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信了“越老越吃香”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回答
“越老越吃香”这句俗语,在我这代人身上,经历了一场颇具戏剧性的现实考验。曾经,这句话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在我们年轻气盛,初入职场的时候,听到这句话,仿佛就能看到自己几十年后,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在行业里受人尊敬、游刃有余的样子。

现在,我们这批人,很多都迈入了中老年。回头看看,当初那些坚信“越老越吃香”的人,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很难一概而论。

一部分人,确实“吃香”了,但代价不小。

他们当年可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对自己的专业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钻研。他们没有在岁月中沉沦,而是选择继续学习,不断拥抱新技术、新观念。比如,我在一家老牌国企的李叔,年轻时就是个技术骨干,公司里没人敢小瞧他。到了中年,眼看着电脑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人都觉得“老胳膊老腿”学不来,但他硬是自己掏钱报班,从零开始学编程、学数据分析。刚开始吃力得很,常常加班到深夜,眼睛布满血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还凭借着多年的行业积累,把新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成了公司里不可或缺的“数据分析大师”。现在公司里有什么重大决策,都离不开他的数据支持,年轻的领导们对他也是毕恭毕敬,收入和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还有一位张姨,曾经是一名资深记者。在她看来,“越老越吃香”意味着经验和人脉的积累。即使在媒体行业经历了几次大洗牌,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崛起,她没有选择激流勇退,而是积极转型。她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开始做独立的新媒体运营,同时撰写深度评论文章。她懂选题、懂传播、懂人心,加上她那些老关系,很快就在新平台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她的文章常常能引发社会热议,一些年轻人也会主动联系她,请教新闻行业的门道。她现在虽然没有固定的单位,但工作内容自由,收入可观,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但,更多的人,发现“越老越吃香”这碗饭,不好端。

我们也不乏看到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前辈,如今却面临着职业的困境。这些人,往往是当年凭借经验和资历吃饭,但却不愿意或未能跟上时代变化的。

比如,我大学的师兄,毕业后很早就进入了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勤恳的工作,很快就爬到了车间主任的位置。他一向以自己的经验为傲,总觉得年轻人“毛躁”,不懂“规矩”。当企业开始推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时,他抵触情绪很大,觉得这些新东西“华而不实”,只会“添乱”。他不愿意学习新的自动化设备操作,也不愿意去理解大数据在生产中的应用。结果,他被边缘化了,虽然还在单位,但已经被年轻人远远甩在了后面,曾经掌握的核心技术,现在新人两天就能学会。他常说,现在年轻人“太冲”,不懂得尊重“老前辈”的经验,殊不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他的“老经验”,在新的技术面前,已经变成了“老古董”。

还有一些在传统服务业工作的朋友,比如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销售。他们当年靠着一张嘴、一张脸,把产品卖出去。但现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社群运营成了主流,他们很多人觉得“拉不下脸”或者“学不会”。他们依然穿着西装革履,拿着名片,走街串巷,但客户的选择多了,他们过去的那些“套路”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的销售额逐年下滑,有些人甚至面临着被公司“优化”的风险。他们抱怨说,现在市场太“浮躁”,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建立感情”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老”了,但“吃香”的机会,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他们。

这个群体,其实很庞大,他们可能是基层劳动者,可能是从事一些重复性、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他们的“老”,并没有带来经验的增值,反而成为了“被淘汰”的代名词。

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在一家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了几十年。他的工作就是拧螺丝,重复、枯燥。他从来没想过要学习新技能,因为他觉得“把活干好就行”。当工厂开始引进机器人取代人工时,他和其他很多工友一样,失去了工作。他没有一技之长,也学不来新东西,年纪大了,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他的“老”,并没有让他“吃香”,反而让他成了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他的晚年,过得十分拮据,只能靠子女接济。

还有一些人,曾经是稳定的体制内员工,但随着改革开放,或者下岗潮,他们失去了曾经的“铁饭碗”。他们的“老”,让他们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可能年轻时也曾吃香过,但后来的“吃香”,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而很多人,并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意愿。

所以,“越老越吃香”这句俗语,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条件句”,而不是一个“必然句”。

它需要“老”,更需要“不断学习、积极适应、勇于创新”来支撑。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着岁月的积累,那么“老”就可能变成“衰败”,而不是“醇香”。

