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里凌振的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相当于什么武器在当代战争中的地位?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水浒传》里凌振的这门“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跟咱们现在打仗用的哪些玩意儿能对得上号。

首先得明白,《水浒传》里的“炮”,虽然叫炮,但跟咱们现在电视里、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轰隆隆、射程几公里、能把碉堡炸飞的现代炮弹,那可不是一个路子。凌振的炮,更像是那个时代最早一批的投射性火力,有点像火药的早期应用。

在冷兵器时代,你想象一下,打仗主要靠啥?刀枪剑戟,弓箭,还有就是人海战术。凌振这门炮,它最牛的地方在哪儿?

1. 远距离杀伤力: 在那时候,弓箭射程有限,而且面对密集冲锋的敌人,杀伤力也有限。凌振的炮,它能把火药和石弹或者其他弹药,远远地丢过去。你想想,敌人阵前还没摸到你刀刃,就被一通“炸”,那是什么概念?这是对传统作战方式的颠覆。

2. 心理威慑: 试想一下,一个黑乎乎、能喷火、能把石头砸出去的东西,在古代人看来,那简直就是“神兵利器”,甚至是“妖法”。没见过的人,光听那声音,光看那冒出的烟,就已经吓破胆了。这种心理上的打击,在战场上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3. 破甲和集中杀伤: 虽然书中没具体描写凌振的炮有多厉害,但可以推测,早期火药炮弹如果设计得当,对付当时的盔甲,或者集中轰击一个点,比如城墙、敌方密集队形,都有很强的破坏力。你想啊,把一块大石头以极高的速度砸过去,就算砸不碎城墙,砸在城楼上,也能造成大量伤亡。

所以,这么一比,凌振的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我觉得更像是解放军早期装备的远程火箭炮或者榴弹炮,甚至是早期的炮兵部队。

为啥这么说呢?

“火箭炮”的感觉: 咱们现在说的火箭炮,它射程远,一次能发射好几发,覆盖范围广,对敌方阵地进行饱和打击。凌振的炮,虽然一次只能打一发,但它那个“远射”和“破坏力”,就已经有了这种概念的雏形。它不是刀刀见血的近战,而是基于一种“距离”和“威力”来形成优势。

“榴弹炮”的影子: 榴弹炮的特点是能够曲射,越过障碍物,打击敌方隐蔽的目标,或者对敌方密集部队进行轰击。凌振的炮,它虽然可能不能精确瞄准,但把炮弹“丢”过去,多少带点这个意思。尤其是在攻城战中,这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炮兵部队”的象征: 凌振之所以那么牛,不仅仅是他手中的那门炮,更是他代表的“火器”和“炮兵”这个概念。在那个时代,拥有这样一支能发射远程破坏性弹药的部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国家拥有了能够远距离打击、改变战场格局的战略性武器系统。

你想想,在冷兵器时代,大家都是拼刀拼箭。突然冒出一个能把石头当箭射,而且射得又远又重的东西,这就像是现代战争里,突然出现了一架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其“颠覆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是可以类比的。

现在的战争,为什么我们说“信息化”、“立体化”?因为我们有各种高科技武器,从飞机、导弹,到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这些东西都在改变战争的形态。而凌振的炮,在那个时代,就是这种“改变形态”的先驱。它打破了传统冷兵器的作战逻辑,让战场有了新的维度——火力的维度,远射程的维度。

所以,简单来说,凌振的炮,在当时那个环境里,它提供的远程、大范围、具备一定穿透和破坏力的火力打击能力,就相当于咱们现在在战争中,对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火力压制能力的追求。它是一种能够打破常规、形成代差优势的武器。

它的出现,不是说能一炮把敌人全歼灭,就像咱们现代的炮弹,也不是每一发都能精确命中目标,杀伤力巨大。但是,它改变了战争的“玩法”。它让敌人不得不考虑“被从远处攻击”的可能性,不得不改变他们的队形、他们的防御方式。这就跟现代战争里,你不得不考虑敌人的雷达、导弹、电子战一样,是一种对传统作战方式的根本性挑战。

