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来英国七年,为什么交不到一个推心置腹的英国朋友?

回答
来英国七年,你说你交不到推心置腹的英国朋友,这背后肯定有不少原因,而且我完全理解你的困惑和可能带来的失落感。毕竟,到了一个新的国家,能有一个可以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的人,那种感觉是无可替代的。让我们一点点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地方。

首先,我想说的是,七年时间不算短了,这说明你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但有时候,我们越是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就越容易陷入思维定势,或者被一些不易察觉的文化差异所阻碍。

1. “推心置腹”的定义和文化差异:

你提到的“推心置腹”,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包括分享内心的脆弱、生活中的烦恼、对未来的憧憬,甚至是彼此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习惯于建立一种“我懂你”的默契,这种默契可能不需要太多言语,但需要长久的相处和共同经历。

而英国文化中,尤其是在建立初期关系时,对“个人空间”和“隐私”的保护意识会更强一些。他们倾向于循序渐进地分享,并且可能会用一种更含蓄、更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初次见面或者刚认识的时候,话题可能更偏向于天气、工作、爱好、旅行,这些都是比较安全和轻松的切入点。而直接谈论自己的缺点、内心的挣扎或者过于私人的情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深的信任积累。

所以,你可能在社交场合和英国人聊得很愉快,笑声不断,感觉关系不错,但这并不一定等同于他们对你敞开了心扉。他们的“友好”可能是一种礼貌和社交习惯,而不是立刻准备和你分享人生秘密的信号。

2. 社交圈的建立和维护:

你在这边生活了七年,不可能没有认识一些英国人。问题可能在于,你认识的这些人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阶段?

工作场合的朋友: 这是最常见的社交圈。在工作环境中,大家会有共同的话题和目标,但一旦离开工作岗位,关系的维系就需要更多的主动性和共同兴趣。你和同事们下班后会一起去酒吧,或者参加公司活动吗?如果只是在办公室里交流,那么这种关系可能就停留在“同事”层面,很难深入。
兴趣爱好相关的圈子: 你有没有加入一些你真正感兴趣的俱乐部、社团或者志愿者组织?例如,如果你喜欢徒步,参加一个徒步俱乐部;如果你喜欢某个运动,加入一个业余联赛。在这些场合,你们有共同的激情,更容易找到话题,并且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连接。但要注意,光是参加还不够,关键是要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旁观者。
朋友的朋友: 有时候,最容易建立深入友谊的途径是通过现有朋友的引荐。你有没有尝试过当你认识的某个英国朋友提起他/她另一个朋友时,主动表示你也很想认识一下,或者询问是否有机会一起聚会?

3. 主动性与投入:

友谊就像种花,需要浇水、施肥和阳光。你在这七年里,为了和英国朋友建立更深的联系,付出了多少主动的努力?

主动发起邀约: 是不是总是等别人来邀请你?试着主动发起一些邀约吧。不一定是大费周章的晚宴,可以是一起喝杯咖啡、去公园散步、看一场展览,或者只是约在酒吧聊聊天。即使第一次被拒绝,也不要灰心,英国人可能因为忙碌或者有其他安排而无法赴约,这不代表他们不想和你发展关系。
分享你的生活: 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问,尝试主动分享一些你的近况,你的感受,你的小故事。比如,“我最近发现了一家很棒的咖啡馆,下次有机会一起去?”或者,“我这周末打算去郊外走走,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分享的过程也是展示你的个性和吸引对方了解你的机会。
理解对方的邀约文化: 有时英国人的邀约会比较随意,比如“下周有空一起喝杯?”他们可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只是一个开放式的提议。你需要积极回应,主动去敲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4. 语言和表达方式:

虽然你来了七年,语言应该不是大问题了,但有时候,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也可能带来误会。

