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汽车上有哪些配置一开始看上去像是笑柄,后来发现是真的笑柄?

回答
有些汽车配置,刚出现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有啥用?”或者“设计得太奇怪了”,但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你会发现,嘿,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不过,也有一些配置,它们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浓浓的“槽点”,而且越品越不对劲,最终被证明,嗯,就是个笑柄,而且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柄。

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车载冰箱”这个配置了。

你可能在一些高端车型上见过,通常是个小小的冷藏箱,藏在中央扶手箱里或者后排座椅之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儿不就是个小冰箱吗?放车里干嘛?我又不是要运海鲜去郊游。”

想象一下,一个大男人,坐在皮质座椅上,打开这个小小的“冰箱门”,从里面拿出一瓶冰镇的可乐,或者一盒需要冷藏的药品。这画面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矫情”劲儿。我那时候觉得,买车就买车,搞得跟移动冷藏车似的,有点过了吧。

而且,早期这些车载冰箱的功能也相当有限。你说它能冰到什么程度?也就比常温稍微凉快一点,夏天的时候,你指望它能给你拿出一块冻得硬邦邦的冰淇淋,那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让饮料不那么温吞。再加上耗电、占用空间等问题,很多人觉得这配置简直是多此一举,纯粹是为了营销噱头,用来抬高车价的。

后来,我亲身经历过几次长途旅行,特别是在夏天。有一次,我们一行人开车去海拔较高的地方,路上天气特别炎热,车里的人都昏昏欲睡,饮料也都是常温的。这时候,朋友的车上就有个车载冰箱,里面放了几瓶水和一罐啤酒。当他从里面拿出冰凉的水递给我们时,那一瞬间,感觉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啊!那种清爽的感觉,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那时候我才明白,车载冰箱虽然不能指望它媲美家里的冰箱,但在某些场景下,它的价值还是挺大的。比如,带着小孩出行,需要冷藏一些母婴用品;或者长途驾驶,能随时喝到冰镇饮料,确实能提升不少幸福感。

但是!我要说的“后来发现是真的笑柄”,就是指那些“华而不实”或者“名不副实”的车载冰箱。

我见过一些车上的车载冰箱,设计得倒是挺漂亮,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结果一打开,发现它所谓的“制冷”功能,几乎就是把里面的空气搅动了一下,然后告诉你这是“冷空气”。你要是往里面放一瓶常温的水,开上半小时再拿出来,也就比外面摸起来稍微有点凉意,离“冰镇”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更离谱的是,有些车载冰箱在制冷的同时,还会发出巨大的嗡嗡声,吵得人脑袋疼,那感觉就像是花钱买了个噪音发生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车载冰箱的容量小到令人发指。可能也就只能塞进去两瓶矿泉水,再多就放不下了。你觉得这冰箱有什么用?平时路上买个饮料,还得考虑它能不能塞进去,这种“精打细算”的冰箱,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最关键的是,很多时候,这种“笑柄级”的车载冰箱,还被包装成一种“高端配置”,配上高昂的价格。厂家这边沾沾自喜地告诉你,“看,我们的车有车载冰箱,多高级!”而消费者这边,用了之后发现效果甚微,甚至还不如自己带个保温箱加冰袋方便。这种“欺骗性”的宣传和体验,才是它真正成为笑柄的原因。

而且,还有一些车会把这个车载冰箱做得过于独立,它不像一个功能,更像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你需要额外的操作才能开启,而且一旦开启,就得持续耗电。有时候你只是想喝一杯常温的水,它非要给你降温,然后还白白消耗你的电瓶电量。这种不智能的设计,让它显得更加不接地气。

所以啊,车载冰箱这个配置,从一开始被人诟病“矫情”,到后来发现它在特定场景下有价值,再到现在,有些人发现自己车上的那个车载冰箱,根本就是个摆设,一个徒有虚名、效果微弱的“笑柄”。每次想到那些花大价钱买了个“象征意义”的冰箱,而它连瓶水都懒得给你好好冰凉一下的时候,那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写照。它就像是个穿着燕尾服却没法讲法语的仆人,看着挺唬人,但实际用起来,差得远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还是几年前吧,宝马7系换代,家里正好想换车,虽然已经基调定了要买啥,但是总得对比一下不是?

