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式负重轮的致命死穴是死重太大。
交错式负重轮有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负重轮数量比其他的布置形式多得多,我举个例子,比如交错式负重轮的虎式坦克总重56吨,每侧8组负重轮,算下来每组负重轮载重3.5吨;采用大直径负重轮的T-34-85总重32吨,每侧5组负重轮,算下来每组负重轮载重3.2吨;采用小直径负重轮的IS2总重46吨,每侧6组负重轮,算下来每组负重轮载重3.85吨。
虎式坦克是这三个坦克里最重的,但它的单组负重轮载重却不是最高的,单组负重轮载重是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对接地压强、行驶阻力等等参数都有影响,还对悬挂系统设计、可靠性等等有直接影响,这个数值越小越好。
总重不变的情况下多加负重轮可以减小单组负重轮的载荷,但总车长毕竟有限,负重轮太多了肯定排列不下,所以负重轮多了单个负重轮就要小,负重轮小了悬挂行程就很难做大,而且小负重轮接地压强也大越野性不好,同样行驶速度的时候小负重轮转的圈数多寿命差,所以大负重轮总是好的。
交错式负重轮即可以做到单组负重轮尺寸大,又可以在有限的车长内放下最多的负重轮,单纯对于悬挂系统设计来说可谓是完美解决方案。
但是负重轮多意味着悬挂系统部件多,这就意味着重量大、可靠性差,同样的负重轮大也意味着重量大,交错式负重轮最致命的缺点就是重量太大。所以德国采用交错式负重轮的坦克往往总重极大,同时装甲防护、火力配置又与其恐怖的体重不相称。比如说号称中型坦克的黑豹足足有45吨,而苏联的重型坦克IS2也才46吨多一点儿,IS2正面、侧面装甲厚度均大于黑豹,火炮口径也大的多。
交错式负重轮实际上是用提高总重的方法去增加坦克的机动性,重量太大的坦克是很难部署到战场上的,因为桥梁、公路承载能力都有限,坦克太重这些东西都得临时加固,而且一片战场往往运载能力也有限,比如每天就能运100吨东西,你这坦克重50吨每天能只能运2个,要是只有30吨每天就能运3个还可以再加10吨补给。
重量太大的坦克勉强部署到战场上了其运动路线选择、进攻方向、撤退路线等等也都相对固定,实际使用起来很不灵活,这样的坦克纸面机动性再强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二战后各国无一例外的都对坦克总重限制比较严格,这种情况下交错式负重轮当然就绝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