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三国里面孙权都有哪些渣表现?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新三国里孙权那点儿“渣”事儿,尽量说得详详细细,让你听了也忍不住想给他点一脚。

新三国这剧啊,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有些地方确实把孙权描绘得挺……怎么说呢,不那么讨喜。下面我挑几个他特别让人膈应的表现,一点点给你掰扯清楚。

1. 为了权力,冷血无情——对付兄弟,毫不留情

孙权这人吧,一开始看着还挺能干,能坐稳江东基业。但到了后期,尤其是在他称帝之后,那股子猜忌和多疑就越来越明显了。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他对自家兄弟的态度。

“谋害”孙翊: 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但新三国里为了戏剧冲突,把矛头直指孙权。孙翊是个冲动好斗的主儿,经常跟孙权作对,甚至有过一些过激言论。在新三国里,为了给孙权加点“阴谋家”的色彩,就暗示了他对孙翊的死负有责任。虽然没有直接拍出来孙权下令,但通过一些镜头和台词,让人感觉他对于孙翊的死是“乐见其成”甚至是“暗中促成”的。这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对亲兄弟都能下此狠手(或者至少是默许),实在让人不齿。你说你坐江东容易吗?好不容易攒下点家业,结果为了皇位,连亲兄弟都容不下,这心也太狠了。

排挤孙朗: 孙朗这人性格也比较跳脱,跟孙权有过不少矛盾。新三国里也描绘了他被孙权排挤,甚至是被逼到绝境的情形。虽然不像孙翊那样直接,但这种兄弟阋墙的戏码,无疑让孙权“不够仁厚”的形象更加鲜明。

2. 听信谗言,猜忌重臣——吕蒙、陆逊都遭殃

孙权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爱猜忌,而且很容易被身边那些会说话的人挑拨离间。这直接导致了他后期的一些昏聩之举,毁了吴国的不少人才。

怀疑吕蒙: 吕蒙从一个粗人成长为一代名将,对孙权可谓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新三国里,孙权也对他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在吕蒙病重的时候,孙权身边总有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比如顾雍什么的,在那儿煽风点火,说吕蒙有异心。孙权听了这些话,就派人去查抄吕蒙的府邸,结果搜出了吕蒙写给孙权的家书。这事儿弄得吕蒙死的时候,心里有多委屈、多寒心可想而知。新三国里把这一段拍得就特别虐心,看着吕蒙生前为了吴国打生打死,死后还要被君主猜忌,连家产都被抄了,真是让人心酸。

逼走陆逊: 陆逊可以说是东吴后期少有的能臣良将了,他辅佐孙权,屡建奇功,比如夷陵之战大破刘备,更是把他推向了事业的顶峰。但是,后来的孙权,因为一些宫廷斗争(比如太子之争),听信了陆逊的政敌的话,认为陆逊站错了队。在新三国里,那段描绘得非常令人扼腕。孙权不仅对陆逊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甚至把他逼得无处可施,最后陆逊郁郁而终。你可以想象,一个为国尽忠的将领,最后被君主逼到这份儿上,是多么的悲凉。孙权这种“用完就扔”,甚至因为政治斗争而迫害忠臣的行为,真是够“渣”的。

3. 晚年昏庸,任人唯亲——导致江东人才凋零

到了孙权晚年,他不像年轻时那么精明了,变得有些固执和享乐主义。这使得吴国的一些重要决策开始出现问题,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也出现了断层。

太子之争的瞎折腾: 孙权为了立谁当太子,搞得吴国鸡犬不宁。他先是废了鲁王孙霸,又逼死了太子孙和。在这个过程中,他听信了各种谗言,犹豫不决,搅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宁。最终立了孙亮,这个孩子后来被权臣孙綝所废,也说明了孙权晚年的判断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种对儿子们的冷酷和对储君之位的不负责任,也是他“渣”的表现之一。

