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非洲猪瘟」是一种什么动物疫病,有哪些具体的危害?

回答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动物疫病,它只感染猪科动物(包括家猪和野猪),但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直接危害。

ASF的危害是极其严重且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养猪业的毁灭性打击:

极高的致死率: ASF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极高的致死率。一旦发生感染,几乎所有的猪都会死亡,存活率极低。这意味着一旦疫情传入一个养猪场,整个猪群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屠杀殆尽。
经济损失巨大:
直接经济损失: 疫情爆发导致猪只大量死亡,养殖户直接损失的是猪只本身的价值。这对于很多小型或中型养殖场来说,往往是毁灭性的打击,可能导致其破产。
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费用: 为了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和养殖户需要对染疫或可能受感染的猪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消毒等)。这些过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封锁和隔离费用: 疫情发生区域会被划定为疫区,进行严格的封锁和隔离,禁止生猪及产品的流通。这给疫区内外的养殖户、运输业、屠宰业等带来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和损失。
消毒和生物安全投入: 为了防止ASF再次发生,养殖场需要投入巨资进行场区消毒、改造、升级生物安全设施,例如修建围栏、设置消毒通道、购买防护服等。
市场波动和价格下跌: 疫情的恐慌会导致消费者对猪肉产品产生疑虑,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即使未受影响的地区,也可能因为整体市场的悲观情绪而面临价格压力。
行业整体萎缩: 如果ASF在中国等养猪大国长期存在或反复爆发,可能导致整个养猪行业的产能大幅下降,影响猪肉供应,甚至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恢复。

二、 对食品供应和消费者安全(间接危害):

猪肉供应短缺: ASF的爆发和扑杀措施会直接导致猪肉供应量的急剧下降,引发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应短缺,影响居民的“菜篮子”。
食品安全风险(潜在): 虽然ASF病毒本身不感染人,但疫情爆发期间,为了控制病毒传播,可能会出现一些非正规的生猪屠宰和肉品流通,这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存在病死猪肉或不安全猪肉流入市场的风险。

三、 对公共卫生体系和国家安全的挑战:

检测和防控压力: ASF病毒的检测和防控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先进的设备。疫情一旦爆发,会对公共卫生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部门造成巨大的压力。
跨境传播的风险: ASF病毒可以通过受感染的生猪、猪肉产品(即使是煮熟但未完全灭活的)、以及受污染的车辆、人员、饲料等途径进行跨境传播。这使得ASF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防范和应对。
社会稳定影响: 养殖业是很多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ASF的爆发可能导致大量农民失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野猪种群的影响: ASF同样感染野猪。野猪种群的染疫死亡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野猪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将病毒带入养殖场。
无害化处理的挑战: 大规模的扑杀需要妥善的无害化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例如随意丢弃染疫猪尸体,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ASF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直接接触: 染疫猪与健康猪之间的直接接触。
接触病原: 健康猪接触被ASF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被污染的车辆、设备、饲料、饮水、垫料、衣物、鞋靴等。
食用被污染的猪肉产品: 食用未经彻底煮熟或未经有效处理的染疫猪肉或其制品。
通过野猪传播: 野猪是ASF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它们与家猪的接触会引起疫情传播。

总结来说,非洲猪瘟的危害主要在于其高致死率、迅速的传播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它不仅威胁着一个国家的养猪业,更可能对食品供应、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ASF的防控一直是各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洲猪瘟作为一个新发动物传染病,传入我国一年多来已对整个养猪及相关产业产生巨大冲击,造成的影响及经济损失无法估计。现在的猪肉价格一直飙升很大因素就是非洲猪瘟的影响,现将之前的一些科普文章贴出来,仅供参考。

非洲猪瘟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爆发非洲猪瘟。随后,河南省郑州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相继爆发非洲猪瘟疫情。那么非洲猪瘟是什么?非洲猪瘟会感染人吗?如何防控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的危害是什么?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展及难点是什么?为什么疫情难以控制?对于一个新的事物我们的认知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难免有所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1、非洲猪瘟是什么?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广泛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发病后死亡率可高达100%。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上报的动物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目前还没有针对ASF的有效疫苗可以使用

