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撒放后箭杆总会打到弓把上?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而且是很多新手弓箭手都会遇到的困惑。别担心,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作怪,也不是你的箭有什么问题,而是射箭动作过程中一些非常关键的物理原理在起作用。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接地气一些。

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想想箭在离弦那一刻的状态。箭在搭在弓弦上,并且你已经拉满了弓,这个状态下,箭杆是和弓弦紧密贴合的。而我们拉弓的动作,是将弓臂向后弯曲,储存了大量的弹性势能。当你撒放时,弓臂的弹性势能会迅速转化为动能,推动弓弦向前,进而带动箭飞出去。

这时候,关键来了。虽然弓弦是沿着弓臂的弧线向前的,但箭杆本身,因为它有自己的硬度和重量,并不能瞬间跟上弓弦的完美轨迹。更确乎地说,在你拉弓过程中,箭杆是受力于弓弦的,而弓弦又受力于弓臂。当你撒放的那一瞬间,弓弦突然脱离了箭杆,但箭杆由于惯性,以及它与弓臂之间存在的接触,并不会立刻获得一个完全笔直的向前速度。

这里有几个主要的原因,让箭杆看起来像是“主动”去撞弓把:

1. 箭杆的侧向摆动(Flemish Twist / Paradox of the Arrow):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当你拉弓并撒放时,弓弦在脱离箭杆时,会有一个瞬间的“推”的动作。想象一下,弓弦并不是直接从箭杆的正上方平滑滑过,而是有一个微微的侧向力,尤其是在你用手指勾弦(传统弓)或者撒放器(复合弓)的时候。这个侧向力会让箭杆在脱弦的瞬间发生一个微小的侧向摆动。这个摆动听起来很小,但它足以让箭杆在飞出的最初几厘米内,从弓弦原本的轨迹向弓把方向偏转。

更通俗地说: 就像你甩鞭子一样,鞭子的末端会有一个摆动的过程。箭杆在弓弦拉满的时候是被“夹”在中间的,弓弦一松手,箭杆就“解脱”了,但它不是像子弹一样“直挺挺”出去,而是带点摆动。这个摆动正好是往弓把那边摆的。

2. 箭杆与弓的接触点: 箭杆在搭箭的时候,会与弓把上的箭台(arrow rest)或者弓臂上的箭垫(arrow cushion)有接触。即使是精确的搭箭,在拉弓和撒放的过程中,箭杆与这些接触点之间的摩擦和受力也会影响其初始轨迹。

3. 弓的“反冲”和箭的“惯性”: 当弓弦向前弹射时,弓本身会有一个向后的反冲力。而箭杆,尤其是箭的头部(箭镞),重量比尾部要大,它有继续保持原来位置或向前运动的惯性。在这种力量的对抗和相互作用下,箭杆无法瞬间获得一个完美的、与弓臂切线方向一致的运动轨迹,很容易出现一个微小的“翘头”或者说,在脱弦瞬间的切线方向并不完全是笔直向前。

4. 撒放动作的不精确: 这是新手最常见的问题。如果你撒放时手指或者撒放器动作不干净利落,或者有微小的拖拽,都会导致弓弦在脱离箭杆时产生不均匀的受力,进而引起箭杆的侧向摆动,这个摆动就很容易让箭杆碰到弓把。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射手,如果撒放稍有瑕疵,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它会“打”到弓把上?

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侧向摆动,箭杆在刚离开弓弦的那一瞬间,它的“身体”会比弓弦更靠弓把的这一侧。想象一下,箭杆就像一个杆子,弓弦是它中间的一个支点。撒放时,弓弦“丢下”了它,但它并没有立刻变成一条直线向前飞。它是在一个瞬间的摆动后,才开始真正的向前飞行。而这个摆动,正好会让箭杆的前端(尤其是靠弓把的那一侧)扫过弓把。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

干净利落的撒放: 这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手指撒放还是撒放器,都要确保动作流畅、快速,避免任何拖拽或不均匀的受力。
合适的箭羽根(Fletching): 箭羽根的作用就是稳定箭的飞行。它在箭杆侧向摆动时提供一个“扶正”的力量,帮助箭杆更快地回到笔直的飞行状态。较软或太小的箭羽根可能不足以在瞬间完成这个“扶正”动作,从而增加打弓把的几率。
箭杆的硬度(Spine): 箭杆的硬度也要与你的拉弓力度相匹配。太软的箭杆在拉满弓时会被弓臂挤压得更厉害,释放时更容易发生过度摆动。太硬的箭杆也可能出现问题,但一般来说,太软更容易导致这个问题。
箭台的设置: 箭台的位置和弹性也非常关键。一个过高或过低的箭台,或者太硬/太软的箭台弹簧,都可能影响箭在脱弦瞬间的轨迹。
弓的设置(如果是复合弓): 复合弓上有很多可调节的部件,比如箭台的弹出速度、弓臂的弯曲度等,这些都会影响箭的初始轨迹。

总而言之,撒放后箭杆打到弓把上,是箭在脱弦瞬间,因为惯性、弓弦的侧向推力以及箭杆本身的弹性变形(虽然非常微小)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个临时的侧向摆动,而这个摆动恰好让箭杆的前端扫过弓把。这基本上是一个正常的物理现象,但也是可以通过精确的射箭技术和合适的装备来最小化的。很多时候,新人觉得箭杆“撞”到了弓把,其实更像是箭杆“擦”过了弓把,只是这个擦碰的力度,足以让你注意到它。

