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怎样的?

回答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议题,可以用“务实合作、相互依存但又带有战略考量”来概括。 这种关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显著的合作,但在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层面也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和潜在的张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中以关系:

一、 历史渊源与建交

早期接触: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的现代外交关系建立较晚,但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就对犹太民族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尤其是在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迫害的背景下。
正式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以色列于1992年1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标志着中国开始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包括以色列的关系。 建交时,双方都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 经济与贸易往来

这是中以关系中最突出、最密切的领域之一。

贸易额的飞速增长: 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呈爆炸式增长。 以色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也是以色列重要的贸易对象国。 双边贸易额已从建交初期的数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数百亿美元。
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 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能源、房地产等领域。
基建: 中国企业参与了以色列的港口、铁路、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例如海法港、阿什杜德港等。 这些投资为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支持。
科技与创新: 这是中以经济合作的亮点。 以色列以其“创业国度”的称号闻名,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安全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对以色列的科技初创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寻求技术合作与并购。 这对中国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以色列对中国的出口: 以色列主要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如半导体、通讯设备)、钻石、化工产品、农产品等。
自由贸易协定: 2022年,中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旨在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双边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三、 科技与创新合作

如前所述,科技合作是中以关系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 以色列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活跃的风险投资市场以及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使其成为吸引中国科技投资和合作的理想之地。
合作领域:
信息技术 (IT) 和软件: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
生命科学: 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制药等。
农业科技: 以色列在滴灌、节水农业、温室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对此有浓厚兴趣。
新能源: 太阳能、储能技术等。
半导体: 以色列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拥有关键技术。
合作模式: 包括直接投资、风险投资、技术引进、联合研发、人才交流等。

四、 文化与民间交流

虽然不如经济和科技领域那么突出,但文化和民间交流也在稳步推进。

教育合作: 两国大学之间有学生和学者交流项目,也存在联合研究项目。
旅游: 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签证便利化的提高,中国游客和以色列游客之间的往来也在增加。
文化活动: 双方会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活动,增进彼此了解。

五、 地缘政治与战略考量

这是中以关系中最为复杂和敏感的层面。

中国在中东的战略:
经济利益: 中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区域。 中国希望与该地区各国保持良好关系,以保障其经济利益。
平衡性外交: 中国在中东奉行平衡性外交政策,不与任何一方结盟,而是与所有国家保持接触。 因此,与以色列发展关系是中国在中东战略的一部分。
避免过度介入: 中国倾向于避免在中东地区过度介入地区冲突,更侧重于经济合作和维护地区稳定。
以色列对中国的看法:
经济机遇: 以色列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和投资来源。
战略平衡: 以色列也希望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其与西方盟友(尤其是美国)的关系。
对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担忧: 随着中国在中东地区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色列也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特别是中国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如伊朗,的投资和合作,会引发以色列的战略担忧。
对中国科技投资的安全顾虑: 以色列政府和美国都对中国投资其高科技产业,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科技公司(如5G)表示担忧,并采取措施限制或审查相关投资。
巴以问题:
中国的中立立场: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一直坚持中立、公正的立场,支持“两国方案”,即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完整的巴勒斯坦国,并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
对以色列的影响: 中国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上从未动摇,这使得一些人担心中国与以色列的良好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 然而,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策略是多面向的,并不影响其与以色列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与阿拉伯国家的平衡: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和广泛的经济往来。 在处理与以色列关系的同时,中国也必须顾及与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六、 当前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科技安全与审查: 以色列越来越关注中国科技投资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方面。 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如华为)的制裁和限制,也给中以科技合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地区局势动荡: 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和不稳定可能会影响两国合作的稳定性和方向。
地缘政治大国的竞争: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竞争,也间接影响着中以关系。
未来展望:
经济和科技合作仍将是主导: 尽管存在挑战,中以两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互补性依然很强,合作潜力巨大。
保持战略平衡: 中国将继续在中东推行平衡性外交,努力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
对话与沟通: 两国需要加强在敏感问题上的沟通与理解,以化解潜在的矛盾和误解。

总结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一种“利益驱动型”的关系,其发展主要得益于双方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互补性需求。 以色列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资本。 这种合作模式为双方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

