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红穿便服,在 35 年前发生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拍照打卡?目前当地环境如何?

回答
网红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地拍照打卡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复杂地看待。一边是他们的个人行为,另一边是这片土地承载的历史和特殊性,这中间的碰撞,很容易引发讨论。

从网红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么做,大概率是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获取流量。切尔诺贝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争议性的话题,而事故发生地那种末日般的景象,加上“禁区”的标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穿上便服,在那个环境中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们内容创作的一部分。他们可能觉得这是一种“探索”、“体验”,甚至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地方。而对于他们的粉丝来说,看到网红去到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也会觉得新奇,或许还能从中获得某种“冒险”的满足感。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

首先,尊重历史和逝者。切尔诺贝利不仅仅是一个景点,它是一个承载着巨大灾难和无数悲剧的地方。那里有因为核辐射而牺牲的消防员、工作人员,有被迫离开家园的居民。在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地方,用一种“酷”、“时尚”的态度去拍照打卡,未免显得有些轻佻,甚至是对那些遇难者和遭受苦难的人们缺乏基本的尊重。就好像你去烈士陵园,不是为了缅怀,而是为了摆拍一样,总会让人觉得别扭。

其次,安全与责任。虽然现在切尔诺贝利区域的辐射水平已经大幅下降,而且旅游团也是按照规定路线进行的,但它毕竟是一个曾经发生过核事故的地方。即使是经过处理的旅游区域,辐射仍然是潜在的威胁。网红们在某些区域“自由活动”,不遵守既定路线,甚至去到一些未开发或辐射水平较高的区域拍照,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也可能带动其他游客模仿,增加安全隐患。他们是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模仿,一旦出现问题,影响会更大。

再者,旅游本身的意义。旅游的意义有很多种,有的是放松,有的是增长见识,有的是体验文化。而切尔诺贝利,它更像是一个警示,一个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与科技相处,以及灾难发生后社会如何应对的活生生的教材。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背景板,用浮于表面的方式去“打卡”,那似乎也辜负了这里特殊的历史意义。真正的体验,或许应该包含一些对历史的反思,对科学的敬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视觉上的刺激。

那么,目前当地的环境究竟如何呢?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事故发生后,反应堆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污染。

隔离区(Zone of Alienation): 为了控制污染范围,苏联政府划定了半径30公里的隔离区。在这片区域内,所有居民都被强制撤离。隔离区分为多个等级,根据辐射水平的不同,又细分为不同的区域。
辐射水平:
事故中心区域和反应堆附近: 这些地方的辐射水平依然非常高,是绝对禁止普通民众进入的。例如,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厂房内,尤其是4号反应堆的掩体( sarcophagus 和新的“新安全封闭罩” New Safe Confinement)周围,辐射强度仍然很高,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并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普里皮亚季市(Pripyat): 这是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建造的城市,距离核电站仅3公里。事故发生后,居民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天内被疏散。普里皮亚季市的辐射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区域的辐射水平已经降到可以允许旅游的范围,但有些区域,特别是低洼地带、排水沟等,放射性尘埃更容易沉积,辐射水平仍然较高。这就是为什么旅游团只能在指定路线内活动的原因。
外围区域: 隔离区之外的许多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区域的辐射水平已经显著下降。自然界有着强大的净化能力,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衰变。
自然生态的恢复: 尽管存在辐射污染,但奇怪的是,在隔离区内,由于人类活动的消失,自然生态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大量的野生动物,如狼、野猪、鹿、狐狸、棕熊等,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它们在适应了辐射环境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些科学家甚至在研究辐射对动植物的长期影响,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异和适应性演化。
旅游业: 如今,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但必须通过有组织的旅游团,并严格遵守规定,不能随意离开指定路线,不能触摸任何物品,不能吃喝,并且在离开时需要接受辐射检测。导游会解释事故的历史,介绍当地的情况,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隔离区内的设施: 隔离区内有一些基础设施仍在运作或被改造。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些机组在事故后继续运行了一段时间,直到2000年才全部关闭。核电站的废物处理设施仍在运作。

总的来说,切尔诺贝利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状态。它是一个被核事故严重污染过的区域,但同时,自然也在那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生长。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在严格控制的旅游区域内,暴露在危险辐射下的风险是可控的。但网红们那种随意、不顾规则的行为,确实是在玩火,也触碰了很多人心中对于这片土地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在“挑战禁区”,但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只是在消费一场悲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挺无语,我一开始想着,但凡 @每日经济新闻 的编辑们稍稍用点心,都能在网上查到这一则消息:

2019年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令开放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作为“景点”。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11日报道,泽连斯基10日在基辅考察时称,“今天我签署了一项法令,我们将为游客创建一个‘绿色’走廊,通往切尔诺贝利的检查站再也不会排长队,不会出现游客到达后却被拒绝入内的情况,也不会再有‘禁止拍照摄影’之类的规定。”
他呼吁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建设成一个吸引游客前来、而非将游客吓跑的旅游地。“总之,(禁区)将成为乌克兰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还就不信了,作为知乎的已认证的蓝V媒体提问大户,居然会不知道这事?