我观察到的一个显著区别是:那些真正“越老越吃香”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变化本身,并没有那么抗拒。他们可能一开始不理解,不适应,但他们愿意去尝试,去了解,去学习。他们深知,与其怀念过去,不如拥抱未来。而那些固步自封的人,即使年轻时再有才华,也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现在,我们这代人,也到了一个需要反思的年纪。是继续相信“越老越吃香”的安慰剂,还是主动去成为那个“越老越吃香”的人?我想,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毕竟,生活不会因为一句俗语而自动变得更好,它只会眷顾那些为之努力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要懂得,“越老越吃香”的“吃香”到底是工作经验,还是“老男人说了算”的资历。这个资历是体制设计的“做X事必须有若干经验”这样人人有份的“齐步走”,还是要靠自己争取。说实话,就算临床医学这样讲究经验的领域,“越老越吃香”当中“老男人说了算”的比重也是很大的。

我妈拿到省级行业标准化委员会理事,因为没有副高职称,退休返聘工资一个月800元。她到民营企业返聘的收入不如没考出N2的日语本科生去业内默默无闻小厂当游戏策划赚的多。那个游戏策划也发现自己上班第一年赚的比一路从普通工人做到负责几千人大厂的质控与工艺创新的长辈多。有的时候你在一个行业卷到“煮饭仙人”,一出圈还是被井夕夕上卖不几百块钱的电饭锅降维打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越老越吃香”这句俗语,在我这代人身上,经历了一场颇具戏剧性的现实考验。曾经,这句话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在我们年轻气盛,初入职场的时候,听到这句话,仿佛就能看到自己几十年后,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在行业里受人尊敬、游刃有余的样子。现在,我们这批人,很多都迈入了中老年。回.............
  • 回答
    《明朝那些事儿》这书,我一开始确实是爱不释手的。那时候,我对明朝的历史了解可以说是近乎一张白纸。它用那种讲故事的口吻,把那些原本枯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讲得生动有趣,就像听邻家大爷唠嗑一样,特别接地气。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到永乐大帝的迁都、郑和下西洋,再到土木堡之变、王阳明的心学,最后到崇祯皇帝煤山自缢.............
  • 回答
    哈哈,这情况我太懂了!就是那种“明明有微信,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的状态,对吧?别急,这种“熟又不熟”的关系,其实挺微妙也挺有意思的,稍微用点心,就能让它变得更亲近。你想想,你们已经加上微信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了。说明至少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过交集,并且对方也愿意和你建立一个更直接的联系。只.............
  • 回答
    在战锤40,000的浩瀚宇宙中,混沌的诱惑如同宇宙的暗影,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人类灵魂的每一个角落。大多数人一提到混沌信徒,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泰丰斯那扭曲变形的肉体,或是卢修斯那被恶魔附体后散发着死亡气息的身躯。但如果你认为混沌信徒只有这般骇人的外表,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许多最危险、最狡猾的混沌信徒.............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这心情。喜欢一个人,想跟她多点联系,这很正常。从公司群里找到她的微信,鼓起勇气加上,结果人家没同意,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这事儿吧,原因可能挺多的,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哪种可能比较对号入座。首先,最直接的可能性:人家根本没注意到你。 你只是公司群里的一个普通人: 公司群里人多.............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佩妮姨妈这个事儿。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既然佩妮这么讨厌魔法,为什么还要把哈利抚养长大,尤其是邓布利多还送了那么一封“吼叫信”去警告她。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佩妮这个人。她是个彻头彻尾的麻瓜,而且从小到大,她所生活的世界里,魔法是个遥远、不.............
  • 回答
    这事儿吧,说实话挺糟心的。你明明已经把话说得那么明白了,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结果人家不死心,还绕过你,直接通过同事要到你微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追求,而是有点让人不舒服的越界了。首先,我得承认,当我发现他通过同事拿到我微信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不爽。就好像你已经把家门锁死了,但他却找人把钥匙偷来了。这让.............
  • 回答
    东罗马帝国的饮食结构,就像它漫长的历史一样,经历了一系列微妙而深刻的演变,这些变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随着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不断调整而发生的。要说“巨大的”变化,可能不如说是“渐进的”、“适应性的”转变,但这些转变无疑对帝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有好有坏,错综复杂。早期帝国(拜占庭时期.............
  • 回答