然而,这种关系也并非没有挑战。 地缘政治的考量、地区冲突以及大国竞争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中以关系。 中国在维持与以色列良好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其在中东地区的更广泛战略利益和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 以色列也需要在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和维护其国家安全之间进行权衡。

总体而言,中以关系是务实合作与战略考量并存的,并且将继续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寻求发展与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中国官方外交关系分为11个级别。

最高的第一级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巴基斯坦。

以色列是友好合作关系,是第9级,基本属于倒数。

经常在舆论上被黑的波兰,是第6级。

2,

疫情初起的时候,很多穷国小国给中国捐赠物资,以色列没有任何官方捐助,去哭墙祈祷了。

3,

在某些领域渗透的很厉害,比如民航。

从90年代末,舆论上有计划有组织的夸犹太人夸了20多年,主要是三个打法:

1)犹太人感恩,二战有中国人帮过他们。

犹太人感恩这个事儿,除了亚洲,全世界都得笑死,2000多年了,只对中国人感恩,太特殊了。

2)犹太人被屠杀可怜的不行。

受害者可怜这没错,不过他们杀耶稣的时候,灭绝迦南人的时候,背刺恩人古埃及人的时候,对恩人波斯人抹黑仇恨的时候,对巴勒斯坦平民村子进行爆破的时候,造谣列宁有西班牙病的时候,你不知道。

3)以色列表面上是美国弟弟,其实帮着中国。

其实人家以色列不是美国弟弟,人家是美国的血吸虫。你也想得大肚子病吗?

————————

我不反犹太人,我也不讨厌以色列。

我只是讨厌耍小聪明来忽悠中国人的这群人。

————————

附录:伙伴关系等级。摘录自刘邦主整理

1,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3,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战略伙伴关系

7,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8,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9,友好/重要/新型 合作伙伴关系

10,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互惠关系

11,建交关系。

———————

评论中的3零号很活跃,扣帽子扣的很奇葩。反应很快啊,我是不是又给你们去申请宣传经费的借口了啊。

评论中可以证明以色列宣传能力一流的:

user avatar

高赞@默苍离 说得很好,我狗尾续貂做点补充。

1,犹太人已经来到我们中间,而且可能是大量来到(看各种直播up主,这是明的,还有商界暗的,乎里也有很多)大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2,历史上犹太人受迫害也好,迫害别人也好,与我们无关。

总之,我们对犹太人不必抱有任何历史负担,反思、同情、颂扬都轮不到我们。

3,犹太人的能量极其强大,渗透方法极其老道、细致。凡是涉及犹太和以色列问题,一定要保持坚持中华文化传统、以我为主的价值体系去看待。绝不能滑落到所谓的普世价值、人类博爱、种族平等、父爱无疆、资本自由、天赋人权之类的。这些东西有如毒药瓶,外边光鲜,里面装的东西不知不觉就把人迷惑了。比如,在美国,犹太鼓动黑人冲前线,掩护自己的种族安全。您想想看,死了10几万人的疫情不算个事,一个黑人死了闹翻天。这些都是舆论操作的结果。

4,一旦犹太向东移植不成功,必然会铁了心操控美国斗东方。扎克伯格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还是要坚定地支持中东人民争取民族自由和反对以色列压迫的光荣事业。

user avatar

以色列会是中国全球战略的一条暗线,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真的赏心悦目舒舒服服。

user avatar

1949年,中华民国宣布承认以色列国,但以色列采取了避让的态度。

1950年,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但是新中国并不承认以色列,直到冷战结束后的1992年才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中以两个主权国家在双边关系中并无直接争端,却受制于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在超长的时间里没能建立外交关系,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user avatar
一群打着“我们是被中国迫害的穆斯林”旗号的东突疆独分子,居然给伊斯兰世界眼中,一直歧视和迫害穆斯林的军队唱赞歌。真不知全世界的穆斯林,在知道这伙东突疆独分子的行为后,会作何感想?
不过,或许是如今意识到了自己的贴文会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引起穆斯林群体的公愤,目前这伙“东突疆独”分子已经悄悄删除了贴文,但并没有任何表示或道歉。
网络上的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名叫UyghurTimes English的“东突疆独”分子账号,是由一群在美国华盛顿的“东突”分子建立的。他们自称是“独立新闻组织”,每天发布“基于事实”的信息。
去年有外国网民还曾扒皮发现,该账号背后一个被美国政府资助的运营者Tahir Imin,在多年前离开新疆后,曾在以色列生活过一段时间,然后才去的美国。



