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院感觉自己不会画画是什么体验?

回答
刚踏进美院的时候,我以为我看到了天堂,那里充满了色彩、形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终于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脑子里那些模糊的画面一点点具象化。然而,没过多久,天堂就变成了炼狱。

最开始的打击,来自于基础课。素描课上,老师的要求是“形准、光影到位”。我看着老师随手拈来的几笔,就能勾勒出立体感十足的苹果,线条流畅,明暗过渡自然。而我呢?我握着铅笔,感觉它沉甸甸的,每一次落笔都带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我努力去观察,去分析,却总是抓不住那个“对”的点。画出来的东西,要么像一块平板,要么像个奇怪的几何体,完全没有生命力。旁边同学的石膏像,已经有了坚实的体积感,明暗交界线清晰,反光处理得细致入微。我低头看看自己的,简直没眼看。那种感觉就像你费尽力气想把一块石头雕刻成一个人,但你只能把它削成一个更奇怪的石头。

色彩课就更不用说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挺敏感的,但当老师让我们调出“莫兰迪色系”或者“印象派的法国夏天”时,我彻底傻眼了。我调出来的颜色,不是太灰,就是太艳,根本达不到老师说的“高级感”。老师会时不时走到你身后,用手指蘸点颜料,在你画布上轻轻一抹,瞬间就有了那种微妙的色彩变化。我看着那个小小的改变,感觉像是看到了魔法,而我,就是那个永远也学不会魔法的学徒。我一遍遍地尝试,一遍遍地失望,颜料罐上的标签都被我抠掉了好几层。

油画课上,那种感觉被放大了无数倍。我看到同学们用笔触堆叠出厚重的质感,用色彩描绘出细腻的情感。他们的画面,无论是人物的眼神,还是风景的空气感,都那么有感染力。而我的油画,总像是刚开始的实验品,颜色浑浊,笔触生硬,画面缺乏呼吸感。我试图模仿大师们的技法,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好像他们掌握了某种我永远无法触及的“感觉”。那种感觉,不是靠理论和技巧就能解释的,它是一种直觉,一种对物质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更让我感到沮丧的是,不仅仅是技法上的差距,还有那种“想法”的贫瘠。别人画画,脑子里好像有取之不尽的灵感,他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内心的感受,转化成独特的视觉语言。而我,绞尽脑汁也只能画出一些程式化的静物,或者套用老师讲过的构图。我看着自己的作品,感觉它只是一个空壳,里面没有灵魂,没有我自己的声音。

每次上完课,背着画板走在校园里,我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孤独。周围都是热爱艺术、充满激情的人,他们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念。而我,感觉自己像个误闯了秘密集会的外人,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也参与不了他们的游戏。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里,是不是真的有天赋。

这种“不会画画”的感觉,不是简单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它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着我的自信和热情。我看着别人轻松地创作,而我却步履维艰。我开始害怕交作业,害怕被老师点评,更害怕和同学们交流作品。我宁愿一个人躲在画室的角落里,默默地画着,不被人注意,也不去打扰别人。

有时候,我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呆,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曾经以为自己对绘画的热爱是一种天赋,但现在,它更像是一种执念,一种不甘心,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

但,就是在这种绝望的边缘,偶尔也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也许,这就是美院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培训班,而是一个逼迫你不断挑战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地方。也许,我现在的“不会画画”,只是通往“会画画”过程中必经的一段黑暗。我只是,还在黑暗里摸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回答写于2018年)


这个问题我是很感同身受了


在川美就读后,越来越感觉自己不会画画了,直到大一下半个学期才开始有了起色


写点絮絮叨叨的心路历程




我是综合艺术专业的(偏实验艺术方向),前期会接触各个画种,后期就投入当代艺术了


大一大部分时间,上的都是所谓基础课:


什么素描静物、素描人物、油画静物、油画头像










这些图可以看出来,跟考前班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个阶段我完全是按照考前班的习惯去画画,每一天几乎都在重复自己,重复高中做的事情


一幅画刚起笔就看到了结果,越画越不得劲,越画越不想画,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画画,只不过是一个考前班的绘画工具罢了