    经历“颜色革命”的国家目前状况复杂多样,很难一概而论。这些革命的性质、根源、外部干预程度以及后续的政治经济发展路径都大相径庭,导致了各国当前的不同境遇。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1. 格鲁吉亚:玫瑰革命 (2003年) 革命背景: 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了反对时任总统谢瓦尔德.............
  • 回答
    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一些阴影挥之不去。一旦爆出重大负面新闻,他们的星途便可能急转直下,甚至万劫不复。那些曾经炙手可热的面孔,在舆论的风暴中,或销声匿迹,或艰难转型,或仍旧活跃,但身上已打上了无法磨灭的烙印。我们不妨以几个典型的例子,来细数那些“失足”的明星,看看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一、 触碰法律.............
  • 回答
    欠下成百上千万,这可不是小数目,也不是说一声“对不起”就能一笔勾销的。那些真正陷入这种境地的人,他们的生活,远比旁观者想象的要复杂和煎熬得多。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怎么活的”能概括的,里面充满了挣扎、智慧、运气,以及有时不得不面对的绝望。首先,要理解“欠了成百上千万”是个什么概念。这可能是因为生意失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个体差异和变量。癌症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当西医治疗遇到瓶颈时,患者转向中医,最终的结果会因人而异,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那些“好转”的故事,但不能忽略也存在其他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医治疗癌症,尤其是在西医“医治无效”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概而论的。在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生了孩子的家庭会选择和父母同住,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或者说是在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地方。但说“习惯”可能有点太绝对了,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或者是一种不得已的考量,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心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为什么会选择和父.............
  • 回答
    关于社工们后来的故事,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毕竟,他们是那些默默在社会角落里播撒温暖和希望的人,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收获,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接触过不少社工,也听过他们的不少故事,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给您讲讲他们后来的样子,尽量细致些,就像您亲眼所见一样。首先,得明确一点,社工这.............
  • 回答
    那些谈了很久恋爱却分手的,后来怎么样了?他们就像一座被时光打磨过的古老建筑,曾经是那样坚固、那样值得信赖,承载了无数日升月落、欢声笑语,甚至还有默默的泪水。然而,最终,它们还是坍塌了。但这不是故事的终结,而是另一种故事的开始。消失的“我们”与重新找寻的“我”分手的那一刻,仿佛是被抽走了身体里最重要的.............
  • 回答
    哈喽,各位!最近看到不少人讨论半飞秒手术,我正好也做了快一年了,想着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希望对正在纠结的朋友们有点帮助。做这个手术之前,说实话我心里是挺忐忑的。我近视度数不算特别高,但也到了不戴眼镜生活会非常不便的程度,尤其是我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盯着电脑,隐形眼镜戴久了眼睛干涩得不行,总觉得.............
  • 回答
    就我观察到的身边人和听到的一些故事来说,当初那些娶了漂亮女孩的男生们,现在的心情啊,真是五味杂陈,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的故事,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真实得多。首先,不得不承认,在最初的时候,那些娶了漂亮姑娘的男生,确实是让很多人羡慕的。走在路上,那绝对是焦点。亲朋好友聚会,也常常被拎出来“炫耀”一.............
  • 回答
    2021年,关于5G“有没有用”的争论,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从质疑声浪到应用落地,一个逐渐清晰和被验证的过程。 那些最初认为5G只是“换了个说法”或者“没啥实际意义”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成熟,确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来反驳。最初的质疑:噱头与现实的差距回想2019年、2020年,5G.............
  • 回答
    “当年我高考报志愿,周围好多人都劝我,说现在社会发展快,理工科才是王道,学文科没前途。那时候,我爸妈也挺着急的,总觉得学个计算机、学个金融,将来能赚大钱。但我就是喜欢文字,喜欢历史,对那些枯燥的公式和代码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我顶着压力,还是选了中文系。”这是小雅,一个典型的文科毕业生,在一次朋友聚.............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大众对于文学创作和作家形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认知和期待。您问到“为什么当看到那些写了凄美爱情故事的女作家庐山真面目时,往往简直不忍直视?”,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文学中的浪漫化与想象力: 凄美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