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吕布当时听说二十甲士来抓他,连夜收拾细软润了
哪用的着冷兵器时代。解放前我军中就有这种横勇无敌将。
1907年出生在邢台市农村的吕俊生,少年时代十分艰苦,为了生活干过镖师,上山西下河南。
1937年在太行山上,他在人均预期寿命50多岁的时代,以30岁高龄加入了革命的队伍,成为129师一名普通战士。
1938年7月参加山东夏津战斗的时候,一个人手持双刀第一个冲入敌阵,一人砍杀27个鬼子,这可是1938年以前的老鬼子,战斗力跟后来的补充兵员完全不同,也不是大阪师团。
老爷子身高一米九几,冲到一帮平均身高一米五的鬼子堆里,估计鬼子都吓破胆了,抬头仰望,怹手里双刀平着挥正好抹他们脖子,顺手不累。战后评为一级战斗英雄。
紧接着在12月战斗中,他一个人砍死砍伤60多伪军。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他一个人指挥工兵破坏外围工事后带队向前突击被碉堡阻碍,他自己一个人摸上去,从射击孔里把机枪抓出来,一举拿下碉堡。(碉堡?屌爆了!)
后来在阎家庄战斗中一个人带领全连打死108人,被上级评为英雄连长,所在连队被评为英雄连队。
这么彪悍的英雄因为战斗中多次负伤,解放后就退伍转业了,因此错过了授衔,晚年在村里担任领导职务,1970年,在全村观看抗战电影时候看到胜利情节时放声大笑而死。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武神附体不是吹得!小不小菜一碟不好说,但是如果谁要说不可能你就拿这位几百人斩的老爷子举例就行。
不是,很危险。
比如嘉靖时倭寇劫掠如皋县被明军堵住,其中有一个倭寇首领,头戴红缨盔手持寒光刃,舞刀如飞,须臾间进击陷阵便杀死两名明军民壮,然后他就被围住了,再然后,他就死了…
那个···
题主啊
你说的是精兵啊····
一般那种比较差的杂兵,比如日本的足轻、中世纪的扈从、我们的厢军、乡兵之类的,是不算的
虎将,身高一米八一米九,体重200多,穿着铠甲,骑着马
加起来接近三米高
你这边,拿着被贪污的破铁刀、被贪污的一天只能吃两顿还吃不饱、被文官瞎指挥,敌人还没来先跑半天列阵图已经累了个半死,一个月操练不了一次,其他时间都在给文官家里干私活。身高一米五一米六···铠甲是什么?自己在前边摆阵图,后边儒家的干吧小鸡子没事咳几声尽显柔弱那种的压阵(注:狄青讨伐侬智高的时候,文官想抢功劳,逼武将进攻昆仑关,失败,狄青也只能把武将杀头,拿文官没办法··当然也可能是狄青已经被韩琦驯服了也说不定)
这种情况下
虎将一个人赶着几百人跑都很容易
就算士兵不跑,后边的儒家大师也会跑,然后大军就败了··
----------分割线------------
而到了精兵这个层次
那也是身高一米七一米八,体重一百五六,穿着铠甲,拿着精钢打造的大刀
还会列阵的那种,
你冲不进去的啊兄弟··········
当然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
比如有答主举例的军中温侯,吕俊生
看历史记录,他年轻时候在镇上,也是能拿着十几斤的大枪舞动半个小时不累的主儿
加上身高也有一米九
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人身上也是没盔甲的,而且已经是混战局面了
这时候,吕俊生冲进去就是可以说是一下就能解决一个
如果被缠住了,就很难了
后期有一次吕俊生和几个战士遇到三个鬼子,吕俊生是先快速对付两个,然后去对付被战士们缠住的最后一个。
如果三个鬼子抱团了,吕俊生也得很要花一点时间
吕俊生的事情啊,有很多,像是冲到碉堡,从射击口里抓住机枪枪管一把给拉出来啊,开会回来遇到武工队抓叛徒,因为叛徒在屋里,武工队进不去,急的吕俊生一脚把墙踹塌了,进去把叛徒就薅出来了,还有六十多岁晚上走夜路,遇到两头狼·····
然后吕俊生就多了狼皮的褥子用来铺床············
如图所示
吕俊生,手长胳膊长,鬼子的枪够不到他····
加上当时是混战,我军和敌军混在一起,鬼子没法几个人聚集在一起,是挨个上的
同样的,吕俊生力气也大,一下一个,没有耗费体力
毕竟大家看拳击赛,打完一个回合,两个选手就都累成狗了········
全力出拳或者全力刺杀出去,很累的
比如波比跳,慢慢的跳,一百个没问题,急速快速的跳,十个就很累
打仗时候都是求快,求力气大
实际上爆发时间就很短
这时候,不被几个人拖住,或者被战斗力想当的人拖住,就很重要了
三八式步枪重3.73千克,加上30年式刺刀为4.1千克。枪身全长127.6厘米,再加上30式单刃刺刀后就可达166.3厘米。
大家推算一下吕俊生的高度·············
在看看同时期日本人站在166旁边的高度
嗯············
兄弟,孤身一人冲阵的叫憨批,不叫猛将。
什么叫阵?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几百上千人有序配置武器,枪矛盾刀层层叠叠,只要不是弱智,谁会冲?自杀也不是这么搞的。
就拿战神代名词项籍来说吧,人家的自杀性冲阵是怎么搞的?
首先,他有最精锐的仆从二十八骑,而追他的汉骑只有数千人,数千人当然不少,但要注意“汉军围之数重”,既然数重,就必然有有疏有密,有被精骑突破的空隙。然后,项羽将突击队分成四队分别突击,在汉军调动后,才找到破绽冲击,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冲人堆里放战吼(这家伙战吼绝对满级,自带威慑),瞄准阵前指挥官斩杀,把汉军的尖兵惊退,冲击汉军的普通部队,然后才是汉军皆披靡。然后呢?项羽冲完一轮后没有立刻回头或者恋战,直接冲出和手下会合成3部分,拉扯汉军分散让汉军没时间结阵,制造更多破绽,在汉军包围网刚刚成行时,继续冲击薄弱处,择机优先斩杀指挥官,让各个基层指挥官在指挥部队和防止被斩首的选择之间顾此失彼,一旦出错就是被斩的下场。
项羽这次表演,本质上是发挥精锐兵力优势和自己的个体战力优势的机动小部队拉扯战术。靠的是项羽捕捉部队空隙的惊人嗅觉和恐怖的单挑能力,不是文人以为的靠武力硬肛过去。而在马力匮乏无力突阵后,项羽果断下马短兵步战,封杀汉军用弓弩的空间,让汉军的人数优势无法转换成战斗力,利用装备和体力优势杀伤普通汉军,这还是项羽死志坚定宁愿被消耗的原因。
有时候我不得不佩服刘邦,以项羽这个变态的战斗力、对骑兵的透彻了解、恐怖的嗅觉和对战场节奏的精准把握,再配上全盛期那支精锐楚军。他是怎么败而不死,一而再再而三和项羽纠缠的?又是怎样的勇气,能让他一直面对这个无解的变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