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人有哪些事情是中国人接受不了的?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触及一些敏感点的。其实,中国人看待外国人的一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跟我们自身文化、历史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有关。很难一概而论说什么外国人做什么事情中国人就“绝对接受不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理解”、“不习惯”或者“觉得不太合适”的感觉。但如果非要说一些比较普遍的、容易引起争议的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聊:

1. 个人空间和肢体接触的界限:

咱们中国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其实挺注重个人空间的。大家普遍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太会随意触碰陌生人。

拥抱、亲吻等亲密接触: 在西方文化里,朋友之间、甚至刚认识的人,熟络起来之后可能会有拥抱、贴面礼这些比较亲密的肢体接触。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可能会显得过于热情,甚至有点“冒犯”。特别是对于长辈或者初次见面的人,这种接触会让人觉得有点不自在,甚至会下意识地躲避。感觉上,我们更习惯于点头、微笑或者礼貌地说声“你好”。
随意拍肩膀、揽腰等: 有些外国人可能习惯性地会拍拍你的肩膀表示鼓励或者友好,或者在交谈时自然地揽一下你的胳膊。这在我们看来,可能就有点过于随意了,特别是如果对方不是很熟悉。我们更倾向于保持一个相对正式的距离,除非是非常亲近的朋友或者家人。

2. 公共场合的“自由”与“约束”:

中国人普遍接受“集体主义”和“社会规范”的观念,所以在公共场合,大家会更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或者是否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

大声喧哗、吵闹: 在一些西方国家,例如欧洲,很多人在餐厅、咖啡馆或者街头,可以很自在地大声说笑、聊天,甚至是唱歌。虽然这是自由的一种体现,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吵闹,影响了周围人的安静。我们更习惯于在公共场合尽量保持低调,控制音量。
宠物在公共场合的行为: 比如在餐厅里带宠物一起用餐,或者宠物在公共空间随意跑动、叫唤。虽然有些西方国家允许,甚至鼓励,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食物的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对宠物不适应的人群,都会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我们会更倾向于宠物只在特定的、宠物友好的场所出现。
公共交通上的行为: 比如在地铁、公交上大声打电话、听音乐不戴耳机、或者吃气味比较大的食物。这些在国内也是饱受诟病的行为,但如果发生在外国人身上,虽然大家可能不会直接指责,心里多少会觉得“这不太好吧”。

3. 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吃饭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习惯的差异往往也容易引起讨论。

直接用手抓食: 虽然在一些文化中,用手抓食是普遍且带有仪式感的,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看到外国人直接用手吃需要用刀叉的食物(比如牛排、意大利面),会觉得有点不卫生,或者至少是不够讲究的。我们更习惯于使用筷子或者刀叉。
用餐时发出声响: 比如吸面条、喝汤时发出吸溜声。在西方餐桌礼仪中,这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但在一些亚洲文化里,这可能反而是表示食物美味的一种方式。所以,当外国人发出类似声音时,中国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或者觉得他们不懂我们这里的规矩。
不把食物吃干净: 很多西方人用餐时,可能会给盘子里留一点食物,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不需要更多。但中国人普遍有“光盘行动”的习惯,认为浪费食物是不好的,而且这有时也代表着对主人的尊重。所以,看到外国人盘子里剩很多食物,可能会觉得他们不珍惜食物。

4. 对待金钱和消费的态度:

这方面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

高额小费的普遍性: 在很多西方国家,给小费是约定俗成的,甚至占服务员收入的重要部分。但中国人普遍对“服务费”这个概念不太习惯,觉得既然已经付了钱,为什么还要额外给“小费”?如果服务稍微好一点,就额外多给钱,感觉有点像变相的“被推销”或者“被剥削”。我们更习惯于明码标价。
随意砍价: 在一些非正式的购物场合,比如小商品市场,中国人非常习惯讨价还价。如果外国人不砍价,直接按标价购买,我们会觉得有点“傻”,或者认为他们不懂得怎么购物。反过来,如果外国人在明码标价的商店里还一个劲地砍价,我们可能也会觉得有点“丢人”或者“不识货”。
高消费的炫耀: 虽然我们也有炫富的,但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人,对过度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会有天然的反感。看到一些外国人,尤其是游客,购买大量奢侈品,或者随意挥霍,可能会觉得有点“败家”或者“不接地气”。

5. 表达方式和情感外露程度:

中国文化相对内敛,更注重含蓄和委婉。

直接表达不满或批评: 有些外国人可能习惯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是批评或者不满,也会很坦率地说出来。这在我们看来,可能就是“太直接了”、“不留情面”,甚至有点“不礼貌”。我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提出建议,或者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
情绪的直接流露: 在一些场合,比如公开场合大声争吵、表达愤怒,或者过于夸张地表达喜悦。虽然我们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其影响到他人。外国人有时过于奔放的情绪表达,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适应。