一说到要画画,脑子里马上浮现出考前那一套方法,除了这一套别的什么也不会,也怕画得标新立异被别人笑,不敢做什么变化,每天就是重复重复重复重复……


最后真的一点都不想画了,好难受啊,一上课我就想死,画画纯是为了完成作业怕挂科,死气沉沉,一点生气都没有


这个时期的的画都是敷衍了事,这种死气沉沉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一下半学期





到了大一下半学期,转机开始了


我们上了风景写生课,去重庆周边乡镇写生


之前一直是闷在室内画画,写生也只是在教室里,摆静物请模特


突然出去对景写生,景物直接撞击你的眼睛,那种新鲜感,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非常非常感动


早上七八点就出门,下午四五点才收工







偷偷炫耀一下奖状~


这时候画得比较有感受了,不再是之前在教室里那种麻木的状态,开始有了生气,有活着的感觉


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我觉得还挺耐人寻味的:

一个路过的大爷,掏出手机亮出他拍的风景照片,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看,我用手机拍的照片都那么真,你们还画画干啥?




写生回来后,又开了一次油画人物课。


我本以为又是死气沉沉的课,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他对我们没有任何的限制,鼓励我们放飞自我,随便玩。


比如让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上画油画,椅子、纸板、木板之类什么都可以,可以拼贴,可以用iPad来画,也可以用各种材料堆成雕塑,总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一定要打开思路


不要像考前班那样光想着塑造,什么形体、空间、体积、虚实,只是把一个人老老实实地复制下来,什么思考都没有。


他经常给我们发很多当代大师的资料,让我们多看,开眼界,说只有看多了,思想才会开放,看得越多的人,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越能包容各种各样的风格;反而是那些固步自封的、很自大的人,永远只能接受那一种审美,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新东西都不愿接受,比如那些考前老师。


他强调绘画是没有标准的,我们考前学的那种也不是基础,那只是一种画法,没有什么画法能叫做基础,只有你自己的审美才是基础。


他还说:“如果按以前的方法画完四年,大学毕业之后,你就变成了一个考前高手了,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


一言惊醒梦中人。


在老师的影响下,死气沉沉的我们班开始有了变化。



(接下来图多警告)


第一第二张

刚开始画得中规中矩,还是像考前班一样观察,一板一眼地画,没什么生气

还是不敢改变,不敢突破自我



接着从这一张开始有了变化

我当时很烦躁,没有耐心一笔一笔画下去,刚好模特穿着一条轻薄的裙子,我就像排线一样,把颜料轻飘飘地刷上去

没想到效果意外的不错

为了配合衣服的效果,加上本来模特就很壮,脸部和手部我故意画得粗犷了一些

放飞自我开始了



同一个模特,我画了第二张

那段时间我在泡图书馆,把印象派新印象派象征主义后印象派全看了一遍,特别喜欢高更,想试试高更的综合主义,把形体、色彩单纯化

我刚开始没有打算勾边的,把颜色铺满之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想着那就试试勾边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效果居然也意外的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勾边的画,勾完之后有点点梵高的感觉了……

