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车时「百公里加速」很重要吗?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挺久的,毕竟买车嘛,是个大事儿,哪个数据不都得掰开了揉碎了看。说实话,“百公里加速”这个数字,你说它一点都不重要?那肯定是假的。但你说它决定一切,那也绝对是扯淡。 它就像你找对象,长得帅当然加分,但如果这个人脾气差、没责任感,那长得再好看也白搭。

首先,咱们得明白,“百公里加速”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就是这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需要花费多少秒。数字越小,说明车子起步、提速越猛,劲儿越大。这个数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的性能表现。

那么,它在什么情况下“比较重要”?

1. 追求驾驶乐趣,享受推背感: 如果你是个追求刺激,喜欢在城市道路或者偶尔跑山路时,能感受到那种瞬间被“甩出去”的加速感,那么百公里加速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衡量标准。那种强烈的推背感,确实能带来不错的驾驶愉悦度。尤其是一些性能车、跑车,它们的核心卖点之一就是强大的加速能力。

2. 经常需要超车,对动力有刚需: 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快速超车的场景下,比如国道上超慢车,或者高速公路变道超车,一个好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能让你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超车动作,这不仅仅关乎效率,有时候更关乎安全。如果你经常跑这类路况,动力储备会让你觉得心里更踏实。

3. 有“面子”的需求,或者对技术参数敏感: 我知道,有些人买车,就是喜欢看到那些亮眼的数字。百公里加速就是其中一个容易被拿出来比较的硬指标。在朋友聚会或者论坛讨论时,一个不错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也能让你感觉挺有底气。而且,对于一些技术宅男来说,这些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但是,别被数字绑架了!为什么我说它不那么“决定性”?

1. 日常驾驶的“过度”需求: 说实话,大多数人在日常驾驶中,真正需要用到车辆极限加速的场景,其实屈指可数。城市通勤,堵车是常态,即使有空档,你也不敢把油门踩到底吧?高速公路限速也摆在那儿。很多标榜“百公里加速X秒”的车,你在实际驾驶中能发挥出它多少性能?我敢说,大多数车主可能一辈子都没真正体验过自家车的百公里加速极限。

2. 舒适性和平顺性更重要: 很多为了追求极致加速而调校的车辆,往往在低速、或者怠速起步时,会有一些闯动、顿挫感,或者发动机噪音偏大。而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平顺的动力输出、安静的驾乘环境,以及舒适的悬挂,才是日常通勤更看重的。一辆加速快但开起来很“硬朗”、很吵的车,你每天开着真的舒服吗?

3. 制动、操控同样是安全和驾驶体验的关键: 车辆的整体性能,绝不是只靠加速来定义的。你需要它跑得快,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它能安全地停下来。刹车性能、转向手感、底盘的稳定性、悬挂的支撑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驾驶感受和安全。一辆加速很快但刹车很软的车,你敢放心开吗?

4. 油耗和维护成本: 通常来说,追求极致加速性能的发动机,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排量、更高的转速,这几乎与更高的油耗划上等号。同时,高性能的刹车系统、轮胎等,在后期更换时,成本也会更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长期投入。

5. 实际驾驶感受的综合考量: 汽车的驾驶感受是一个非常主观且综合的体验。除了百公里加速,还有油门的响应速度、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发动机的声浪,甚至是方向盘的转向力度等等,这些都会共同构成你开这辆车的感觉。有时候,一辆加速不算最顶尖,但油门响应灵敏、换挡逻辑聪明的车,开起来反而更得心应手,更符合你的驾驶习惯。

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明确自己的需求: 你买车是为了什么?代步通勤为主?偶尔跑高速?还是追求一种驾驶的乐趣?
参考但不唯“百公里加速”论: 百公里加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尤其是如果你喜欢强调动力表现,那可以重点关注。但不要把它当作唯一标准。
实际试驾是王道: 任何数据都比不上你亲身坐进驾驶舱,发动引擎,实际开一圈的感受。在试驾过程中,仔细感受车辆的起步是否顺畅,加速过程是否线性,超车是否给力,同时也要关注它的舒适性、静谧性和操控性。
关注整体评价: 除了百公里加速,也可以多看看汽车媒体的评测,了解车辆在操控、舒适、配置、可靠性等方面的整体表现。

总而言之,百公里加速是个不错的“面子”和“乐子”指标,但它绝对不是决定一辆车好坏的全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别忘了也得顾及到日常的实用性、舒适性以及钱包的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修改一下答案,原答案歧义严重。