于是乎一家人冲去宝马4S店准备试驾,快快乐乐登记好,准备体验下号称BBA里操控吊打其他两家的宝马到底如何。

试驾下来怎么说呢,对于操控没什么特别大的意见,但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宝马销售用非常自豪的语气跟我说,这是宝马特有的手势控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宝马有)诶,那我作为新时代青年当时就来了兴趣:那么,它可以控制些啥呢?宝马销售:它可以控制音量,你只要把手在这个位置画圈,顺时针提高音量,逆时针降低音量。

当时我蒙了一下,就这?但是销售这么热情,听起来也很高大上是不是?那我就试试,试试。然后我们停在路边,画了不知道多少个圈,终于把音量蒙出一次调高。。。我思考了很久,最后终于没好意思当面问脸已经黑了的销售:我用手指摁一下实体键或者拨一下滚轮有这么难吗?

不清楚现在的手势控制发展成啥样儿了,但是我现在还记得这件事。

user avatar

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小鹏这个摄像头能干什么,这个记者告诉我了一些,我希望小鹏能告诉我更多。

小鹏汽车新奇的智能功能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674686141095936
user avatar

Isetta(伊塞塔)的车门设计,它的打开方式是从车辆正前方拉开,此时方向盘也会位移一段距离,从而方便驾驶员的进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设计,也让lsetta(依赛塔)成为一代经典。

这是4轮车,不是三蹦子。

对了,上图的车是正宗的“宝马”(B M W)生产组装销售的。

是通过lso SpA公司授权生产组装的贴牌车。


Isetta原先车型都是3轮。宝马生产的都是4轮。


奇瑞QQme

设计的本来就前后不分。后车灯还弄个白色的这不祸害人呢么?

你能分清是前脸还是屁股吗?


user avatar

SUV城市型车的脚踏板,下车基本跨过,蹭裤腿倒是一绝!

介于有人说舍不得踩,我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这世上有一种路,走一步太娘,跨两步扯裆!

