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月份0基础管理类联考来得及么?

回答
9月份才开始准备,对于0基础的管理类联考来说,时间确实有些紧张,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关键在于你的学习能力、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

咱们仔细掰扯掰扯,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首先,管理类联考的特点是什么?

管理类联考,我们常说它有两大特点:

1. “内容多,时间紧”:管理类联考包含数学、逻辑、写作这三个科目。数学考察的范围比较广,基础概念、数列、概率、解析几何、统计等都会涉及;逻辑的题型也很多样,特别是分析推理和辨析推理,需要大量练习;写作则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对思维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流畅性要求很高。这三个科目合在一起,知识点堆积如山。
2. “重基础,也要技巧”:它不像一些纯理论性的考试,更偏向于考察你的基础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很多题目是可以找到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了方法事半功倍。

9月份开始,意味着你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备考。

一般而言,管理类联考的备考周期建议在6个月到1年。如果你现在才起步,那么你的备考节奏必须非常快,而且要高效。

那么,对于0基础的你,9月份来得及吗?我们来拆解一下每个科目:

数学:
挑战: 如果你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很多概念可能需要从头学起。例如,集合、函数、不等式、数列、概率、排列组合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可行性: 如果你能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数学学习时间,并且学习效率高,那么在半年内掌握考试所需的基础知识点并进行大量练习是有可能的。特别是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它考察的并非奥数级别的难题,更多的是基础运算和逻辑推理的结合。很多题目有固定的解法和技巧。
关键: 找到一本适合0基础入门的数学教材或网课,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钻牛角尖,先把基础打牢,再往上拔高。多做例题和基础题,熟悉运算过程。

逻辑:
挑战: 逻辑的题型非常多,有些题目的问法可能比较绕。特别是对于不习惯分析推理和辨析推理的同学来说,需要时间来培养这种思维模式。
可行性: 逻辑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提分的科目。很多考生在备考后期,逻辑的正确率提升会非常明显。关键在于理解题干的逻辑关系,并掌握常见的推理规则和解题技巧。
关键: 找一本靠谱的逻辑辅导书或跟着名师的视频学习。逻辑的练习非常重要,要反复做题,总结自己容易出错的点,搞清楚为什么错。熟能生巧是最好的形容。

写作:
论证有效性分析: 这部分考察的是你分析一段论证的逻辑漏洞的能力。
论说文: 这部分考察的是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论述的能力。
挑战: 如果你平时不怎么写作,或者对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式不熟悉,那么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和模仿。
可行性: 写作的提高也是需要积累和练习的。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范文,学习写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多动笔练习,尝试写不同主题的文章,并找人批改(老师或同学)。
关键: 掌握写作的通用框架和逻辑,熟悉常见的论证手法和谬误类型。平时多积累素材和表达词汇。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但前期模仿优秀的范文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具体的备考建议是什么?

既然你现在才开始,就必须采取一个高强度、高效率的备考模式:

1. 明确目标,制定详尽的备考计划:
倒推法: 距离考试还有多久,将总时间分配给每个科目。比如,前23个月打基础,后面23个月强化练习和模考。
科目分配: 根据自己的强弱项来分配时间。0基础的数学和逻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写作也要保证每天或每周都有练习。
细化到周甚至天: 计划要具体到每天学习哪个章节,做多少道题。严格执行计划是关键。

2. 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和辅导班:
教材: 选择经典的、口碑好的教材,特别是针对0基础的教材。不要贪多,精选一两套就好。
网课/辅导班: 如果预算允许,报一个全程班或者针对薄弱科目的班次会非常有帮助。好的老师能帮你快速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技巧,少走弯路。特别是数学和逻辑,好的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大。
真题: 管理类联考的真题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做真题,并且反复研究。

3. 高效的学习方法:
先理解,再记忆,后练习: 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概念背后的逻辑。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
精练题: 做题不求数量多,但求质量高。每道题都要弄懂,特别是错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原因,总结经验。
总结归纳: 学完一个章节,要学会总结这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公式、技巧和易错点。
模考: 在备考后期,一定要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这能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找出问题,并调整心态。