凡是别人买了车,一定会把脸凑过去然后百公里加速放嘴边的,其实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真是有钱人,买车确实在意这个,人家买的都是RS,AMG,买这些车的意义就在于速度与激情。

另一种就是装逼,他自己都不知道百公里加速的意义,某车之家看多了到处显摆,根本不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讲,空间,油耗,故障率,哪个都比他嘴上的0100来得实在。

其实日常生活中0100有个鸟用,那年在北四环,我左边是个牛,前面是S65,眼看着后面的smart扭啊扭啊的就钻到前面去了。。。我想那个汉子吃上晚饭的时候,应该是我边抽烟边唱着自己写的歌儿然后依然还是在北四环上

user avatar

就说说非飙车的道路驾驶,我对0-100加速时间的分级,仅供参考。

4秒内,神车。

各种超跑、GTR、特斯拉MODEL S、奥迪RS6……

地板油初次体验足够让人头晕目眩、肾上腺素爆表,超出大部分人的把控能力。这个级别的车关掉电子辅助系统,一般人是不敢深踩油门滴。

4-7秒,快车。

宝马M、奔驰AMG、奥迪S、大众R/GTI、斯巴鲁STI、EVO、福特RS/ST等高性能版本。比亚迪的几款混合动力车型。
豪华品牌的高动力版本。

超车轻描淡写,跟玩儿似的,地板油加速体验堪比云霄飞车,也是足够刺激。

7-9秒,动力充足。

豪华品牌的中配动力版本、常见车型的高动力版本,如思域1.5T、英朗1.5T、昂克赛拉2.0、高尔夫1.4T,各种2.0T的中级车。

不飙车的话,想超谁超谁,满载爬坡不吃力,任何时候都不会憋屈。大众眼中的“快”车。7-9秒的标准也可以适量扩展到10秒。

9-12秒,正常够用。

各种常见车型的低动力版本。

日常超车没问题,但也谈不上太多加速快感。大部分时间够用,极端情况会捉急(例如满载开空调爬坡超车),刚上路新手这个加速水平没毛病。

12秒以上,肉车

加速快感是个什么东西?地板油甚至会有“光叫不走”的错觉,急的大叫“上啊!上啊!”……高速超集卡长车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爬坡或满载的时候超车需要更夸张的走位和更精确的操作,关AC空调开启“运动模式”是必备技能……手动挡还要提防低速爬坡动力不足憋熄火的危险,一个字:累。

查不同车款的加速成绩可看这个:

【百公里加速排行榜】_实测汽车百公里加速排行榜_汽车之家专业评测中心

时代在进步,大家的要求也在提高,在10年前的主流车型里,9秒内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快车了,记得当年的“9秒俱乐部”么。

手动挡车型特别注意:手动挡的0-100加速时间是基于专业试车手“神之手”操作才能达到,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要打折扣,一般来说0-100在10秒的手动挡车型,普通人能开出11秒就很不错了。至于连“红区换挡”都没试过的,能开出12-13秒也算不错了。

所以不要看到某款车手动挡比自动挡快一秒就屁颠屁颠跑去买手动挡。

一般人要0-100加速快,还是自动挡一脚到底最省心。


——回应一些坊间说法——


没有肉车只有肉人?

的确,大部分国人说的动力不足不是真的不足,而是不舍得踩油门,不少朋友是从不踩地板油,转速从没上过4000转,却抱怨车子“没劲”。

问他们为什么不踩地板油?

答:“地板油”伤车,不舍得。

也有说地板油发动机声音太吓人,怕发动机爆掉的。对于这种“溺爱汽车”的行为,我只能选择狗带。


另外有些车真的能肉得让你怀疑人生,日积月累,慢慢的把你改造成一个肉人……比如那些14秒以上的……比如高票回答里

@阿卜杜拉丶赵肆

的车,因为我真的坐过一次,那神加速,别说司机,连我这个乘客都急!