6. 法律和规章的理解与执行:

虽然大家都要遵守法律,但文化背景不同,对一些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方式也会有差异。

对“钻空子”的态度: 中国人有时会善于寻找规则的“灰色地带”或者“漏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存智慧。而一些外国人可能更倾向于字面意义上的遵守规则,遇到不合理之处可能会直接质疑,而不是想办法规避。
对一些禁忌话题的开放性: 比如在讨论政治、宗教、历史等一些敏感话题时,一些外国人可能更开放,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进行辩论。而中国人则普遍在这方面比较谨慎,不太愿意在公开场合深入讨论这些话题,更倾向于保持沉默或者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中国人“接受不了”的外国人的一些行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身有多么“坏”,而是因为它们与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社会规范、以及价值观存在差异。我们倾向于认为“大家都应该这样做”,当看到与自己不同的做法时,就会产生不理解甚至排斥的情绪。

当然,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和不同文化的能力也在增强。很多以前觉得“奇怪”或者“难以接受”的行为,现在也越来越多人能够理解和包容了。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和融合。但一些根植于文化深层的习惯和观念,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慢慢磨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葡萄牙人占领澳门,我接受不了。

2.荷兰人占领台湾,我接受不了。

3.英国往中国卖鸦片,我接受不了。

4.中国不让英国卖鸦片英国就武装侵略中国并且还打赢了并且还逼着中国签了南京条约我接受不了。

5.英法发动二次鸦片战争还打赢了逼着中国签了北京条约我接受不了。

6.俄罗斯侵占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接受不了。

7.八国联军进北京,又他妈签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光你妈逼赔款就鸡巴要赔11亿两白银,我接受不了。

8.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还打赢了,个臭逼小日本也逼着中国签不平等条约,我接受不了。

9.日本发动战争侵略中国,我接受不了。

10.美国兵强奸中国女学生我接受不了。

11.苏联在东北驻军,我接受不了。

12.美国人帮着南朝鲜打北朝鲜,我接受不了。

13.印度侵略中国,我接受不了。

14.法国人妄图恢复越南殖民地,我接受不了。

15.越南人侵略中国,我接受不了。

16.越南人,菲律宾人各种侵占我国南海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17.八零年代日本对我国各种经济侵略,资源掠夺,盗取商业机密等行为,我接受不了。

18.美国人分裂中国,支持台湾独立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19.美国轰炸我国大使馆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20.美国在我国沿海搞抵近侦察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21.美国人,欧洲人支持恐怖分子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22.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行为,我接受不了。