希望这么一解释,你能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撒放不干净

2:箭杆挠度不对

2.5:搭箭点偏差太多

3:三者兼而有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而且是很多新手弓箭手都会遇到的困惑。别担心,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作怪,也不是你的箭有什么问题,而是射箭动作过程中一些非常关键的物理原理在起作用。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接地气一些。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想想箭在离弦那一刻的状态。箭在搭在弓弦上,并且你已经拉满.............
  • 回答
    这可不是个好主意,绝对是个糟糕的主意。用传统弓也好,现代弓也好,无论你用的是什么弓,只要你试着把一根没有尾羽,甚至连箭头的光杆儿直接从弓弦上松开,结果都会是灾难性的。首先,我们要明白箭为什么是箭。它的设计就是为了直线飞行,而且是稳定地、带着目标飞过去。尾羽的作用,就是像飞机的翅膀一样,在箭离开弓弦的.............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让人好奇的转变!感情这东西,有时候就像一瓶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也越能让人显露出不曾想过的模样。你男朋友在恋爱后变得像个小姑娘一样爱撒娇,超粘人,而你反而越来越“MAN”,这背后可能有很多种解释,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男朋友的变化:从“爷们”到“小公举”?想象一下,是不是在你们.............
  • 回答
    关于刘鑫(现名刘暖曦)在江歌案发生后第一次撒谎的时间以及她一共撒了多少谎,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也涉及到很多细节的梳理和判断。公众和媒体在报道和讨论过程中,对于“撒谎”的界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分歧。从媒体报道和法庭审理的公开信息来看,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到“第一次撒谎是什么时候”的答案,因为很多信息是在案.............
  • 回答
    .......
  • 回答
    弓弦磨手指疼,这绝对是新手弓箭手最常遇到的一个坎儿,尤其是初学阶段,感觉手指都要磨出茧子了,疼得真让人怀疑人生。双层护指有时候也架不住弓弦那股狠劲儿。别担心,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很多人都经历过。这里给你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怎么能让你的射箭体验舒服点,同时也能提高成绩。核心问题:弓弦与手指的“摩擦.............
  • 回答
    要说现代复合弓狩猎,腕式撒放器之所以能压倒握式撒放器,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这背后可不是随便哪个厂家的推广就能决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性能和狩猎需求的双重作用。咱就掰扯掰扯为啥腕式撒放器能这么得人心。首先,得从最根本的——稳定性与精准度上说。打个比方,你用手指直接扣弦,虽然熟练了也能做到稳定,但终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种可能性,就像侦探在案件现场寻找蛛丝马迹一样。男友爱撒谎,这背后一定有原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咱们一点一点来剖析。首先,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点:撒谎,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 就像小孩子不敢承认自己打碎了花瓶,怕挨骂一样,成年人的谎言也常常.............
  • 回答
    这两种情况,虽然都涉及“撒谎”,但它们背后隐藏的动机、对女性的实际影响以及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确实存在着天壤之别。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看这俩“谎言”的出发点。 有钱人装穷追女生: 这背后往往是一种试探,甚至有点像一种“游戏”或者说是“考验”。有钱人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资本.............
  • 回答
    说到刘邦,这哥们儿的人生履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争议性人物”的典范。他身上有股子“痞气”,也有股子“霸气”,这两种气质在他身上揉捏得相当矛盾,但也正是这种矛盾,让他从一个泗水亭长一步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且在很多时候,还能收获手下人的拥戴,哪怕他有时候确实是做得挺不像话的。你提到他辱骂羞辱几乎所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大家对撒贝宁“凡尔赛”的态度,好像比起别人,他这么说大家都能接受,甚至觉得挺可爱。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几个层层叠加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的“凡尔赛”通常是带有“反差感”和“自嘲”的。 撒贝宁的家庭背景、学历、工作经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学霸”,尤其是那些在公开场合、在同学面前显得游刃有余、轻松应对各种考试的人,有时会透露出一种“我好像没怎么学”的说法。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挺多有趣的原因,而且绝不是单一的“炫耀”这么简单。首先,得承认,有些人是真的天赋异禀。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就是他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理解概念.............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英语语言和英格兰名字的起源。简单来说,之所以英格兰没有叫“Sexland”,盎格鲁撒克逊人也没有被称为“Saxophone”,是因为“盎格鲁撒克逊”这个词汇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含义,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两个族群的名字并列。让我们来一层层剥开这个历史的面纱,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确实,游泳之后常常会感觉尿意袭来,而且量也挺大,但跑步过后往往就没那么明显了。这可不是因为身体在游泳时“吸水”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一套挺复杂的身体反应机制在起作用。咱们来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游泳时为什么尿意更足?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帮你“.............
  • 回答
    克苏鲁神话中的阿撒托斯,那混沌的源头,万物的起点,之所以被描绘成“愚蠢盲目”,这并非简单的智力缺陷,而是其作为宇宙初生状态的本质体现。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深入挖掘它在神话体系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首先,阿撒托斯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神”。它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未经塑造的原始能量,一种无意识的生命力。宇宙.............
  • 回答
    这事儿啊,其实挺普遍的,就像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你总会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看到有人在“发泄”。问为什么?那原因可就多了,而且往往是层层叠叠的,像剥洋葱一样,剥一层还能再剥一层。最直观的,也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情绪的出口问题。人嘛,总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工作上被领导说了,生活里跟家人闹了,或者就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并且非常贴近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很多人对美联储在疫情期间采取的激进措施(如无限量化宽松,以及一些人所说的“直升机撒钱”)感到困惑,为什么它们没有像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立刻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起作用,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地来分析一下。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