我平常开车都很稳的,要那么快干嘛?大部分时间都用不上啊。
是啊,我花钱也很省,大部分时间都花不了多少钱,但我身上还是要装上几百块钱和银行卡,在偶尔需要应急的时候,我都能拿得出手,这就叫底气。

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正确,毕竟应急时钱拿不出手只是尴尬,动力拿不出手就危险了。


最后:除了看百公里加速成绩,油门和变速箱的“响应性”也是很重要,这个就要试驾的时候自己细细体会了。

user avatar

和汽车话题下众多开性能车的大V不同,我是MG3的车主。1.5L自然吸气,109马力,百公里加速14秒左右。

我自己做试驾,试驾过的最慢的车是前两天的V40 T3,百公里大概在8秒的水平。最快的是4秒多的TTS。

我不飙车,不比赛,也不送豆腐,不着急回家睡觉,不赶时间。

那几秒真的很重要

我的下一辆车,动力仅排在设计之后,它比价格还重要。

举个例子吧。前面两个慢车之间有个错开的空隙,利用这个空隙超过他们我可能少等一个红灯。如果你的车性能不行,那么这个空隙大概是没法利用的。

OK,咱们不赶时间,也不在乎堵车和等红灯。

从匝道上高速这个阶段是最危险的,因为你的车速比别的车要慢很多,很容易追尾。动力差的车可能要10秒的时间来提速,而动力好的车只需要两三秒左右。这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你少了80%发生危险的可能。

类似的,远离各种大车,或者超越过分慢的车的过程都是时间越短越安全。


只要感受过好车你就知道,有的时候时间短点儿也挺好……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你在来回双车道的公路上借对面的道超一辆集装箱重卡,变道后发现加速出不来,你以比重卡快1米/秒的速度被卡在逆向车道上,对面远远驶来的另一辆重卡开始向你疯狂打灯按喇叭,你油门踩到底,但车子就是光出声不出力。老婆在副驾座上开始尖声惨叫,而在对面重卡的发动机隔栅拍到你前挡风玻璃前的一秒,你的人生在你眼前如幻灯片闪过,一直闪现到你在4S店被销售忽悠买下了这辆笨得跟乌龟一样的七座SUV。。。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车要讲究加速,为什么小马拉大车的面子车不能买。

你当然可以选择不超。也就是上大坡的时候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跟在重卡后面龟速,一路上风景被遮挡,吃灰吃尾气,再偶尔吃几颗前车弹起的小石头之类。40虽然很慢,但在盘山公路上,视野开阔的安全超车距离往往只有百米左右,再远就是看不见来车的盲点了,再加上上坡,功率不够的车根本没有机会安全超车。

注:已清理评论中认为只要技术好五菱荣光也能开成法拉利的“老司机”。开不起好车就不要出来自我安慰了。

user avatar

看了太多的媒体评测了,在碰到动力很一般的车的时候,鉴于充值情况,他们会告诉你,这台车的动力够用。然而我觉得动力够用这个词,就是耍流氓,就是臭不要脸,就是欺骗读者。虽然光看动力不能评判一台车的全部好坏,但是它确是整台车的根本基底,用够用就好来搪塞的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动力强则三大件就强

动力越强大,侧面能证明这台车的三大件本身的素质就不错,越大动力的车,变速箱就要更耐操,就要承受更大的扭矩,更频繁的升降挡操作。越强大的动力,就越需要强大可靠的底盘来支撑,所以,动力强,则三大件就强。(某4.9S的车型不在此列)第二:家用车就不追求动力了吗?

很多人会说,我就是个家用车,平时市区开,我要啥动力,我又不去和人家赛跑。高速限速也就120,那么大动力干吗?

在这里我告诉你们,动力强的好处。

1:爽,没错,就是爽。

2:安全,我在几秒内完成超车动作,而你的“动力够用”就在旁边喘着粗气慢悠悠的超吧,看谁安全。

3:夏天我开17度空调,带满人还能爽歪歪的超车,“动力够用”的继续旁边喘吧。

4:高架上人家一蹭就进来,“动力够用”的车一路上不知道要被X几次。

5:省油,同样车重情况下,动力小的车油耗肯定高,这个就不辩了,话题太老

最后就是建议大家,选车的时候,同价位里如果很难抉择,相信我,找动力好的买,保证你不会后悔。

动力就像男人口袋里的钱一样,关键的时候,你得掏得出来。

欢迎大家关注小郑说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平台也正式上线,随时拿起手机就能向我们提问各类关于汽车的问题,每天都会有专人解答哦

微信公众号:KCautolive

user avatar

新手,摸车两年,平常开家里1.6自吸手动挡雪铁龙毕加索,官方给的百公里加速时间13.7s

摸车第一年,胆小手潮,上路战战兢兢,不敢深踩;老爹不放心我一个人开车,我摸车他一定在副驾看着,自然也不敢造次。当时觉得这动力很够用啊,城里跑起来顺顺的,没觉得动力不行。

