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酷的长期用户。
优酷内容其实挺全的,非付费内容也有很多高质量的。
唯一的问题是不够潮。。时效性不算强。
要看最新内容,我一般还是看B站,但是想看老剧,老电影,老综艺,优酷还是我的第一选择。。
短视频的话,我只看知乎,因为它没太多有意思的内容,这样不容易沉迷。。
这几年短视频异军突起,横扫天下,给了长视频很大的压力。
但是客观来讲,每一种样式,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有市场需求,都有足够的潜在用户。
也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并不能完全替代。
就像网文也受到短视频的冲击,可是不会被完全取代一样。
最关键的还是质量。
只要质量好,无论是短视频、长视频,还是网文,都会有坚定的追随者。
如果各大平台之间,过于专注于市场的争夺,过于专注于热度和流量,而忽视内容质量的话,反而会导致用户流失。
这里我不得不委婉地批评一下知乎。
作为知乎的忠实用户,我觉得知乎在短视频上的强行推广反而是落了下乘,因为知乎的优势在文字内容的质量,推广短视频反而伤害了文字输出者,这是得不偿失。
每个作者的擅长是不一样的。就像我,虽然微博和B站都也去看了,但是还是觉得知乎最适合我。
每个平台只要把自己这一块经营好了,就有足够的立身之本了。
回到这个话题,为什么优酷能出现用户增长?
估计还是其内容输出的质量上来了。
长期来看,还是内容为王。
这次的数据很有意思,优酷日均订阅用户同比增长14%。
财报里面的内容,真实性还是可靠的,毕竟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为什么要提一嘴真实性?很简单,过去两年很多行业收到疫情影响,文娱行业同样不能独善其身;而从去年夏天“倒奶事件”引发的行业震荡,也给文娱行业带来了剧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优酷还能保持日均订阅用户的增长,算得上虎口拔牙了。
数据仅是表象,背后的驱动力和优酷的打法更有意思。
我觉得题主也是想到了这个点,所以才问了长视频平台发展的未来趋势。
而优酷,或者说阿里文娱抓住的点,很有意思,是在内容上往主旋律和正能量上走。
你品,细品。
去年年初推出的拿到了白玉兰奖的《觉醒年代》,我是很难得的没有用1.25倍速看的剧。
最后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和题材是分不开的。这是阿里文娱在《白夜追凶》《长安十二时辰》这些能打的剧之后,开启的新赛道——主旋律内容。
这部剧集入选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的「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你看这牌面。
而最后效果也的确不错,更难能可贵的是60%的观众都是95后甚至00后。
为什么要提阿里文娱,是因为除了优酷这条腿,另外一条腿就是影业。
影业里面不能不提的,就是《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两部电影的效果如何不需要多说了。
从《觉醒年代》、《功勋》到《长津湖》,再从《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有从宏大视角下进行讲述的历史战争题材,也有从微观视角下描述现代行业代表的,都是在正能量主旋律的基础上,兼具了内容热度。
当然除了高举高打的宏大题材,还有另外一个考察层面,那就是现实题材。
比如《小敏家》,也算是现象级优酷代表作,一度成为全国卫视收视第一,连续登上12个平台的热门榜单。
再比如三季度推出的青春热血综艺《这!就是街舞4》,就成为了去年全行业商业化收入最高的综艺节目。
还有三季度的《中国潮音》,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结合,收获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好评。
从内容题材上来看,覆盖了主旋律、青春热血、传统文化、现实主义多个层面。
而且,都很符合时代需求,还留下了用户想要的趣味。
当然如果单纯的题材上,主旋律正能量就能取得用户数据上的成功,还是显得太单薄。
背后更多体现出来的还是对精品内容的拿捏。
说到底精品内容才是可以持续获取新用户,留存老观众,挖掘更大商业价值的基础。
这样的转型前年就可以看出踪迹,有娱乐媒体统计过,2020年15部10亿级别票房的电影里面,阿里影业占据了8部,《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狗十三》,还有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无双》,背后都有阿里影业的影子。