4. 时间管理和自律:
保证投入: 你需要每天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每天至少保证56小时的学习时间。
碎片化时间利用: 上下班路上、午休时间都可以用来背诵公式、做几道逻辑题。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的时候要专注,避免手机干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番茄工作法等。
调整心态: 0基础开始确实有压力,但不要过度焦虑。相信自己的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一些现实问题:

备考强度大: 你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时间。这意味着牺牲部分娱乐时间。
基础知识的弥补: 数学基础薄弱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和掌握。
心态调整: 看着别人准备了很久,自己才开始,可能会产生焦虑。但要记住,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关键在于你的坚持和努力。

总结来说:

9月份0基础开始准备管理类联考,时间是挑战,但不是绝境。如果你能做到:

全身心投入,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选择高质量的辅导资料和课程。
拥有强大的自律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那么,你是有机会在9个月内完成备考并且取得理想成绩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开始行动! 不要再犹豫,不要再观望。制定计划,找资料,开始学习!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会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祝你备考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去年也是9月才开始备考MBA的,今天再看到这个问题,就来分享下自己在职备考4个月的的上岸技巧和教训,

首先,如果你能保障每天2-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能够忍住不出去潇洒,能从现在开始一直坚持到考试那一天,即使是像我这样毕业快9年的负基础,也来得及!

凡一下,晒晒自己苦战4个月的结果

一、MBA笔试考什么?

MBA笔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考两科,分别是英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总分300分。其中英语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管综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

1.英语题量及分值分布情况:

l 英语知识运用(10分)(20题,每题0.5分)
l 阅读理解(50分)(25题,每题2分)
l 英译汉 (15分)(英文翻译成中文)
l 写作(2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型及分值分布:

l 数学为25题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l 逻辑为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l 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论说文要求700字,35分,共计65分

另外,9月份才开始考研,要特别注意择校,因为10月份就要在研招网上正式报名了,如果你还没有目标院校,没有制定好目标分数,到时候就会特别容易弃考。

mba择校门门道道还挺多的,因为有很多学校都有提前面试,很多名校mba提前面试难度很高,对背景要求比较高,但笔试过线即可;

如果提前面试没通过,只能考正常批的话,一定一定一定要看下往年正常批和提前批的招生比例,像那种正常批只招几个人的学校,笔试难度太高了,复试背景不占优势的话,不冲个220+,是没多大指望,建议不要轻易报这类院校。

择校技巧我就不重点在这里说,有需要就加下这个学姐名片:

二、复习规划

我的整体复习规划如下:

9月-10月:听课学基础+刷5年真题
11月:二刷真题+模拟考试3次
12月:复习+考前听押题课

我是10:00-19:00工作制,有时候会有加班,所以我需要早起来保障每天稳定的学习时间,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如下:

6:30起床:洗漱吃早饭干完杂事
7:00-9:00:学习
9:00-10:00:通勤路上背单词
10:00-19:00:工作,午休时间保障睡眠
19:00-20:00:通勤路上背单词
20:00-21:00:吃完饭后学习

工作日早上我都会在家学习,下班后会泡在麦当劳或者星巴克这样的地方,学到人家下班,周末我会去附近图书馆,学习专注力和效率都会更高一些,如果自制力一般的话,一定不要在家里学。

其次,我知道我个人基础比较差,所以一开始就报了网课救命班,

  • 一是网课比线下课程要节约很多通勤时间
  • 二是有个老师带学起来确实更快,更容易坚持下来
  • 三是学习内容和教材都一并安排好了,只要跟着学比较省事。

在4个月复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来一个上岸的秘诀:在职复习,时间和精力本身就比较短缺,一定要放弃全面复习的思路,大纲中常考的就是那些知识点,重点重复学这些高频考点,就能保障你顺利上岸,否则学到最后你会有种学不完的错觉反而更容易放弃。

接下来我说说各科的备考经验:

一、英语备考经验:

英语考试有四大模块: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翻译和英文写作,那如何针对这四个模块去复习呢?

