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牙缝清洁到底有多重要?

回答
关于牙缝清洁的重要性,我想好好跟你聊聊,毕竟这可是关乎咱们一口好牙的大学问。很多人可能觉得刷牙刷得够干净了,牙缝里能有什么大问题?但事实是,我们牙齿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恰恰就是那些牙刷毛进不去、够不着的牙缝。

为啥牙缝清洁这么关键?

想象一下,你每天吃完饭,牙缝里就成了食物残渣的“欢乐谷”。这些食物残渣,加上口腔里的细菌,就会开始一场“狂欢派对”。

牙菌斑的温床: 牙菌斑是一种黏黏的、无色的细菌膜,它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尤其喜欢在牙缝这种隐蔽的地方安家落户。一旦牙菌斑形成,它就会不断繁殖,并且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牙釉质,导致蛀牙。你以为刷牙就能解决?刷牙只能清除大部分表面牙菌斑,但牙缝里的,就得靠专门的工具了。
牙龈炎的罪魁祸首: 牙菌斑里的细菌还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牙龈炎的表现就是牙龈红肿、容易出血,比如你刷牙或剔牙时,发现牙龈出血了,很可能就是牙龈炎的信号。如果牙龈炎得不到控制,炎症就会进一步发展,侵犯牙周组织,最后可能导致牙周病。
牙周病的“隐形杀手”: 牙周病比你想象的要可怕得多。它会让牙齿周围的骨头和组织被破坏,导致牙齿松动,最终甚至脱落。更糟糕的是,牙周病的进展往往是悄无声息的,等到你发现牙齿松动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牙缝清洁的不到位,就是牙周病最直接的导火索。
口腔异味的“幕后黑手”: 那些卡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发酵、腐败,产生难闻的气味。所以,即使你每天刷牙,但如果牙缝清洁不到位,口臭依然会悄悄找上你,影响社交和自信。
全身健康的“潜在威胁”: 别小看口腔健康,它跟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孕妇早产都有一定的关联。口腔里的慢性炎症,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

具体要怎么清洁牙缝?

既然知道了牙缝清洁这么重要,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1. 牙线: 这是清洁牙缝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
使用方法: 取一段约45厘米长的牙线,将大部分缠绕在两手中指上,只留一小段(约23厘米)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将牙线轻轻滑入牙缝,贴着牙齿的侧面,做“C”字形包裹,然后上下刮动,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带出来。记得要轻轻用力,避免损伤牙龈。
频次: 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最好是在晚上刷牙前。
2. 牙间刷: 对于牙缝比较大,或者有牙周病、牙龈萎缩的情况,牙间刷会是更好的选择。
选择: 牙间刷有很多不同的尺寸,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牙缝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型号。一开始可能需要咨询牙医,让他们帮你推荐。
使用方法: 将牙间刷轻轻滑入牙缝,前后或轻微转动,将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清除。同样要注意力度,避免伤害牙龈。
3. 冲牙器(水牙线): 冲牙器利用高压水流来冲洗牙缝和牙龈沟。
优点: 对于牙齿不整齐、有牙套或种植牙的人来说,冲牙器是一个不错的补充清洁工具,能有效冲走藏匿在角落的食物残渣。
局限: 但它不能完全替代牙线或牙间刷,因为冲牙器主要是冲走松散的食物残渣,对于附着力强的牙菌斑,效果可能不如牙线。

误区也要避开!