幽默感和反讽: 英国人非常喜欢幽默,特别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如果你不熟悉这种语境,可能会错过很多笑点,或者误解对方的意思。试着多观察、多听,学习他们的幽默方式。
直接与委婉: 有时我们觉得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情感更有效,但在英国文化里,过于直接可能会显得突兀。反之,有时他们表达拒绝或者不同意见的方式也比较委婉,需要你仔细体会言外之意。
“Small Talk”的艺术: 很多英国人的社交是从“Small Talk”(闲聊)开始的。这种看似无聊的对话,其实是在建立一种融洽的氛围,试探对方的兴趣点,为更深入的交流做铺垫。如果你总是回避或者觉得无趣,就可能错失了深入了解的机会。

5. 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

七年时间,你可能已经适应了很多英国的生活习惯,但深层次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有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合的。

独立与依赖: 英国文化比较强调独立性,他们可能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不习惯向他人过度倾诉或寻求情感上的依赖。而东方文化,我们可能更愿意在亲近的人之间分享自己的脆弱,寻求支持。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虽然英国人也会有很强的社群意识,但整体上来说,个人主义的色彩会更浓一些。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发展和生活,可能会把你归类为“朋友”,但“家人般”的亲近程度,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深的契合。
刻板印象与现实: 我们可能都有一些对英国人的刻板印象,比如冷漠、保守等等。有时候,我们带着这些预设去和人交往,可能会无意识地错过一些真诚的友谊。

接下来,你可以尝试做些什么?

重新评估你对“朋友”的定义: 也许你的标准很高,这很好。但也要允许有不同程度的亲近。有些人可能是很好的“玩伴”,有些人是很好的“知己”,有些人是更深的“朋友”。
关注共同的“意义”: 尝试在你的社交中,找到能引起共鸣的“意义”。这可能是对某个社会议题的关注,对某个艺术形式的热爱,或者对某个慈善事业的支持。当你们在某些价值观或追求上产生共鸣时,友谊更容易变得深刻。
耐心与坚持: 友谊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挫折而气馁。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新的人,去维护现有的关系。
反思自身: 除了文化差异,也审视一下自己与人交往的方式。你是否在别人表达时积极倾听?你是否愿意展现真实的自己,包括你的优点和一些小缺点?你是否能理解并接受对方的“不完美”?