用人不当: 除了上面说的陆逊,孙权晚年还宠信了一些宦官和阿谀奉承之辈,比如孙綝。这些人的出现,进一步削弱了东吴的实力。孙权这种晚年糊涂,看不清奸臣的嘴脸,对忠臣下手,对奸臣纵容,也是他政治生涯的污点。

4. 情感上的模糊不清——孙尚香的悲剧

虽然孙权在这方面描绘得没有前面那么突出,但我们也可以从他对孙尚香的态度中看到一丝不那么“顾念亲情”的味道。

把妹妹当政治筹码: 孙尚香作为孙权的妹妹,是诸葛亮亲自去求来的“政治联姻”。孙权一开始把她嫁给刘备,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拉拢刘备,共同对付曹操。后来刘备占领荆州后,孙权又想把孙尚香要回来,甚至想用她来作为制衡刘备的棋子。这种把亲妹妹当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工具,为了政治利益可以牺牲亲情的做法,也让人觉得他不够“男人”。尤其是在孙尚香最终客死他乡的时候,孙权除了叹息几句,好像也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行动,这让人觉得他对于孙尚香的情感似乎也掺杂了不少政治考量。

总的来说,新三国里的孙权,在很多方面都展现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弱点。他可以为了权力毫不犹豫地伤害兄弟,可以因为猜忌而逼死忠臣,晚年更是昏庸无道,导致国家人才凋零。虽然他也曾有过辉煌,但最终留下来的,却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渣”的君主形象。看着他一步步从一个英明的江东之主变成这样一个模样,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佗你肯定知道,外科医生鼻祖,董奉救交州太守士燮,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三人都是当时的名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新三国里孙权那点儿“渣”事儿,尽量说得详详细细,让你听了也忍不住想给他点一脚。新三国这剧啊,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有些地方确实把孙权描绘得挺……怎么说呢,不那么讨喜。下面我挑几个他特别让人膈应的表现,一点点给你掰扯清楚。1. 为了权力,冷血无情——对付兄弟,毫不留情孙权这人吧,一开始看着还.............
  • 回答
    在谈论曹植“闯门”这件事情之前,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点。首先,“闯白马门”和“闯司马门”这两个说法,其实都出自于文学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记载。其次,曹植在历史上确实因为一些事件而惹怒了曹操,但具体细节和场景的描述,在不同版本的演绎中有所差异。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里的“闯白马门”。在《三国.............
  • 回答
    .......
  • 回答
    EVA新剧版《破》的结尾,我们确实看到了渚薰拼尽全力阻止了第三次冲击的发生,他牺牲了自己,打破了“初号机同步率过高”的限制,将莉莉丝的灵魂从碇真嗣的意识深处分离出来。这在当时给观众的感觉是,危机暂时被解除了,真嗣和明日香得以从胶囊中醒来。然而,到了《Q》的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世.............
  • 回答
    .......
  • 回答
    新三国之所以被许多观众认为“诡异”,并非指其内容本身充满了灵异或超自然元素,而是指它在 叙事、人物塑造、历史改编、甚至是整体风格上,与传统的《三国演义》以及多数历史剧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脱节。 这种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感”和“违和感”被一些观众解读为“诡异”。以下我将详细阐述新三国何以呈现出这.............
  • 回答
    新版《三国》中一些角色,尤其是曹操、袁绍等人物,在某些场景下出现披头散发的造型,这确实是该剧一个比较显著的视觉风格特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并且可以详细阐述:1. 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暴怒、失意或疯狂: 象征内在的混乱与失控: 披头散发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视觉符号,用.............
  • 回答
    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国产历史大剧,《新三国》无疑在播出后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也让许多观众对三国时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要说它在国产电视剧中能否排进前三,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的话题,因为“前三”的标准实在太主观,牵扯到太多个人口味和评判维度。从制作层面来看,《新三国》的投入是相.............
  • 回答
    提到《新三国》里的雷人台词,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这剧啊,虽然制作精良,演员阵容也强大,但总有些台词,一出来就能让你嘴角疯狂上扬,甚至忍不住拍桌子笑出声来。我这就给你盘点几个,保证让你回味无穷!1. 曹操:论语都背不下来,怎么当丞相?这个场景大概是发生在曹操与孔融之间。当时孔融因为一些事情惹恼了.............
  • 回答
    确实,《新三国》虽然在许多方面饱受争议,不如80版《三国演义》经典,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拥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细致地分析《新三国》的优点:一、 视觉效果与制作精良:史诗感的视觉呈现 宏大的战争场面: 《新三国》在战争场面的拍摄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和精力。相较于老三国相对简陋的.............