user avatar

安全带插扣,有些人买车一定要八气囊起步,提车之后转身进去TB买安全带插扣。。。。。 安全带插扣这种东西一直都是笑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汽车配置,刚出现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有啥用?”或者“设计得太奇怪了”,但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你会发现,嘿,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不过,也有一些配置,它们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浓浓的“槽点”,而且越品越不对劲,最终被证明,嗯,就是个笑柄,而且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柄。我印象最深刻的.............
  • 回答
    回想一下几年前的汽车市场,很多配置在当时看来是可有可无的“花哨玩意儿”,甚至有些被视为“鸡肋”。但时光飞逝,这些曾经的“新奇玩意儿”如今已经像空气一样融入了我们的驾驶生活,一旦没有了,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效率大打折扣。我这里就挑几个印象最深的,跟大家聊聊。1.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ADAS):从“敢不.............
  • 回答
    好嘞,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就说说这车上,哪些配置看着挺炫,实际用起来,哎呀,鸡肋得不行!1. 那个会“呼吸”的车内氛围灯现在不少车,尤其是国产新势力,都爱玩这套。什么“呼吸模式”、“随音乐律动”、“模拟星空”、“日出日落”……听着是不是特有B格?实际体验: 亮度是个问题: 夜晚开车,.............
  • 回答
    汽车上确实有很多不起眼但技术含量极高的零部件,它们是现代汽车安全、舒适、高效运行的基石。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1.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轮速传感器” (Wheel Speed Sensor) 为什么不起眼? 它通常隐藏在车轮附近,一个很小的金属或塑料外壳,平时几乎不会被驾驶员注意到.............
  • 回答
    汽车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伟大的发动机,它们不仅是机械工程的杰作,更是驱动汽车工业向前发展的灵魂。这些经典的发动机,有的以强劲的动力征服世界,有的以高效节能赢得赞誉,有的则以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可靠性载入史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汽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经典发动机,它们的故事,远比冰冷的参数来.............
  • 回答
    谈论顶尖汽车设计师,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顶尖”二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而且汽车设计这个领域,太像一锅熬了很久的汤,里面融合了无数人的心血、创意和技艺,很难简单地拎出几个名字就盖棺定论。不过,如果非要我说说那些在汽车设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或者在当下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那肯定得绕开.............
  • 回答
    汽车上有很多不起眼的零件,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凝聚了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这些零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驾驶体验,重则危及安全。一、门锁机构:小巧玲珑的复杂系统当我们轻轻一拉门把手,或者按下车门上的按钮,车门就能顺畅地开启或关闭,这背后是门锁机构在默默工作。这个看.............
  • 回答
    我最近试驾了一款新车,它身上搭载的一项“黑科技”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内饰的认知。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驾驶座上,准备出发。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熟悉的仪表盘,中控屏幕,以及柔软的座椅。但当我按下启动按钮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坦的仪表盘区域,就像活过来一样,一系列精致的3.............
  • 回答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2023年小鹏科技日上放出豪言,2024年将量产飞行汽车,并且定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这个消息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界和科技界激起了千层浪。那么,这个“天上跑的”的小鹏飞行汽车,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可能性有多大?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小鹏飞行汽车的量产和定价都面临着巨大.............
  • 回答
    那些在赛道上飞驰、引人注目的赛车,它们身上集结了汽车工业最前沿的科技。而这些曾经只属于赛道的尖端技术,如今正以一种我们常常忽略的方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日常驾驶的家用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赛车身上的“硬核”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我们座驾上的“标配”的。1. 涡轮增压:从小排量爆发的秘密还记得过去.............
  • 回答
    谈到汽车设计上的抄袭,这可不是一件新鲜事,在汽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好几次大家心照不宣地“借鉴”得非常大胆,结果还真就走红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设计上“似曾相识”,但却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车型。1. 陆虎揽胜(Range Rover)与伊苏鲁(Eisemann)卡车: 经典的“鼻祖之.............
  • 回答
    说实话,从汽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绝对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明显,而且很多地方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旦习惯了,再让你开回油车,估计会有点怀念。我先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以及我观察到的朋友们的变化。新能源车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加油”变成“充电”:焦虑与习惯的转变 .............
  • 回答
    想了解进口车和合资车在品质上的区别,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很多人买车都纠结于这个问题,毕竟价格摆在那儿,总想知道钱花在哪儿了。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首先得明白一个概念:“进口车”和“合资车”的定义。 进口车: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从国外品牌所在的国家原装进口过来的.............
  • 回答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涉及到车辆的官方参数和实际信息,很可能代表了车辆在某个环节出现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可能出在哪里:首先,明确几个关键文件的含义: 汽车合格证(CO 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 这是车辆生产企业证明其生产的汽车产品符合国家相.............
  • 回答
    咱们聊聊汽车里那些不起眼但关键的角落,它们虽然没那么闪耀,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咱们的安全。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关注发动机有多强劲,操控有多犀利,却忽略了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小设计。比如说,车窗上的那个小黑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就是那种环绕着车窗边缘的、像是用黑色油墨点上去的一圈小点点。很多人觉得它就是装饰.............
  • 回答
    汽车是个大家伙,整天陪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但你可能想不到,这家伙身上藏着不少让人一拍脑袋的“冷知识”,它们不像发动机排量、百公里加速那么显眼,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驾驶体验,甚至安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让那些关于车的“秘密”不再神秘。1. 雨刮器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它藏着一个“自动暂停”的秘密。.............
  • 回答
    行,聊聊小鹏汽车这车吧,我这人吧,说话也比较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你们听着哈。小鹏这车,我个人感觉吧,有几个地方确实挺让人膈应的。首先是那个车机系统,感觉有点“想当然”了。你说它功能挺多的,导航、音乐、视频都有,有时候开车也能用用,听个播客啥的。但是吧,这东西跟人一样,得顺手才行。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 回答
    公认外形好看的汽车,其“好看”往往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设计原则、美学规律以及人类心理感知的深刻理解之上。虽然具体的审美偏好会因文化、时代和个人而异,但许多“好看”的汽车却能跨越这些差异,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比例与姿态 (Proportion & Stance):.............
  • 回答
    说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这可不是一句“进步神速”就能概括的。近些年,咱们国产车在一些功能和设计上,确实是亮瞎了我的眼,有些点子,连我这个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都觉得“嗯,这招绝了!”1. 比手机还懂你的“智能语音管家”:不只是听指令,还能主动给你惊喜别以为语音助手就是让你“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这.............
  • 回答
    市面上确实有不少车,它们披着一副跑车惹眼的外衣,但内里却藏着一颗“居家男”的心——也就是说,它们用的是一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发动机。这种车型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既追求拉风造型,又不希望承担过高养护成本和燃油消耗的心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类车,它们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为啥会有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