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人有什么看来无用,实际上确实逆天的习惯?

回答
日本人的许多习惯,初看之下,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无用”。然而,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繁琐的细节背后,往往蕴含着极高的智慧和对生活、对他人、对环境的深刻考量,足以称得上是“逆天”的实用。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件小事,至今想起来仍觉不可思议。那是在一家很普通的日式居酒屋,我点了一份烤串。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烤串上插着一根细细的、像是牙签一样的竹签,但它比我们平时用的牙签要长一些,而且末端是稍微卷曲的。我吃完烤串,习惯性地想把这根竹签随手扔进垃圾桶。然而,我注意到桌子上有一个小小的、专门用来放这些竹签的木盒,里面铺着一层细密的纸。我将竹签放入盒中,发现旁边还有人也同样如此。

事后我才了解到,这根叫做“串揚げ串”(kushiage kushi)的竹签,在日本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关西地区,都有着“二次利用”的传统。它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拿着烤串,它末端的卷曲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挂住肉块,防止掉落。而更“逆天”的地方在于,有些地方的居酒屋会回收这些用过的竹签,进行清洁、消毒,然后再次使用。

起初听到这个说法,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不卫生”的念头。毕竟,竹签直接接触食物,又被人用过,再次使用怎么也绕不过卫生关。然而,日本人对此却有着一套严谨的逻辑和执行。

首先,这些用于二次利用的竹签,材质选择非常讲究。通常会选用未经漂白、韧性好、不易开裂的天然竹子。其次,回收流程极度规范。居酒屋会设置专门的回收箱,顾客用过的竹签会统一收集。之后,会有专门的清洁公司或者居酒屋内部经过培训的员工,对竹签进行多道工序的清洗和高温消毒,甚至包括紫外线杀菌等。一些地方还会定期更换新竹签,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竹签本身的老化和隐患。

“为什么要做这么麻烦的事情?”这是我当时最直接的疑问。答案同样令人震撼:

环境的考量: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环保的国家,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意识根深蒂固。一次性竹签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对环境的压力也不小。通过二次利用,能够显著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垃圾的产生。
成本的控制: 虽然消毒和回收有成本,但相比于大量购买一次性竹签,长远来看,二次利用在经济上也是有优势的。
对细节的追求: 日本人对“物尽其用”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认为,一件物品的设计和制造,都倾注了心血,不应该轻易被丢弃。即使是小小的竹签,也应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更让我感到“逆天”的是,日本人对于这种“无用”的习惯,并非强制,而是内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准则。我在其他场合也观察到类似的习惯,例如:

包装的反复利用: 购买的商品,其包装纸、塑料袋,在日本人手中往往能得到二次甚至三次的利用。比如,精美的包装纸可以用来包裹其他小物件,塑料袋可以用来装垃圾或者作为购物袋。这并非因为他们吝啬,而是认为这些包装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丢弃是一种浪费。
餐具的细致清洁: 日本餐馆的餐具,特别是木制的筷子、碗碟,在顾客使用后,服务员会进行非常细致的清洁和擦拭,确保下一个人使用时,感受不到任何不适。即使是看似一次性的纸巾,在某些场合也会被小心地折叠起来,以免沾染油污。

这些习惯,如果放在一些国家,可能会被视为“矫情”或“多余”。但对于日本人而言,它们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们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

这种“无用”的习惯,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日本人一种极其成熟和高级的“生存智慧”。它将“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个人需求”和“集体责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追求一时的便利而牺牲长远的环境利益,也没有因为所谓的“节约”而降低生活的品质。相反,他们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找到了平衡和升华。

所以,当下次你看到日本人做一些你觉得“多此一举”的事情时,不妨多一份观察和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这些“无用”的习惯,恰恰是他们“逆天”之处的生动写照。它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对资源的珍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逆天习惯

