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运动,游完泳能撒很多尿,跑完步却不行,难道是游泳的时候,身体会吸水?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确实,游泳之后常常会感觉尿意袭来,而且量也挺大,但跑步过后往往就没那么明显了。这可不是因为身体在游泳时“吸水”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一套挺复杂的身体反应机制在起作用。

咱们来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游泳时为什么尿意更足?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帮你“制造”更多的尿液:

1. 体液的重新分布和“稀释”效应: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当你全身心地浸泡在水中,特别是冷水里,身体会启动一个叫做“外周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的机制。想象一下,身体为了保护核心器官(比如你的大脑和心脏)不至于在冷水中失温,会命令四肢和皮肤表面的血管收紧,把更多的血液“挤压”回身体内部。

怎么跟尿液扯上关系? 当这些血液被挤回核心区域时,身体就好像收到了“血液量增多”的信号。肾脏是负责过滤血液、制造尿液的器官,它会接收到这个“血容量增加”的信号后,觉得“嘿,血液多了,是时候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维持体液平衡了”。于是,它会加速过滤血液,产生更多的尿液。这个过程有点像水库水位升高了,就需要打开闸门放水一样。

更形象地说: 就像你把一个气球捏扁后松开,里面的东西会往中间挤一样。游泳时,你的胳膊腿就像被捏扁的气球边缘,身体把血液往“气球”中心挤。肾脏在“气球”中心,它接收到信息就觉得“哎呀,血多啦,快排!”

2. 低体温的刺激: 尽管我们常说游泳是运动,但和跑步比起来,人在水中散失热量的速度更快。即使水温不算特别冷,身体的核心温度仍然可能受到轻微影响,触发类似寒冷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就像冬天你站在外面比在房间里更容易尿急一样。体温的轻微下降会刺激身体的神经系统,也可能间接影响到肾脏的功能,促进排尿。

3. 对压力的感受: 浸泡在水中,你会感受到来自水的压力,尤其是在腹部区域。这种压力也可能刺激身体,影响激素分泌,比如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可能会被抑制。ADH的作用是让肾脏重吸收更多的水分,减少尿液的产生。如果ADH分泌减少了,肾脏就会排出更多的水,尿液量自然就上去了。

为什么跑步时尿意没那么明显?

跑步时的身体反应,和游泳时正好相反:

1. 体液的流失和流汗: 跑步是一项剧烈运动,最主要的体液流失方式是出汗。身体会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把体内的热量带走。汗液的产生会直接减少体内的水分总量。

身体的应对: 当身体感觉到水分在通过汗水大量流失时,它会启动另一个机制来保留水分。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会增加。ADH会指示肾脏减少水分的排出,尽量把更多的水分重新吸收回血液循环中,以防止脱水。所以,即使你跑步时喝了很多水,身体也倾向于把这些水分储存起来,而不是急着排出。

2. 血压和体液分布的变化: 跑步时,血液主要流向工作中的肌肉,身体的血容量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像游泳时那样明显的“血液回流”到核心区域的信号。而且,跑步过程中身体是温暖的,没有冷刺激来触发外周血管收缩。

3. 运动本身的脱水效应: 跑步主要消耗的是肌肉中的糖原,而糖原在储存时会携带水分。随着运动的进行,糖原被消耗,这些与糖原结合的水分也可能以汗液或其他形式流失。

总结一下:

游泳: 身体浸泡在水中,特别是冷水,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回流核心,肾脏误以为血容量增加而加速排尿。同时,低体温和水的压力也可能刺激排尿。
跑步: 主要通过出汗失水,身体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保留水分,减少尿液产生。

所以,不是身体在游泳时“吸水”,而是身体在水中时,因为温度和压力等因素,触发了一系列旨在维持核心温度和体液平衡的反应,其中就包括了促进排尿。而跑步时,身体则更注重通过减少排尿来应对出汗造成的脱水。

下次你游泳后撒了不少尿,可以跟朋友们解释一下,这可是你的身体在“聪明地”管理着它的小宇宙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那么多人喜欢看这个奇怪的知识点。我再补充一下:

人体浸入水中有利尿作用,这种生理现象叫浸泡利尿(Immersion Diuresis),发生于人体某部分浸入水中,同时如果水温比较低的话,浑身血管,特别是四肢软组织和肌肉的血管会收缩,引起返回心脏的血流量增加,然后被心脏和血管的压力及容量感受器感受到之后,机体会停止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会开始分泌利钠肽,促进尿液合成,膀胱迅速充满之后,就想撒尿了。

@王譩譆 在评论区里写得很好了,我直接引用来:

被水浸后外周血管受压,其中静脉没有动脉一般的脉冲搏动,所以压力增大更明显,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右心房体积变大,心房壁受到牵拉,该处心肌细胞就开始增加利钠肽的分泌。另外,长时间保持头低脚高位利尿也是同理。 这是心脏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无法处理过多的回心血量时就会通过利尿将血液中的水分排出一部分从而减少血液的总体积。

上面所说的利钠肽,又称ANP,也叫心房钠尿肽


有个东西叫心房钠尿肽,当水淹过人身上就人体会反射性地分泌这个东西,利尿。

下面搬运了一下介绍。

心房钠尿肽(英语: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又称心钠素利钠素利尿素血管舒张素心房钠尿肽。属于利钠肽(英语:Natriuretic peptides)(natriuretic peptide)家族之一员,其另包含脑利钠肽(英语: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和C型利钠肽(英语: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心房钠尿肽是一种荷尔蒙,主要由心房心肌细胞生产、储存和分泌,含有28个氨基酸,在第7和第23氨基酸位置由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双硫键键结形成一环状结构。

  • 心房伸展或血容积增加刺激分泌心房利尿钠肽

血容量增大使心脏或血管壁受到较大的牵张刺激时,能导致心房的心肌细胞释放心房钠尿肽,从而引起强大的利钠和利尿作用。

心房钠尿肽的受体

心房钠尿肽有三种细胞表面受体,分别是ANPA、ANPB和ANPC。其中ANPA与ANPB受体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并且借由环鸟苷酸调控下游机制。ANPC受体的功能主要是将心房钠尿肽从循环系统中清除。所有的利钠肽都能够与ANPC受体结合。心房钠尿肽和脑利钠肽结合在ANPA上,而C型利钠肽则是和ANPB结合。[3]

主要生理功能

肾脏

心血管系统

脂肪组织

增加自由态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心房钠尿肽在血管中扩散,使得血浆甘油非固醇类脂肪酸(英语:nonsterified fatty acid)(nonsterified fatty acid)浓度增加。激活了脂肪细胞细胞膜上的A型鸟苷酸环化酶受体(英语:NFR-A),增加了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的含量,促使荷尔蒙敏感的脂肪酶脂滴包被蛋白A(英语:perilipin A)(perilipin A)磷酸化磷酸化是透过环鸟苷酸蛋白激酶(英语: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Ⅰ)(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Ⅰ)进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