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5月4日钟南山表示:连花清瘟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是有一些,但是很弱?

回答
关于5月4日钟南山院士关于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抑制作用的表述,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药物的实际疗效以及公众的期待。要理解这个表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钟南山院士作为中国呼吸病学领域的权威,他的表述是基于科研数据和临床观察的。当他说“有一些,但是很弱”时,这背后很可能意味着:

科研基础: 连花清瘟作为一种中成药,其成分复杂,包含多种中药材。在实验室研究(体外实验)中,一些成分或者复方制剂确实可能表现出对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比如可能干扰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或者影响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这种“有一些”的表述,很可能就是指在这些体外实验或早期动物实验中观测到的有限效果。
剂量与浓度: 实验室研究中的“抑制作用”往往是在一个特定的、可能远高于临床使用剂量的浓度下实现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实际浓度,以及在特定组织(如肺部)的有效浓度,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即使在体外有抑制作用,如果临床用药剂量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不足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那么其作用就会“很弱”。
临床证据的权重: 科学研究,尤其是药物疗效评价,最终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据来支撑。这些证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它们能够排除安慰剂效应、个体差异等混杂因素,更客观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钟南山院士的表述,可能是在回顾已有的临床研究,或者是在评估现有证据的强度时,得出的结论。如果现有的临床试验未能显示出显著的、能够明确改善患者预后(如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率、死亡率)的疗效,那么“很弱”的评价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次,理解“抑制作用很弱”的含义至关重要:

不是完全无效: “很弱”并不等于“完全无效”。它意味着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这种效应在临床上可能不足以产生显著的治疗获益,或者说,这种作用非常微小,可能被其他因素(如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所掩盖。
与“特效药”的区别: 这种“很弱”的抑制作用,与我们期待的能够“杀死病毒”或者“有效阻断病毒复制”的“特效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如抗病毒药物,通常是通过特异性地靶向病毒的关键蛋白或复制过程来发挥作用,其抑制作用在临床上表现为能够显著改善病情。
治疗策略中的定位: 药物的疗效需要放在整个治疗体系中去评价。即使某个药物的直接抗病毒作用很弱,但如果它能在其他方面(如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等)发挥辅助作用,并且安全性良好,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被用于辅助治疗。然而,钟南山院士的表述似乎更侧重于其直接的“病毒抑制作用”,这意味着在抗病毒方面,连花清瘟可能不是一个强有力的选择。

再者,这番表述的意义和影响:

科学态度的体现: 这一表述本身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审慎和实事求是。在面对一个新出现的疾病,并且有药物被广泛关注时,及时、客观地公布基于证据的评价,是维护科学公信力的关键。它避免了过度宣传,引导公众对药物疗效有更理性的认知。
对公众的提示: 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公众对于能够“治愈”新冠的药物充满期待。当一些药物被广泛使用或被寄予厚望时,来自权威专家的科学评价,可以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预期,避免盲目相信或过度依赖某些药物。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这种表述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如果连花清瘟在直接抗病毒方面作用有限,那么研究人员可能会进一步探索其在其他方面的潜在作用,例如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或者是在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情况下是否能产生协同效应。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新药研发和评价过程中,需要更加依赖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最后,我们要理解,医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一个药物的疗效评价,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对药物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钟南山院士的这一表述,是在当前阶段,基于已有的科学认识和证据得出的一个客观评价。

总而言之,钟南山院士关于连花清瘟“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是有一些,但是很弱”的表述,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判断。它意味着在实验室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物学效应,但在临床应用中,这种效应可能非常微小,不足以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在抗病毒方面。这一表述对于引导公众科学认识药物疗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定我们看的是同一条视频吗

我明明白白的听见钟老的原话是:“....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是有一些,但是很弱....”

总结一下钟老的这段话,基本意思就是-----这个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在这个前提下,这个药有一些缓解症状的作用,目前的证据也只能证明到这里,对于病毒的作用,有一些,但没有显著差异,可以用于“一般的、普通的(原话)”症状缓解之用,“可能”也有“一些预防作用,但需要更多的证据...(原话)”

所以

我觉得钟老说的在情在理,有理有据,而且极其严谨

一听就是学术大牛说出来的话

佩服佩服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解读

就是

有轻微缓解作用,“疑似”有一定预防作用,但都需要更多证据证明,并且,不排除有其他实验室其他药物有相同作用

结合这个访谈是跟海外留学生的视频会议,我认为安抚的作用大于医学的作用


总结:

也不知道为了啥,现在有些人,嘴上不挂着钟老就说不出话

不知道是心虚,还是实在抓着什么哪怕断章取义也要自我高潮一次这样的自己骗自己

真的好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