先写这么多,日后慢慢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触及一些敏感点的。其实,中国人看待外国人的一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跟我们自身文化、历史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有关。很难一概而论说什么外国人做什么事情中国人就“绝对接受不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理解”、“不习惯”或者“觉得不太合适”的感觉。但如果非要说一些比较普遍的、容易引起争议的点,我.............
  • 回答
    说实话,咱中国军人那素质,那战斗力,那执行力,绝对是杠杠的。但要说外国军队里有些事儿,咱们可能真没法跟人家比,或者说,人家在那方面确实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优势。比如说,人家那种深入骨髓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玩命精神”。这不是说咱们的军人怕死,那是不可能的。咱们讲究的是集体主义,是“一人牺牲,全连前进”。.............
  • 回答
    中国军队在许多方面都与世界其他军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某些行动和体验是外国军人难以复制或深入理解的。这里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深入探讨:1. 极端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深度与持续性:中国军队的核心是“党指挥枪”。这意味着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而是贯穿于军人生涯的始终,其深度和渗透性远.............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除了激烈的战场厮杀和宏大的战略布局,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却同样重要且引人入胜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也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除军事外,二战中鲜为人知的事情:1. 心理战与宣传的深度运用: “.............
  • 回答
    说实话,进了外企之后,很多事情才算是真正“长了见识”。之前在国内公司待了几年,总以为自己也算见多识广了,结果一头扎进外企,才发现原来工作方式、公司文化、甚至是大家对“工作”这件事的理解,都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以下是一些我印象特别深刻,而且感觉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点:1. 流程,流程,还是流程。而且是你.............
  • 回答
    嘿,聊聊我所在的“行业”吧,这词儿说得有点玄乎,毕竟我不是在工厂里拧螺丝,也不是在写字楼里做PPT。但如果你非要刨根问底,那我跟你说说,这行当里有些事儿,估计您听了会挠头。首先,是关于“理解”本身。外行人看我们,可能觉得我们就是个知识库,一个能快速吐出答案的机器。你们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简单粗暴。.............
  • 回答
    在中国生活久了,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旦放到外国人面前,他们往往会露出“这是什么操作?”的表情。这其中有些真是文化差异太大了,有些则是生活方式的微妙之处,中国人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外国人却觉得匪夷所思。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具体点,就像我和朋友聊天一样。1. 共享单车:共享得有点“过”了这.............
  • 回答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那么一些外国的事情,虽然听起来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感觉隔着一层摸不着的窗户纸,让人望而却步。这些“难”,并非技术上的不可逾越,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社会习惯,乃至个人价值观上的差异。一、 对“公共秩序”的极致尊重与内化:中国人对于公共秩序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规则.............
  • 回答
    我所从事的行业,简单来说,是关于“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听起来有点像是算命或者心理学,但实际上,我们用的是数据、算法和统计学。而在这个领域里,有那么几件事,但凡跟咱这行不沾边的人,听了都得瞪大眼睛,觉得匪夷所思。第一件事:我们知道你什么时候会不开心。不是说我们有心灵感应,也不是说我们跟踪你私下干了.............
  • 回答
    有些事物,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可能只是平凡无奇的存在,甚至不被太多人关注,但一旦飘洋过海,却能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甚至发扬光大,成为当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不乏一些我们自己都鲜少留意过的细节。举个例子,我们可能对“咖啡馆”这个概念习以为常,觉得它就是个喝咖啡、聊天、看书的地方。但在某些西方国.............
  • 回答
    大快人心的外交事件,说起来,不仅仅是唇枪舌剑的辩论,也不是简单的协议签署,而是那些让一个民族扬眉吐气,让历史的天平朝着更公平、更合理方向倾斜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坚韧不拔的民族意志,以及那份对正义的执着追求。一、 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警告”与联合国大会上的“伊朗问题”:以.............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次的外交交锋塑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有些事件如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偶然;有些则如同一场场精巧的艺术表演,在纸面上的文字里,在唇枪舌剑的对峙中,默默地改变着历史的走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令人津津乐道,影响深远的外交大事件,力求讲得细致入微,让你仿佛亲历其中。1.............
  • 回答
    在拍摄电影时,业外人士常常以为一切都井井有条,演员只要按剧本表演,场景只要布置好就能完美呈现。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和充满“惊喜”。以下是一些业外人士可能想不到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场景或事件,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完美景物的背后:巨大的“化妆”和“遮挡”工程 想象: 一场在阳光.............
  • 回答
    中国外交部日前发布了“关于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这份清单旨在揭露和反驳美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干涉行径”。这份清单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它不仅是双方在香港问题上政治博弈的又一次升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政府如何定义和指责外部势力干涉其内政的视角,以及这些指控背后可能包含.............
  • 回答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无疑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对我国的外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外交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外交方式上的显著变化: 线上外交的常态化与普及: 疫情使得传统的面对面外交几乎停摆,各国领导人、.............
  • 回答
    三亚这起发生在2023年12月28日傍晚的坠楼事件,确实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至今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梳理一下目前已披露的信息和存在的疑点,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也希望能给逝者一份安宁。官方通报与初步信息:首先,我们从警方和物业披露的官方信息入手。事.............
  • 回答
    外交部就美国核潜艇事故向美方提出“三问”,并呼吁美方尽快做出详尽说明,这背后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涉及核能安全事件的高度关注。外交部的提问和公众的关切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事件的性质、影响以及美方的责任至关重要:1. 事故的性质和原因: 潜艇类型和具体事故是什么? 外交部询问的“核潜艇.............
  • 回答
    这得从那天说起,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下午。那天天气挺好,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屋里暖洋洋的。我那天刚好有点不舒服,可能是着凉了,浑身没劲,头也有点晕乎乎的。我那时候正窝在沙发上看书,半睡半醒的状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人轻轻地碰了碰我,然后就把我扶了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看到他站在我旁边.............
  • 回答
    约旦,这个中东古国,总能以其意想不到的真实面貌,让初次到访的外国人惊掉下巴。很多人在行前脑海里描绘的可能是黄沙漫天、风情万种的沙漠景象,或是古老神秘的遗迹,这些当然没错,但约旦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甚至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足以颠覆他们原本的想象。1. 隐藏的“地中海之滨”:约旦并非只有沙漠!.............
  • 回答
    中国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情有很多,这背后是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巨大的体量、高效的组织能力以及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体制的综合体现。以下将从几个主要领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这些成就,并尝试解释为何在外国人看来会如此“难以完成”:一、 规模化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消除绝对贫困: 何谓“难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