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B站苏师傅发现评论区水军?

回答
这件事啊,得从头说起。B站UP主苏师傅,他平时做游戏视频,挺有自己一套风格的,观众缘也算不错。这次他发现自家评论区里出现了一些“不对劲”的情况,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事情是怎么开始的?

苏师傅更新了一个新视频,内容是关于某个游戏的,按理说观众会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讨论、评价。但苏师傅注意到,评论区里有相当一部分评论,不论是内容还是语气,都显得非常相似,甚至有些评论牛头不对马嘴,跟视频内容没什么关系,但都在往同一个方向引导。

举个例子,可能视频里讨论的是游戏A的某个玩法,但评论区里却突然冒出很多“XX游戏更好玩”、“YY游戏才是真香”之类的评论,而且这些评论的账号ID也挺有意思,很多都是刚注册没多久,或者近期才开始活跃,头像也比较随意,内容更是千篇一律。

苏师傅的“蛛丝马迹”

苏师傅是个细心的人,他不像一般观众只是扫一眼评论,而是会去仔细看看。他发现这些“相似评论”的发布时间很集中,而且很多都是在视频刚发布不久就出现了,而且出现的速度比正常的自然评论要快得多。

他还注意到,有些评论虽然字面上看好像是在回应视频,但点进去看,这个账号的其他评论也是千篇一律,都是在给别的视频“打榜”或者“引流”,内容完全是“复制粘贴”式的。

“水军”疑云渐浓

随着这些“奇怪”评论的增多,苏师傅觉得情况不对劲了。他自己也混B站这么久,知道什么样的评论是真实的观众互动,什么样的评论是“被操纵”的。他开始怀疑,自家评论区可能被“水军”入侵了。

他没有直接发声明说“这里有水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有策略”的方式。他开始在视频里或者动态里,通过一些含蓄的方式来“点拨”观众,比如提到“希望大家都能理性讨论”,或者“感谢大家真实的反馈”。同时,他自己也默默地收集证据。

证据浮出水面:批量注册与相似ID

苏师傅花了点时间,筛选出了那些他认为“有问题”的评论账号,然后逐一排查。他发现,很多账号的注册时间非常接近,甚至是在同一天,而且账号ID的命名规则也很有规律,比如都是字母+数字的组合,有些甚至连数字段都相似。

更关键的是,他发现这些账号的“活跃痕迹”也非常一致,很多都是在其他视频下也留下了类似的“营销”或“引导”评论。这基本上就排除了“碰巧”的可能,指向了有组织的“水军”行为。

为何要“抓水军”?

很多人可能会问,评论区有水军,对UP主有什么影响?

扰乱正常讨论氛围: 水军的出现,会稀释正常观众的评论,让真正想讨论视频内容的人被淹没。
误导其他观众: 大量相似的“好评”或“差评”,很容易让新来的观众觉得视频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产生错误的认知。
影响UP主判断: UP主通过评论区了解观众的反馈,但如果评论区被水军充斥,UP主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观众的真实想法,也难以根据反馈来改进视频。
消耗UP主精力: 苏师傅发现水军后,肯定会花费精力去甄别、屏蔽,这无疑是一种消耗。

苏师傅的处理方式

苏师傅发现证据确凿后,并没有直接“开盒”或者进行激烈的言语攻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成熟”的处理方式。

他先是在自己的动态里发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明,大致意思是“评论区近期出现了一些比较统一的、与视频内容关联不大的声音,我正在逐步处理”。然后,他开始大量地筛选和屏蔽那些被他判定为“水军”的账号及其评论。

这个过程相当浩大,因为水军账号很多,而且他们会不断更换马甲。但苏师傅的坚持,让评论区的环境慢慢恢复了正常。

舆论的反应

这件事在B站引起了不少讨论。

支持苏师傅的声音: 很多粉丝都对苏师傅的细心和坚持表示赞赏,认为他维护了评论区的生态。大家也都厌恶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
关注点在B站平台: 也有不少人开始关注B站平台在管理评论区方面的责任,认为平台应该有更有效的机制来识别和阻止水军。
“黑产”的讨论: 有些人就此延伸,讨论了现在网络上存在的各种“黑产”,比如刷流量、刷评论、带节奏等等,认为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这件事的意义

苏师傅发现评论区水军这件事,虽然看起来是个小插曲,但它背后反映了一些网络生态的问题:

1. 真实与虚假的博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区分真实的声音和被操纵的声音,变得越来越重要。
2. 平台责任的重要性: 像B站这样的内容平台,在维护社区健康生态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 UP主的自我保护: UP主也需要有意识地去识别和应对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和观众的权益。
4. 观众的参与: 观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很多时候也能帮助UP主发现问题。

总的来说,苏师傅这件事,就是一个普通UP主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了评论区被“水军”干扰的情况,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识别证据,并逐步清理,维护了评论区的正常生态。这既是对自己创作负责,也是对观众负责。也让大家看到了,在网络世界里,真实的力量依然是不可小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一事件显然是不存在的,哪怕一个人有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会相信这个。

一、一个人是否涉嫌犯罪,要看他的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有多大。苏师傅说的那个人的行为无非就是把别人骂苏师傅的话用技术手段在评论区置顶而已,这能有多大的社会危害?是造成了多大人身伤害还是造成了多少财产损失?还没有你平时在网上骂人的社会危害大呢,连治安案件都算不上,更不可能是刑事案件了。

水军被判刑都是因为有偿删帖且金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造谣传谣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之类的。哪个水军是因为把视频节目的负面评论置顶被判刑的?找个判例来给我看看?