ASFV是非洲猪瘟相关病毒科的唯一成员,成熟病毒粒子(图1)为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260-300 nm,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病毒基因组(Genome)、内核心壳(Core shell)、内膜(Inner envelope)、衣壳(capsid)和囊膜(External envelope)。ASFV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该病毒耐低温,对高温敏感,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活时间不同:25-37℃可存活数周,56℃可存活70分钟,60℃可存活20分钟,在4℃条件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冷冻猪肉中可存活数年,高温条件下可有效杀死病毒。




图1. ASFV结构示意图(A)和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B)

(根据Yolanda Revilla et al., 2017,ViralZone网站整理)


ASFV基因组(图2)为单分子线性双链DNA,大小170 ~194 kb,可编码近200种病毒蛋白。基因组的末端是一个发夹环结构,紧邻发夹环的是高度可变的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ies,MGF)区,中间部分是比较稳定的基因区。


图2. ASFV基因组结构


2、非洲猪瘟感染人吗?

非洲猪瘟虽然对猪具有高致病性,但该病不是人兽共患传染病,迄今没有感染人的报道,对人不存在感染的风险。由于该病对猪的高致病性且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所以发生疫情后当地政府会及时启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非洲猪瘟感染的病猪及死猪不会流入市场,市场上检疫合格的猪肉是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3、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概述

3.1 历史与分布

1921年肯尼亚首次爆发ASF疫情,随后该病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经历了1957年传入欧洲、1971年传入美洲的几段长距离传播之后,近30年来,除意大利的撒丁岛外,ASF局限于非洲地区。2007年,ASF首次传至东欧的格鲁吉亚,随后迅速蔓延至整个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联邦,2012年传入乌克兰,2013年传入白俄罗斯,2014年传入欧盟立陶宛、波兰、爱沙尼亚等多个国家。2016年传入摩尔多瓦,2017年罗马尼亚首次发生非洲猪瘟,感染来源尚不清楚。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严重,今年又有多个地区发生,截止目前疫情数高达120多起。ASF疫情已经扩散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呈现出全球流行的趋势(图3),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


图3. ASF 2018年上半年全球分布(来源:OIE官网)


3.2 基因型与血清型

ASFV根据 p72基因的差异,可分为24个基因型。根据红细胞吸附特性,可分为8个血清型(Serogroups)。ASFV不同基因型全球地理分布如图4。


图4. ASFV全球基因型多样性 (来源:INIA-CISA,2016)


3.3 宿主

ASFV的宿主有家猪、野猪(疣猪、灌木猪)和软蜱。

3.4 传染源

ASF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ASFV的家猪、野猪、软蜱,以及受污染的饲料、猪肉制品以及直接接触设施(车辆、衣服、靴子、注射器)等。

3.5 传播途径

ASFV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染源而被感染,也可被感染了ASFV的软蜱叮咬而感染。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血液传播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引起猪只的全身性感染。ASFV的传播循环主要有三种:(1)家猪-软蜱-家猪循环(2)家猪-家猪循环(3)野猪-野猪循环(图5)。ASFV在不同的循环内可以持续存在。


图5. ASFV传播循环

4、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4.1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ASFV的潜伏期通常为3~5天,也有延长至19天的,OIE 法典规定的潜伏期为15天。ASF的临诊症状很难和猪瘟区别,根据毒力和感染途径不同ASF可表现为最急性型(强毒株)、急性型(中等毒力毒株)、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弱毒株)。不同感染类型的死亡率、临床症状见表1和图6。



图6. 急性非洲猪瘟临床症状

A. 虚弱缩成一团取暖。B-D. 四肢、耳朵、颈部明显的充血(红色)区域。

E-F. 颈部、耳朵皮肤表面坏死病变。

4.2 剖检变化

非洲猪瘟最典型的剖检变化是:脾脏显著肿大,一般情况下是正常脾脏的3~6倍,呈暗红色,质地变脆(图7A)。肾脏包膜斑点状出血(图7B)。淋巴结肿大出血,类似于血凝块(图7C)。其他剖检变化包括心脏、肺脏、肝脏、膀胱、胃等组织脏器出血、水肿(图片引自Beltrán-Alcrudo et al., 2018)。


图7. 急性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脾脏显著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脆(A),肾脏胞膜斑点出血(B),淋巴结肿大出血,类似于血凝块(C)