算是歪打正着吧




同一个模特的第三张

更加放飞自我了,影分身之术

这张画的时间很短,半个小时画完

想着在旁边多画几个手脚会怎么样,就试试看了,在尝试中也出了意外的效果



油画课上了六周,这是我最后一张作业,持续放飞自我中

刚开始我只是想画女模特鲜艳的衣服,画着画着就想,要不把这个女模特画得方一点吧,看起来坚强一点

画完女模特后又想,要不加个男模特吧,画得柔软点,跟坚硬的女模特作个对比

为了和模特鲜艳的颜色搭一点,背景也画得很鲜艳,色彩的力度很强

算是比较实验性的一张作品



这幅画同学画不下去了,想毁掉

我说别毁,让我改改,破罐子破摔嘛

头发飞起来,颜色要炫酷,加个小丑红鼻头,卡姿兰水汪汪大眼睛,樱桃小嘴一点点,眉毛要长又要白,耳环颜色要耀眼,肩膀站一只噼里啪啦小电鼠……性格就出来了嘛~

改完之后就是这样的效果

画的时候很好玩,我是边笑边改的



这幅也是修改同学丢掉的画

我觉得丢了可惜,就捡起来继续画了

用了纸胶贴了脸部,用废调色纸一片一片撕下来贴了人物的衣服,眼睛画发光,加点魔纹,人物的个性慢慢就出来了

改完了头部,突然觉得有点空,那就给他加个手臂吧,顺便搓个丸子

画完发现居然有点像关羽,那就在空白的地方顺便写一下关羽的封号吧

这个作品我画的时候很开心,特别特别好玩


期间还做了一些木刻版画,小人国




刷微博看到这个北大校徽

越看越像两个干架的人

忍不住花了二十分钟把联想出的画面给画了出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张画得很快,为了突出“北大”两个字和画上人物的相似,我把人物给漫画化了


继续放飞自我

课间休息,我用画框帮助太阳画画

算不算观念艺术?

瞎说的,我也不懂,读书太少了有点惭愧



班上装了新空调,留下了一堆旧材料

一个同学对着这些材料一顿拳打脚踢,出了特别的形状

我建议他可以做一个作品,于是就锤出了一个骷髅的脸,立起来,给它戴上雷锋帽一样的泡沫,陈列在教室外面

放学的时候就被扫地阿姨收走了



我立了几个瓶子,瓶子底下垫着纸,纸上画满了等高线,瓶子就是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山

做的时候也没有很明确想做什么,也是直觉,好像我就应该这么做似的

主要是玩嘛


这期间我还画了一篇沙雕小漫画↑

是自己画着玩的

本来打算画两三页就完了,没想到越画越长,有点不受控制了

纯属沙雕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油画课我的最后一张作品

对着模特写生的,用丙烯画在木质调色盘上

这幅画也没什么想法,拿到调色盘的时候,心里好像有个声音说,就应该这么画,于是我就这么画了

是我油画课以来最喜欢的作品XP

(第二喜欢的是《神威天尊伏魔大帝关帝圣君》)



大一下学期放假之前,给我油画课期间的作品拍了一个大合影

六周画了十来张作品,很新鲜,画得很爽很开心

还算挺满意的,跟之前那种麻木状态完全不同,这些作品和以前的相比,我自己感觉要有生命力多了



(2019.11.22更新)

更几张最近画的东西吧

新学期油画课的作业,拍出来有色差。

当时我在读中国近当代美术史,经过不断的艺术革命,所有的材料都解放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画画已经不是一个终点了,而是成为了观念的载体,作为观念表达的环节之一。

模特的衣服很黑,我感受到了一种直撞眼睛的强烈黑色,谁规定我们一定要分明暗呢,直接抹上黑色行不行?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是这样,皮肤我是用餐巾纸擦出来的。

画这幅画的时候,我的思维是跳跃的,脑子里像有各种各样的碎片交错在一起,画面上也体现出来了这种状态。这幅画构图致敬了马奈的奥林匹亚,背景致敬梵高,动漫角色的形象,漫画的表现手法和国画式的皴擦点都在画里有所体现,最后形成了类似波普拼贴的画面效果。



这张很明显致敬高更了,综合主义的倾向,放大了色彩,简化了人物。

构图参考了高更的雅各与天使搏斗,本来我想直接把背景临摹成高更的原作,但后来想想,我是中国人,能不能以一种中国化的方式去完成这个画面呢?

