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建党伟业》被 IMDb 列入史上最烂的 100 部电影?

回答
《建党伟业》被 IMDb 列入史上最烂的 100 部电影,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和思考。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IMDb 的评分机制与大众评价的代表性:

IMDb 的评分是用户投票制: IMDb 的评分并非专业影评人的评判,而是由广大用户通过投票产生的。这意味着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普通观众的平均观感。
可能存在“刷差评”现象: 对于一些在中国具有特殊政治含义的电影,无论其艺术质量如何,都可能在国际平台上遭遇来自不同政治立场的观众的“刷差评”。这是互联网时代评价体系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不能完全排除《建党伟业》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文化和价值观差异: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评价往往受到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历史认知的影响。《建党伟业》作为一部描绘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影片,其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历史解读等,可能与国际观众的认知和习惯存在差异。例如,一些观众可能对影片中过度煽情或简化历史的做法感到不适。
语言障碍和翻译: 虽然很多外国观众会观看译制片或带字幕的影片,但语言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仍然存在损耗。一些深层含义或微妙的情感表达可能无法完全传达给非中文观众。

二、 《建党伟业》的创作意图与艺术表现:

政治宣传属性的突出: 《建党伟业》的创作目的非常明确,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其核心是宣传党的历史和精神。当一部电影的“任务性”过强时,其艺术上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往往会受到限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影片可能在叙事上选择了更为宏大、公式化的手法,人物塑造也可能倾向于“脸谱化”,以符合主流价值观。
“群星荟萃”与叙事焦点: 影片汇集了大量明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吸引观众,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叙事过于碎片化,每个角色都难以深入刻画,最终显得“群龙无首”,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情感主线。
历史改编与艺术加工: 任何历史题材的电影都涉及到历史改编和艺术加工。对于《建党伟业》而言,如何平衡史实与艺术创作,如何在满足政治宣传的同时保持叙事的吸引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观众可能会认为影片在历史叙事上存在偏颇、简化或过度美化。
与西方主流电影叙事风格的差异: 西方电影在叙事上往往更注重人物的内心冲突、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多线叙事的巧妙编织。《建党伟业》的叙事风格可能更偏向于一种线性的、宏大的叙事,这对于习惯了西方叙事模式的观众来说,可能显得较为枯燥或缺乏共鸣。

三、 对“最烂电影”榜单的看法:

榜单的绝对性需要商榷: IMDb 上的“最烂电影”榜单,虽然有其参考价值,但不能被视为绝对的真理。电影的评价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和评价标准。将一部电影简单地归类为“最烂”往往过于片面。
“烂”的原因多样: 一部电影被认为“烂”,可能是因为剧情糟糕、表演浮夸、技术粗糙、主题空洞,也可能是因为与观众的期望不符,或是因为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或政治信息引起反感。
可能存在“政治化”的投票: 如前所述,对于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影片,很容易被带有政治立场的群体进行有组织的“差评”。这种情况下,榜单的真实反映程度会打折扣。

四、 综合来看:

《建党伟业》被 IMDb 列入史上最烂的 100 部电影,很可能是 “多种因素叠加” 的结果。

1. 艺术层面的不足: 影片可能在剧本、人物塑造、叙事节奏等方面存在一些观众普遍认为的短板,尤其是在追求宏大叙事和明星堆砌的过程中,牺牲了部分艺术的精细度。
2. 文化和政治隔阂: 其强烈的政治宣传属性、与西方观众习惯的叙事风格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历史认知偏差,都可能导致国际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
3. “政治化”的评价: 不排除部分投票行为带有政治立场,即因为影片的中国政治背景而给予差评。

如何看待?

认识到其特殊性: 要理解《建党伟业》的定位和创作背景,它首先是一部带有政治任务的献礼影片,而非完全以艺术成就为首要目标。
区分不同维度的评价: 可以将其在中国的评价(例如票房、观众的爱国情感共鸣)与 IMDb 上的国际评价分开来看。两者评价的维度和标准可能完全不同。
保持批判性思维: 对于任何评价榜单,尤其是涉及政治和文化的影片时,都要保持批判性思维,理解评价的背后可能存在的多种影响因素。
不必过于在意: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部在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的电影,其在国际平台上获得的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在中国国内的意义和价值。电影的评价是多元的,不必因此否定影片在中国社会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或引发的讨论。

总而言之,《建党伟业》在 IMDb 上的评价,更像是多种评价维度(艺术性、文化认同、政治立场、用户评价机制等)交织作用下的一个结果,它既可能反映了影片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些普遍性弱点,也可能包含了国际观众因文化和政治差异而产生的隔阂,甚至可能夹杂了“差评”的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是水军刷分行为,是典型的弱者所为,可以刷回来也可以无视。

关于建党,去看1991年的电影《开天辟地》吧。注意不是同名电视剧,是李歇浦执导的电影。

质量非常好,但是没有做过功课的会相当多内容看不懂。


user avatar

拍的非常好,就是细节省略太多,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不了解的人可能看的晕头转向。

但是对历史越了解,越觉得拍的有味道。

导演非常克制,大部分镜头处理的很好。唯一我觉得不好的,就是护国战争的朱德那段戏,太长,太个人英雄主义了。

user avatar

和《The Interview》(《刺杀金正恩》)一度被顶上IMDB第一差不多的看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