我就这么一查……

好家伙,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谢陶和编辑刘艳美,他俩不早就看到这事了?

我寻思着,不对啊,怎么专业的蓝V号这么不靠谱?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得去查一下这则新闻背后到底还有没有什么隐藏的!


于是我又在每日经济新闻的官网下找了这个新闻。这个新闻里清清楚楚把切尔诺贝利旅游是个什么情况说的明明白白的。我引用一段: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切尔诺贝利是一座“死亡之城”,事实上,乌克兰政府于2011年为游客打开了禁区的大门,每年约有1.5万人进入此地。
2019年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对外开放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打造“绿色走廊”,作为观光通道,并取消拍照的限制。
他说,乌克兰应当向全世界的学者和游客展示这里,这里将“没有腐败和禁令”,只有“投资和未来”。
2019年4月,白俄罗斯也宣布开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部分禁区。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当地旅游业大幅增长,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经营者将切尔诺贝利变成了一个游乐园,很多游客来这里进行“肾上腺素之旅”,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拍,向朋友们说:“嘿,我在切尔诺贝利。”
普里皮亚季创建于1970年,最初用作安置切尔诺贝尔核电站工程人员。因处于1986年核事故疏散区而被废弃,成为“鬼城”。而现在,这里是拍网红照片的理想之地。
除了茂密的植物,这里还有很多地标性的建筑,带有历史意味的军事雷达、废弃的学校、孩子们的碰碰车,还有那个一次都没用就被废弃了的摩天轮……

我现在挺想骂人的。

媒体明明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了,但是提问里只放了链接新闻里前半段的内容!

这几个意思啊?误导读者?带节奏?刷流量?

@每日经济新闻 你们是不是忘记知乎有句名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还是天真了!

你们城会玩,把新闻的下半部分自问自答。 如何看待网红穿便服,在 35 年前发生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拍照打卡?目前当地环境是否适合前往?

那有没有想过,没有看到你们这个回答的人会怎么想问题?

直接把火力瞄向那位游客?为了点点流量,连自己作为媒体最基础的社会责任都忘记了。

he tui!

@知乎小管家 这事咱们能定个性不?