1. 单词:单词是基础!

9月份才开始备考的话,一定不要听单词课,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听完也不一定能记住,还是要靠多重复,直接用背单词的app,墨墨、扇贝、不背单词,随便一款都很好用,依次选择2300核心词汇、3300高频真题词汇重复背诵

要特别说明下,大纲单词没必要背,因为时间压根来不及,而且里面有1000左右词汇都是专业词汇,压根不用记,所以,千万不要浪费时间。

临考前背背解题里必用到的同义替换词、态度词、主题词、熟词僻义等等,背会这些,再学点解题技巧,考个60+肯定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这里,忽然觉得短时间内,投机取巧上岸小能手简直就是我

另外,有些单词app里的词汇是收费的,告诉你一个省钱小秘密

上岸必须背的阅读真题词汇、高频解题必会的同义替换词、态度词、5大题材相关主题词,这些都有现成的文件,直接下载下来,然后导入到墨墨背单词中的云词汇里,就可以实现0元上岸啦

这些单词资料文档都整理好了,直接领↓↓↓


2. 语法长难句:

语法和单词同步进行,如果还记得初高中学的什么是主谓宾,主系表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就不用听课啦,可以直接跟着老师的课程学着拆几次长难句就非常上道,一共也就几个小时的课程,非常适合备考时间紧张的在职考生,比新东方那些花里胡哨,课时动不动就30、40h的课要见效太多。

最后给一个学习要点:学长难句一定重在练习,可以跟着课程练,也可以到时候刷题的时候单独练习,都可以,而且顺便还能学一学单词、翻译,这些基本功一次性都能搞定

3. 阅读理解真题:

语法学完就可以开始学阅读的4大行文框架和6大题型解题技巧了,我个人觉得学习行文框架要比6大题型技巧要有用很多,因为考场上你压根就来不及判断这道题是哪个题型是什么,即使判断出来也没啥用,毕竟文章你不一定全看得懂,看不懂的情况下,从上下文的逻辑连词、标点符号,结合4类行文逻辑,就能够推断出正确答案。

掌握总分,分总,对比,递进这4种行文逻辑,然后通过题目定位到相关段落,通过逻辑就能把大部分的题目推导出正确答案。

当时学的时候我觉得好懵逼,看不懂文章还能做得对?但当我真正实践以后,那感觉是真爽!最后我4篇阅读理解应该是错了3个,虽然文章都没咋看明白。

建议刷题过程中,每篇都按照这样的流程去刷一遍:

01、做题:先看问题,再看文章,寻读式做题,每篇尽量控制在20-25min,前期刚刷题可以不用特别控制时间

02、解决词句问题:精翻全文,总结每段话的中心主旨,并写下来,将不会的单词、长难句摘抄整理下来

03、解决以上阅读障碍后,分析每个题型是什么,以下是各个题型的识别技巧

分析每个选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以下是几种常见错误选项特征的汇总

04、分析完题以后,从头到位,捋一遍文章各段话的中心主旨,仔细琢磨其中的逻辑关系变化,这对找题感、提高正确率非常有帮助,对于文章逻辑思维的训练,建议用《阅读理解满分训练》这本教材,它针对真题每个解题段落都做了梳理,非常细致

4. 写作:

大小作文我感觉想拿个基础分数还是挺容易的,首先先学作文行文框架,这个框架必须学会,英语二作文大部分只考图表题,听说阅卷非常快,结构对不对直接决定你的基础分数,如下图的图表题写作框架:

学完以上框架后,就建议大家10月份背一些历年真题范文,这样有两个作用:

一是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词汇量的同时,也对一些扩展了一些固定句式、词组,让自己的英语作文的内容上有更多的同义词、同义句替换;