过了实习期,手熟了,胆子也大了,老爹也敢让我一个人上路了。趁没人车少的时候偷偷试过车的动力性能,这个车没转速表,就试着看二档地板油踩到断油能跑多快,试着上高速三档全油门拉到限速什么感觉,让心里对车的性能能基本有点数。

这时候就感觉动力也不怎么充足了。

一档地板油冲到40上二档,继续地板油,车速踩过50才稍微来那么一点加速感,60有那么点往前冲的劲儿,持续到70感觉稍微有点萎了,直到82断油车已经声嘶力竭了。夏天开空调,随着压缩机离合器“啪”一声吸住,车“突”一下萎一截,一档二档走走停停脚下油门响应明显不行了,肉得很,满载的时候也是,要刻意把转速往上拉一拉才能顺畅地开,我一个新手都能感觉动力的明显下降。

不过这时候还是想,城里平常也开不快,平平顺顺开动力也是够用,况且俗话说得好,只有肉人没有肉车么,只要敢踩敢拉转速,开着也够爽快了么。

去年暑假,驾龄快两年,后备箱装满行李,一家三口自驾去青海。我跟我爹两个人倒班开,全程高速国道省道,时不时还要翻个海拔3800,4000的垭口。

这趟跑下来,再也不说什么动力够用了,感觉这动力太不行了,太遭罪了,以后要是自己买车,肯定会把动力放在第一位考虑的。

高速上过了100加速基本就靠悠的了,要是车不多匀着跑倒还好,最难受的就是要赶时间想尽量压着限速开的时候,左边车道偏偏有个人半快不快90-100压着跑,你打着灯示意超车他也不鸟你,右侧车道全是大车,一辆一辆接着,车距拉得倒也挺开的,如果动力储备足的话完全可以在安全距离内并到右边超了前车再并回来,但是你动力不行,地板油并到右边硬要超距离肯定不够,没办法就只能拉开车距跟着前车节奏跑。稍微上个缓坡五档地板油眼睁睁看着车速往下掉,降一档到四动力是可以了,发动机噪声轰一下飙起来,整个人吵得特别疲劳。

最难受的是跑国道翻山,本来海拔高空气稀薄动力就不行了,又是上坡,这个时候基本上就两种状态,要么用二档地板油加速,要么就是三档地板油勉强匀速跑。又要频繁借道超龟速翻山的大货车,于是经常要用二档从30加速到60+,跟前车又不敢跟太近,只能一边跟着车,一边借着盘山路视野宽阔的地方观察对向来车,看到机会提前把地板油踩下去,让车先往起悠着,等对向来车一过马上掰灯并线,按喇叭,借道……

……这时时间好像静止,眼瞅着对面车越来越近,跟你闪着远光,你这边车速表不紧不慢地跳着数字……41……42……43……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算在对面来车之前完成超车,并回车道,心跳得突突突的,一天开下来,为了找空挡超车注意力高度集中,超车过程又紧张,又受着高转速噪音折磨,整个人都木了……

又或者如同前面那种情况,好不容易发现了机会超车,可好巧不巧你前面还有一台比你更慢的车,通常是一台满载5人1.6AT的轿车,也想超车,司机又不知道用手动模式锁档,于是你就在后面跟着,看前车掰灯,看他的变速箱思考一下人生,看他跟大货并驾齐驱十几秒甚至几十秒,你在后面急得跺脚,甚至想帮他推一把,等他好不容易完成超车你打算跟上的时候对面又来车了……

所以,个人感觉动力储备与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紧密相关。有一台动力出色的车,不光能快速加速超车,还能大幅降低司机的紧张程度和疲劳感,不用时刻忍受拉转速的噪声从而提升舒适性,这一趟跑下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点。

所以,就算驾驶经验还不丰富,个人已经感觉虽然动力不是一切,但确实太重要了,动力不但要强,还得有一个机智的变速箱搭手,不然真心受罪。

城里开开其实都差不多,速度一起来差距就出来了,对家庭车来说,一台车要兼顾多种用途,不光要日常代步,时不时可能也会满载跑跑长途,动力虽说不是一切,但是也不能太含糊了