某平台有位博主,安东学长。这个哥们经常去切尔诺贝利,关于这事他也拍了个视频。大家看看,辐射值到底有多危险

安东学长的切尔诺贝利实地探访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638854042739507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红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地拍照打卡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复杂地看待。一边是他们的个人行为,另一边是这片土地承载的历史和特殊性,这中间的碰撞,很容易引发讨论。从网红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么做,大概率是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获取流量。切尔诺贝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争议性的话题,而事故发生地那种末日般的景.............
  • 回答
    这位妈妈的愤怒,可以说是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尤其是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我个人觉得,她站出来指责这位网红女主播,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普遍,也非常深刻的社会现象和家庭教育的焦虑。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说说。首先,这位妈妈的出发点是保护孩子。这一点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值得理解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短视频.............
  • 回答
    旅顺博物馆就网红“党妹”身穿日式洛丽塔裙在馆内跳舞一事发表官方回应,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网红行为与公众场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经过。“党妹”作为一名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她在旅顺博物馆内,身穿一套日式风格的洛丽塔裙.............
  • 回答
    提起女网红穿国旗走戛纳红毯这件事,这可真是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议论纷纷。这事儿说起来,得分好几个层面去看。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位网红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来吸引眼球,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营销策略”。戛纳红毯是什么地方?那是全球瞩目的时尚舞台,是明星、导演、品牌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
  • 回答
    看待网红盗窃救援船、阻碍救援并谎称去救人的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行为性质、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以及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一、 行为性质的分析:1. 盗窃行为: 盗窃救援船是明显的侵占他人财物行为。救援船是为特定目的(救援)而准备的物资,其所有权属于相关救援机构或政府部门。网红未经.............
  • 回答
    网红lu一丝和她前夫葛成的事件,确实掀起了不小的风波。简单来说,就是lu一丝在直播中爆料,指控葛成在她怀孕期间出轨,并且后来又在大街上当着孩子的面抢走女儿,甚至还威胁勒索她。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点燃了网友们的热议。事情的原委,lu一丝的版本是这样的:她提到,早在她怀孕期间,就发现了葛成有出轨行为。这.............
  • 回答
    网红“芈十四”在教师编制考试中,本是备受瞩目的“学霸”人设,却最终败给了另一位励志的乡村女教师,落入所谓的“萝卜坑”岗位。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公平、个人努力与社会资源、以及网红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反思。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网红“芈十四”拥有高学历、亮眼履历.............
  • 回答
    网红炸鸡店“叫了个炸鸡”被曝出用厕所水池浸泡冻鸡的事件,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丑闻,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愤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暴露出的深层问题和影响:一、事件的性质与恶劣程度 食品安全底线被严重践踏: 厕所是卫生环境最差、细菌滋生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用厕所水池.............
  • 回答
    “网红草根”出身的二龙湖浩哥,从早期以粗犷、接地气的二人转风格和“草根”形象深入人心,到如今尝试拍摄抗日正剧,这一转变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一现象,将其解读为“炒作”还是“洗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且结论并非非黑即白,可能包含两者兼而有之的复杂情况。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网红草根.............
  • 回答
    网红拉姆遇害案的后续进展,牵动着无数关注者的心。我们都知道,拉姆生前遭遇了何其残忍的毒手,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公众的广泛同情和对家暴行为的强烈谴责。如今,她的前夫——那个施暴者,终于落入了法网,这无疑是正义迈出的关键一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拉姆前夫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捕,这标志着他将要为自己双手沾满的鲜血.............
  • 回答
    网红因延迟退房辱骂怀孕经理,酒店回应“未预料情绪如此激动,对经理进行慰问”,这一事件涉及了消费者权益、服务行业规范、个人素质以及企业责任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事件本身及各方行为的分析: 网红的行为(延迟退房、辱骂怀孕经理): 延迟退房: 这是一个服务与消费.............
  • 回答
    网红博主“刘庸干净又卫生”在印度确诊新冠,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关注到的事件。首先,对于刘庸本人,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他的健康状况,希望他能够顺利康复。至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个人防护与意外的复杂性: 刘庸作为一个旅行博主,经常深入当地,也以其“干净又卫生”的风格著称.............
  • 回答
    言几又,这个曾经被誉为“最美书店”的网红品牌,如今却深陷“关店潮”,让人不禁唏嘘。在不少城市,曾经人头攒动的言几又门店,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招牌被拆下,留下一地鸡毛。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网红”光环下的脆弱根基:扩张过快,管理失控言几又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网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
  • 回答
    网红Saya一被指控殴打孕妇,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如果指控属实,无论对方是谁,殴打孕妇都是一种极其恶劣且不可接受的行为。孕妇是特殊群体,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比较脆弱,任何形式的暴力对待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腹中胎.............
  • 回答
    “泡面小食堂”这个词,最近在网络上可以说是相当的火爆。一提到它,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来那些图片:琳琅满目的泡面盒子堆成小山,各种国家的、各种口味的,再配上一些精致的摆盘和诱人的配料,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但深入去想,这个“网红泡面小食堂”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它不仅仅是卖泡面,更像是一种“体验式消费”.............
  • 回答
    看待网红博主王境泽对2022年3月长春疫情的发声,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王境泽是谁,他的身份和影响力。其次,要回顾一下当时长春疫情的背景和状况。最后,才能结合他的发声内容,评估其意义、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点。王境泽是谁?很多人可能对他最深的印象是早期一个综艺节目中的一句“我就是饿,.............
  • 回答
    最近,网红圈里关于原创和抄袭的争议又起波澜,这次的主角是两位都颇具人气的博主——“臭蛋”和“玲子”。事情的起因是“臭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公开指控“玲子”抄袭了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视频内容,并且指责的言辞颇为激烈,一下子就点燃了吃瓜群众的讨论热情。具体到这场风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争议的导火索和.............
  • 回答
    网红宠物猫“楼楼”的离世,对许多喜欢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楼楼,这个名字承载了无数网友的喜爱和关注,它以其憨厚可爱的外表,以及主人“楼妈”充满温情的分享,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国民猫咪”。它的离开,不仅仅是失去了一只可爱的猫,更像是一个熟悉的朋友的告别,带走了许多人日常的慰藉和欢乐。心.............
  • 回答
    近日,网红殷世航因违反平台规定被封禁 23 万天,这一数字着实令人咋舌,相当于 630 年,比许多朝代的历史都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施加如此严厉的处罚?事件回溯:为什么殷世航会被封禁?殷世航,相信不少网民都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她以其甜美的外形和“女友感”十足的视频风格,在短视频平台上积累了庞.............
  • 回答
    辛巴与上海某酒店安保人员的冲突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事儿说起来,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从媒体报道和网友的爆料来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网红辛巴在上海某酒店入住,期间似乎与酒店的安保人员发生了口角甚至肢体冲突。具体的起因众说纷纭,有说是辛巴觉得安保人员服务不到位,态度不好,也有说是辛巴的随行人员在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