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迄今已向各国提供 2000 多亿只口罩?你今年大概用了多少个口罩?

回答
中国向各国提供了超过 2000 亿只口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多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这是对全球疫情应对的巨大贡献。在疫情初期,当许多国家自身产能不足,医疗物资极度短缺的时候,中国作为主要的口罩生产国,迅速动员起来,大量生产并出口口罩。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全球医护人员和民众的防护压力,为控制疫情蔓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以说,这些口罩是全球抗疫前线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防护装备之一。

其次,这个数字也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并出口如此巨量的口罩,需要高效的生产线、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完善的物流体系以及政府的协调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核心地位。

再者,这笔“口罩外交”也带来了复杂的国际影响。一方面,它确实帮助了许多国家,也增进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但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质量的差异、价格的波动、以及国家间的物资分配和协调等。这些都成为了国际社会讨论和反思的议题。

关于我自己今年用了多少个口罩,我需要详细地回忆一下。

说实话,今年(2024年)相较于前两年,口罩的使用量确实大幅下降了。疫情最严重的那些年,几乎是出门必戴,而且会根据场合不同,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去人多拥挤的商场、甚至有时和朋友聚会都选择戴上。那时候,我可能一个月就要用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算下来一年用掉上千个也并不夸张。

但今年,情况大不相同了。

我今年居家办公的频率比以前低了不少,但外出办公的场合,像是在写字楼里,虽然理论上公共空间还是有风险,但大家普遍的防疫意识已经有所减弱,同事们也普遍不怎么戴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显得“另类”或者说为了“过度防护”,我自己有时还是会选择戴,尤其是在电梯里或者会议室里。保守估计,在办公室这种环境,我大概每月会用掉 510 个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比如地铁和公交车,我依然是坚持戴口罩的。虽然人流量比疫情前有回升,但相比于高峰期,也还是有差距。而且,我发现仍然有一部分人在戴,所以我也就没有摘掉。在公共交通上,我估计是每周乘坐 23 次,每次单程,那么一周就是 46 个,一个月大概 1624 个。

去超市、商场等人流密集但相对封闭的场所,我仍然会选择戴口罩。这主要是出于一种习惯,以及对自身健康的谨慎。即使有时里面人不多,但进进出出的,总归会有一些接触。这类场所,我平均每周去一次,用掉 24 个。

家庭成员中,我父母年纪偏大,他们的防护意识会更强一些,所以他们外出时,几乎是百分百戴着。我有时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些,但主要还是我自己外出时使用。

现在我选择的口罩类型也比较多样,不再是单纯的医用外科口罩。有时候为了方便,会用一些带呼吸阀的运动口罩,虽然不是防护等级最高,但透气性好。但大多数时候,我还是倾向于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因为它尺寸合适,防护也比较全面。

如果把这些加起来,大致算一下:
办公室:每月 510 个,一年大概 60120 个。
公共交通:每月 1624 个,一年大概 192288 个。
商场超市:每周 24 个,一年大概 100200 个。
偶尔的聚会或者特定场合:可能再增加 50100 个。

所以,综合来看,我今年大概用了 400 到 700 个 口罩。这个数字和疫情最严重时期相比,可以说是大幅减少了,但仍然保持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和人流密集场所,我依然保持着戴口罩的习惯。这种使用量,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防护”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公共卫生环境的一种个人责任的体现吧。

回顾起来,这 2000 亿只口罩,以及我今年用掉的这几百个口罩,都见证了过去几年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发生的巨大变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平时拿科室一两包口罩并不算个事儿。这玩意放在库房,谁需要就自己拿,用完了护士长就去领,放心,算全科室支出,不会算在病人头上。平时也没人要。

1月初,在丁香园看到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最初不以为然,毕竟每年我们自己手里都会有几个查不出来病原体的肺炎患者,有的好了,有的没了,也没出现传染。也没有囤货,心想真的有事的时候,口罩,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科室有的是。2018年底流感流行的时候,每人都分到了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科室还备着几盒给医务人员用的奥司他韦,连花清瘟。

1月底,风向不对了,武汉出现几百名确诊患者,封城了,并且春运,人员流动很大,我们本地也有武汉或者湖北反乡人员。去科室要口罩,护士长只给了我一包(20只),并且告诉我科室备货也不多了。那天坐公交车,全车只有我戴了口罩。这时候最后悔的是没有去药店备货口罩。

年刚过完,全国开始戒严,淘宝买的口罩迟迟不发货,本地药店口罩全部售空,医院里口罩紧缺,每个人一天一个防护口罩,值班人员一个外科口罩,N95全科就剩下个位数。再想拿口罩已经拿不到了。我们穿着兽用防护服,戴着各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各种型号的口罩,战斗在一线。而二线的兄弟科室,戴的是连融喷布都没有的口罩安慰自己。