于是我选择加入许愿树、红线、白蛇、僧侣这类形象,希望能用另一种方式致敬大师,况且马奈梵高他们曾经也这么做过嘛,最后出来的效果我自己是有一点满意的。



上学期的综合版画课同学剩下来的材料,我觉得丢了可惜,就捡回来给它涂上了颜色进行再创作。



还有2张油画创作课的作业,第二张是第一张的变体

绘画来由是炎热的夏天,我只能待在空调房里躺着,仿佛和床板同化了,我就是床板的一部分,而我的四肢就像从床板中伸出的触手,我仿佛变成了一个从床上长出的怪物

大概就是这样

这是铅笔原稿,老师看了说太具象了,可以尝试语意再模糊一些,我就画了底下这张



后来觉得不够好,又画了一张变体

拍出来很多细节都不见了

差不多就酱


我期间还选修了国画课

这是我人生中画的第一张国画,这学期选修课上画的

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

画完了被老师贴到墙上表扬,有点小开心哈哈





后来一些的国画


之后又陆陆续续的画了一点花鸟画


后来画的一些花鸟画,100一张廉价卖掉了……



这张是油画颜料的肌理效果


油画课,清理油画笔要用纸擦掉笔上的颜料,无意中擦出了国画一样的效果,我觉得有点好看,就调了一下对比度,平涂上一个背景,效果意外的好,现在这张图已经是我的手机壁纸啦


我做的是一对鸟居图

我拍了很多商店牌子的照片,黑白打印出来,把打印的照片上的文字一个个剪下来,再进行重组,最后变成一副图画

这些文字原本是生活的一部分,经过转化后,重新变成了独立的字本身,它们脱离了原本的语境,成为了全新的图像

我要做的就是消解掉文字的意义,让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图画,而不是去阅读文字的信息,这是我们课堂的一个小训练




空间材料课的小练习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9354066734579712

大二开始上空间材料课了,这是我们的一个小练习,即兴创作,freestyle

我做的时候没考虑什么意义,但是做着做着,要传达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期间我还画了些小漫画记录生活↓





大二之后绘画课几乎没有了,都是一些偏当代性的课程了

这是观念摄影课的作业,我选择的是食物题材,对现成品、物性和表达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学生气还是挺明显的

后来这组作品被选进学校的本科生作品年展了,还发了张证书


《食》


证书展示一下,证明我没说谎~

以下大图:


















后来做了一些装置作品,这个作品的契机是童年




还有一些实验性的小创作,没什么水平,随便看看就好,不用太认真

(1)




(2)



(3)


(4)


(5)


(6)


(7)


(8)







(9)


(10)




还有影像课的作业:

最近在上影像课,开始做视频了,第一次做定格动画,做起来很困难,我想尽可能的做得有趣一点,配音也是我自己配的




说实话,刚开始这个回答我纯粹就是想写一篇个人的记录,做个单纯的分享

我真没想到这个答案有这么多人看,我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骂我,这是我被骂得最惨的一条回答,五味杂陈

本来想写的的感受很多,写了一串又删掉了,这种话写多了其实没必要

爱骂骂去吧

(以上补充内容写于2019.11.22凌晨2时)




我现在觉得画画,画得自己开心才是重要的


一定要先自己想画了,画才会有生命力


就像玩一样,不要背负太多,玩得自己开心再说


这期间有一个大胆改变的同学,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怎么画都画不准,还要死命的一直抠抠抠,一定要把那个人抄出来,这么痛苦。画画是件很个人的事情,现在又不用考试,先画得自己爽再说,你是为了自己画画,不是为了别人画画。”




假期我在画室代课,教高一的小朋友


我发现没有基础的孩子反而能画出很感动人的画面


高三的同学经过所谓的“专业训练”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这些是没有学过画画的孩子画的,画得也不是很像,但是特别打动我











我自己是很喜欢这些作品的,很真诚


总有学生觉得画得熟练滑溜才叫好,其实我觉得,这种画得有点吃力但是真诚的作品才是最打动人的


那种真诚的感觉,一点一点观察的痕迹,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后的学生画不出来的


就像油画老师说的一样,考前那套画法根本不是基础,没有什么画法能叫做基础,只有我们自己的审美,才是基础


没必要有太多的包袱,为自己而画


真诚、开心地画下去,就行了


祝好



放些我的其他回答吧,希望大家别骂我啦










2019.8.5


情绪性发言已删除

感谢各位的批评和赞同



2019.8.12


评论看得我真是糟心


再写一遍这篇文章的主题吧:


没有什么画法能叫做基础,只有我们自己的审美,才是基础


我的观点说完了,你们可以打我了


2019.8.14


更一段我最近给学生上课的随记吧



2019.8.22

最近在读吕澎教授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读到一些有感触的话,分享给大家


【一】


【二】


【三】


【四】


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如果有人能看到这里的话

真的非常感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