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送给我社群里的一个姑娘的。
狗粮群里后期入群的姑娘,由于群费涨了,所以她们都有一次和我一对一深入聊天的机会。
我比较推荐她们把这个机会用在比较隐私或者紧急的事情上面。
这个姑娘一周之前跟我约了时间,然后花了好几天把自己真正想问的问题整理出来。
对这些姑娘来说,所谓的很隐私的问题,其实相当一部分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比如说,从小被父母打压,父母说你不配得到什么什么,你很差劲,你很笨。你择偶的要求不可以很高,就你这样的,差不多得了。
当一个女孩使尽浑身解数都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她们会很容易过得压抑。
她们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肯定自己。
甚至当整个家庭都是这种论调的时候,她们明明想要冲破这样的牢笼,却不一定有勇气,不敢去相信自己认定的东西正确与否。
哪怕是有些家庭看起来和谐恩爱衣食无忧。女孩子看起来工作体面聪慧清雅,可是只有她们在找我聊天的时候,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不安表达出来。
我青春期的时候我妈恨死了我,因为我那个轰轰烈烈的青春期,真的是挣扎得血头血脸两败俱伤。
但是我不后悔。
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而且认认真真地走了下去,对自己很负责任。
我妈十几年前肯定想不到我这种跟家长斗争的经验,竟然可以帮助到这些温柔的妹子。
我是一个叛逆者。
当我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想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探寻世界,而不是听别人说。
可能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最大优点。敢质疑,敢确认。
而现在,我能帮得到的女孩,其实,她们并不是她们家长认为的那种乖乖女,因为他们的女儿已经在质疑了。
作为一个早就质疑家长的坏学生头头,觉得在这个点儿质疑还行,总比稀里糊涂听父母的话,嫁给一个不喜欢、条件也不怎么样的男人,被现实打得鼻青脸肿后,再质疑要好得多吧。
咱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说:
这个问题通常姑娘们会问我重男轻女的问题。
她们纠结的点在于父母会不会爱是一样爱,只是现实要求他们不得不这样。
我会告诉她们——父母当然是爱你的,但是,爱的是你的利他性,是你乖巧懂事,省事还能帮扶弟弟妹妹。谁说工具人的属性不值得被爱呢?
但是为了得到这种爱,你付出的代价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为了听这么几句肯定,你和那种家长无条件爱孩子的女孩比起来,这个代价有点大,不那么划算。
只是要个认可而已,你做了什么厉害的事情,跑来跟我得瑟,我跟你就利益无关,但是我会发自内心的觉得你牛逼你厉害,你优秀,你有价值。
比如说这个女孩,她妈妈每次过来找她聊天儿,核心内容只有一个:你是姐姐,要担起姐姐的责任。
所以她非常的压抑,想要离她妈妈远远的。
作为一个已经奔四的油腻中年妇女,我觉得中级叛逆可以圆滑点:
我当然可以当姐姐的责任,但是我还没有嫁人,我嫁人的时候你们要担起父母的责任,给我攒好嫁妆让我风风光光的嫁到一个会对我好的人家里,我过得好我才有可能当一个可以帮扶弟妹的好姐姐,不是吗?
他们道德绑架你,你为什么不可以道德绑架回去?他们给你画饼,你为什么不可以画饼回去呢?
平时那些琐碎的孝顺,明明很好做到的。
看得见摸得着的食物,穿戴,谁能说你不孝顺?
所谓帮扶弟妹,现在网上这么多免费的资源,或者是网络课程,找来,让父母盯着弟妹好好学,告诉他:只要你念书,只要你考得上,读到博士,姐姐也供。
先不说还有多少年才能上大学吧,这话说的漂不漂亮吧?
只要你考得上。
再说了,读到研究生基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哪里花得到你的钱。
塑料亲情先演起来,花小钱办大事,先把嫁妆拿到再说。
其实这个问题,姑娘们自己心里是有答案的,只是想在我这儿得到一个确定而已。
比如说这个姑娘,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家里人就是不让画画。
因为家里人对画画有偏见,觉得这东西又没有用,学艺术的人又容易薄情。
真的是槽多无口。
她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去学画画了以后,约稿已经不是初级稿酬了,这才学几年。
看看把孩子给耽误成啥样了!
姑娘非常清楚:老师会夸她,同学会夸她,约稿的人也会夸她。
但是,家人的话就像一个梦魇一样,一直束缚着她。
由于长期被打压,她一直很不自信,觉得自己很笨。
但是画画这件事,难道不应该去问懂的人吗?
一个不懂画画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评判画画的价值以及她的天赋呢?
同理,择偶这件事情也一样。
昨天答疑的时候我还在狗粮群里发火。
就像我前几天拍的那个母亲节视频一样有些自己过的惨得一比吊糟的老娘们儿跑来跟你说:奉献的女人最美丽,你不奉献你就不配当女人。
好笑不?