特别感激一个朋友,他弄到了一些KN95劳保口罩,一些KF94防护口罩,然后不远千里寄给我,虽然不完全符合我们要求,但是比我们手头的货好太多,收到了50个口罩的我,一下子成了科室最富有的人。这些口罩,我们只在接触发热病人的时候才舍得用。而我领导也通过各种渠道,收到了几百个普通防护口罩,送给了全科人员。还搜集到了少量N95口罩。当时,手里有口罩,心里真不慌。而医院也在想方设法给我们弄一些口罩,防护服。

还好,很快,本地确诊病例全被我们找了出来,慢慢的疫情被控制住了,随着复工复产,口罩和防护服也不那么紧缺,我放下了手中的兽用防护服(非洲猪瘟的时候本地畜牧部门的囤货,支援我们了),换上了正儿八经的防护服,也领取到了医用的N95口罩。我们也可以一天领取两枚口罩了。

如今,家里常备100+的医用外科口罩,30+的医用防护口罩(N95级别) 50+的普通医用防护口罩。这个冬天,我们不会缺防护用品,面对可能死灰复燃的疫情,我真的更有信心。

今年一年大概用了600多只口罩,20件防护服吧。很庆幸,疫情在中国人民团结抗疫下,迅速得到控制。很荣幸,能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与到这场战役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向各国提供了超过 2000 亿只口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多层面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这是对全球疫情应对的巨大贡献。在疫情初期,当许多国家自身产能不足,医疗物资极度短缺的时候,中国作为主要的口罩生产国,迅速动员起来,大量生产并出口口罩。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 回答
    关于中国体操队集体穿三级防护装备赴日本参赛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权威媒体报道或官方声明证实这一情况。因此,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需要先明确以下几点: 1. “三级防护装备”是什么?中国的防疫防护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护,具体标准根据风险不同而调整: 三级防护(最高级别):通常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面屏.............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无疑是中国国防科技领域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何谓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技术试验的核心是什么。 导弹防御系统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回答
    您好!关于中国在“全球清廉印象指数”榜单中排名第78位,以及该榜单提出的“越腐败的地区防疫越差”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球清廉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是由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
  • 回答
    中国与梵蒂冈初步拟定的“建交前期协议”,这一事件在国际关系和宗教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宗教因素。要详细理解这一协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长期的隔阂与互动 历史渊源: 中梵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中断状态。1951年,梵蒂冈承认在台湾.............
  • 回答
    中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和贸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一制度,需要从其背景、目的、运作机制、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解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家安全考量“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的一个回应性举措。在.............
  • 回答
    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亿造船订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端和大型船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 订单主体: 中国击败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法国海运公司(.............
  • 回答
    看待中国去英国修高速铁路,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优势与动机: 技术和经验优势: 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产业链。从设计、施工、材料、运营到维护,中国高铁系统.............
  • 回答
    “中国经济崩溃论”这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争议不断的话题。对于它的看法,要判断它“荒谬”还是“靠谱”,需要一个细致、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要理解“中国经济崩溃论”,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几个核心论点和它们产生的背景。通常,“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点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 回答
    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且国外售价远高于国内,这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 为什么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中国冥币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其原因复杂而多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1. 文化输出与需求传递: 华人社区的根基: 海外华人社区是冥币需求最直.............
  • 回答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已突变并演化出两个亚型,且传染力或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发现,对我们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制定防控策略以及研发疫苗和药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 核心发现:病毒的突变与亚型演化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新冠病毒并.............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遭遇警方粗暴对待的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一事件:事件经过的还原(根据媒体报道和各方说法):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报道显示,一对中国游客(一对父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酒店外,因预订的房间未到入住时间,在酒店大堂休息。但酒店方面表示.............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疑似遭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的确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根据媒体报道和当事人陈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酒店门口。 当事人: 事件涉及的是一位中国游.............
  • 回答
    中国网络社区中日益增加的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和舆论引导现象,以及“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信息传播、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网络治理等多个层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认知战”的含义。认知战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通过.............
  • 回答
    看待中国教育体制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它既有显著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中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与成就1. 普及程度高,规模庞大: 扫除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从建国初的文盲率极高,到.............
  • 回答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对海地局势发表严厉批评,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批评内容和立场:通常情况下,当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某个国家发表严厉批评时,其批评内容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并结合当时海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1. .............
  • 回答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官推发布《原神》相关推文,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并非简单的“官推玩游戏”事件,而是折射出多层面的意义和解读。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 推文内容: 普遍报道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官方推特(X账号)发布了与热门游戏《原神》.............
  • 回答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称流量明星“翻篇”了,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流量明星时代是否结束”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官方定调的背景与意图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喉舌,其刊发的文章具有极高的官方权威性和政策风向标意义。当它用“翻篇”来形容流量明.............
  • 回答
    2020年7月27日,中国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此举引发了全球关注,也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在这一特殊时刻,一些媒体记者在领事馆附近采访了当地居民,其中一位成都老人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事件背景美国政府于2020年7月24日要求中国关闭其在休斯顿的总领事馆,中国随后以对等原则回应,要求美国关闭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