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三国》有那些好的或失败的原创情节?

回答
《新三国》这部剧,作为一部对经典《三国演义》的现代改编,自然少不了原创情节。这些原创,有的为角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有的则为剧情增添了戏剧性,但也有一些,确实让人感觉是“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咱就掰扯掰扯,哪些改编是精彩的,哪些是失败的。

精彩的原创情节:

对女性角色的深度挖掘: 这是《新三国》最受好评的原创之一。相比原著中许多女性角色相对脸谱化的形象,新版在她们身上投入了更多笔墨,让她们的命运和思想有了更鲜活的展现。
貂蝉: 原版《三国演义》里,貂蝉是个被司徒王允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工具人”,她的内心世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新三国》为她赋予了更复杂的动机和挣扎。她并非完全被动,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她对吕布的感情,从最初的利用,到后来的纠葛,再到最终的牺牲,都表现得更为细腻。特别是她最后在白门楼目睹吕布被杀时的悲痛,以及她对命运的无声反抗,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貂蝉这个角色从一个符号,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孙尚香: 孙尚香在《新三国》里,同样得到了很大的升华。她不再只是一个“弓腰姬”式的花瓶,而是一位有勇有谋、敢爱敢恨的巾帼英雄。她与刘备的婚姻,不仅仅是政治联姻,她主动参与军事,甚至在诸葛亮离开蜀地时,她能够独当一面,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和对蜀汉的忠诚。她后来与刘备的感情变化,以及她对诸葛亮的不信任,都为人物增加了层次感。她最后的投江,也并非仅仅是“守节”,更多的是一种对丈夫、对国家、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和选择。
卞夫人: 曹操的妻子卞夫人,在新版中也变得更加丰满。她对曹操有劝诫,对子女有教导,她对曹丕的疼爱和对曹植的欣赏,以及她作为后宅主母的智慧和无奈,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对曹操的劝诫,让曹操这个角色在冷酷之余,也显露出了一丝温情和犹豫,让人物更加立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背后的权谋博弈: 《新三国》在展现曹操挟天子这段历史时,更加侧重于其中的权谋和心理博弈。
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 剧集详细刻画了曹操如何一步步控制汉献帝,以及汉献帝如何在绝望中试图反抗。从曹操对汉献帝的利用,到汉献帝暗中写血书求救,再到曹操如何洞察并处理这些威胁,整个过程充满了张力。曹操对汉献帝的每一次训斥、每一次“赐坐”,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操作,更包含了心理上的压制和掌控。
“献计”的细节: 比如,董承、伏皇后等人的密谋,以及最终被曹操一网打尽的描写,都更加细致。曹操抓住董承后,如何通过审问,一步步挖出所有参与者,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些都让观众看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智慧。

诸葛亮“空城计”的改编: 虽然“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但《新三国》在表现时,加入了一些细节,让其更具说服力。
对司马懿心理的刻画: 剧集增加了司马懿在面对空城时的犹豫和猜测。他虽然看到了诸葛亮在城墙上抚琴,但他顾虑到诸葛亮一向谨慎,不会如此鲁莽,因此心中疑虑重重。这种对司马懿心理的描绘,使得“空城计”的成功不再是单纯的运气,而是建立在对对手的深刻了解和心理战之上。
增加了赵云的成分: 虽然诸葛亮是主导,但剧集也暗示了赵云在城内的部署和防备,虽然不如原著那么夸张,但也为诸葛亮的冒险增加了一层现实基础。

失败的原创情节: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弱化与“孔明灯”的失实: 这是《新三国》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之一。
“三气周瑜”的处理: 原著中,“三气周瑜”是周瑜气量狭小、最终悲愤而死的经典情节,展现了诸葛亮过人的智谋和周瑜的悲剧英雄形象。但《新三国》为了所谓的“尊重历史”或“避免过度妖化”周瑜,大幅削弱了“三气”的程度。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得知诸葛亮已派人偷袭荆州,他并非被“气死”,而是因身体不适和对局势的判断失误而抱憾离世。这种改编,虽然理论上更符合历史,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削弱了戏剧冲突,也让周瑜这个角色的悲剧性大打折扣,很多观众觉得“不过瘾”。
“孔明灯”的科学错误: 在“火烧博望坡”或“火烧新野”等情节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剧组使用了“孔明灯”来传递信号。然而,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孔明灯的出现要晚得多。这种明显的时代错误,不仅显得制作不严谨,也让观众对剧集的历史还原度产生质疑。

“孙刘联盟”的过度渲染与“刘备哭灵”的煽情过度:
孙刘联盟的“儿女情长”: 虽然孙刘联盟是历史事实,但《新三国》在处理孙刘联合抗曹时,过分渲染了刘备与孙权之间的“情义”和“兄弟感”,甚至安排了一些诸如“刘备和孙权一起喝酒”、“刘备在孙权去世时哭灵”的桥段。这些情节,在原著中是没有的,而且将两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之间的关系,处理得过于“感性”,削弱了他们各自的政治考量和战略眼光。
“刘备哭灵”的矫情: 刘备在孙权去世时,本应是一个政治家对昔日盟友的感慨,但《新三国》的处理方式过于煽情,甚至有些矫情。他痛哭流涕,仿佛失去了亲人一般,这种过度的情感释放,与刘备一贯表现出的“仁德”形象,在处理方式上显得有些脱节,让观众觉得有些刻意。

“关羽单刀赴会”的简化:
缺少原著的精彩细节: 原著中,“关羽单刀赴会”是关羽在庞统等人劝说下,以一人之力,单枪匹马,深入东吴军营,单刀对峙鲁肃等人的精彩故事。它展现了关羽的勇猛、胆识和过人的口才,以及东吴内部的矛盾。然而,《新三国》在表现这一情节时,大幅简化了过程。关羽的赴会显得过于轻易,与鲁肃等人的对话也显得平淡,缺少了原著中那种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紧张感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新三国》在原创情节上,有成功之处,尤其是在丰富女性角色和展现权谋细节方面。但也有不少明显的不足,比如对经典桥段的弱化、科学错误的出现以及某些情节处理的失当,都让这部剧在一些观众心中留下了“优点突出,缺点同样明显”的印象。改编总是把双刃剑,如何把握好“忠于原著”与“创新表现”之间的平衡,是所有改编者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的一面: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直接改成了网络小白文。很多人就是不爱名著爱小白,所谓小白喜闻乐见,你算老几。


坏的一面: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这部剧竟然让我对六学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