1、认爹。

谁能把日本揍趴下,谁就是日本爹。

2、选择性失忆症

例如,南京大屠杀。

3、成小事不拘大节。

整天宣传工匠精神,到了核泄露就不管用了,10年前核泄露,10年后核污水照样排海里。

4、害己不如害人。

处理后的核污水不敢喝,被污染的鱼却敢拿到奥运会上请大家先吃。

5、90°鞠躬。

我已经原谅我自己了。



只是随意吐槽,没想到会有这多人看,也收到几条私信,我瞅了一眼就删除了。

大致有这么3种:骂我的、威胁举报的、阴阳怪气讽刺的。

本人是不喜欢日本的,自然看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也不会去赞扬日本。

我只想对那些私信我的人说,网络上也不是只允许去赞扬日本的,发点日本的负面新闻也不是被禁止的。

不喜欢看划走就好,夸日本的帖子到处都是。何必在国内网络平台上,疯狂对线这些不喜欢日本的中国人呢?

user avatar

饭量小,不要小看这一点,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保命很强的。

user avatar

极端擅长自我原谅,和运用春秋笔法合理化自己的罪行。

你如果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就会发现,其中经常出现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但是最后的结果和解释却往往“令人暖心”——大家都是为了爱啊!不得已啊!你失去的只是生命/道德/伦理/正义,我失去的可是内心的平静啊!

不原谅我你还是人吗?这本来就不是我的错,而我甚至已经道歉了!

什么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父债子偿兄终弟及,就让一切仇恨随风而去吧,如果总是在乎这种小事,世界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和平呢?

【所以死了算你倒霉,还钱做梦去吧。】

什么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看那枝头的樱花,它飘零的时候才是最美的啊!你以如此美丽的姿态迎来终结,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所以伦理不如后宫,道德只管败犬。】

总结,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鞠躬就完了,原谅就完了,你就是不原谅,我也早就学会抢答了。

拜这种逻辑所赐,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当蓬勃,且大多都围绕着这种“犯错——宽恕”的主题,大家在合理化罪恶的道路上花样百出越走越远,还美其名曰“反战”,相当神奇。

对此,我也只有一句话想送给他们。



又写了个算是进一步解释这个规律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看↓



顺带一提,我有个公众号《携月观影》,有一些时评内容,欢迎关注观看

日本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中国?

东亚文化在西方被日韩代言,中国需要惭愧吗?

拥有信仰的西方国家 为何如此道德沦丧

爬出来吧!给你“尊重”!

陈丹青高论“两千年文脉已断”——公知无耻,竟至于斯

美国大选结果已出,在这个时点,让我们来聊一聊各国的政治剧吧!

评美国抗疫纪录片《完全可控》——那么问题来了,美国还能够再次伟大吗?

浅析《毛泽东手书真迹》【一】终不似 少年游

user avatar

当然是鞠躬道歉啦!