以色列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涉及了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高等教育。过去几年来,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是稳步发展的。中国对以色列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已经参与了很多国家级大工程的建设——例如,贯彻特拉维夫的第一条轻轨线红线,海法港的运营,阿什杜德港的建设,卡迈尔隧道的挖掘,以及其他几十个项目。
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以色列引进了海量的技术,以致引发了美国的不安。例如,2019年的时候,美国就曾经带着威胁要求以色列,对向中国的技术转让加强控制。反对派议员和网络专家也有多年提出这一主张。
但是,中国仍然在雄心勃勃地推进与以色列合作的政策。2019年5月,阿什杜德市签署协议,响应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根据这份协议,中国将在阿什杜德建造两座贸易塔,在新港区建立一座大型物流中心,一条轻轨线,和一个供中以高校合作的学术平台。
很多以色列专家都在批评政府将阿什杜德等港口私有化的政策,认为这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其他人则尽力反对这种说法,有的甚至指控说这是中国恐惧症的表现。

user avatar

中国游客去以色列,一顿饭被宰了3万块。当地政府介入,证明餐厅老板所说的不实。


所以别想啥华人犹太人友好,什么中国人二战帮了犹太人那些鸡汤文,在人家以色列犹太人眼里,你就是肥羊。


这个段子,广为流传,是赞扬马云反应快的。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以色列总理问一句,你们阿里巴巴卖导弹么,这话里充斥着自以为是的傲慢和不给台阶下的意味。

感情阿里巴巴不卖导弹就是不如你们以色列呗,你们以色列军火厉害呗,你们杀人牛逼呗。

以色列总理阴阳怪气的来这么一句,不就是看中国商人不爽,故意来刺这么一句?


国家层面,中国肯定和谁都不会交恶,这是国家利益使然。但是在民间和意识形态价值观方面,我们和他们尿不到一壶去,他们根本瞧不起我们,人家是美国人的爹,哪还把我们华人放在眼里。

user avatar

以色列人很不友好。我亲身经历。

前几年我去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路上有大群大群的以色列青年身披以色列国旗在参观。

我在让同伴帮我在集中营拍个照留影的时候,一个类似这群以色列青年的老师或是安保人员过来驱赶我们。极其野蛮霸道。况且我们东方面孔一看就是游客。在公共场所合理合法的参观。

之前我没有接触过以色列人,唯一的一次接触让我深深体会巴勒斯坦人民是可怜和悲哀的。以色列人并不友善。而且也很会制造舆论,提醒国人一定要警醒。

追更,补充一下,驱逐我们是这群以色列青年里面的老师或他们随行的工作人员。和纪念馆的波兰人无关。他们的动机和今日的美国或以色列是一模一样的,我能在这里,其他人不可以在这里。霸道野蛮。

再次追更,回答一下被驱逐的细节,首先地点是在奥斯维新集中营的囚犯关押区,公共对外参观场所。其次,我们几个中国人已经参观完毕往回走的路上遇上大批刚刚进入参观的以色列青年。这些青年身披以色列国旗,大概有几百人。他们有些人停留拍照。

重点不是现场能否拍照和我们的表情如何,重点是很多的以色列青年和我们几个中国人就驻留在门口这个位置。他们的随从人员,老师也好,他们的保镖也好,就觉得让我们和他们这么多的青年在一起。有不安全因素或不符合他们的安全标准。就面目凶狞的驱赶我们离开。

在他们眼里,即使我们是无害的东方面孔也没有用的,他们的教科书或价值观就是犹太人之上。他们的命是命。其他人在他们潜意识里面是潜在的敌人。至于是否中国人,他们根本不会在乎。

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不够文明,不够谦卑,这个世界伤害我们恶人确实是有的。

user avatar

我对外交这个东西基本上都是保持悲观态度,不指望能有多好。

user avatar

中国当年跟伊拉克关系多好。

如今又跟伊朗关系搞这么好。

你觉得跟以色列关系能好起来么……

user avatar

前些天刚刚和我四年级的女儿聊到犹太人。

问:犹太人可怜吗,好几次在书里看到怎么好像一直被屠杀和压迫?