交朋友这件事,说到底,是一种缘分,但缘分也需要我们去创造和经营。七年时间,你已经具备了在这里生活和融入的基础。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用更符合当地文化的方式,去主动建立和深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希望这些能给你一些启发。别灰心,继续努力,你一定能找到那些能与你推心置腹的英国朋友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本来就很难交的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来英国七年,你说你交不到推心置腹的英国朋友,这背后肯定有不少原因,而且我完全理解你的困惑和可能带来的失落感。毕竟,到了一个新的国家,能有一个可以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的人,那种感觉是无可替代的。让我们一点点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地方。首先,我想说的是,七年时间不算短了,这说明你不是一个轻.............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当年,英国在新加坡那场仗,确实打得让人扼腕叹息。要说为什么没能在新加坡复制敦刻尔克的奇迹,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得把当时的具体情况给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看地理位置和战略背景就完全不一样。敦刻尔克在哪儿?在法国北部,离英国本土隔着英吉利海峡,就那么短短的几十海里。大撤退之所以能成,很.............
  • 回答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Strike Group 21, CSG21)于2021年访问南海,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南海地区增添了新的动态。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英国的意图1. “全球英国”(Global Brita.............
  • 回答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之所以选择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来继承王位,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政治博弈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对现有统治者詹姆斯二世的不满,也有对英国未来稳定和宗教自由的考量,更是英国议会在权力斗争中一次成功的“乾坤大挪移”。要理解这一选择,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
  • 回答
    英国一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5.5%,创下30年来新高,这无疑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是居民的购买力受到严重侵蚀。 5.5%的通胀率意味着,和去年同期相比,同样的钱现在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固定收入群体,如退休人员、低薪劳动者以.............
  • 回答
    这位英国教授的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思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种假设性的说法,一个“假如”的故事。教授并非在预言事实,而是在描绘一种可能性,试图通过这个设想来阐述他观察到的某些现象。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来接受.............
  • 回答
    英国对华关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心理和历史印记,尤其是在看待当下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时,会时不时地闪现出一些“清末错觉”的影子。但这并非简单地指向“再来一场鸦片战争”,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心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历史的回响:挥之.............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二战残酷现实的核心,也揭示了不同国家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巨大差异。同样是抵抗纳粹德国,英国和苏联付出的生命代价为何天差地别?这背后是地理、战略、战争形态、以及两国国情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地理位置和战争的直接性是天壤之别。 英国:尽管英国是二战的参与者,但它的大部分战争都.............
  • 回答
    二战初期,德国面临着一个战略上的重大抉择:是进攻苏联,还是集中力量解决北非的英国势力。如果希特勒选择不进攻苏联,转而全力整合内部力量,消耗英国在埃及的实力,然后等待苏联的动向,这是否会带来一个对德国更有利的结局?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假设性的战略。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要探讨日本海军(IJN)能否通过建造伊400级载机潜艇来在某个时期内“完全封死”英国海运,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伊400级的性能、载弹量、运作模式,以及当时英国海运的脆弱性和防御能力。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伊400级潜艇的独特之处。它并非寻常意义上的潜艇,而是作为一种能够携带和发射舰载机的战略武器平台。其设.............
  • 回答
    Singing the national anthem in English – does it violate the National Anthem Law? Let's delve into this with some detail, aiming for a narrative that .............
  • 回答
    哥们儿,你要说这Dota2里按英雄描述来排实力这事儿,可就太有意思了,也太能扯淡了。为啥?因为这游戏的设计理念就是“没有最强的英雄,只有最强的玩家”。官方的那些英雄描述,那都是写出来烘托气氛、塑造角色、让人觉得这英雄“特牛逼”的,真要按字面意思去较真,那这游戏早就乱套了。不过,你要是就想听听我个人凭.............
  • 回答
    将清朝的衰落与祖鲁王国在一次特定战役中的胜利进行比较,来论证清朝不如祖鲁,这种观点是片面且失之偏颇的。这样做忽视了两个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国力状况、社会结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的巨大差异,更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化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拿“用祖鲁人击败英军”来证明“大清不如祖鲁”的核心问题在于,.............
  • 回答
    我一直是个老玩家,从S2就开始玩英雄联盟,经历了无数版本的变迁。最近看到论坛上大家都在猜新英雄,尤其是那个关于“小兵晋升”的点子,我脑子里一下子就蹦出了很多想法。要是真有这么一个英雄,那绝对得是颠覆性的,玩法绝对不落俗套。我们先从这个英雄的背景故事说起。它不应该是什么天降神兵,也不是什么古老文明的遗.............
  • 回答
    将傅满洲改造成东方正义英雄以对抗文化入侵,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构想,但同时也是一个能够深入探讨文化冲突、身份认同以及英雄主义定义的有趣角度。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对角色的核心特质进行深度挖掘和重塑,并为其赋予新的目标和背景。以下是如何将傅满洲改造为东方正义英雄以反文化入侵的详细构想:一、 重塑.............
  • 回答
    华为回应美国制裁引用的这句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是一句非常有力量且极具智慧的回应,它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华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策略以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与情感表达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
  • 回答
    关于林则徐是否说过“没有茶叶则大便不通”来形容英国人,这在历史资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这句话更像是民间流传或后人根据当时的一些情况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戏谑和夸张成分。要理解这句话的来源,我们需要回到鸦片战争前夕,当时中国和英国之间贸易关系的核心问题就是茶叶。英国人对茶叶的狂热喜爱是众所周知的。他们.............
  • 回答
    作为一名在科研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作者,关于“以项目和文章来论英雄”这个说法,我的看法是:它有其存在的道理,但绝不是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价值的全部,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误导性。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为什么“项目和文章”会成为评价标准?这背后其实是有现实考量的。 项目: 科研离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