二是增加了自己的语感,学习了别人高分逻辑,这样日积月累自己就有了大量的“输入”,当我们写作时就可以产生有效地“输出”。

做好以上积累以后,临考前就可以再背一背老师发的动态句式,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看似模板化的学习流程就能写出反模板化的高分作文

以下是我当时考前背的动态句式:

开头段转述题目常用句型

The line graph describes/illustrates/demonstrates/summarizes/outlines/shows…
后面跟名词或者从句
开头段或者主体段引出数据或者趋势常用句型
According to/As shown in/As can be seen from…后面跟图表的类型
It can be seen from…后面跟图表的类型…that
It is manifest from…后面跟图表的类型…that
表示上升的动词
Go up(went up)/rise(rose)/grow(grew)/increase(increased)/ascend(ascended),其中
rise 和 increase 也经常作名词,grow-growth

中间段

1.The most obvious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at______________.Consequently,______________. 2.No matter you like it or not,AA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there are many reason
for it. 3.It’s an urgent task for us to change this unfavorable situation:______________
4.The picture can reminds you of some strange,yet familiar phenomena existing in our society. 5.A great number of solutions are being offered.Some people suggest that______________.Others
argue that______________. 6.Confronted with AAA,we should take a seriou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7.However,________may cause some problems.First,it
is__________.Second,_______.Finally,_____.So,it is clear that______________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结尾句

1.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hat______________.In that
2.Everything has its own two sides,no exception with AAA.For one thing,______.for
another,_________. 3.My experience tells me that to______________needs a thorough and persevering process,and in
this process you had better abide by the principles mentioned above

全版太长,有需要10年真题优秀范文和主段动态句式的话,可以加下方名片领取完整版资料↓↓↓

二、管综数学备考经验:

先看基础知识,1.5配速,每天能学2章,整个基础阶段,我用的是《管综数学学霸笔记》,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照顾到了不同基础的考生。每个章节都按照学习难度分为基础与强化篇,对基础弱的同学真的超级友好!

基础刚学完以后,直接做题一定会是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放弃,因为我曾经就是这样,只要克服下心态,听一下陈老师的公开课——《基础串讲小灶课》,不收钱,但巨有用!!!


按照串讲的大纲,自己再把知识点都整理一下,基础学完捋一遍,考前冲刺复盘时捋一遍,高分绝对木有问题!

另外,记公式也是基础打好的关键之处,公式记不住,后面做题要么想不起来用什么公式,要么先推导速度特别慢,都会耽误事,如果你前期背的话,一定要优先记住这些公式: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与完全立方公式、裂项相减、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一元二次函数性、高次不等式穿根法、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

这些公式是最最最底层的,如果记不住,后期学新东西反应会特别慢,建议前期就背会!

分享一份数学公式手册,专门背单词,后期做题忘记了随时翻,非常好用的工具书,领取方式如下↓↓↓


另外,分享一份《管综数学考频》,如果时间实在太紧张,可以按照下方知识点重要程度,先学最重要的,保分要紧!


3.正式刷题的时候,基础好的,时间充足的可以自己刷题,摸索解题技巧,如果本身时间紧张,建议买一些真题课程听,跟着老师直接学现成的秒杀技巧,对提高学习进度和效率都非常有帮助,每次听课前先做题,做完再听课效果更好,听完课后再把错题进行复盘,结合老师会发放的作业划出必会题和整理易错题库,错题本很重要,因为这是你冲刺阶段需要不断回顾的地方,也是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这些错题需要全部做一遍并且搞懂。

数学刷题课程,我还是听陈晨老师的,超级精彩,老师的常规解法就已经很快了,快速解法更是效果带劲,老师还会整理出来很多易错题、难题,以前自己做 一道错一道,做的时候还晕晕乎乎的,听完老师讲得一下就通透了很多,陷阱题也不怎么做错了。

便宜又见效!刚试听的时候我的表情就这样

三、管综逻辑备考经验:

逻辑这里我就简单说下吧,复习思路和数学一模一样,也是重在解题技巧,速度一定要提上来。

逻辑我建议大家学完基础以后,先先梳理一下逻辑的知识点,对这门考试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也汇总了一下知识点大家可以见下图:

逻辑理清做题思路很重要,所以做真题的时候,也可以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简单整理在笔记本上,量变决定质变,做得多了就会发现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是相似的。

另外,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记录下自己的做题时间,成套的题目做完两遍之后,可以分析知识漏洞按照题型分类做,比如发现自己是分析推理有问题,还是推论题,或者是支持削弱题有缺陷,针对漏洞各个击破。

逻辑也有历年真题的题型解析和难度分析表,对刷题有很好的指导性


篇幅太长,我就不一一粘贴了,逻辑也有各种各样的公式手册,有需要的话,完整版可以加下方名片领取

四、管综写作:

写作速成想拿50分我觉得不太现实,尤其是对于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本身就比较弱的我,所以我目标分数就定在了35-40分

先跟着老师学11类论证逻辑漏洞和3类论说文行文框架,然后就刷真题写文章,然后找老师批改,修改后背范文,日常多积累写作素材就可以,网上有很多,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分享给你。

写作刷真题的话,我觉得有两个要点:

1、一定要动手练,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素材匮乏,也能顺便练练字体,练练手速,这都非常重要

2、刷题尽量从2014年以后刷,论证有效性分析之前的年份命题思路和之后的完全不一样

写作这里我分享下在网上找的历年真题解析及范文吧,非常详细,领取方式如下↓↓↓

五、考场中的时间管理

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首先必须知道管综题量很大、占分数也很多涉及面也广,考场上我发现很多同学是写不完的,平时大家也可以记一下时间去做题

等到11月的时候,很多机构就会组织模拟考试,可以买几套测试一下,不过有的机构题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必过于在意准确率,把握好面对不同难度题目的心态更为重要,要在考场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能控制好时间。

英语考试时间比较充裕,我做完还有15分钟,建议先做阅读理解,每篇20min-25min,然后大小作文,小作文15min基本能搞定,大作文20min差不多,其次再做翻译和完型。
管综时间特别紧张,数学和逻辑哪个拿手写做哪个,都控制在50-60min比较有把握,然后就是写作,每篇25min。

考完当天,就有很多机构就开始出答案了,花一个晚上关注关注也可以,大家可以有效的准备复试或者如果心虚得很就准备下一次考试吧!其实真的不用想太多了,二月份会出成绩,然后半个月出国家线

