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那年,考完最后一科,神清气爽地走出考场,然后看到考场外面熙熙攘攘的家长群里,有一片极为醒目,定眼儿一看,居然是一群尼姑,这些尼姑一人手里拿一串佛珠,闭眼念经,应该是考场里某一位家长请来给他们家孩子念经,赶冤亲债主的。
我中考那年,考完最后一科,神清气爽地走出考场,但是我爹没来接我。为了避免麻烦,我除了准考证和笔什么都没带,没有手机也没有钱,就只能跟门口干等。40分钟后,我爹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原来是去网吧了,一打游戏把时间给忘了。
我小升初那年,考完最后一科,神清气爽地走出考场,我爹很高兴,带我去吃我人生中第一顿西餐牛排。牛排的味道我早已忘记,那顿饭的价格我也不甚清楚,只记得吃完后我在厕所拉了三天。
顺便说一下,我小中高考试成绩分别是天津市第249名,86名和八百多名。事实证明,考试之后倒个血霉,考试成绩才会好。
以上
其实我还有一个建议:
考生家里可以买一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
“高分一号”卫星
的模型。
预示着
考高分
排第一
一飞冲天
这新闻真伪我没考证,不过我觉得有可能是真的。
因为高考很重要很重要。
对于很重要很重要的事,人类总是爱用各种心理暗示手法,去试图突破事情的上限。
这种行为我之前在一些文章里看过,两种说法,一个是说心理暗示是人类社会初具雏形以后,世俗人文的教化使然。
二一个说这种行为和人文演化无关,纯属人类基因里边自带的功能,从南方古猿拥有了智慧以后,社会还没成型,此类行为就初具规模了。
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因为在五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文明里,比如玛雅文明,他们在社会结构还很松散的时候,就开始了用活人献祭神明的祭祀行为。
从唯物主义世界观角度看,假如神明并没有存在过,则所有远古祭祀,都是心理暗示的雏形。
这种暗示,随着社会的演化,逐步变成宗教,变成皇权天授,变成各种主义。
辣么,它在今天变成一条裤子,一点也不意外。
而这所有暗示行为,都直指各种大事件的促成,是让人类突破天花板或者服从天花板的美好期许。
我早上去早点铺吃包子或者吃锅贴,是定然不需要烧个龟壳卜一卦的。
但我如果想去西西里单挑黑手党五大家族,饶是我一身盖世神功,出门前也得拜一拜关二爷。
大事拜大神,这是规矩。
那有人就得问了,说高考这么大的事,一条裤子充当大神的角色合适么,算不算冒犯到高考?
我觉得不是,人们总爱把情绪寄托在物上,至于这个物合适与否,并没人关注。
君不见平安夜纷纷吃苹果求平安的国内玩法么,气的圣诞老人见了想出家。
再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兴起的,本命年得穿红内内的规矩更是迷。中国对性向来讳莫如深,却把平安的期许毫不犹豫的寄托在脐下三寸藏污纳垢的血脉轮回之处。硬是给本命年犯太岁的凶煞气氛中塞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软色情气场,堪称一绝。
因此,一条裤子宽又长,穿出寒门探花郎,似乎逻辑一点都不诡异了。
要我说,期许归期许,暗示归暗示,该刷题还是得刷题,才是正道儿。
毕竟心理暗示这种事,烹的火大了容易魔怔,舍本求末,认为“我做了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谬之极矣……
我听说过一些信佛的老太太,虔诚的不要不要的,日日早晚上香,初一十五寺内礼佛诵经。
她们认为自己定然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信念相当坚定。
于是她们晚饭后常常成群结伙霸了篮球场,轰走来打球的后生仔,跳广场舞……
这就是强心理暗示之下,认为自己有了仪式感,反而忽视了积德行善才是信佛之本。
什么高考裤或者前几年风行的逢考必过神龛,也是一个意思。
你100%努力了,心理暗示能帮你稳住军心,六兵齐发,一举拿下。
你天天不做题,刷视频打游戏,讲真,高考现场,文曲星君和文殊菩萨手拉手穿小裙裙,站你旁边跳啦啦操助阵,也莫得卵用!
