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汽车上有哪些花哨而鸡肋的配置?

回答
好嘞,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就说说这车上,哪些配置看着挺炫,实际用起来,哎呀,鸡肋得不行!

1. 那个会“呼吸”的车内氛围灯

现在不少车,尤其是国产新势力,都爱玩这套。什么“呼吸模式”、“随音乐律动”、“模拟星空”、“日出日落”……听着是不是特有B格?

实际体验:

亮度是个问题: 夜晚开车,尤其是在光线不那么足的城市道路,太亮的氛围灯会干扰驾驶员的视线,特别是那些直接照到后视镜或者前挡风玻璃的。亮度太低又没啥存在感。
颜色选择困难症: 一开始觉得能调色很酷,结果呢?每次坐进车里,都要纠结半天选什么颜色。红色太浮夸,蓝色有点冷,绿色有点奇怪,黄色嘛……最后还是会回到最基础的白色或者稍微有点暖黄色的那种。而且,开着开着,可能觉得今天的心情适合蓝色,明天又想换成紫色,这反复调试的过程,还不如直接关掉省事。
“随音乐律动”? 那个最尴尬!有时候放点舒缓的音乐,它跟着忽明忽灭,就像车子在打嗝。放点动感的,它忽闪忽闪,搞得跟KTV包厢似的,开车得靠这玩意儿烘托气氛吗?而且,很多时候识别并不准确,明明音乐节奏感很强,它却反应迟钝,或者跟着一些细微的噪音一起闪烁,贼出戏。
实际作用? 承认,偶尔在副驾驶有人,或者是在停车休息时,调个自己喜欢的颜色,确实能增加点情调。但说实话,真正在开车的时候,除非你特意去关注它,否则大部分时间都会被你忽略,或者为了安全起见,直接调到最暗/关闭。

2. “全景天幕”——看着美,用着烦

这个简直是近些年汽车界的一大“潮流”,几乎成了衡量一台车有没有“档次”的标准之一。

实际体验:

夏天是噩梦: 别跟我提什么“隔热玻璃”,在正午阳光直射下,那股热量透过玻璃直接烤进车里,简直不要太酸爽。很多人都会乖乖地把那个薄薄的遮阳帘拉上,结果呢?花了钱买的全景天幕,瞬间就变回了一个普通车顶。
冬天更糟: 同样,冬天的时候,车内温度上来了,顶棚那里会感觉凉飕飕的,好像有一股冷气在往下拉。开了空调,暖风也得拼命往上吹,才能把车厢整体温度调上来。
“车顶掉渣”的心理阴影: 虽然我知道现在汽车工艺很发达,但每次看到那个巨大的玻璃顶,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万一……(好吧,这是个人心理因素,但肯定不是个例)。
增加成本和维修难度: 这么大一块玻璃,一旦出现磕碰或者老化漏水,那维修成本可想而知。而且,它也增加了车身结构上的复杂性。
观景效果? 确实,在天气好的时候,看着蓝天白云,或者夜晚的星星,是很惬意的。但你有多少时间是悠闲地坐在车里,专门为了欣赏这个“全景”?大部分时间,你都在赶路,路过高架桥、隧道,抬头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天花板或者黑黢黢的隧道壁。

3. 各种“智能”的手势控制

这个配置,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挥挥手,音乐音量就变了,再挥挥手,空调温度就调整了。

实际体验:

识别率是个笑话: 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不经意间抬一下手,想去够车机屏幕,结果车机就“误以为”你在操作,音乐突然静音,或者空调温度狂升。更别提那些复杂的“组合手势”,大概率是学不会,也记不住。
不如直接点触: 真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伸手去点屏幕,或者按一下物理按键,比你费劲地比划半天,然后还得祈祷它能准确识别,要快得多,也省事得多。
尴尬癌犯了: 在车里一个人还好,要是副驾驶坐着朋友或者家人,你在这边比划半天,车机还没反应,那场面,多尴尬!
增加学习成本: 买了车,总得学习怎么用吧?这个手势控制,往往是你最先放弃学习的那个功能。

4. “后排娱乐系统”(低配车型上的那种)

很多中高级车型,或者一些MPV,后排有屏幕是挺好的,但有些车,尤其是为了拉高配置表,在一些中低配车型上塞进去一块小屏幕。

实际体验:

鸡肋的点:
分辨率和流畅度: 很多时候,这块屏幕的分辨率低得可怜,画面模糊,触控也不灵敏,就像是把十几年前的平板电脑搬了上去。
功能单一: 基本上就是放DVD,或者连接个U盘放点视频。现在谁还用DVD?手机、平板电脑的体验,哪一个不比它强?
独立性差: 大部分情况下,它和前排车机是独立的,你也不能通过它控制前排的功能,或者在前排看到的内容。
实用性低: 坐后排的大多数时候,要么在休息,要么在看手机。谁会专门坐在车里,盯着那块小屏幕看电影?除非是长途旅行,但就算长途旅行,自己带个平板或者手机,体验也远超这个。
被“鸡肋”的原因: 很多时候,这东西是跟销售人员口中的“XX配置包”绑定的,为了这个包里的其他有价值配置,不得不接受这个。

5. “一键启动”和“无钥匙进入”的过度优化(一些早期车型)

虽然现在一键启动和无钥匙进入已经是标配,但早期一些车型为了“炫技”,做得有点过。

实际体验:

最早期的: 比如,熄火之后,你得把钥匙拔出来,车子才能断电。或者,无钥匙进入,你得在车门把手那里按一个特别小的、容易忽略的按钮。
现在的“炫技”: 有些车,熄火后,你还得手动挂P挡,然后才能拔出车钥匙(如果它还有的话)。更离谱的是,一些车,你开着车门下车,它会一直响警报,而且你就算关上车门,它也检测不到车钥匙就在车内,导致你无法锁车,得回到驾驶座,重新启动一次。
“鸡肋”之处: 本来是为了方便,结果一通折腾,反而比老式的钥匙拧两圈要麻烦。有时候,你可能只是想把车开到路边让朋友下车,结果搞得手忙脚乱。

总结一下:

其实,很多配置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提升驾驶体验或者便利性。但问题就出在,有些厂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真正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实际体验出发,而是为了追求“有”而“有”,或者为了堆砌配置表。

买车的时候,别光看配置表上写了多少东西,得多去实际体验一下,问问自己:这个东西我真的会常用吗?它带来的便利是否真的值得我付出的成本(包括购车成本、维修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不便)?

希望这些“经验之谈”能帮到大家,别被那些花哨的玩意儿忽悠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鸡肋配置