完美符合题目“无用”和“逆天”两大标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人的许多习惯,初看之下,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无用”。然而,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繁琐的细节背后,往往蕴含着极高的智慧和对生活、对他人、对环境的深刻考量,足以称得上是“逆天”的实用。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件小事,至今想起来仍觉不可思议。那是在一家很普通的日式居酒屋,我点了一份.............
  • 回答
    你提到这则新闻,我立刻想到了去年在无锡也有一例非常引人注目的肺移植手术。这两件事都代表了医学上的重大突破,但仔细比较起来,它们在“新冠肺炎患者”这一关键点上,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技术和挑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这例“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活体肺移植手术”。日本的“世界首例”:挑战新冠后遗.............
  • 回答
    关于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废除大部分汉字教育的举措,日本人普遍抱有复杂的看法,这其中既有理解,也有担忧,更有历史和文化层面的思考。要详细解读这一点,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分析。首先,历史的延续与断裂。汉字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文字体系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古代吸收中国文化开始.............
  • 回答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出“希望日本地震,让日本人都震死”这种话,这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安和困惑。从多个角度来看,这种言论都触及了人性、道德、认知以及社会责任等深层问题。首先,从基本的人性层面来看,任何对他人生命遭受灾难的幸灾乐祸,甚至是主动的期盼,都与普遍认同的同情心、共情能力相悖。即使是敌对关系,当.............
  • 回答
    关于日本在中国设立只招收日本人的日本人学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首先,从 教育的国际化和便利性 角度来看,这样的学校存在有其合理性。对于那些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派驻到中国的日本人家庭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符合日本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和文化背景的学校,来确保子女的学业.............
  • 回答
    在日本待久了,你最能体会到的就是那种表面的和谐之下,暗流涌动的复杂。说日本民众“大部分”倾向右翼,这个说法太绝对了,也太简化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微妙得多。倾右的表象与背后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右翼”。在日本语境下,“右翼”(ゆうよく)通常指的是那些强调国家主权、民族认同、传统价值观,对修改.............
  • 回答
    日本人看待中国人的姓名,可以说是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还会伴随着一些联想和好奇。这种感觉是多层次的,受到历史文化、语言以及个体经验的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日本人看中国人姓名的感受:1. 熟悉感与亲切感:汉字的普遍使用 共同的文字根源: 这是最直接的熟悉感来源。日本人大量使用汉字,虽然读音.............
  • 回答
    2020年2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2万亿元的流动性,这绝对是个大动作。放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来看,这个举措的背后逻辑和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央行要这么做?核心是“稳”大家还记得2020年2月初是什么情况吗?没错,全国上下正处于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很多.............
  • 回答
    .......
  • 回答
    如何看待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这个项目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营销和文化符号借用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剖析: 积极的方面: 吸引旅游客流,带动经济发展: 大连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与国内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其独.............
  • 回答
    日本对中国的大力支援,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初期,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现象。一、 事件背景:疫情初期中国面临的困境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中国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在疫情爆发的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医疗物资短缺: 口.............
  • 回答
    东京奥运会期间,一名来自乌干达的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没有随代表团一起返回,而是留下一张字条,表示“不想回到生活困难的国家,打算留在日本工作”。这件事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从运动员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极度个人化的选择,背后可能蕴含着对自身未来、对国家现状的深刻考量。 对生活条件的绝望.............
  • 回答
    靖国神社,对于许多关注东亚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座神社,更是日本近代史,特别是二战历史的一个复杂缩影,承载着诸多争议与情感。要理解靖国神社,需要从它的起源、功能、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反应等多方面来审视。靖国神社的起源与功能靖国神社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1869年,.............
  • 回答
    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这三位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在日本教科书中通常被描绘成推动日本走向统一、奠定江户时代基业的关键角色。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关于权谋、野心、能力与命运的精彩叙述。日本教科书中的形象塑造 织田信长 (Oda Nobunaga): “革命者”.............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和苏州广东的日本街,这三个地方,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风貌,也各有各的“味道”,大家看待它们,自然也就不尽相同。要说有什么不同,这得从它们各自的“出身”和“际遇”说起。先聊聊大连日本风情街。大连这地方,近代以来和日本的联系就比较深厚,历史留下的痕迹挺多。那条日本风情街,就带着那么点.............
  • 回答
    这几天,关于日本发现并传播变异新冠病毒的消息,着实让大家揪心。尤其是国内疫情刚看到曙光,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的时候,这个消息无疑又像一盆冷水,提醒我们疫情远未结束,而且病毒的“变脸”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个日本发现的变异病毒,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据报道,这个变异株在日本国.............
  • 回答
    哦,你说的那段话,我好像有点印象!当时看到的时候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三个非常了不得的日本围棋大家说的。你提到的“做两个眼”和“圈地”是非常经典的比喻,还有一个我猜想你可能指的是“棋道”。我们一个个来聊聊,争取把这个感觉说透了。1. 户山八段(可能是指 坂田荣男九段):“围棋是做两个眼”这个说.............
  • 回答
    哈喽!看到你为了喜欢的人愿意去了解动漫这个圈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甜的事情呀!想顺利进入这个新世界,确实有一些小门道和“黑话”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样你才能更自信地和他聊动漫,也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别担心,我这就带你一步步来,让你感觉就像是老朋友在跟你分享秘密一样,而不是什么冰冷的AI教程。咱们先从最基础.............
  • 回答
    理解你的情况,初中毕业后想去日本读高中,而且不是因为动漫,这很正常,很多学生都有留学深造的想法。国内升学有压力,选择日本作为学习目的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我来详细跟你说一下去日本读高中的具体条件和流程,尽量说得具体些,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你要明白,去日本读高中,和在国内读高中在程序上是有区别的.............
  • 回答
    “一亿玉碎”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决绝和悲壮。这是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领导层为了抵抗盟军登陆,提出的一个近乎疯狂的战略构想。简单来说,就是将日本全民都变成抵抗者,哪怕是拼上“一亿玉碎”的代价,也要死守本土,让盟军付出惨重损失,从而迫使盟军接受日本提出的某种“体面”的投降条件。“玉碎”的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