5、非洲猪瘟的诊断

由于非洲猪瘟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并且与猪瘟的症状相似,临床上很难鉴别,需依据《非洲猪瘟诊断技术国家标准》由专业实验室检测确诊。当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时,应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兽医人员应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在严格防护条件下,低温运送至指定部门进行确诊。

6、非洲猪瘟的防控建议(需要不断完善)

ASF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跨地区传染病,目前无可用疫苗,防控难度和压力巨大,只能依靠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消灭和控制该病。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降低ASFV的侵入风险,这不仅适用养殖场,也适用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动物运输环节等。特别是小型养殖场和散户,其动物来源复杂,调运频繁,是ASF传播的关键途径。相关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用于阻止病原体侵入的措施(防止引入)和病原体侵入后阻止病原体传播扩散的措施(防止扩散)。具体有一下几点:

1、应避免泔水饲喂,泔水饲养是将疫病引入的高风险因素,如无法避免可将泔水在饲喂前煮沸30分钟,煮沸的同时要不断的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2、猪的圈养,提高猪舍的卫生条件、避免接触生活垃圾、防止与野猪接触,可以减少疫病的传播。

3、清洁和消毒。加强养殖场和相关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阻止疫病的侵入,已证实有效的消毒剂包括洗涤剂、8/1000 氢氧化钠 (30 分钟 )、 次氯酸盐 -2.3% 氯 (30 分钟 )。不易消毒设备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4、可行的情况下,应封闭饲养。

5、尽量减少访问人员数量,进入养殖场的所有人员、车辆、物品需经过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6、工作人员应主动接受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保证良好的清洁卫生。

7、非洲猪瘟与猪瘟的区别

非洲猪瘟与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虽然都带有“猪瘟”二字,但二者截然不同。ASF与CSF都是OIE要求必需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表2对两种疫病进行了总结比较。


总之,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虽属首次爆发,但该病可防、可控、可根除。

8、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回顾ASF疫苗近60年的艰难探索,可谓尝试众多、成果较少。国外研究机构先后尝试了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在内的各种类型疫苗研发,但最终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8.1 灭活疫苗几乎没有保护效果

在ASFV发现之初,相关研究人员将感染ASF康复猪的血清免疫猪只后可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这为研究出安全有效的ASF疫苗提供了最重要的信心。但是随后却发现传统的ASF灭活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Blome等于2014年使用最新的佐剂和制备技术对ASF灭活疫苗进行了重新评估,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灭活疫苗不能提供保护主要与ASFV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也可能与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不同成熟方式的感染性ASFV有关。

8.2 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及病毒活载体疫苗保护效力不尽人意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又探索了ASF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病毒活载体疫苗。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抗原基因(p72、p54、p30、CD2v)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真核表达/原核表达),或者添加不同的修饰,制备亚单位疫苗,免疫猪只后不能提供100%免疫保护。当选用痘病毒、腺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载体表达ASFV保护性抗原基因(p72、p54、p30、CD2v、p12、EP153R),使用不同方式(“鸡尾酒”式混合/加强免疫)进行免疫,免疫猪只可以产生ASFV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最新的尝试是将ASFV核酸疫苗(CD2v、p72、p17、p32)与亚单位疫苗(p15、p35、p54、p17)采用不同的组合免疫,结果仍是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并发现可能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8.3天然弱毒疫苗存在安全性隐患

从软蜱或者慢性感染ASFV的猪只体内分离到的一些天然弱毒株(OURT88/3和NH/P68)制备的减毒活疫苗(LAV),免疫猪只后可提供对同源毒株的完全保护,但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剂量、攻毒株会产生不同的保护率。利用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110代致弱的ASFV-G/V株制备的LAV却不能提供有效保护。ASF减毒活疫苗具有毒株特异性,自然致弱和非靶细胞传代致弱的LAV免疫效果迥然不同。LAV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残余毒力、病毒血症、亚临床症状。

8.4 基因缺失活疫苗最具开发前景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删除ASFV毒力基因(TK、UK、9GL和CD2v)或者免疫逃逸相关基因(MGF和A238L)构建的ASF基因缺失疫苗,保护率可高达100%,免疫后可以抵抗亲本毒株的攻击;也可以抵抗异源毒株的攻击,但有少数基因缺失疫苗保护效力下降,甚至无保护作用。BA71毒株当缺失CD2v基因后可对基因Ⅰ型和Ⅱ型ASFV提供完全保护,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Cross-protection),未来应用前景较大。基因缺失疫苗虽然可以提供100%的保护,但仍存在一定的残余毒力,免疫后可引起亚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等安全性问题,其遗传稳定性也需进一步验证。国内对于ASF疫苗研发主要集中在基因缺失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是农业农村部指定的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已对我国流行ASF毒株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相关的疫苗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9、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难在哪里?