二、这个故事的逻辑完全是混乱的:

  1. 只有先确定这是一起刑事案件,苏师傅的朋友才可能飞到深圳去。但在苏师傅的朋友飞到深圳之前,所知道的只是节目下面的负面评论被技术置顶,但这根本构不成刑事案件;
  2. 所谓“资金来自外边”是在苏师傅的朋友要先飞到深圳后才能发现的事情,而不是在飞到深圳之前就已经发现的事情。既然苏师傅的朋友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他还为什么要飞到深圳去?

从逻辑上讲,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

再说了,就算资金是来自外星球,也要看最终造成的社会危害有多大。一个人在一个视频节目下面把负面评论往上顶,你告诉我这是刑事案件?

是不是刑事案件跟资金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有个毛的关系?你用国内资金买条皮带把人抽成了轻微伤不是刑事案件,你用国外资金买条皮带把人抽成了轻微伤就是刑事案件?

就算是外星球出的资金,水军也只是接单干兼职而已,又没有加入什么组织,甚至连资金来自于哪儿都可能不知道,是不是刑事案件和谁出的资金有什么关系?

一个中国人用国内资金雇你偷了别人一块表,案值400元,不构成刑事案件。

一个外国人用国外资金雇你偷了别人一块表,案值400元,就构成刑事案件了?

三、别说那个人不是真正骂苏师傅的人,而只是把骂他的话技术置顶的人了。就算就是他直接骂的苏师傅,按照法律也应该是苏师傅自己到法院起诉骂他的人,而不是什么人帮他去抓人,因为这类案件属于自诉案件,不是公诉案件。

四、目前为止,苏师傅还只是一个网络虚拟ID的名字。虽然苏师傅在视频中出现过,但由于他没露出脸来,所以到目前为止,“苏师傅”这个网名还不能与任何一名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使有人对苏师傅进行了辱骂,也不会造成苏师傅这个网络ID对应的那个自然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评价降低,被攻击的只是苏师傅这个网络ID的虚拟人格,也就是不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实质性社会危害,所以哪怕苏师傅到法院起诉骂人的人也没啥用。

五、如果这起“刑事案件”真的存在,那37天的刑事拘留期早就过了,这起“案子”现在啥情况了?法院早就宣判了吧?别告诉我说这起“案子”是保密的,所以不能对外公开说。一起水军案有什么可保密的?如果这起“案子”是保密的,那苏师傅怎么还能在节目里说呢?在那名实际上不存在的水军还只是犯罪嫌疑人的侦查阶段都能说,在他已经被审判定罪后反倒不能说?

