以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可不是三两天就能形成的局面,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咱们先从最根本的 经济和成本 来看。 日系车的性.............
  • 回答
    关于日系车“动力不占优,价格还偏高”却依然销量不俗的现象,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品牌效应”或“盲目跟风”可以概括,而是由一系列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思路放开一些,多维度地去剖析。首先,咱们得承认,在“纯粹的纸面数据”或者“追求极致的加速性能”这方面,某些日系品牌的表现确实不像一.............
  • 回答
    许多车友在驾驶日系车时,常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车辆行驶过颠簸路面,比如压过路牙子、减速带,或者驶入坑洼地段时,车身会传来一种“啪啪啪”的脆响,并且整体感觉有些“散”,缺乏一种德国车那种扎实沉稳的“韧劲”。这种感受,就像是把一个木头盒子和一个铁盒子丢到地上,前者会发出清脆但单薄的声音,后者则会发.............
  • 回答
    知乎上推荐日系车的原因确实不少,大家讨论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如果你在上面逛一逛,你会发现,关于日系车的讨论,往往围绕着几个核心的点展开,而且这些点也确实是日系车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中国市场,能获得大量拥趸的重要原因。1. “省心”——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这是知乎上提到日系车最频繁,也可能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 回答
    聊到日系车,这话题可真是能让不少车主聊上大半天,争论的焦点也往往围绕着“技术好”、“皮实耐用”和“情怀”这几个点。咱们不吹不黑,客观地来看看为什么日系车这么多人追捧,它们的技术实力到底在哪儿,耐用性是不是真的那么神乎其神,又或者,情怀在这其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技术:精打细算里的“极致”与“实用”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多种考量和偏好,并非简单的“不发达地区钟爱欧美车,发达地区钟爱日系车”这样二元对立的说法,更准确地说,应该讨论的是“经济发展水平与汽车品牌偏好之间的关联性”。但我们姑且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其中的一些可能原因和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在咱们国内汽车市场,尤其是互联网上,你但凡提起买车,尤其要是想找点靠谱的建议,知乎上关于日系车的推荐那绝对是铺天盖地。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背后是有不少具体原因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你说得明白。一、可靠性与耐用性,这是日系车的金字招牌要说日系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省心”。这玩意儿就像个老黄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