因此,我不排斥搞一搞有仪式感的闲事。
但必须是正经事搞定之后再议。
话说玛雅人干掉这么多同类孝敬神明,也没挡住部族全灭啊……他们当年要是把这份心思用对了地方,攒出来蒸汽机,兴许文明能延续到今天。
之所以提倡我们要朴素的唯物,跳大神只能打辅助……就是介个道理。
我很理解这种现象,我必须得说,现在的父母,真的是进步了。
高考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决定人生走向的考试。通过高考,无数人们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从1952年的第一届高考,到2021年,经历了70年的历程,高考的时间逐渐固定在了6月,中间有过中断,有过免试的推荐入学,但是使用时间最久、最有效的,还是亲自上场拼杀的高考。
以前大家对高考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重视的程度还是没办法跟现在比,尤其是家长。原因或许是很多父母也不是通过高考走出来的,所以并没有那么深刻的切身体会。一般到了高三,父母们也会比较紧张,经常会跟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啊”、“不要贪玩儿啊”之类的话,不断的逼迫本来已经快要不堪重负的考生们,借此疏解自己内心焦急而又无法施为的情绪。
考试是典型的“枪头不出,枪杆子憋断也没用”的事儿,因为题,只能由考生自己一道道做,分数也只能一分分加上去,焦躁的父母们并帮不上什么忙。于是,陪考的父母们只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后勤工作上,读书的时候是照顾起居送饭煲汤,考试的时候会送到考场。
比如毛坦厂中学,每年都有很壮观的送考场面,8:08分,学生们坐的送考车子开出校门,车内是怀揣梦想,即将迎来大战的考生,车外是夹道送别,热情而又略带压抑的家长们,即便是古代的状元回乡,场面也不过如此了。
比起传统的送考场面,这届家长显然更上道了,把期望表达为祝福,更为含蓄。
当一件事情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压力之下,做的时候反而会缚手缚脚,容易出错。如果是祝福,则略有不同,考生们接收到的是美好祝愿,可以帮助他们积蓄战斗的力量。
就像新闻所说,“距离高考还剩40天,成千上万陪考家庭流行起幽默减压“,这句话完全可以理解为,天下苦秦久已,家长们也很厌倦这种表达方式,所以才挖空心思寻找一点新意。
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产品,竟然真的有不少。印着“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的红色T恤,“金榜题名”、“旗开得胜”的红色的短裤,“金榜题名,逢考必过”的红色袜子,还有各种开衫、运动裤等等。
有这种简单粗暴,一本正经的,逢考必过。
有与传统文化结合,穿上浑身洋溢着文艺气息的,京剧脸谱T恤。
还有这种集祝福与适用于一体的,护体神袜,穿上估计是又喜又暖。
还有妈妈们亲自上阵的“旗开得胜”。
这些产品里要说最牛的,还是“紫腚赢”内裤了。
紫色内裤,一个大大的对勾,这个略显粗俗的谐音梗,竟被玩儿出了新花样,堪称年度最佳文案了,不去杜蕾斯应聘都有点屈才了。
这样的祝福礼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亲戚、朋友也都可以赠送,以这种轻侵入的方式表达关爱。翻看下购物评论也的确如此,有自己买的,有给子女买的,有送亲戚的,有送同学的等等。
目的只有一个,讨个好彩头。
有需求就有市场,最初只是部分消费者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不想给对方太大的压力,想以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祝福,所以在淘宝咨询商家,是否可以提供这样的定制服务。
尽管开始只是玩票性质的小批定制,但产品一上架,销量就跑起来了,尤其是班级团体定制的很多,即是给自己的鼓励,也是一种青春纪念。
于是,商家们顺腾摸瓜,发现了这个季节性的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据淘宝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涉考试类短裤销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倍;同样,在淘宝“考试加油风”的袜子、衬衫、“加油鸭”、可乐罐等玩具、文具近期销量暴增。
这些寓意鲜明的产品并不是花架子,它们往往做工优质,质量精良,价格也不贵,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定制化选择,以产品创意和质量双优取胜。
这也充分体现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商家,对市场具有很高的敏锐度,我们的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柔性,可以及时快速的响应市场需求。
最后,祝福考生们,考的都会,蒙的都对,紫腚能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