最后,对于考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态,其次是方向,再者是坚持,最后是努力。哪怕只有3个月,只要真真正正付出过,就一定会考上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月份才开始准备,对于0基础的管理类联考来说,时间确实有些紧张,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关键在于你的学习能力、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咱们仔细掰扯掰扯,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首先,管理类联考的特点是什么?管理类联考,我们常说它有两大特点:1. “内容多,时间紧”:管理类联考包含.............
  • 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9月22日012时,黑龙江省新增了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我们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5例病例的来源、分布以及相关情况,才能更全面地判断当前黑龙江的疫情态势。关于这5例病例的细节: 感染来源: 这些病例是近期新增的,最关键的信息是它们的感染来源。是与境外.............
  • 回答
    2月份的PMI数据公布了,读数是50.6%,比上个月低了0.7个百分点,这也是最近九个月里的一个低点。这个数字出来,很多人会立刻关注它到底意味着什么,特别是跟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得知道PMI是什么。PMI,全称是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
  • 回答
    您提到的“9 月财新中国制造业 PMI 升至 50.0,为 17 个月来次低”这个信息本身包含了几个关键点: 财新中国制造业 PMI: 这是衡量中国制造业经济活动健康状况的先行指标,由财新传媒和标普全球共同发布。PMI 的关键节点是 50.0,高于 50.0 通常意味着扩张,低于 50.0 则意.............
  • 回答
    任天堂Switch 13.0.0版本更新:蓝牙音频输出终于到来,游戏体验能否迎来质变?2021年9月15日,任天堂悄然发布了Switch的13.0.0版本系统更新。这次更新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期盼已久的蓝牙音频输出功能。长久以来,Switch在音频连接方面的限制,一直让不少玩家感到不便,尤其是那些追求.............
  • 回答
    华为鸿蒙 OS 2.0 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了新的变数。要全面看待其应用前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鸿蒙 OS 2.0 的核心亮点与定位首先,理解鸿蒙 OS 2.0 的定位至关重要。它并非仅仅是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华为提出的面向万物.............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评价 2017 年 9 月 11 日起外汇准备金率从 20% 调整为 0,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政策变动,而是当时中国外汇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大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政策调整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外汇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考量.............
  • 回答
    华为的鸿蒙系统2.0,本该是2020年9月11日一个值得瞩目的日子,然而,我们现在回顾,它实际上是在2020年9月10日由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上正式发布的。这个小小的日期差,或许也预示着科技界总有一些惊喜和调整。如何看待鸿蒙系统2.0的发布?从我的角度来看,鸿蒙2.0的.............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原神》7月9日那个让我们彻夜难眠的2.0版本前瞻特别节目。说实话,当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前瞻特别节目”标题亮起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在循环——“终于来了!”。毕竟,从稻妻这个充满和风元素、又带着一丝神秘与禁忌气息的国度首次在PV中亮相以来,大家对它的期待值就已经拉满了。首先,这次前.............
  • 回答
    《原神》2.0版本全球前瞻直播在7月9日如约而至,这场直播绝对是给所有旅行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说,这次的2.0版本,也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稻妻篇”,是《原神》开服以来最大的一次内容更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错过了直播,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这场盛会,那咱们就好好聊聊这次前瞻到底都有些啥“猛料”.............
  • 回答
    您提到的中国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这两个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们能够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多个方面,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读:首先,理解CPI和PPI的基本含义: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回答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特别是考虑到猪肉价格的显著下跌——同比下降14.9%。这背后透露出一些关于当前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CPI下降0.2%:通缩压力还是周期性调整?CPI是衡量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反映了整体物价水平的变.............
  • 回答
    看到2021年4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这其中的差异和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揣摩一番。这就像是在一个家庭里,孩子(CPI)的花费只是稍微增加了一点点,而供养家庭的主要劳动力(PPI)却在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首先,我.............
  • 回答
    2022年2月的CPI和PPI数据,就像两张揭示经济运行冷暖的快照,为我们勾勒出当时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侧面。CPI同比涨幅持平于0.9%,这首先传递了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胀信号。 “持平”的意义: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0.9%的同比涨幅,意味着与.............
  • 回答
    2021年2月CPI同比下降0.2%,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这无疑是当年开年经济数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但背后隐藏的信息远不止于此。解读这份数据,需要我们把视野拉得更宽,去审视它所处的经济环境、可能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从CPI同比下降0.2%说起:通缩的阴影还是季节性因素?首先,同比下降0.2.............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公布的PPI和CPI数据呈现出显著的分化,PPI同比涨幅远超市场预期,达到9.5%,而CPI同比涨幅则低于预期,仅为0.8%。这种“剪刀差”现象背后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关键特征和潜在挑战。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现象:一、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超.............
  • 回答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为人生大事做考量,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关于您提到的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您的情况是,您的结婚对象去年9月份从监狱出来,11月份相亲认识,而你们的婚期定在10月1日。这中间的时间跨度,以及对方的过去经历,确实是您需要认真思考的。首先,我们来谈谈“.............
  • 回答
    2021年9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从一个宏观经济指标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本身透露出一些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也引发了一些思考。首先,4.4%的增速,放在2021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背景下,需要辩证地看待。 积极的一面: 4.4%的增长,说明我国的消费市场仍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