ASF疫苗研发的关键难点在于病原本身的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生物安全条件的限制。面临的主要科学挑战有一下几点:1)ASFV生物学特性复杂,其诱导的免疫保护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十分有限;2)ASFV基因组庞大,但是超过一半的基因功能未知,保护性抗原基因研究不足,已知基因的功能研究也十分薄弱;3)ASF活病毒的操作需得到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4)病毒的增殖、分离需要用猪原代细胞,费用较高;5)缺乏稳定、良好的ASF疫苗生产细胞系;6)毒力相关及免疫保护试验需在猪只及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缺乏经济便捷的小动物模型;7)ASFV与其他DNA病毒相比易于变异,不同基因型之间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差异。正是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该病毒的基础及疫苗研究进展缓慢。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1.Revilla Y, Pérez-Núñez D, Richt JA.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Biology and

Vaccine Approaches. Adv Virus Res. 2018;100:41-74.

2.Dixon LK, Chapman DA, Netherton CL, Upton C.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replication and genomics. Virus Res. 2013 Apr;173(1):3-14.

3.Salas ML, Andrés G.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morphogenesis. Virus Res. 2013

Apr;173(1):29-41.

4.Sánchez-Cordón PJ, Montoya M, Reis AL, Dixon LK. African swine fever: A

re-emerging viral disease threatening the global pig industry. Vet J. 2018

Mar;233:41-48.