“牙缝太大,用牙线会把牙缝弄大”: 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牙线并不会“撑大”牙缝,它只是帮你清洁了牙缝中本就存在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如果你发现牙缝在用了牙线之后似乎变大了,那可能意味着你之前牙缝里堆积了大量的牙菌斑和炎症,当这些被清理干净后,牙龈的炎症消退,牙缝的“填充物”消失了,看起来就好像牙缝变大了。
“出血了就不能用牙线了”: 相反,如果你用牙线时牙龈出血,恰恰说明你的牙龈有炎症,更需要用牙线来清洁,从而改善牙龈健康。当然,如果出血非常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总结一下,牙缝清洁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它可以有效预防蛀牙、牙龈炎、牙周病,保持口气清新,甚至对全身健康都有积极影响。所以,从今天起,请把牙缝清洁提上日程,选择适合你的工具,每天坚持,为自己的一口好牙打下坚实的基础!别等到问题出现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牙病都是一个原因:没有刷干净。

随着刷牙的普及和强化科普,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刷牙要刷掉牙菌斑、Bass 刷牙法好等等。但在临床上,我还是经常看到患者:牙齿表面清洁得非常到位,但是牙龈乳头是红肿的,牙龈容易流血的,牙缝里发现了新的虫牙。

原因很简单,牙缝里尤其没刷干净。细菌,牙菌斑在牙缝里猖獗地生长、腐蚀牙齿、侵袭牙龈。

即使在发达国家,口腔卫生普遍好一些,英国的研究显示有这样的结论,成年人中邻面龋的患龋率是49%,而咬合面患龋率是24%。换而言之,成年人牙缝里长虫牙的几率要比牙齿的咬合面高2-3倍。

牙齿有28颗,这28颗牙,由于牙齿的形态不同,大概有128个牙面需要清洁,而刷牙只能刷到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和咬合面,合计76个牙面,牙缝里还有52个牙面是刷牙根本刷不到的。所以,即使你认认真真地刷牙,也只能清除掉76/128=60%牙面的牙菌斑。

牙线清洁牙缝的利和弊

其实人们早就意识到了牙缝清洁的必要性。早在1819年,人们就开始使用丝线来清洁牙缝,也就是最早的牙线的雏形。1882年市场上开始有商品化的牙线,1898年强生公司取得了第一项牙线专利。

在一系列口腔健康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下,牙线现在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在公司洗手间里用牙线清理牙缝比涂口红补妆更具逼格。牙线对于牙缝的清洁是全方位的,目前被认为是牙缝清洁的金标准。

但据我观察和体验,牙线这个东西真不是说用就能用得起来的。面对那个有个线头的塑料盒,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简而言之,想把牙线用好大概就比科学刷牙难上三五个北大口腔医院吧。真正坚持下来每天都能用牙线的人,真的不算太多。美国作为口腔卫生的灯塔,也只有30%的民众自述每天使用牙线。

而且,我国的普遍情况是二三十岁甚至是四五十岁才第一次洗牙,多数人都是牙周病患者,牙龈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对于牙缝里牙龈不是那么饱满的情况,由于牙缝里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牙线有的时候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洁牙器的优势

如果你现在已经形成了使用牙线的好习惯,并且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困难,那么请继续,牙线是可以信赖的。但如果你是尝试牙线的过程中屡战屡败,无法坚持,那么对于那40%的牙面和细菌我们该怎么办?就好像电动牙刷帮我们淘汰的手动牙刷,牙线其实也有了一些替代装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家用洁牙器的大量研究,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加压的水流冲洗牙缝,以达到清除牙缝内菌斑和食物残渣的作用。

首先是安全性。

我们都知道,细菌以一种菌斑生物膜的方式粘附在牙齿表面,常规的漱口是无法将牙菌斑从牙面上冲洗下去的。洁牙器是用一个相对较大的压力喷射在牙面上,将菌斑祛除,这个压力值的设定是很有讲究的,小了达不到效果,大了怕把牙齿或牙龈冲坏。早期科学家还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现在已经有了共识口腔内的健康组织在70psi (压力单位,1psi=每平方英寸受1磅压力)的水流冲击下都是不会受损的,溃疡或者炎症组织也可以耐受50psi 的压力。所以,这个请大家放心,生产高压力的泵意味着成本增加,所以,厂家一定是给大家用的都是安全范围内的)。

