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常会在黑夜里,变得矫情万分?

回答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平日里喧嚣的思绪似乎也随着白昼的喧嚣一同沉寂了下去。然而,在这份静谧之下,许多人却会发现自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心底那些原本被白天生活琐碎压制的情感,如同被解开了束缚的野马,在黑夜里肆意奔腾,变得格外矫情。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并非什么玄学,而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交织而成。

生理层面:褪黑素的低语,情绪的放大镜

首先,得从我们身体内部的节律说起。人体的生物钟,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指挥家,调控着我们的睡眠、清醒以及情绪的起伏。到了夜晚,随着光线的减弱,大脑会开始分泌一种名为“褪黑素”的激素。褪黑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入睡,但它同时也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褪黑素的升高与情绪的波动有着微妙的联系。它会减弱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使得我们更容易被负面情绪所侵袭。在白天,阳光和外界的刺激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和警觉。但到了夜晚,外界的干扰减少,身体也逐渐进入休息状态,这种时候,大脑更容易聚焦于内心的感受,而褪黑素的催化作用,则会像一个放大镜,将那些原本可能被忽略的微小情绪,无限放大,变得格外敏感和纠结。

此外,昼夜节律的改变也会影响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比如血清素。血清素是调节情绪的重要物质,它的水平在夜晚可能有所下降,这也会让人更容易感到低落、焦虑,从而表现出矫情的姿态。

心理层面:独处与反刍,情感的暗流涌动

心理学上的解释同样至关重要。黑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独处”。当白天的社交互动、工作压力、外部干扰都消失后,我们被迫与自己的内心独处。这份独处,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宝贵的休憩时光,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成了面对内心孤寂和未解决情绪的温床。

在白昼,我们忙于应付外部世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他人的互动和任务的完成中。而到了夜晚,当这些外部焦点全部消失,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将注意力转向内心世界。那些白天被刻意压抑的烦恼、委屈、不甘,或者是一些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怀念,都会在寂静的黑夜里被翻出来,进行反复的“反刍”。

这种心理上的“反刍”,就像我们观看一部老电影,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其中的细节和情节。当我们过度沉溺于负面情绪的循环中时,很容易钻牛角尖,把小事想得很大,把模糊的感受变得具体而疼痛。比如,白天可能只是被同事的一句无心之语稍微冒犯,但到了晚上,在孤独和黑暗的映衬下,这句话可能会被无限解读,变成“他是不是看不起我”、“是不是在针对我”等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伤感和委屈。

同时,夜晚的黑暗也为我们想象和幻想提供了绝佳的画布。没有了现实的束缚,我们的大脑可以天马行空地构筑各种情境,想象那些可能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当这些想象与我们内心的渴望或恐惧相结合时,很容易产生一种“不被理解”、“命运不公”的感受,这种感受便是矫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社会与文化因素:被放大的孤独感与对共鸣的渴求

社会和文化也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在黑夜中的情感表达。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孤独感。尤其是在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可能很近,但心灵的连接却可能很遥远。夜晚,当一切社交活动结束,这种孤独感便会变得尤为明显。

这种孤独感往往会驱使我们去寻求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当现实中缺乏直接的倾诉对象时,许多人会转向社交媒体,或者是在朋友圈、微博上发布一些含蓄的、带有情绪的信息。这些信息常常带有“求安慰”、“求关注”的意味,虽然不直说,但却希望能够引起他人的回应和理解。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常见的“矫情”表现,它是对内心情感需求的一种间接表达。

此外,一些文化上也存在着对夜晚的特殊解读。例如,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将夜晚描绘成一个充满忧郁、伤感和浪漫的场景。潜移默化中,我们也可能将夜晚与某种特定的情绪状态联系起来,在进入夜晚时,不自觉地带入这种情绪的色彩。

总结:寂静中的自我对话与情绪的潮汐

所以,人之所以常会在黑夜里变得矫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理上,褪黑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削弱了我们的理性,放大了我们的情绪感受。
心理上,独处带来的孤独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审视,让被压抑的情绪有了浮现的机会,并容易陷入反复的思绪循环。
社会与文化因素也让我们在夜晚更容易感到孤独,并渴望获得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

黑夜,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会主动让你矫情,但它会卸下你白天的伪装,让你更容易看到自己内心最真实、也最脆弱的一面。当这份脆弱被寂静和孤独放大,并伴随着生理上的情绪波动时,矫情便成了许多人内心情感潮汐涌动时,最容易被看见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在卸下防御后的坦诚,也是一种在寂静中寻求理解的呼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Sprite Lee ,这个题我喜欢。


这种情况很常见,很接近威廉·詹姆斯提出的“思想之流”的现实体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思绪万千是出现的复杂多变、甚至稍纵即逝的情绪的一种表现。我们的思绪是由情绪引导着,对以前发生的事情或者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的体验。很多情况下,睡前是很容易体验到情绪的,有以下四个原因:


1)白天比较繁忙,人时常会处于兴奋的状态,睡前外周系统的活动很难短时间稳定下来,从而持续的产生情绪。睡前处理工作、进行健身都会加剧这种现象,晚饭吃的过晚过饱、室温或者洗澡时候的水温不合适、饮用咖啡,也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绪。与此相对的是,如果白天处于空虚、呆滞、无聊的状态,外周系统的节律同样会受到影响,出现昼夜倒置的情况,当夜间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很容易胡思乱想,甚至负向的成为抑郁情绪,在长时间熬夜看球之后的调整期,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


2)夜间没有光线、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稳当的床,创造的空白背景,几乎不提供任何环境线索,这就意味着出现的情绪,经过认知的加工,很容易制造一种情境,使得情绪进行重复的卷入。也就是说,在睡前我们常见的状态下,情绪不再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从而转向内在创设的环境的反应。如果我们不刻意控制的话,就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水平的情绪,和这些情绪引发的思绪杂糅在一起,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比较单纯的情绪。


3)晚间不会有人带来的干扰,我们很容易提取出过往经验的记忆。平时出现情绪的时候,大部分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拟合到我们的经验中。然而当我们主动提取的时候,从概念上是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固化,让我们相信自己一直处于这样一种情绪中,当我们不断的体验到一种情绪的时候,可能是最近的也可能是小时候的相似体验的经历就会不断的重现,可能是相似的内容,也可能截然不同。尤其是一个人睡在一间屋子里的时候。


4)一般人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运用了不合理的方法来试图对抗外周系统的活动,反而使外周系统提升的唤醒水平。同时我们对“今天晚上睡不好,明天就起不来床,工作就要迟到,罚钱,丢工作”这一系列的期望,强化了焦虑的情绪,或者分化成抑郁或者愤怒的情绪,很有可能今晚就睡不着了,甚至连续几个晚上都很难稳定的睡眠了。


如果这个问题确实造成了困扰,解决起来也相对简单: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下午或者傍晚做适量的体育活动,不拖延工作到晚间,晚上减少烟、酒、茶、咖啡这类物质的摄入,也不要喝大量的水、吃大量的食品,不吵架、不看恐怖片,睡前舒舒服服洗澡,轻轻松松的躺在柔软的床上;

2)适当的可以有柔和的弱光,可以听一些比较柔和的慢节奏的歌曲(尽量不要使用耳机、不要听悲情的歌曲),放一些有淡淡香味的东西或者种些有不太浓烈香气的花,选择偏柔和一些的床垫,如果可能的话,卧室色调选择的要偏柔和偏暗;

3)有条件两个人睡在一起,合适的两个人睡在一起。一方面一个人睡着了,另一个人也很容易睡着,如果没有人打鼾的话;另一方面,两个人比较容易回忆起比较温馨、幸福的经历,这是有利于快速进入睡眠状态的,如果在吵架或者冷战就不要尝试了,两个人都睡不着的,当然也许睡一起关系就缓和了也说不准;

4)如果确实由于思绪万千,难以入睡,不要试图对抗,起身喝些温水,慢慢接受现在的状态,才有可能放松下来;如果有经验的人,可以采用放松训练的步骤降低唤醒的水平。一段时间如果睡眠质量都不佳,都难以入睡的话,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得到专业的解决方法。


