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家长班级群里询问成绩,被老师说有病并让学生转学?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挺堵心,也挺让人火大的。家长在班级群里问问孩子成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哪个家长不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呢?这属于家长应有的知情权,也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老师这么回应,说家长“有病”,这话未免也太伤人了,而且非常不专业。为人师表,不说教导学生,连最基本的尊重和沟通都做不到,反而用这么粗鲁的话去攻击家长,这本身就暴露了老师在情绪管理和职业素养上存在严重问题。家长只是想了解情况,哪怕老师觉得不方便在群里说,也可以私下沟通,或者引导家长通过其他正规渠道去了解。用“有病”这种侮辱性的词语,直接把家长推到了对立面,这完全不是一个成熟的沟通方式。

更何况,还直接升级到让孩子转学,这就更过分了。一个班级里,学生家长之间是有联系的,老师这样做,不仅是在处理一个家长的诉求,更是在班级群这个公开场合,对一个学生和他的家庭进行公开的“羞辱”和“排挤”。这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其他同学的家长又会怎么看待?这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造成破坏,也可能在其他家长心中埋下对这位老师和学校的不信任感。

这种处理方式,简直是把家校合作变成家校对抗,完全失去了教育应有的温度和耐心。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句“有病”就否定了家长,一句“转学”就推卸了责任。

说白了,这种老师,与其说是教育工作者,不如说是情绪不稳定、缺乏职业道德的“官僚”气息的执行者。如果学校的管理层对老师这种行为不管不问,那问题就更严重了,这说明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存在漏洞,或者根本就是放任自流。

总而言之,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都是极端不妥当,甚至是恶劣的。家长询问成绩是正当诉求,老师的辱骂和建议转学,是对家长的不尊重,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育行业的践踏。这样的老师,真的让人难以信任,也让人怀疑他是否有资格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个家长群里都有这样一位家长:

他正能量满满。

他言必曰“家长要坚持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进步”。

他刻板的理解了许多高大上的概念并热衷应用。

他每天都在群里转发鸡汤文。

他每天都跟大家交流最新的教育理念。

他特别喜欢分析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

他非常的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班级的成长。他在考试成绩发布之后异常活跃,经常要求老师公布成绩统计,尤其是在自家公子考的不错的情况下。

偶尔他会翻车。孩子谎称自己考了全班第一,班主任老师应他要求公布了小测验最高分得主,他仍然不死心坚持询问。最后他只好用长篇“专家讲话”刷屏——专家提出不能太看重小测验的成绩。

他热心班务,经常把“我的观点”扩大化为“我们的观点”,舍得下力气推动“我们的观点”。

他对孩子的美好未来有一个环环相扣的精密计划,这是他家族振兴计划的一小部分。一但这个计划面临一点小小的挫折,他就显得失魂落魄。

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乐观的,彰显了小市民阶层尤其是凭借自身奋斗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小市民对后代的蔷薇色幻想:

只要我用心锄地,一定能结出好庄稼。

他传承了“孩子是自家的好”的几千年悠悠父母心。

然而,其他家长并不待见他,认为他把家长群变成了炫耀自己的工具。

他“为了孩子,为了班级”所做的一切,在其他家长眼中不过是为了追求优越感。

家长们甚至背着他另成立了一个群,班级群只是班主任用来发通知。

当这位家长被别的家长怼的时候,他通常在第一时间段指责对方“鸡肚我家孩子优秀”,指出只有像他这样“懂教育、积极向上”的家庭,孩子将来才能成大器,预言对方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