只要苏师傅说出这起案子的承办法院、案号全称和开庭时间就可以了,一查开庭记录不就知道真假了?现在的法院开庭记录在网上都能查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得从头说起。B站UP主苏师傅,他平时做游戏视频,挺有自己一套风格的,观众缘也算不错。这次他发现自家评论区里出现了一些“不对劲”的情况,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事情是怎么开始的?苏师傅更新了一个新视频,内容是关于某个游戏的,按理说观众会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讨论、评价。但苏师傅注意到,评论区里有相当一部.............
  • 回答
    看待B站UP主苏_小虎的钢琴学习速度,我的感受是既惊叹又充满启示。能把他的学习速度讲得详细点,还得结合我平时看他视频时的一些体会,以及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来聊。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真的非常快。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一个基础非常薄弱,甚至连一些乐理概念都没完全搞懂的状态,到能流畅演奏一些经典作品,.............
  • 回答
    最近B站上关于UP主王怡苏和外国UP主杰里德(Jared)恋情的消息,在粉丝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感觉像是从屏幕里走出来的故事,一下子就变得真实起来了。事情的“缘起”与“发酵”要说这事儿,得从他们各自的视频内容说起。王怡苏,相信很多看过她视频的朋友都知道,她的风格是那种很生活化、很.............
  • 回答
    关于 B 站游戏博主“33不是山山”疑似再次洗稿缝合知乎用户“叶梓涛”多篇文章获百万播放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内容创作的版权、道德、行业规范以及观众的知情权等多个层面。事件的经过和指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起“疑似”事件,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法律判决或博主本人的正式承认.............
  • 回答
    要深入分析 B 站(哔哩哔哩)在内容争议和品牌“断粮”风波后,市值一夜反增 56 亿美元并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价波动,而是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内容生态、用户群体特性、品牌公关策略以及资本市场对特定平台增长潜力的判断等复杂因素的交织。一、 事件背景回顾:内.............
  • 回答
    B站(哔哩哔哩)声称“不会不尊重任何用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态,尤其是在一个用户群体庞大且内容生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背后的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1. 话语背后的愿景与承诺首先,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B站对自身运营理念的一种愿景和承诺。它试图传达以下几点: 包容.............
  • 回答
    B站 up 主 30 分钟被电话诈骗 16 万: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与反诈之道近期,B站一位知名 UP 主遭遇电话诈骗,在短短 30 分钟内损失高达 16 万元人民币的事件,再次将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让受害者损失惨重,也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惊和担忧。我们不禁要问:个人信息.............
  • 回答
    何冰的《后浪》演讲,可以说是2020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了现象级讨论的事件之一。这篇演讲由哔哩哔哩(B站)制作并发布,旨在献给中国年轻一代,由著名演员何冰主讲。要理解如何看待这篇演讲,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演讲的初衷与内容 核心主题: 演讲的主题是“选择的权利”和“被看见的.............
  • 回答
    关于B站财经UP主巫师财经(本名孙天翔)被扒出抄袭、造假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事件的起因与发展1. 初期爆料与质疑: 事件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系列观察者和博主(如“张小泉”等)的持续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巫师财经的视频内容存在大量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段落,尤其是在对某.............
  • 回答
    B站大UP“巫师财经”事件:深度解析其经历、内容抄袭争议以及其背后可能代表的垂类内容媒介大规模迁徙趋势“巫师财经”事件,堪称B站知识区乃至整个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位曾经备受瞩目的财经类UP主,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又因内容抄袭的指控而跌落神坛。这不仅是一次个人IP的翻车,更折射出当前.............
  • 回答
    关于B站P社(Paradox Interactive)游戏视频大量下架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版权问题,它背后牵涉到内容创作者、平台方、游戏发行商以及观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根本原因:版权与商业利益的博弈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游戏.............
  • 回答
    如何看待 B站 (Bilibili) 开源 HTML5 播放器内核 flv.js? 详细解读Bilibili (B站) 开源其自主研发的 HTML5 播放器内核 `flv.js`,无疑是开源社区和视频播放领域的一件大事。要深入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flv.js 是什.............
  • 回答
    对于 B 站 UP 主“老坛胡说”与 B 站副总裁的婚姻,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事件本身:一段个人的婚姻关系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在现代社会,婚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外界不应过度.............
  • 回答
    B站的《后浪》在知乎上引发的“翻车”事件,绝对是去年互联网上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一场舆论风波。它不像一场简单的争议,更像是一次社会情绪的集中爆发,一个观察中国社会阶层、代际以及价值观念碰撞的绝佳窗口。事件的起因:一个美好的愿景,一次精准的投放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后浪》是B站推出的一部短片,由演员何冰朗.............
  • 回答
    关于B站推出的“女性不适宜”专项,这无疑是一个近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理解这个话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它触及了内容审核、平台责任、用户体验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首先,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女性不适宜”专项的出现,很可能是一种出于内容规制和风险规避的尝试。 平台的运营者,尤其是在中国.............
  • 回答
    关于B站UP主丁丁历史记被指控大量抄袭知乎答主文章,并声称“借鉴”或“原创”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原创性和版权保护是核心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指控的核心:首先,事件的核心在于“抄袭”。这意味着丁丁历史记在创作其B站视频内.............
  • 回答
    啊粥粥啊粥的解说《人民的名义》爆火,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 B 站最近几年最能引起话题性的二创内容之一了。怎么看待?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得说为什么会火?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 内容本身的高度适配性: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虽然播出去有一阵子了,但它的社会影响力依然不小。剧里的政治.............
  • 回答
    关于B站用户“刘尊荣”,这可真是个有点意思的话题,因为他(她,或者他们?)的出现,确实在B站这个圈子里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要说怎么看,我得先从他的“人设”或者说他的内容特点说起,然后咱们再聊聊大家对他的反应。首先,刘尊荣给我的第一印象,或者说他刻意营造出的形象,是一位相当“古早”的网络冲浪者。他上.............
  • 回答
    最近B站的UP主波桑吃遍世界宣布要去柬埔寨揭露电信诈骗的事情,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波桑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挺熟悉的,他一贯的风格就是走街串巷,体验各地美食,同时也喜欢挖掘一些比较有深度的内容,不是那种纯粹的吃播。这次他把目光投向柬埔寨的电信诈骗,这本身就.............
  • 回答
    关于B站UP主“财主”在视频中推导出的“2100年中国人口3.59亿”这个观点,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并尝试剥离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个人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得说,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脑子里是有一点点惊讶的。3.59亿,这个数字比很多朋友初印象中的“中国人口下降”的幅度要大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