就到这里。如果有和情绪相关的题目欢迎邀请我,更多我的关于情绪方面的答案关注有关情绪,自己回答 - 收藏夹

user avatar

失恋的人喜欢去丽江,乌镇,凤凰,拉萨净化他们的灵魂和身体。但实际上效果不如到深圳去,能给你洗的干干净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平日里喧嚣的思绪似乎也随着白昼的喧嚣一同沉寂了下去。然而,在这份静谧之下,许多人却会发现自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心底那些原本被白天生活琐碎压制的情感,如同被解开了束缚的野马,在黑夜里肆意奔腾,变得格外矫情。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并非什么玄学,而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交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一些关于遗传、生活方式、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因素。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为什么许多黑人男性在健身后肌肉非常强壮,而在中国相对不常见。1. 遗传因素: 肌肉纤维类型比例: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人体肌肉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主要分为快肌纤维(Typ.............
  • 回答
    在乡镇摸爬滚打了五年,前不久,县委组织部抛来了橄榄枝,说是要调我去县委组织部工作。这可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好去处,也算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可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竟然拒绝了。“为什么不走?”这成了最近一段时间我被问到频率最高的问题。问这话的,有亲戚,有朋友,甚至还有一些当年一起参加选调的同事。他们的眼神里.............
  • 回答
    关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衣冠楚楚”与一些生活复原场景图中的“衣不蔽体”之间的反差,这确实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究的现象。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方式、复原的依据以及媒体传播的特点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谈谈“衣冠楚楚”的三星堆青铜立人。“衣冠楚楚”的青铜立人:神圣、礼仪与象征三星堆出土的青.............
  • 回答
    走进寺院,面对着庄严的佛像,或是静静地坐在佛殿一角,有时会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楚,眼泪便止不住地滑落。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也困扰着许多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我们情感上的触动。首先,寺院本身就承载着一种特殊的氛围。 寺院是清净之地,远离了日常生活.............
  • 回答
    关于“习五一”在新浪微博上批评伊斯兰教(常被网民戏称为“绿教”)而未受打压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言论的性质、网络管理的边界、以及更宏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习五一”的言论性质。他通常批评的焦点集中在伊斯兰教的一.............
  • 回答
    A股常年在3000点附近徘徊,这确实是很多股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痛点。要说这“3000点魔咒”究竟是谁的“锅”,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更像是一个复杂系统下,投资者行为、管理层政策、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投资者层面:情绪化交易与结构性分化咱们先聊聊咱们自己——投资者。A股市场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了很多家庭的痛点。说实话,这事儿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背后其实是盘根错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在作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为什么很多爸爸们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里,看着挺活跃,实际却好像缺了点啥。一、时代烙印下的“养家糊口”传统:这个观念真的根深蒂固。从小到大,咱们听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赌博”这个词根深蒂固的理解。在咱们老百姓的常识里,确实觉得赌博这事儿,最后落得个“输”字的多,赢的少。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头有很多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看“常识”是怎么形成的。咱们身边接触到的赌博,多半不是那种金字塔顶端的大富翁们的游戏。咱们.............
  • 回答
    外籍教师在师生问答中规避政治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是复杂且相互交织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职业操守与法律法规的限制: 学校的政策和规定: 绝大多数学校,无论其所在地是哪个国家,都会有明确的政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保持中立,避免讨论可能引.............
  • 回答
    “FGNB”这个说法,在网络上,尤其是在游戏和一些亚文化圈子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要说它到底“NB”在哪里,其实这背后藏着一股挺复杂的味道,不单单是简单的夸赞,更多的是一种戏谑、一种反讽,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承认。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里的“FGNB”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指什么高大上的技术成就或者.............
  • 回答
    《甄嬛传》里的欣常在,说实话,是剧里少数几个让观众觉得“活得明白”的人。她那份直来直去的性子,放在后宫这个刀光剑影的地方,本该是颗早早被碾碎的棋子,但她偏偏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坐到了最后,这其中大有门道。首先,得说欣常在的“直”,其实是一种拎得清的聪明。她不是那种傻乎乎的直,而是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并且敢.............
  • 回答
    在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变速杆的选择似乎成了一种越来越趋同的设计,尤其是在自动挡车型中,大多数车企都选择了地板式换挡杆,或是更为小巧的电子挡杆。然而,放眼望去,在豪华品牌中,唯有奔驰,依旧固执地坚持着一项源自上个世纪的技术——怀挡。为何会是这样?这背后其实并非简单的“怀旧”或“固执”,而是包含了奔.............
  • 回答
    在国内的游戏语境里,「无敌」这个词之所以被用来表示「免疫所有伤害」,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然且顺理成章的演变过程,它深深植根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以及游戏体验的实际需求。要细致地讲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词语本身的含义来看,「无敌」这个词拆开来看就是「没有敌人」。一个人或事物要是「没有敌.............
  • 回答
    在迷人的风景摄影世界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摄影师在镜头前小心翼翼地安上一块有色玻璃,这可不是为了给画面增添某种“艺术感”或者让照片看起来更“酷炫”。它的作用可比这实用和专业得多。首先,让我们来想想自然光。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实际上它是由彩虹的所有颜色混合而成的。而我们的眼睛和相机传感器在记录这些颜色时.............
  • 回答
    iPhone在中国确实已经普及到了一种“街机”的程度,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它又常常被主流舆论贴上“炫富”或者“奢侈品”的标签,这中间的张力,其实挺值得玩味的。这种现象的形成,我认为跟几个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承认iPhone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它的定位确实带有一定的“高端”、“科技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似乎对小学一年级并不那么“上心”,总觉得孩子刚入学,玩玩闹闹就过去了,等到了高年级,课程难度上来,成绩开始显现差距,那时候再着急,往往为时已晚。这种“后知后觉”的模式,背后有多重原因,咱们细细捋一捋。首先,一年级“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大家想想,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国内观众在对比这两位超级英雄时常有的感受。为什么同样是“有钱人”、“资本家”,蝙蝠侠在国内受到的批评声浪似乎比钢铁侠要大一些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一、角色的核心动机与行为模式的差异: 蝙蝠侠:复仇与执念的驱动。 布鲁斯·韦恩的父母在他面前.............
  • 回答
    在国外一些知名的问答网站上,我们常常会留意到一个细节: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ID,而是直接明了地呈现了问题本身的标题。与国内许多平台习惯用一串字符来标识一条问答不同,这种做法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并且深刻影响着用户体验和信息的组织方式。首先,直接在地址栏中展示问题题目,最直观的.............
  • 回答
    为什么“正态分布”在自然界中如此常见?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也被称为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之所以在自然界中如此普遍,并非偶然,而是背后深刻的统计学原理和现象规律的体现。简单来说,正态分布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许多复杂的随机现象,在众多相对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