投胎没得选啊,我们未成年的时候必须有这样的监护人,他说什么咱都得听着,是因为那个时候咱们不独立。
现在都是自给自足或者即将自给自足的人了,对很多事情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刚才已经讲了对于塑料父母的塑料相处法则。
其实,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一个点,是敢于承认自己父母的爱,满打满算也就那样吧。
他们的爱的性价比不怎么高。相处的时候负能量大于正能量,总体来说是在消耗。
既然已经成年了,这个爱,是可以自己给到自己了。
肯定,认可,赞赏,其实都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被不同的伙伴给予。
而且自己的亲密关系也一样。
坦然承认自己缺爱,所以更应该追逐高质量的爱,而不是饥不择食,饮鸩止渴。
不该重复过去因为没得选,而不得不接受的不舒适的爱。
自我的疗愈是一件非常需要脚踏实地的事情。
只有你确确实实地去做,你才会发现:
原来,我可以飞得比父母高。
他们对我的评价,是不正确的。
原来有这么多人肯定我,有这么多人喜欢我。
原来我配的上被这样温柔且认真对待。
自己的自信是在这样的一件一件的事情里,一个一个赞扬里慢慢的累积起来的。
这个姑娘跟我说:好幸运遇到了很多好同学,好老师,狗粮群的妹子们对她也很温柔。
可是这些好全部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她本身就很优秀,待人又很厚道,我们当然知道她的价值,当然愿意给她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夸夸。
一个不需要她回报什么的夸夸。
最真诚的夸夸。
那天咨询完了以后,姑娘一边咨询,一边把笔记给写了下来。
笔记内容我就不给大家看了哈,这个故事有打马赛克,但是姑娘优秀是真的。
学霸,做事妥帖稳当,自律。
有眼光会挣钱,有梦想能坚持。
这么好的一个女孩,我真的觉得这样的原生家庭,根本关不住她的才华,也关不住她的未来。
所以最后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希望所有的女孩都可以勇敢一点,投胎没得选,但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有得选。
让迟到的叛逆期,悄悄的又十分坚定的,踏踏实实真正给自己换一个人生。
我爱你们。
回到这个问题里,同样三个问题,我们套一套。
第一,父母是爱你的吗?是希望你赶紧嫁人,还是希望你能够追逐梦想,有更好的未来,有更好的婚姻呢?
第二,他们说的是对的吗?
如果一个男的指望女的早点结婚生娃。那么不读研究生赶紧嫁人是对的。
问题是这个男的自己条件怎么样?嫁给他的人生可以比自己读研以后在职场上打拼来的收益大吗?如果收益大,这句话才成立,如果收益小,明显人生是亏损状态啊。
第三,如果我想挣脱出来,应该怎么办?
给父母画饼。说读研的时候呢,认识条件更好的男孩子。两个人强强联合,一块儿孝顺你们。不比现在匆匆忙忙找一个条件普通的男人嫁了要好。条件好的男人都很挑的,才看不上本科生呢。
实在争取不来金钱上的支持,就靠自己努力打工挣钱。自己养自己。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一个成年人不要老把锅扣在父母身上。
有些人还是孤儿呢,人家胸怀大志一样可以成事儿,只是比原生家庭很好很支持能够提供资源的孩子要辛苦很多罢了。
坦然认同自己就是没有那个命。
自己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负责。
如果读书能让你找到更好的对象,其实你们目标是一致的。
对了,你们觉得一个大三就月入过万、自己学画画学成这个样子、有马甲线的漂亮学霸优秀吗?配得上一个好男孩掏心掏肺的爱她吗?
可以的话,请你在评论区里鼓励她一下吧。
把她爸爸妈妈欠了她这20来年的认同和鼓励都给她。
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对于这种父母,别去讲什么时代变了,女性应该如何如何独立,嫁人算什么,靠自己才是王道这些宏大的东西。
分分钟激化矛盾不可收拾。
你得这样说,时代变了,现在条件好的男人家也看女方条件,我有个学姐,找了个厅长的儿子,硕博连读,家境没有人家好,但男方家觉得带出去倍儿有面儿,现在男人也都喜欢有本事的,你光会生个孩子做个家务,赚个三千块钱,谁能看得上你?什么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现在是学得好才能嫁得好。
天天给他们洗脑。
至于你学历高了嫁不嫁,那是你的事。
考研嫁不出去x
考研后要求高找不到男朋友√
不考研容易找男朋友x
不考研要求低容易找男朋友√
说白了就是很多女同学觉得结婚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而不是正儿八经找个过日子合伙人的合同,导致了只想找比自己强的男性,自然而然也就让父母对于学历的态度产生了扭曲的观念。
所以本质是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不成熟,和学历没啥关系。
觉得高学历等于高素质好未来,婚后也是好男人,这是一种病,得治。
当然,也可以抬杠说低学历好男人比例更低,这个确实是一句统计学上正确的废话。
我的核心观点是,找一个合适的人是最优先的,其他的都是加分项,而不是关键选项。
很多人的观点是,我无法辨别好人,所以我找一个外部的条件去判断。
实际上到大学阶段就应该多接触异性了,这样以后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潜力股,而不是到时候了看潜力股都被别人抢完了干着急。
识人辩事是硬功夫,多花点时间练练,是比学历价值高得多的实在本事。
@刘贤 这个考验辅导专不专业我不清楚,但考虑其公开捏造事实,意图通过挑拨群体矛盾的方式来吸引流量,个人认为其德行欠佳,缺乏基本的学术诚信,心思都放在了歪门邪道上,配不上为人师表四个字,因此不建议大家报该机构的辅导班。
考研需谨慎本身没错!由于当代研究生教育体系里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存在严重问题,学生被导师侵犯的风险是不可忽略的!嫁人难道不比被侵犯以后抛弃还好一点?教育部门还在强调导师对学生能否毕业的决定权,岂非雪上加霜?
其实,中本聪考研了吗?Vitalik Buterlin考研了吗?比尔盖茨,伊隆马斯克考上大学还退学了。都不妨碍其成为一代宗师,传奇人物。大多数人考研都符合弗兰克杨的安排定律,因为自己不知道选哪条路好,就希望能有一个超过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安排上康庄大道,通常他们都是在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以后才追悔莫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