开过一把同学家的2.5V6皇冠,随叫随到丝滑柔顺的动力,感觉真的爽

user avatar

不太重要……我平时开的车,标称百公里加速8.5秒,感觉完全足够。实际上驾驶时,需要我开运动档的情况都很少。

user avatar

上周刚和一个汽车品牌做产品企划的朋友聊过,他们内部刚刚否决了一个做高性能版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做一小批加速特别强的车来忽悠汽车编辑,好让他们吹自己狠运动。否决的原因是车企觉得现在小编、消费者不像以前那么好骗了。做强动力版本需要改三电,成本直接飚上去了,万一被网友说挂着羊头卖狗肉不就亏大了。

这周我还跟一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产品企划的头聊,他们对跑赛道刷圈速特别不屑——又不是量产车,跑赛道有毛用。

我曾经特别不安,我基本上什么车的加速时间都记不住,觉得在汽车圈没法混。尤其是汽车圈内还有一位大哥教诲我,你得背背这些数据,显得你比较懂车。直到有一天,我认识的一位日本车评人中谷明彦(三菱8代EVO北环最快圈速创造者)跟我说加速时间这事特不靠谱。在日本和在欧洲给媒体的试驾车特别调校与整备是常有的事,在不同的天气、路面测出来的加速也会有差别。他现在评车,大部分时候都只说主观感受,很少提加速时间。

我看很多朋友也提到了加速与安全的关系,我引用日本车评人的观点:相比加速而言,紧急变线避让时的底盘稳定性或许更重要。即麋鹿测试成绩比加速时间对安全性影响要大些。

我开过我朋友的上一代宝马316,加速巨肉,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开。底盘扎实啊,变线稳定,高速不飘,对于我这种驾驶水平比较平庸的人足以。

对了,你们知道E90 316i百公里加速时间多少吗?