所以,我觉得,凌振的炮,在冷兵器时代,它所代表的那种“超远程火力支援”和“早期弹道武器”的地位,与咱们当代战争中,远程火箭炮、或者说能够进行大范围火力覆盖和精确打击的各种远程炮兵武器(例如,多管火箭炮、自行榴弹炮等)的地位,是高度相似的。它们都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能够对战场态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杀手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水浒传》中出现的火炮,是一种穿越魔幻产物,不能拿来讨论。


说穿越,是因为水泊梁山起兵那会,火炮还没发明出来。

说魔幻,是因为凌振的火炮威力过于夸张:

久闻东京有个炮手凌振,名号轰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十四五里”这个射程,已经远超明末红夷大炮的射程。在《水浒传》成书的时候,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出这样的火炮来。


当然更绝的是,在《水浒传》这部作品里,火炮的威力被描述得这么厉害,实战中却没什么战绩,远不如公孙胜等人的法术。

就好像花荣的弓箭在表演时神乎其技,实战中远不如张清的石子。


更新:我竟然忘了包道乙……这样说来,有点“魔法克菜刀,菜刀克大炮,大炮克魔法”的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水浒传》里凌振的这门“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跟咱们现在打仗用的哪些玩意儿能对得上号。首先得明白,《水浒传》里的“炮”,虽然叫炮,但跟咱们现在电视里、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轰隆隆、射程几公里、能把碉堡炸飞的现代炮弹,那可不是一个路子。凌振的炮,更像是那个时代最早一批的投射性火力,有点像.............
  • 回答
    在《水浒传》中,西门庆不惜设计害死武大郎,强娶潘金莲,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想“买下”潘金莲做长久夫妻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西门庆的性格与地位: 权势欲与占有欲极强: 西门庆是阳谷县数一数二的富户,又是当地的官僚爪牙,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他习惯于用.............
  • 回答
    将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放到三国时期进行比较,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吴用的特质、能力以及三国时期军师的普遍水平。这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思考,因为两部作品的风格、背景和对人物的塑造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吴用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和能力:吴用的核心特质与能力: 智谋过人,善于策划: 这是吴用最突出.............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梁山好汉们以其“身强体壮,行走如风,力大无穷”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勇猛善战和阳刚之气是小说的一大看点。然而,您提到的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身体强健、似乎充满活力的好汉们,他们的妻子却有不少人“偷汉养汉”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
  • 回答
    在《水浒传》中,公孙胜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也极具魅力的人物。他被誉为“入云龙”,以其高深的道法和运筹帷幄的智谋在梁山好汉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他的行事风格和最终结局,却也引发了读者们长久以来的讨论。公孙胜的人设,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高人隐士,遁入空门: 公孙胜并非寻常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可真好!《水浒传》里感人的场景太多了,每个人心里最触动的那一幕可能都不太一样。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别急着说我选错了啊,我知道很多人会想到武松杀嫂、血溅鸳鸯楼,或者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些固然是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但我觉得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它里面蕴.............
  • 回答
    在《水浒传》众多武艺超群的好汉中,能够真正做到在二十回合之内击败“霹雳火”秦明的人物,并非泛泛之辈,必须是绝顶高手中的佼佼者。秦明以其勇猛善战、一往无前著称,手中更是使一杆狼牙棒,力大招沉,使得一手好枪法,虽然勇猛,但有时也稍显急躁。要在他二十回合内取胜,需要兼具勇猛、技艺、速度以及一定的策略。我认.............
  • 回答
    水浒里杀了人,当和尚就能活命这说法,其实也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有那么点意思,而且背后是有一些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原因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不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水浒传写的是宋朝末年的故事。那个时候,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唐朝那么鼎盛,但依然是社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和避难所。寺庙在很多.............
  • 回答