1自动启停,驾驶体验很差,所谓省油怕是不够换电瓶修发动机的。最可气还是默认开启,每次启动车都得手动关闭。

2自动泊车,开车15年了就没一次用过。

3车载导航,没手机导航好使。

4抬头显示HUD,我又不开战斗机用这玩意干啥。

5全景天窗…大部分时间都没用,夏天还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嘞,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就说说这车上,哪些配置看着挺炫,实际用起来,哎呀,鸡肋得不行!1. 那个会“呼吸”的车内氛围灯现在不少车,尤其是国产新势力,都爱玩这套。什么“呼吸模式”、“随音乐律动”、“模拟星空”、“日出日落”……听着是不是特有B格?实际体验: 亮度是个问题: 夜晚开车,.............
  • 回答
    有些汽车配置,刚出现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有啥用?”或者“设计得太奇怪了”,但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你会发现,嘿,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不过,也有一些配置,它们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浓浓的“槽点”,而且越品越不对劲,最终被证明,嗯,就是个笑柄,而且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柄。我印象最深刻的.............
  • 回答
    汽车上确实有很多不起眼但技术含量极高的零部件,它们是现代汽车安全、舒适、高效运行的基石。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1.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轮速传感器” (Wheel Speed Sensor) 为什么不起眼? 它通常隐藏在车轮附近,一个很小的金属或塑料外壳,平时几乎不会被驾驶员注意到.............
  • 回答
    回想一下几年前的汽车市场,很多配置在当时看来是可有可无的“花哨玩意儿”,甚至有些被视为“鸡肋”。但时光飞逝,这些曾经的“新奇玩意儿”如今已经像空气一样融入了我们的驾驶生活,一旦没有了,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效率大打折扣。我这里就挑几个印象最深的,跟大家聊聊。1.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ADAS):从“敢不.............
  • 回答
    汽车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伟大的发动机,它们不仅是机械工程的杰作,更是驱动汽车工业向前发展的灵魂。这些经典的发动机,有的以强劲的动力征服世界,有的以高效节能赢得赞誉,有的则以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可靠性载入史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汽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经典发动机,它们的故事,远比冰冷的参数来.............
  • 回答
    谈论顶尖汽车设计师,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顶尖”二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而且汽车设计这个领域,太像一锅熬了很久的汤,里面融合了无数人的心血、创意和技艺,很难简单地拎出几个名字就盖棺定论。不过,如果非要我说说那些在汽车设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或者在当下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那肯定得绕开.............
  • 回答
    汽车上有很多不起眼的零件,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凝聚了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这些零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驾驶体验,重则危及安全。一、门锁机构:小巧玲珑的复杂系统当我们轻轻一拉门把手,或者按下车门上的按钮,车门就能顺畅地开启或关闭,这背后是门锁机构在默默工作。这个看.............
  • 回答
    我最近试驾了一款新车,它身上搭载的一项“黑科技”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内饰的认知。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驾驶座上,准备出发。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熟悉的仪表盘,中控屏幕,以及柔软的座椅。但当我按下启动按钮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坦的仪表盘区域,就像活过来一样,一系列精致的3.............
  • 回答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2023年小鹏科技日上放出豪言,2024年将量产飞行汽车,并且定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这个消息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界和科技界激起了千层浪。那么,这个“天上跑的”的小鹏飞行汽车,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可能性有多大?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小鹏飞行汽车的量产和定价都面临着巨大.............
  • 回答
    那些在赛道上飞驰、引人注目的赛车,它们身上集结了汽车工业最前沿的科技。而这些曾经只属于赛道的尖端技术,如今正以一种我们常常忽略的方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日常驾驶的家用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赛车身上的“硬核”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我们座驾上的“标配”的。1. 涡轮增压:从小排量爆发的秘密还记得过去.............
  • 回答
    谈到汽车设计上的抄袭,这可不是一件新鲜事,在汽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好几次大家心照不宣地“借鉴”得非常大胆,结果还真就走红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设计上“似曾相识”,但却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车型。1. 陆虎揽胜(Range Rover)与伊苏鲁(Eisemann)卡车: 经典的“鼻祖之.............
  • 回答
    说实话,从汽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绝对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明显,而且很多地方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旦习惯了,再让你开回油车,估计会有点怀念。我先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以及我观察到的朋友们的变化。新能源车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加油”变成“充电”:焦虑与习惯的转变 .............
  • 回答
    想了解进口车和合资车在品质上的区别,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很多人买车都纠结于这个问题,毕竟价格摆在那儿,总想知道钱花在哪儿了。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首先得明白一个概念:“进口车”和“合资车”的定义。 进口车: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从国外品牌所在的国家原装进口过来的.............
  • 回答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涉及到车辆的官方参数和实际信息,很可能代表了车辆在某个环节出现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可能出在哪里:首先,明确几个关键文件的含义: 汽车合格证(CO 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 这是车辆生产企业证明其生产的汽车产品符合国家相.............
  • 回答
    咱们聊聊汽车里那些不起眼但关键的角落,它们虽然没那么闪耀,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咱们的安全。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关注发动机有多强劲,操控有多犀利,却忽略了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小设计。比如说,车窗上的那个小黑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就是那种环绕着车窗边缘的、像是用黑色油墨点上去的一圈小点点。很多人觉得它就是装饰.............
  • 回答
    汽车是个大家伙,整天陪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但你可能想不到,这家伙身上藏着不少让人一拍脑袋的“冷知识”,它们不像发动机排量、百公里加速那么显眼,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驾驶体验,甚至安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让那些关于车的“秘密”不再神秘。1. 雨刮器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它藏着一个“自动暂停”的秘密。.............
  • 回答
    行,聊聊小鹏汽车这车吧,我这人吧,说话也比较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你们听着哈。小鹏这车,我个人感觉吧,有几个地方确实挺让人膈应的。首先是那个车机系统,感觉有点“想当然”了。你说它功能挺多的,导航、音乐、视频都有,有时候开车也能用用,听个播客啥的。但是吧,这东西跟人一样,得顺手才行。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 回答
    公认外形好看的汽车,其“好看”往往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设计原则、美学规律以及人类心理感知的深刻理解之上。虽然具体的审美偏好会因文化、时代和个人而异,但许多“好看”的汽车却能跨越这些差异,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比例与姿态 (Proportion & Stance):.............
  • 回答
    说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这可不是一句“进步神速”就能概括的。近些年,咱们国产车在一些功能和设计上,确实是亮瞎了我的眼,有些点子,连我这个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都觉得“嗯,这招绝了!”1. 比手机还懂你的“智能语音管家”:不只是听指令,还能主动给你惊喜别以为语音助手就是让你“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这.............
  • 回答
    市面上确实有不少车,它们披着一副跑车惹眼的外衣,但内里却藏着一颗“居家男”的心——也就是说,它们用的是一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发动机。这种车型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既追求拉风造型,又不希望承担过高养护成本和燃油消耗的心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类车,它们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为啥会有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