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专长医师,确有专长,中医师承这三者究竟怎么区分?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中医专长医师、确有专长、中医师承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很多人一听都差不多,其实这背后涉及的法律法规、考试形式、以及取得资格的路径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一听就明白。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的执业资格。在咱们国家,想要合法行医,就得考取中医医师资格证书。而这三者,说白了,都是为了帮助一些没有经过正规高等教育,但在实际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能够获得合法行医的资格。它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更像是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实现路径。

1. 中医专长医师(简称“专长医师”)

这个名词大家可能最近听得比较多,它是在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之后,为了解决“不符合传统高等教育学历但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才的合法化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核心目的: 重点在于“专长”。也就是说,你不一定非得是中医学院科班出身,但你在某个中医领域(比如针灸、推拿、骨伤、内科某个病种等等)有突出的、得到实践检验的专长,并且经过考核能够证明这一点,就可以申请。
申请条件:
需要有相当年限的从事与申请执业项目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 这个年限是有具体规定的,比如不少于五年。这是基本门槛,证明你不是纸上谈兵。
需要有确有疗效的、有一定范围的(也就是你擅长的领域)中医专长: 这点很重要,不是泛泛地说自己懂中医,而是有具体、可证明的疗效。
需要在指导下,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省一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的。
要经过考核: 这是关键环节。考核形式可能包括医德医风、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具体形式由考核组织单位根据当地情况和专长领域来制定。考核的内容会紧密围绕你申报的“专长”展开。
考核形式: 考核通常会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会邀请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考核组。考核内容侧重于临床疗效和操作技能,比如可能会有现场的病例分析、临床问答,甚至模拟操作。
获得资格: 通过考核后,你就可以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然后就可以按规定申请相应的执业注册,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执业。

简单来说,中医专长医师就像是为那些“老江湖”们量身定制的“特种兵选拔”,看的是你有没有真功夫,在某个领域是不是真的“拿得出手”。

2. 确有专长(简称“确有专长”)

“确有专长”其实是申请成为中医(专长)医师的前置条件之一,或者说是一个“资质描述”。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执业资格类别,而是证明你拥有“专长”的依据和过程。

概念: “确有专长”是指你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某些病症或治疗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技能,并且这些技能能够产生确切的临床疗效,得到患者和同行的一定认可。
如何体现? “确有专长”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证据来支撑。比如,你可能会需要提供:
详细的病历资料,证明你对特定病症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评价和反馈。
可能还需要同行专家给出评价意见。
一些地方可能还有“师承”或者“跟师”的经历作为佐证。
与“中医专长医师”的关系: “确有专长”是申请“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时必须具备并需要证明的条件。 你不能只说自己“确有专长”,而不去参加由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的“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就好比,你有才华(确有专长),但需要通过考试(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才能获得“就业资格证”。

所以,“确有专长”更像是你“得奖的证书”,而“中医专长医师”则是你凭借这些“证书”去申请的“上岗证”。

3. 中医师承(或称“师承教育”)

中医师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跟随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师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和理论。 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目的: 是为了传承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特别是那些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难以完全涵盖的、经验性的、个性化的医术。
基本模式: 通常是由一位或多位具有较高中医理论素养和丰富临床经验、并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的老中医(称为“指导老师”或“师父”)带徒弟(称为“承师者”或“徒弟”)。 徒弟需要在师父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并且最重要的,长期、深入地跟师临床实践,观摩、学习、参与问诊、诊断、处方、用药、操作等各个环节。
法律规定: 过去,中医师承是获得中医执业资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着法律法规的更新,尤其是在《执业医师法》修订后,单纯的师承教育本身不能直接获得医师资格。 师承教育的经历,现在更多地是作为申请“中医专长医师”资格的一种途径。
师承与“专长医师”的联系: 现在,许多地方允许通过“师承”方式学习的学员,在满足一定年限的跟师学习后,可以作为“确有专长”的证明材料之一,然后去参加由政府组织的“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
具体要求: 师承的年限、指导老师的资质、学习内容和形式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师承关系需要进行登记备案,学习期限通常不少于三年)。

简单说,中医师承是一种“拜师学艺”的教育模式,它培养的是有经验、有传承的医生。现在,师承的经历,可以帮你积累“确有专长”的证据,然后你可以凭这些证据去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总结一下:

中医专长医师: 是一个执业资格的类别。你是通过考核获得的这个资格,可以合法行医。
确有专长: 是你具备某种中医诊疗技术或疗效的证明或描述。它是申请“中医专长医师”资格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
中医师承: 是一种学习和传承中医经验的方式。它为你积累“确有专长”的证据提供了有力的途径。

所以,你可以这样理解:

1. 你可能通过高等教育(如中医大学)获得了中医师资格,这是最普遍的方式。
2. 如果你不是科班出身,但你通过长期的实践,在某个领域积累了经验并证明有疗效(即确有专长),并且你的学习过程是规范的师承教育(中医师承),那么你就可以带着这些证据去参加由政府组织的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

用一个更生活化的比喻:

中医大学毕业证书 就像是正规大学的毕业证,是你获得行医资格的“敲门砖”。
确有专长 就像是你参加某个行业技能大赛获得的“获奖证书”或“行业认证”,证明你在某个领域有真本事。
中医师承 就像是你跟随行业大师学艺的经历,是你获得“获奖证书”的重要过程和基础。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 则是你凭借你的“获奖证书”(确有专长)和学徒经历(师承)去申请的,允许你在特定岗位上合法工作的“上岗证”。