5. Beltrán-Alcrudo, D., Arias, M., Gallardo, C., Kramer, S. & Penrith, M.L. 2018

非洲猪瘟:发现与诊断-兽医指导手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动物生产及动物卫生手册》 第 19 册 ,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共 86 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动物疫病,它只感染猪科动物(包括家猪和野猪),但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直接危害。 ASF的危害是极其严重且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养猪业的毁灭性打击: 极高的致死率.............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啊,不少人纳闷,非洲猪瘟这么凶猛,专挑猪下手,怎么病了的猪不杀了卖了,反而得扑杀?这里头门道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非洲猪瘟这玩意儿,虽然不传人,但它厉害就厉害在传染性极强,而且一旦爆发,死亡率高得吓人,几乎是十有八九的猪都会栽在这上面。就好比瘟疫一样,在猪群里一旦开了口子,那.............
  • 回答
    非洲猪瘟(ASF)有多惨烈?这个问题,让养猪人,尤其是经历了那场浩劫的人们,心里都会泛起一阵阵的寒意。这玩意儿,一旦沾上,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一场可以瞬间摧毁一个养殖场,甚至一个地区生计的噩梦。要说它的惨烈,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它的传播速度和传染性,简直是病毒界的“闪电战”。 ASF病毒,没有疫.............
  • 回答
    非洲猪瘟(ASF)的严重程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一概而论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复杂交织的问题。要理解其严峻性,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1. 病毒的凶残性:首先,ASF病毒本身就是个“狠角色”。它是一种高度致病性的病毒,一旦感染,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死亡率极高,据统计,在易感猪群中可以达到100%。这意.............
  • 回答
    非洲猪瘟,一个让所有养猪人都闻之色变的词汇,一旦在猪场爆发,那简直是一场噩梦的开端。面对这个狡猾且致命的病毒,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恐慌,而是冷静、科学、严谨地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并最终扑灭疫情。首先,当怀疑猪场出现非洲猪瘟的迹象时,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疑虑,都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绝不能抱有侥.............
  • 回答
    三全水饺检出非洲猪瘟,这件事绝非小事,它触及到的问题可不止是“有猪瘟肉进了饺子”这么简单。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食品安全链条上的多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以及消费者最深切的担忧。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令人不安的问题,就是供应链的失控。非洲猪瘟是一种具有极高传染性和致死率的疾病,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是毁灭性的.............
  • 回答
    浙江和安徽的非洲猪瘟疫情,无疑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两个省份的加入,意味着这场看不见的硝烟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养猪业的重要区域,其潜在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要更为深远。一、对生猪养殖业的直接冲击:首先,最直接的打击就是对养殖户的生计。一旦非洲猪瘟疫情确诊,为了有效控制病毒蔓延.............
  • 回答
    中国科学家解析非洲猪瘟病毒三维结构:一场对抗“猪妖”的重大战役想象一下,我们人类最害怕的敌人并非是某个国家,而是某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怪物”,它神出鬼没,传播迅速,而且一旦感染,几乎是十死无生,并且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对于猪来说,非洲猪瘟病毒(ASFV)就是这样的“怪物”。而现在,中国科学家们就.............
  • 回答
    关于沈阳五五村疑似非洲猪瘟爆发的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疑似非洲猪瘟爆发的情况梳理:首先要明确一点,截至目前(这里可以插入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例如“近期”或者“最近几周”),官方尚未发布关于沈阳五五村非洲猪瘟疫情确切爆发的公告或详细信息。我们目前所讨论的,更多的是基于一.............
  • 回答
    关于农业农村部通报的“22省份发生87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这一信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这份通报的几个关键信息点: “22省份”: 这个数字说明非洲猪瘟的蔓延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中国幅员辽阔,农业布局分散,22个省份出现疫情,意味着病毒已经突破了最初的防控.............
  • 回答
    农业农村部关于猪肉价格近期下跌和鼓励消费的表态,以及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农业农村部为何说“猪肉价格近期下跌非常快”?这背后通常反映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原因可能包括:1. 生猪产能的过剩或恢复超预期: 经历过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后,养殖户为了恢复生产,可能集中.............
  • 回答
    炸鸡之所以比炸猪肉更常见,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历史文化与传统: 鸡肉的普遍性与易接受性: 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家禽,早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被驯化。鸡肉的肉质相对细嫩,易于消化,味道也普遍被大多数人接受,即使是对食物比较挑剔的人群也相对容易适应。这种普遍性和易接受性奠定了鸡肉在世.............
  • 回答
    回族和非回族一起吃饭,非穆斯林在桌上吃猪肉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现实的文化交流场景。简单来说,并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说“非穆斯林也不能在桌上吃猪肉”,但具体怎么做,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比如尊重、场合、关系亲近程度等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核心原则:尊重和理解首先要明白,回族人不吃猪肉是.............
  • 回答
    这起“西安馒头协会”事件,从发生到处理,可以说是颇具戏剧性,也反映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首先,我们得关注这个“西安馒头协会”的定位。一个以“馒头”为名,却能召集成员,对消费者进行语言攻击,甚至被官方定性为“非法社会组织”,这本身就有点令人费解。一个贩卖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商家,本应与消费者建立的是一.............
  • 回答
    非洲大陆广袤而多元,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许多中国人选择前往非洲闯荡,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对机遇的敏锐捕捉和对未来的深谋远虑。他们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个人发展、文化交流等更深层次的追求。一、 经济机遇的吸引力: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 回答
    非洲大陆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文化多样、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普遍的贫困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理解非洲的贫困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非洲贫困的主要成因:一、历史遗留问题:殖民主义的深远影响这是理解非洲贫困.............
  • 回答
    关于非洲人民是否普遍“感激”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非洲大陆幅员辽阔,国家众多,每个国家的人民情况和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去看待。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以及这种影响力带来的具体贡献。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非.............
  • 回答
    非洲一些国家持续获得国际援助和物资,却依然面临贫困挑战,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原因。这背后交织着历史遗留问题、政治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援助本身的一些弊端。要深入了解,需要剥开层层迷雾,细致分析。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许多非洲国家在近代史上曾是西方殖民地。殖民统治留下的印记深.............
  • 回答
    非洲农业发展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其背后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逐一剖析:一、根深蒂固的历史遗留问题: 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 许多非洲国家曾是欧洲殖民地,殖民者在农业政策上往往以榨取资源为主要目的。他们推行单一作物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