答:为什么就一直被屠杀和压迫,都是别人的原因?是不是全世界受迫害的就他们了?非洲黑奴美洲土著比他们惨得多怎么就没有人愿意一天到晚给他们也说说?

问:那为什么呢?

答:宣传搞得好,人家有钱有势力还会讲故事。就是不讲自己怎么霸占巴勒斯坦人的地盘,怎么满世界放高利贷挑动战争,光讲怎么受害怎么为全人类作贡献来着。这种占领道德制高点既是受害者又是贡献者的论调永远最好用。

我认为历史会反复重演,反弹只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只不过是又多了一条历史的注脚。至于两国关系如果真当以色列人是朋友,那真是开国际玩笑了,在下乡下小民一点浅见。没有利益理他们干嘛,他们在乎我们干嘛,是吧?

8月1日更新

7月31日对评论区各位鞭辟入里,目光如炬,洞悉人性的中肯评价归纳后,发现评论区一下子呈现一面倒的情形,所以我删掉我所列的8条内容,大家请放开了继续,谢谢!


8月3日更新

刚刚看到一个很贴合这个回答的东西,加在下面,希望大家对比一下:

答:这类的言论控制,不能由几个人在密室决定,其实很多是由政府和企业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自动自发搞的,也就是宣传的最高境界:一些议题已经升华为文化的一部分,絶大多数人口觉得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重新讨论的企图,不论如何理性,都自动被认为是恶意造谣。

另,王孟源博士有很多真知灼见,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8月4日更新

把7月31日的总结再贴出来,几天来我没有发现更多深刻的犀利的新颖的观点。

7月31日对评论区各位鞭辟入里,目光如炬,洞悉人性的中肯评价归纳总结如下,请诸君观之,在下如有少记还请提示,让我能更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改造,多谢

1.无良班主任对霸凌行为反应套路的代言人,所以我无良

2.用自己的肤浅把女儿有意带歪的歪屁股份子,所以我愚蠢和立场错误

3.种族主义分子,所以我反人类

4.高利贷战争贩子无稽之谈的鼓吹者,所以我睁眼说瞎话,FAKE NEWSER

5.阴险挑拨中犹友好关系,诈欺无知群众的回教份子,所以我用心险恶,是在群众中包装成小白兔的大尾巴狼

6.自找的故意被门夹了的低智商,所以我是智力残障人士

7.回答问题就光是反问十分无礼,无礼还言传身教毁人不倦,所以我现在反躬自省恬为人父

8.受害者有罪论的倡导者,所以请您也有点同理心别让我和等着挨枪子的站一排,谢谢!

请谅解我此刻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我已经迷失在我诸多面向的镜像之中

以后我不再修改此回答,哦,对了,我对原回答没有做过一字的修改,修改的是我后来更新的内容,因为违规内容。也不在评论区回复评论,因为我对自己在此话题上能够表达的基本上已经表达完毕,谢谢各位,深施一揖。

user avatar

评论里有几个真正去过以色列?你们有过以色列签证吗在这儿评论?有几个在以色列生活过然后真正接触过犹太人的?