  • 回答
    哎呀,说到新版《三国》,这话题可是太“热门”了,估计不少朋友跟我一样,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打鼓,纠结得不行。你说这新旧两版差了快二十年,时代不同了,审美也变了,总不能强求新版的跟老版一模一样吧?但话又说回来,老版《三国演义》在多少人心里的地位那可是“泰山北斗”级别的,就像咱们家门口的老槐树,年头久了.............
  • 回答
    《新三国》这部剧,作为一部对经典《三国演义》的现代改编,自然少不了原创情节。这些原创,有的为角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有的则为剧情增添了戏剧性,但也有一些,确实让人感觉是“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咱就掰扯掰扯,哪些改编是精彩的,哪些是失败的。精彩的原创情节: 对女性角色的深度挖掘: 这是《新三国.............
  • 回答
    关于“新三国”比“老三国”长但内容却少了很多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尤其是区分《三国演义》(原著)与现代改编作品(如电视剧、电影、游戏等)之间的差异。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详细解释: 1. 原版《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与内容特点 文学性与虚构性:《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历史小.............
  • 回答
    新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价之所以“高”,甚至在很多观众心中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仁德”化身,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剧情本身的塑造,也有观众心理和时代背景的投射。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分析:一、剧情的侧重与改编:强化“仁德”标签1. 对“仁义”的极度放大和脸谱化: 很多观众提到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
  • 回答
    看《新三国》里那铺天盖地的士兵铠甲,要说到古代的级别,那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了看。简单来说,这铠甲的“级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材质的档次:这是最直观的级别划分。 基础款:皮甲。 很多步兵,尤其是那些跑龙套的、或者是前期人海战术的士兵,穿的最多的是皮甲。最简单的是用牛皮、犀.............
  • 回答
    新三国和《大秦帝国》这两部剧,在观众中的口碑差异确实非常悬殊,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大秦帝国》第一部为何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大秦帝国》第一部(也就是《裂变》)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神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对历史的高度尊重与严谨的考.............
  • 回答
    “新三国拍得好”这个说法,确实在许多观众心中引起了共鸣。要详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认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要认识到“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总的来说,认为新三国拍得好的观众,主要看重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原著的尊重与现代化改编的平衡: 忠实原著精神,但不拘泥于细.............
  • 回答
    电视剧《新三国》(又名《三国》)是一部2010年播出的中国大陆电视剧,由高希希执导,陈建斌、陆毅、何润东、于和伟等主演。这部剧以罗贯中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为蓝本,描绘了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评价一部电视剧,尤其是像《新三国》这样一部改编自经典名著的作品,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 回答
    “新三国”指的是2010年播出的由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三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肯定这部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时间沉淀与对比效应: 时间洗礼带来更客观的视角: 最初,《新三国》播出时褒贬不一,甚至批评声占据了主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经历了更多其他.............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两部剧,那可真是三国演义的两座里程碑,但风格又是截然不同的。我刚看完新三国没多久,又忍不住回去翻了翻老三国,那感觉嘛,就像是从一个热闹非凡、色彩斑斓的游乐园,一下子又沉浸到了一个古朴庄重、韵味十足的老宅子里。画风大变,从鲜艳到写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画面了。新三国,那色彩那叫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