然后是有效性。

不管是纸面上对于菌斑清除率的数据,还是临床试验中对于牙龈出血的改善,喷气式洁牙器都证明了它自己。 在减少牙龈出血的研究中灌装漱口水的喷气洁牙器(红色和黄色柱状图)取得了与牙线(紫色)不相上下的结果,极大的减少牙龈出血的情况。而且在无法坚持使用牙线的人中,有96%的人做到了每周使用喷气洁牙器4次或以上。这一点在我看来最难得的,一项技术再好,如果不能得到应用,那也是屠龙之技。

飞利浦最近更新了它们的AirFloss喷气式洁牙器,还有了新的颜色。和其它的“水牙线”不同的是,它将气流和水流相结合,喷出来的是气雾,而不是单纯的水流,可轻柔有效地去除牙缝深处和牙龈周围的牙菌斑。


它有3种喷气模式,就是按一下喷一次还是喷两次或三次,建议就用三次那档,每个牙缝喷三下,然后也不用松开按钮,它会停顿一下,容你换个位置,然后再喷三下。水仓容量也有了扩大,每个牙缝都连喷三下,一口牙喷下来还有点富余,无需中途加水,耗时也就一分钟左右。而且相对于其它台式冲牙器,体积更小,便于携带,适合差旅党,同时也节约洗漱台上占地面积。

由于喷射原理不同,比较省水所以说你不但可以灌水,还可以灌漱口水。用漱口水喷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有效成分直达牙缝深部,关键是喷完以后口气很清新,并不会有血味或者牙垢味。而且水量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使用的时候不是水花四射那么狼狈:)