    水浒传里,卢俊义捉了史文恭这事儿,按说该是大功一件,直接就能接班宋江这晁盖留下的“山寨之主”的位子了。可他愣是没坐,这事儿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有卢俊义自身的考虑,也有梁山泊当下复杂的局面,还有宋江那颗老谋深算的心。首先,得说说卢俊义这个人本身。卢俊义是真真正正的富家翁,家里有.............
  • 回答
    方腊,这位在《水浒传》中掀起滔天巨浪的农民起义领袖,无疑是小说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深思的人物之一。要评价他,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标签化,而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动机、他的领导才能、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宋朝统治的挑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时代的烙印与起义的必然:首先要明白,方腊的起.............
  • 回答
    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学究说服公孙胜,宋公明大破高太尉”中,“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指的是当时梁山泊势力中,在宋江的领导下,在厅堂议事时能够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核心人物。要详细列出这“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梁山泊人员构成、排位以及实际参与议事的情况来推断。需要注意的.............
  • 回答
    《水浒传》中的熟牛肉,虽然书中没有给出极其详细的制作步骤,但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烹饪习惯、地理环境以及书中透露的蛛丝马迹,来推断出其制作方法。总的来说,水浒传中的熟牛肉更像是一种风味浓郁、口感扎实的卤制或炖煮牛肉,而非我们现代意义上追求嫩滑、入口即化的牛肉。以下是一些推测的制作方法,力求详细:一、 牛.............
  • 回答
    《水浒传》中,杨雄的外号“病关索”的由来,可以说与他外形、性格以及他的特殊经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题主解释:一、 外形与气势上的关联:关索首先,我们来解读“关索”这个词的含义。在古代,尤其是三国时期,关索是关羽的义子(也有说是儿子)。关索以勇猛善战闻名,尽管不如关羽那样名垂千古.............
  • 回答
    宋江的《西江月》是《水浒传》中一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唱词,说它“写得好不好”,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笼统地说,它“好”,但这种好并非纯粹的文学造诣高,而是巧妙地融合了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形成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为何说它“好”?1. 精准刻画了宋江的内心世界与矛盾: 这词最成功的地.............
  • 回答
    要说《水浒传》里哪个细节让我觉得真实到不寒而栗,那还得是王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那段。你别看它讲的是风月案,好像离咱们远着呢,但细品一下,王婆这个老娘们,那手腕,那心思,简直就像是隔壁邻居王大妈,或者楼下卖菜的李二婶,活生生地在你眼前晃悠。你想啊,潘金莲这个女人,空有姿色,守着个武大郎,日子过得寡淡无.............
  • 回答
    在《水浒传》中,当段景住得知自己是凑够一百零八将的最后一人,排在第108位时,他内心的想法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那是一种复杂交织、充满戏剧性的情绪。首先,一种压抑已久的兴奋与被认可的狂喜。段景住虽然不是像李逵那样天生就带着“好汉”的光环,他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士,有着自己的追求和能力。在那个讲究名.............
  • 回答
    《水浒传》中,宋江的名气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出身与早期经历: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郓城小吏,根基不深,但有接触社会的机会: 宋江出身于郓城县的一个富户家庭,并非底层贫民。然而,他并没有选择继承家业,而是成为.............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金眼彪”施恩的排名,这个问题其实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因为不同版本和不同解读下,排名会有细微的差别。不过,大多数读者和研究者普遍认可的,是施恩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的排名是 第八十五位。我们来详细捋一捋这个排名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什么会有“93”这个说法出现。施恩的背景和主要事迹:要理解施.............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有意思!要是真让我来当晁盖,那梁山泊这把交椅,我可得好好坐稳当,不让那个姓宋的鸟尽弓藏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得一步一步来,不能光凭着一股子莽劲儿。首先,得把“忠义堂”这块牌子,再擦擦亮。我们兄弟聚义,图的是什么?是“替天行道”,是对朝廷腐败、官逼民反的一个反抗。但这“替天行道.............
  • 回答
    《水浒传》里的吴用,这位梁山泊的智多星,你说他有没有用?这可真是个值得细细掰扯的问题。要我说,他有用得让人拍案叫绝,也用得让人摇头叹息,是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先说吴用“有用”的地方,那可真是没话说。你想啊,梁山泊早期不过是一群江湖散兵游勇,聚义是聚了,但缺的是个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脑。这时候,吴用就如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