希望我这样说,能让你更清楚这三者之间的脉络和区别。这几年的政策变动很大,但核心都是为了让真正有医术的人能够合法行医,同时保证医疗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教廷指定的牧师,自己突然感到上帝征招的牧师,以及牧师的徒弟变成了牧师的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中医专长医师、确有专长、中医师承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很多人一听都差不多,其实这背后涉及的法律法规、考试形式、以及取得资格的路径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一听就明白。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的执业资格。在咱们国家,想要合法行医,就得考取中医医师资格证书。而这三者,说.............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一名正在实习的中医人,面对这样一句“巫术”的评价,心里肯定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好受。而且,你还提到了“西医自带优越感”这个问题,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你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感受。让我试着从你的角度,把这件事说得更细致一些,也想想这背后可能有什么东西。首先,那位专家的话.............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专门的医学插画师这个职业,尽管这个行业相对小众,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这个群体及其工作:1. 医学插画的定义与重要性医学插画,顾名思义,就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医学知识的学科。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将复杂、抽象的医学概念、解剖结构、生理过程、病理变化、.............
  • 回答
    在中国,医学领域确实专家辈出,特别是在医生群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各种领域的顶尖专家。然而,相较之下,护士领域的“专家”称谓似乎并不那么普遍,或者说,我们对“护士专家”的认知和期待与医生专家有所不同。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从社会文化、教育体系、职业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定位等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科学认知、文化背景、教育体系、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为什么许多非中医药专业的人(包括程序员、本科生等)会坚决否定中医药的医学价值和阴阳的科学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科学方法论和证据标准的不同理解: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主流科学的基石——实证主义.............
  • 回答
    您好,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面对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并且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这确实是件让人感到不安和困惑的事情。我来详细地帮您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医院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以及您有哪些可能的应对方式。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医院为什么要请别的医院专家来解决问题,以及为何会产生额外费用。一、 为什么需要请.............
  • 回答
    手术中没有打消炎针,这医院是否专业,其实不能仅仅凭这一件事来简单判断。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医学考量和个体差异,需要更详细地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消炎针”在手术中的作用和目的。通常我们说的“消炎针”多是指抗生素,用于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任何创伤都有感染的风险。因此,很多时候,为.............
  • 回答
    中国会不会出现《豪斯医生》里那种专门的鉴别诊断科室?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人不禁联想到剧里那位古怪又天才的格雷戈里·豪斯医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拆解一下“豪斯医生式”鉴别诊断科室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看看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和发展方向是否能孕育出这样的科室。“豪斯医生式”鉴别诊断科室的内核《豪斯医.............
  • 回答
    红猫药酒打出“传统中药为何屡遭舆论质疑?专家呼吁保护民族品牌尊重民族医药”的旗号,这一招可以说是相当的“有心计”,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对于传统医药乃至整个民族品牌发展的一个敏感点。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背后传递的信息、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做法本身的合理性。.............
  • 回答
    关于中医专业,坊间确实存在不少议论,有些人觉得它“不靠谱”、“没有科学依据”,也有人认为它是“国粹”、“祖宗的智慧”。 我个人在中医领域学习和实践了一段时间,也接触过很多同行,包括坚定的中医支持者和对中医持保留态度的人。所以,我想从几个更具体的层面,给大家掰扯掰扯,看看中医专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很多人在知乎等平台上看到关于中医的争议,但同时又看到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中医专业、中医院校和中医院士,这会产生一种认知上的错位,觉得“如果中医这么不堪,为什么还会有这些东西存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不堪”的定义与信息不对称:首先,要明确在知.............
  • 回答
    我觉得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这件事,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而且在我看来,这事儿挺有道理的。你别光听我说,咱们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中医”和“西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传统上,中医讲究的是“形而上”的整体观,注重人体内在的平衡、气血津液的运行,讲究辨证论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治.............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想在五年制中医专业毕业后转行,我完全理解这种想法。中医博大精深,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临床一线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转行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寻找更适合自己现在或未来的方向。下面我给你一些比较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先别急着“转行”,我们先看看五年制中医专业的优势和你真正想做的。五年制中.............
  • 回答
    作为一个在知乎上活跃的,并且确实有中医专业背景的人,看到网上关于中医的各种负面评价,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想聊聊这个话题,也希望能多一些理性的讨论。首先,我得承认,网络上的负面评价,很多都有其现实存在的土壤。 我不会装作一切都很完美,那样太不接地气了。1. 疗效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一些急重症上。这是.............
  • 回答
    好,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学纯文科背景的学生,想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这件事,争取把情况说得明明白白,而且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经验分享,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明。首先,咱们得把话说清楚:单凭“学纯文科”这个标签,直接去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难度非常非常大,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为啥这么说呢?这得.............
  • 回答
    关于知乎上大家普遍不推荐念中医专业,这背后确实有很多考量和现实的因素,绝非空穴来风。我可以给你详细说说,尽量把话说得实在点,不是那种套话空话。一、 就业前景的现实考量:僧多粥少,内卷严重这是最直观也最让大家担忧的一点。 中医馆遍地开,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缺口与“求职者”的供需不匹配。 你会发现.............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许多现代医学的学者和专家对中医持支持态度,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是非之争。这种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对中医独特价值的认可,以及对中西医结合、互为补充的探索上。首先,认识到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现代医学往往侧重于对疾病的分子、细胞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聚焦于特.............
  • 回答
    知友们对《Science》杂志刊发中医专刊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观点碰撞得相当激烈。总的来说,这件事引发的讨论,不仅仅是关于中医本身,更触及了科学的边界、文化的认同以及信息传播的机制。“中医粉”的反应:对于很多中医的支持者而言,《Science》的这个举动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是中医走向世界、被科学界.............
  • 回答
    中医的争议,说起来话长。你说中医专家不少,理论也一套一套的,但就是有些人不买账,甚至成了“中医黑”。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信”与“不信”。一、 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古老智慧的现代化挑战首先,中医的理论体系,很多都是几千年前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比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气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