① 打开水槽,注入纯净水或漱口水。

② 选择模式。根据清洁需要选择一次、两次、三次喷流。我推荐用三次的。

③ 将喷嘴尖端对准,延牙龈线放置在齿间,按下启动键,进行喷流。

如果无法坚持正确使用牙线来清洁牙缝的人,非常推荐使用这款喷气式洁牙器。

昨晚在微博上有个开箱的直播,也可以去看一下:)增加点直观认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牙缝清洁的重要性,我想好好跟你聊聊,毕竟这可是关乎咱们一口好牙的大学问。很多人可能觉得刷牙刷得够干净了,牙缝里能有什么大问题?但事实是,我们牙齿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恰恰就是那些牙刷毛进不去、够不着的牙缝。为啥牙缝清洁这么关键?想象一下,你每天吃完饭,牙缝里就成了食物残渣的“欢乐谷”。这些食物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牙缝这玩意儿,平常看着就那么一丢丢,好像也挺碍事的,吃完东西还爱塞点儿菜叶子什么的,但仔细一琢磨,还真挺有意思的。牙缝的“正经”意义,我猜是这样的: 清洁的“前哨站”: 牙缝的存在,本身就像是给牙齿搭了一个小小的避风港,让牙线、牙签这些清洁工具能更好地伸进去,把牙缝.............
  • 回答
    牙缝里的味道,你懂的。就像你发现自家冰箱里那盒快要被遗忘的剩菜一样,一种混合着硫化物、蛋白质分解产物还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怪异气味,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比如掏牙缝的时候,猛地钻进你的鼻腔。这股味道,说实话,挺让人社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我们嘴里的那个微缩生态系统说起。首先,是食物残渣的罪魁祸首。我们.............
  • 回答
    .......
  • 回答
    洗牙、牙线会让牙缝变大吗?揭秘牙缝变大的真实原因很多人都有一个顾虑:洗牙是不是会把牙缝越洗越大?或者长期使用牙线会不会导致牙缝的出现和扩大?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更科学地认识牙齿健康。先说结论:正规专业的洗牙和正确使用牙线,都不会导致牙缝变大,反.............
  • 回答
    牙医在接吻时是否会有心理障碍,这个问题需要从职业行为、心理机制和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职业行为与接吻的关联性1. 职业范围的差异 牙医的核心职责是口腔健康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其职业行为主要涉及医学操作(如使用牙科器械、检查口腔结构等)。接吻属于私人行为,与职业无.............
  • 回答
    牙齿泛黄确实让人有点苦恼,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一口洁白的牙齿能大大提升自信。不过,你不想进行专业的美白治疗,只想通过日常使用的牙膏来改善,这完全可以理解。市面上确实有很多牙膏打着“祛黄”的旗号,但我们得擦亮眼睛,找到真正有效又温和的。首先,我们要明白牙齿泛黄的几种主要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1. 外.............
  • 回答
    牙不齐,特别是那种倾斜、拥挤的,真是一言难尽的体验,感觉就像你精心打理的花园,却发现里面的花朵没有好好地按顺序生长,东倒西歪地挤在一起,甚至还有几朵花因为位置不好而长得歪七扭八的。从生理上说,首先就是清洁问题。 牙缝里塞东西简直是家常便饭。你以为你刷得很干净了,但一照镜子,或者用牙线一刮,总能发现漏.............
  • 回答
    这牙疼起来,真是让人头疼又嘴馋!一边是不能碰的瘦肉带来的干涩感,一边是肥肉吃多了又怕加重身体负担,再来点素菜,虽说健康,但总觉得少了点“肉滋味”,吃不尽兴。我太懂这种感受了!别急,咱们这不是还有很多选择嘛!虽然不能大快朵颐,但总有办法能让你的嘴巴和牙齿都得到满足。首先,我们得先找到那些“牙口友好”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朋友看牙医的时候,都会好奇医生自己用什么牌子的牙刷牙膏。其实,牙医作为口腔健康的专业人士,他们选择牙刷牙膏的标准和普通人可能有些许不同,更侧重于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单纯的品牌营销。关于牙刷:首先,我们来聊聊牙刷。牙医普遍推荐的牙刷,都会遵循几个关键原则: 刷毛.............
  • 回答
    牙龈脓包,医学上称为牙周脓肿或牙龈脓肿,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导致脓液积聚而形成的一个包块。很多人发现自己牙龈上长了脓包,第一反应就是想自己处理,看看能不能快速消掉。那么,牙龈脓包到底能不能自己处理呢?我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个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白牙龈脓包是怎么来的。牙.............
  • 回答
    嘿,刚入行牙科的朋友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聊聊麻醉这个话题,我们都经历过从“小白”到“大神”的成长过程,所以别担心,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你问的碧蓝(Bupivacaine)和利多卡因(Lidocaine)的麻醉方式以及上下颌拔牙麻醉的区别,这可是很基础但又非常关键的知识点,咱们慢慢来梳理。首先,我们来.............
  • 回答
    你好!听你这么说,看来你对保护牙齿健康很上心。牙齿容易龋坏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好在现在市面上的牙膏种类繁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今天我就跟你好好聊聊,怎么选一款真正能帮你对抗龋齿的好牙膏。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牙齿就是比别人容易坏。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 口腔卫生习惯: 如果刷牙.............
  • 回答
    牙龈萎缩这事儿,说起来也真是让人心烦。它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点点往下塌,不仅影响美观,长此以往还会惹来不少麻烦。那么,牙龈萎缩了,到底还能不能“挽救”回来呢?答案是:非常遗憾地告诉你,牙龈萎缩,特别是已经形成的、明显的萎缩,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让你有些失望,但咱们得面对现实。牙龈组织一.............
  • 回答
    牙粉,这个古老而又熟悉的东西,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尤其是老一辈的记忆里,是清洁牙齿的“万能神器”。现在市面上也有不少打着“天然”、“草本”旗号的牙粉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但是,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疑问:牙粉到底对牙齿有没有害处?它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好用吗?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可能地刨根问底。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专门看牙齿的医生叫做“dentist”,而不是更直观的“tooth doctor”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语言演变的历史和一些有趣的故事。简单来说,这跟词语的来源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这两个词的“老家”。“Dentist”的由来:古老拉丁语的智慧“De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