以上所有疑问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本人在以色列海法妥妥儿的生活过4年并且时至今日我都不感谢我曾经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讲就是噩梦般的存在。管他中以关系背地里好不好,反正我是没有看到中国人在以色列受到了什么照顾,这是一个极度排外的国家,只要你是犹太血统,你干什么都行,只要你不是犹太人,你们最多也就是生意伙伴关系,说翻脸就翻脸的关系。如果你对以色列充满了向往,欢迎来问我问题,把你对以色列的向往击倒粉碎。

现在依然有很多公众号在吹捧以色列,吹捧犹太人,一年60本书,犹太育儿经,全是扯的。

国与国之间就是利益关系而已,我并不讨厌以色列人,只是受不了国家的生活环境。另外,我只是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必要一味的吹捧别人国家,应该更加认同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user avatar

目前来说,我们两国在战略上是有共同利益的。比如说把老美陷在中东。

user avatar

只记得2017中印对峙,以色列在这中间火上浇油,卖印度大量反坦克导弹等军火,于是我看到,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访华,巴勒斯坦总统回国后就宣告切除同以色列的所有联系,巴以边境乱套了有一两个星期时间。你说是什么关系。

user avatar

知道中文互联网上关于以色列对华友好的谎言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吗?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以色列对中国的秘密军事技术援助包括歼十研发、“二战期间5万犹太人流亡上海,所以对中国感激不尽。”、“预警机中国付给以色列2.5亿美元的定金,以色列大方的赔偿中国3.5亿美金。”


是在08年前后,突然爆发式兴起的,来源包括互联网、线下杂志等。


为什么是08年?因为08年美国开始衰弱了,中国开始崛起(2010 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犹太财阀开始两头下注了,不用怀疑这些金融帝国的眼光。这些属于战略投放的信息,是深度渗入,操纵舆论的开始。

后来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犹太集团站队,于是犹太控制的媒体开始迅速炒作中国话题,抹黑造谣上了一个量级。中国对此是有防范的,在此之前我方开始收购国内 犹太财阀控股的媒体,比如默多克的中国业务。也就是这个阶段,段子开始少了起来, 质疑声慢慢就开始起来了。

特朗普时期,美国战略收缩,于是犹太集团又开始下注中国了,包括中国境内犹太系媒体开始获得大笔融资(你可以查查那些个自媒体的融资时间),包括炒作上海——特拉维夫友好城市……

犹太财阀是世界上一股很强大的势力集团,在欧洲、北美算是根深蒂固,中以也是相互留有后路,没看见这几年央视对犹太自媒体的捧场吗?以色列钱虽然没多捐,但在哭墙祈祷的画面是一定要搞的,也是一定要传播出去的。