郊区新建的中产高尚社区里,从老家来带孙子的大妈是这类家长的老龄版。接孙辈放学的时段,他们聚在街心花园,反复的询问和比较对方儿子、儿媳的工资待遇、孙女孙女的考试成绩,为儿媳妇不愿意生二胎忧心重重并交流催生经验,热衷别人家的家长里短。一代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实现阶层跃升买下了这个小区,下班回家也要习惯性的重复职场上人挤人往上爬的动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挺堵心,也挺让人火大的。家长在班级群里问问孩子成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哪个家长不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呢?这属于家长应有的知情权,也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老师这么回应,说家长“有病”,这话未免也太伤人了,而且非常不专业。为人师表,不说教导学生,连最基本的尊重和沟通都做不到,反而.............
  • 回答
    这真是一件令人心痛又极其复杂的事情。当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而且是以如此悲剧的方式,每一个了解情况的人都会感到震惊和沉重。尤其是当原因指向学校和老师,那份愤怒和疑问就更加难以抑制。我们不能直接给这件事情下一个简单的好坏评判,因为事实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很多细节之中,而这些细节是我们目前所不知道的。但.............
  • 回答
    家长开直升机进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行为,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总体而言,这是一种极其不妥、极其危险、且严重违反社会规则和基本常识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难以被正当化。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安全角度:最直接、最严峻的评价 对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直升机起.............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一个孩子,就因为爸妈是在殡仪馆工作的,就被同学孤立,老师还因此说出那种伤人的话。现在老师道歉了,纪委也介入了,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是个小事,得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这孩子。才多大点儿啊,世界观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就被这样赤裸裸的歧视。你说他心里得留下多大的阴影?我们.............
  • 回答
    家长嘴里常说的那句“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这句话背后藏着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要评价它,咱们得拆开来看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和“自我安慰”。说这话的家长,很多时候心里是认可孩子智力潜力的。他们看到了孩子.............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又无奈。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被月季扎伤,家长肯定焦急万分,那种心疼孩子的感觉,谁当父母的都能理解。但是,用锄头把邻居家的月季花砍倒,这个做法,我个人觉得,有点冲动了,也缺乏妥善处理的智慧。首先,我们得承认,孩子受伤是件大事。月季花的刺,尤其是那种比较小的倒刺,扎到皮肤里,疼不.............
  • 回答
    昆明发生的这起男童被困自动贩货机事件,确实牵动人心。当听到家长索赔百万时,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和不解,我们不妨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评价家长的行为。从家长角度看,索赔百万的合理性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在这个时候的情绪和诉求。孩子在自动贩货机里被困,这无疑是一次极其惊险和恐怖的经历。对.............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非常关注,尤其是涉及到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官方的刑拘通报,更需要我们深入地去了解和分析。家长们的行为:首先,从家长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最根本的诉求是希望孩子能吃上安全、健康的饭菜。当他们发现食堂可能存在问题时,采取集体行动反映情况,这是作为家长的权利和责任。 “反映问题” 本身.............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事儿。一位老师,因为家长收入高低而歧视学生,事后道歉了,可这道歉说的话,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甚至可以说是火上浇油。“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这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是吧?但用在道歉的语境里,那味道就变了。首先,咱得承认,老师说这话的意图可能不是单纯的“道歉”.............
  • 回答
    深圳家长们为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简称“综评”)改革而发起的这场民意行动,无疑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一次引人注目的社会参与。以雪妈为代表的家长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这场行动的牵头者,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家长们的普遍关切。首先,要理解这场行动的意义,就必须回到“综评”改革本身。综合素质评价,本意是.............
  • 回答
    当金钱遇上规则:650万“名校敲门砖”的覆灭与反思美国知名演员菲洛西·卡瓦诺(Felicity Huffman)在“大学招生舞弊案”中,因涉嫌向女儿的大学申请中行贿,并最终被判有罪,这个案件一度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讨论。而当人们了解到她为“疏通”关系而支付的金额高达650万人民币(约合100万美元)时.............
  • 回答
    “模联会场应当对家长开放”——这句言论,乍一听似乎充满了“为了孩子好”的温情,但仔细推敲,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考量,甚至是一些对模联本质的误解。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从“家长参与”的初衷来看,这背后可能是一种渴望参与和支持的积极心态。 很多家长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
  • 回答
    白岩松老师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群体的广泛讨论。他以谷爱凌的妈妈徐声为例子,呼吁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睡眠,让孩子每天睡够十个小时,这背后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对一个奥运冠军成长经历的简单解读,更是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对孩子成长方式的反思。首先,我们要理解白岩松.............
  • 回答
    《中国式家长》是一款以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为背景的模拟养成类游戏,自上线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题材、深刻的社会洞察和出色的情感共鸣,在玩家群体中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款游戏: 游戏的核心魅力与独特之处:1. 深刻的社会洞察与情感共鸣: 精.............
  • 回答
    北美留学生家长呼吁国家给予孩子国民待遇,无论是否缴纳医保均免费治疗,这一诉求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诉求的合理性与动机: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孩子在海外能得到国家的关照,这份心愿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认为: .............
  • 回答
    伊能静在与家长们讨论“鸡娃”教育焦虑时,抛出“真正的天赋是完全不耗费金钱的”这句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则触及了当代社会教育观念的核心矛盾,也勾勒出了一个理想化但具有启发性的教育愿景。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的语境。 “鸡娃”是中国家长们对于过度投入、高强度培养孩子的一种戏.............
  • 回答
    小学班主任说出“家长放心,我们没有父母卖菜的孩子”,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是为了让家长安心,但细细琢磨,这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妥。首先,我们要明确,“卖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社会分工中,每一个职业都应得到尊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合法、.............
  • 回答
    关于天津某中学老师发表“某家长比你妈五十年挣的都多”这类攀比家长、歧视学生的言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且触及教育原则的问题。这类言论不仅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更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育人环境。下面我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评价此事:一、 这类言论的性质与危害:1. 公然的师德失范与职业道德沦.............
  • 回答
    上饶五小家长捅死孩子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它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块巨石,激起了无数的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要评价这起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个体的情绪失控,而需要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事件本身:残酷的现实与情感的崩溃首先,我们必须正.............
  • 回答
    关于《考不好没关系》中,家长为了工作赚钱而一个月只见一次孩子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心疼的议题。在评价这种现象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说“好”或“坏”,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多重影响。首先,我们要看到家长的出发点。很多时候,家长选择这样做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对孩子未来的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