答案是11秒,居然干不过众泰T600,我了个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挺久的,毕竟买车嘛,是个大事儿,哪个数据不都得掰开了揉碎了看。说实话,“百公里加速”这个数字,你说它一点都不重要?那肯定是假的。但你说它决定一切,那也绝对是扯淡。 它就像你找对象,长得帅当然加分,但如果这个人脾气差、没责任感,那长得再好看也白搭。首先,咱们得明白,“百公里加速”到底.............
  • 回答
    选车买车,百公里加速到底重不重要?这个问题,我跟你说,真的看人。不是说百公里加速不重要,它能说明点啥,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百公里加速,到底能告诉你点啥?简单粗暴地说,百公里加速就是衡量一辆车从静止起步,跑到10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数字越小,说明这辆车“起步快,提速猛”。它最直接反映.............
  • 回答
    学校和家之间有15公里的距离,这确实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到底是租房更合适,还是咬咬牙买辆车来解决通勤问题?咱们慢慢来捋一捋。首先,想想租房。15公里,不算太近,但也绝对不是远得离谱。如果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你就可以极大地节省每天来回奔波的时间。想象一下,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不用急匆匆地起床,然后.............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纠结的,咱也理解你现在这心情。车都开走快一个月了,突然冒出来这么一茬,换谁心里都不好受。首先,咱得把这事儿捋清楚。你说的“刷卡4S店只刷了一半”,这里面有几个可能性。第一种情况:确实是你这边刷卡时操作失误,或者当时没注意到,只支付了约定好的金额中的一部分。 怎么回事? 比如,当时你.............
  • 回答
    买车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配置这一块,那真是让人挑花眼。我不是什么汽车专家,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但凡事儿都喜欢琢磨琢磨,把日子过得舒坦点。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几年买车、用车下来,觉得哪些配置,那真是实打实地能提高生活品质,不能含糊。咱们先说最基础,也是最能直接影响咱们驾.............
  • 回答
    买车这事儿,尤其是聊到发动机,不少朋友会听到销售提“缸径大不大”,好像这是个挺重要的指标。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缸径和马力到底啥关系,为啥销售会拿这个说事儿。先说说缸径是啥?简单来说,缸径就是发动机气缸内壁的直径。你可以想象一下,发动机就像一个有很多“小筒”(气缸)在里面活塞上下运动的机器。这个“小筒.............
  • 回答
    买车时,ESP 到底是不是个“必须项”?这问题,好多车主,尤其是新手,心里都犯嘀咕。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 ESP,看看它到底有多大能耐,值不值那份钱。首先,ESP 是个啥?它有个官方名字,叫电子稳定程序,英文缩写就是 ESP。但说白了,它就是个聪明的小助手,在你觉得车子快要hold不住.............
  • 回答
    第一次买车,面对琳琅满目的车型,安全性能绝对是重中之重。毕竟,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保护我们和家人出行的“盾牌”。那么,怎么才能火眼金睛地判断一辆车的安全性能呢?别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看“身板”:车身结构和材料是基础你可以想象一下,车身就是人的骨骼,它的强度和设计直接决定了人在遭遇碰撞时.............
  • 回答
    哈哈,说到买车趣事,我这老司机听的多了,自己也亲身经历过不少,简直是五味杂陈,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记得我第一次去4S店看车的时候,那叫一个“小白”上身,啥都不懂。当时看上了一款国产SUV,外形挺唬人的,销售顾问是个年轻小伙子,热情得跟打了鸡血似的。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这车有多牛,什么发动机、变速箱、悬.............
  • 回答
    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时买车,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应该有”的配置,结果现在看来,好多东西,尤其是当初花大价钱加进去的,简直就是鸡肋中的战斗机。我当时最看重的,绝对是那个号称能提升驾驶乐趣的运动悬挂套件。销售员给我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能让车身姿态更稳,过弯侧倾更小,我听得热血沸腾,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变.............
  • 回答
    有了小孩之后,之前购车时非常在意的一些点,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会发现它们的“用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可以说是“鸡肋”。这往往是因为孩子的到来,会彻底改变我们对车辆功能的需求优先级,以及我们对“实用性”的定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些常见的、孩子出生后发现“没那么大用”的购车考量点:1. 极致的驾驶操控.............
  • 回答
    这句广告词,乍一听,确实挺有意思的,抓人眼球。它很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生活场景,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消费行为(买车)和一个日常的社会观察(孕妇在公交上的不适)联系了起来。从传播效果上看,这句广告词的亮点在于它的“情绪钩子”。很多人看到这句广告词,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个画面:一个孕妇,身怀六甲,在拥挤的公交.............
  • 回答
    郑州奔驰女车主刚买车就遇上了糟心事,24小时不到新车就出现了转向系统助力失控,导致行驶过程中方向盘根本无法转动,这可真是让人捏一把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4S店方面的回应竟然是只能修车,这态度未免太让人寒心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是一辆新车。新车就出现如此严重的机械故障,这本身就说明问题不小。转.............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很常见,也是很多购房者在收房时会遇到的问题。关于开发商要求补缴多出面积的费用,这其中的合理性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仔细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合同中关于面积的约定。您提到合同约定的是114平方米。在中国大陆,房屋面积的测量通常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最常见的是以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
  • 回答
    在挑选预售期房时,您需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审视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烦恼。这可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选择,而是一个需要多维度考量的复杂过程。首先,我们得关注地段。这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对于期房来说,它的重要性甚至被放大了。您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离市中心有多远,或者周边有没有商场。更重要的.............
  • 回答
    买房时想知道房屋的抗震等级,这可是个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咱住得舒不舒心,安不安全。别以为这事儿没地方查,其实门道还不少,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保证你听得明明白白。首先,最直接最权威的地方,那就是开发商提供的相关资料。一个正规的开发商,在卖房的时候,肯定会有相关的建筑设计文件,里面就包含了房屋的结构设.............
  • 回答
    买房这事儿,真是人生大事,谁都想精打细算,少走弯路。我当初为了买这套房子,也算是操碎了心。回忆起来,有些当时觉得稀松平常,甚至有点“顺水推舟”的举动,后来回想起来,简直是点石成金,让我省了不少钱,也避免了不少麻烦。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那些不经意间为自己“埋下的伏笔”。一、 选房过程中的“多此一举”—.............
  • 回答
    买房选楼层,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关系到未来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网上关于“黄金楼层”的说法层出不穷,但反过来,有些楼层也是大家普遍认为需要避开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买房时,咱们最好三思而后行的楼层,尽量讲得细致点,不带那些AI味儿的生硬总结。1. 夹在中间的“尴尬”楼层: 一楼: .............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好像买房这事儿,添了件大喜事,但不少人却像做了什么秘密任务一样,低调得不行,等到尘埃落定,才慢悠悠地跟人说:“哎,我房子弄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大有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一、 避免不必要的“操心”和“指导”你想啊,买房这事儿,流程复杂、耗资巨大,是人生中的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