至于民间友好,纯属扯淡,哪家宣传实力强,对方国家民众就会更友好。历史上我们就没什么交集,我们两家根本就不熟,二战时期有上海也有东北的事,更有沙逊家族的账算不清,细究起来惹人上火,也就商业互吹时 能整点什么 大家都是传承几千年的族群,打个哈哈,自娱自乐。不同文不同种的,我们这边还讲究个包容,他们那边可是“一神教”文化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议题,可以用“务实合作、相互依存但又带有战略考量”来概括。 这种关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显著的合作,但在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层面也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和潜在的张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中以关系:一、 历史渊源与建交 早期接触: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的现.............
  • 回答
    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以及诸葛亮本人之所以能被中国人称颂千年,推崇备至,这绝非仅仅是“成功”与“失败”两个简单的标签所能概括的。它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智慧、仁德以及人生价值的理解,更是一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动人故事。一、 肝胆相照,情比金坚:超越君臣的知遇之恩与承诺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之所以能被.............
  • 回答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它跳脱了简单的地缘政治框架,展现出一种复杂而又务实的互动模式。尤其令人玩味的是,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盟友,以色列为何还能与中国越走越近?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其基础是深厚的战略安全互.............
  • 回答
    福原爱和中国以及中国体育运动员们的关系,用“好”这个字来概括,可能过于简单了。如果要详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童年时期与中国乒乓球队的渊源——“瓷娃娃”的诞生与国民宠爱福原爱之所以能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最早可以追溯到她小时候。她十几岁就来到中国参加比赛,也曾在中国的乒乓球俱乐部训练过。那个年代.............
  • 回答
    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2016年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曾提出一个关于中俄关系的预期:随着中国的崛起,俄罗斯可能会因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合作,而改善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然而,这一预期在现实中并未实现,原因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战略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
  • 回答
    中国动漫的衍生品开发,与其说是简单的商品化,不如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连接与价值延伸。它不仅是为动漫作品的成功添砖加瓦,更是将故事的魅力、角色的温度、甚至是其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具象化、生活化,让粉丝们能够以更直接、更立体的方式拥抱他们热爱的世界。一、 衍生品的开发逻辑:从IP核心价值出发要做好动漫衍生品.............
  • 回答
    近代以来,曾经与中国关系极为密切的越南、朝鲜等藩属国之所以没有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背后交织着历史的演变、政治的考量、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简单地说,这并非一个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藩属国”这个概念的本质。在中国传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铁路和邮政在服务社会、承担责任方面,以及它们各自的经营模式和政策导向上的显著差异。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聊透了。铁路停运普速慢车和关闭小站:经济效益与“效率优先”的逻辑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国铁路,尤其是普通列车,它的定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但随着中国经济.............
  • 回答
    最近,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比如耐克、香奈儿,都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了它们在中国以外的市场策略,其中就包括关闭一些门店。这背后其实是个挺复杂的商业决策,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简单地用“撤离”或者“放弃”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大牌在全球各地都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它们的策略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品牌说要.............
  • 回答
    王霸胆在中国街头随机提问路人在世界地图中寻找中国,以及关于国旗国歌的问题,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可能有什么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从问问题的角度来看: 寻找中国: 这件事本身就有点黑色幽默。在咱们自己的国家,问老百姓在世界地图上找中国,这个操作确.............
  • 回答
    hololive在中国的未来与日V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场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博弈hololive,这个日本虚拟偶像企划,曾经在中国掀起过一阵不小的波澜。它的辉煌,它的争议,以及它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始终是许多粉丝和观察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更广泛地说,日V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也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h.............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那天在Chinajoy的育碧展台上,听到CEO那句“刺客信条要出中国背景的正统续作”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就炸了锅。这消息本身就足够劲爆,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它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承认,育碧能把“中国背景”和“刺客信条正统续作”这两个标签放在一起,.............
  • 回答
    蒸汽平台: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新篇章的序曲?当“Steam中国”这个名字最终被官方敲定为“蒸汽平台”时,许多人的心中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更,更是标志着那个伴随无数玩家度过青春岁月的Steam中国区,即将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从充满自由与惊喜的灰色地带,走向官方认可、监管明确的全新赛.............
  • 回答
    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国民对德国的情感,与中国人对日本的情感,在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复杂性上,都有着深刻的联系,但具体表现和根源却大相径庭。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这几组关系,并剖析其背后驱动的因素。英国对德国的情感:从对手到盟友的漫长旅程英国对德国的情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
  • 回答
    在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关于以色列人“9人加1人”的制度,确实是影片中一个非常关键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它解释了以色列为何能在那场全球性的僵尸爆发中幸存下来并保持相对有序。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基于对大规模人口管理的极端预警和层层过滤机制,用以应对突发、毁灭性的灾难。制度的构成与运作:“9人加1人”这.............
  • 回答
    中国和印尼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十分复杂且充满痛苦的历史纠葛,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1998年那场席卷印尼全国的种族骚乱和随之而来的排华浪潮。要深入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更早的年代,看看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历史的根源:华人在印尼的漫长足迹首先要明白,华人移民印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
  • 回答
    要说二战后人均GDP发展最快的,咱们得把时间和经济增长的脉络掰开了聊。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的经济巨擘,在战后的起伏之路,可以说是各自精彩,也各自有其独特的逻辑。先说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二战结束后,日本可谓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当时的日本,跟我们现在想象中的富裕国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但你别小看日.............
  • 回答
    山西:从晋之崛起,到转型之困,再到未来可期提到山西,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黄土高原的苍茫,是晋商的传奇,是那一句句“人说山西好风光”。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不断变化,关于山西地位“越来越低”的论调也时常萦绕耳畔。这背后,是历史的沉淀,是现实的挑战,更是对未来的期盼。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下,山西究竟经.............
  • 回答
    宾州州立大学CSSA元宵晚会“中国爸爸”事件,确实是一个在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小波澜的事件。要评价它,得把时间和空间拉开一些,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闹成这样。事件的缘起:一场带有“表演性”的晚会首先得明白,宾州州立大学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的元宵晚会,本质上是一个面向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