就连91届奥斯卡最佳影评《绿皮书》,以及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都是阿里影业联合推出的。
这其实就给行业提了一个醒,互联网堆流量的玩儿法在影视上可能依然是成功路径,但是不关注内容的公司一定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影视公司。
这才有了优酷的那句「不要铺张要效率,不要偶像要演员,不要流量要价值」。
这话,我觉得对长视频平台都有启发,简单的消费情绪与收割流量,的确可以取得短暂的成功,但是很快就会陷入没有内容支撑的困局。
长视频,从本质上来说是更有机会传递思想和沉淀价值的,这是短视频受限于自身特色没办法做到的点。
放弃流量思维,坚信内容为王,这和互联网行业强调数据的DNA是违背的,但这却是文娱行业能更好发展的唯一路径。
莫言说过,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维度、难度,形成了庄严的气象。
这话固然是对长篇小说的维护,但是我觉得放在长视频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品和正剧,都有存在的意义,在影视行业回归冷静以后,这样的意义更加凸显。
订阅用户同比增长14%,就是一个直白的例证。
说实话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长视频的,短视频我也看,但是太闹腾了,经常刷了两个小时一回想,我看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所以我更期待有更好的长剧和影视能不断的产生,也希望在到底如何做好内容上,优酷能给长视频行业更多的启发。
以前的长视频确实是流量剧综的天下,很多时候偶像主演的吸引力远大于剧作本身的内容质量,所以平台也大力的产出各类偶像言情类剧综,但这类作品一般也乏善可陈,剧情故事、演员演技、服化道场景,特效摄影千篇一律,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粗制滥造~但没办法,它就是有人喜欢,就是有市场有流量~
但随着观众的审美疲劳加上喜好趋向变化,剧本粗糙内容老套的流量剧可以说是越来越不讨好,毕竟人都是会成长的,总不能天天吃爆米花炸薯条浓糖饮料这些垃圾食品吧!加上国家对娱乐风向的整治,劣迹艺人的频频爆出,饭圈文化早已站不住脚~
所以长视频平台也不得不寻求转变,现在国内多家网络平台也都在开始打造自制内容,回顾2021,优酷上的作品质量其实也是有了挺大的提高:
剧集上,开年大作《觉醒年代》回顾历史,真实而有力量,一出手便圈粉无数~
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也是拍的有滋有味,里面每个农村人的形象都是那么鲜活可爱,在敬佩劳苦人民坚强的同时,也让人深感科技知识的重要!
家庭剧《小敏家》中实力演技派演绎中年离异人们的第二春,纠缠的前任,半大的儿女,琐碎枯燥的生活但轻喜剧式的演绎,也是真的不错。
还有关注都市女性的《女心理师》、《星辰大海》等等,题材新颖,也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综艺上,《这!就是街舞4》也是备受关注,这里有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有对街舞至死不渝的热爱,因为街舞,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也可以相互欣赏、彼此加油。盖过非此即彼的隔阂与排斥,真正通过对街舞的热爱走到一起。
还有热血的《这!就是灌篮4》、《“拳”力以赴的我们》也真的是国综里的一股清流,又燃又新颖~
沈腾马丽领衔的剧本杀模式开局搞笑综艺《麻花特开心》喜剧效果拉满,虽然剧本杀很流行,很常见的一种游戏方式,但是有精彩的剧本加上大家的综艺效果,确实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
除此之外,优酷与“领潮国风”的河南卫视也一共推出多次中国风晚会,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让大家新奇不已!
当然,烂剧也还是蛮多的,我就不点名了,但也确实看到的优酷的逐步改进,这也说明了对于内容平台,最注重的不应该是数据和流量,而是要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输出,用户们在意的永远是内容质量!国内长视频平台要想改变现状,真正应该做的是勒紧裤腰带,做出更多的精品出来获得大众的信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