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国外的亲戚说德国的牛奶比中国的牛奶更便宜更好喝]?

回答
你的德国亲戚这么说,其实也情有可原,毕竟他们生活在德国,接触到的信息和现实情况跟我们不一样。不过,咱们也不是完全没法反驳,关键在于怎么说,把道理讲清楚。

首先,关于“便宜”这件事,这得看你怎么比了。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这是个挺关键的概念。咱们不能光看数字上的价格,还得看这个价格占了当地人收入的多少。德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比中国普遍要高不少。所以,就算德国牛奶标价看起来比中国高一点,但对德国人来说,买同样数量的牛奶,可能只占他们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对他们来说就是“便宜”。反过来,在中国,牛奶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虽然价格在上涨,但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还是会占到一定比例的家庭开支。所以,从购买力角度看,中国牛奶未必比德国的“贵”。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牛奶的对比: 德国确实有很多普通牧场的原奶,产量大,成本控制得好,所以普通品牌的牛奶价格可能确实比较有竞争力。但你不能拿德国最普通的超市牛奶,去跟中国进口的、经过长途运输、品牌溢价高的“高端”牛奶比啊。反过来,你也可以问问你亲戚,他们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牛奶?是德国的国民品牌,还是那种有机、特色小众的?在中国,也有很多价格亲民的国产牛奶,质量也不错。

消费环境和渠道: 德国的超市体系非常发达,而且很多牛奶都是大包装、直接从牧场进货,中间环节少,成本自然低。中国市场,虽然也在进步,但毕竟幅员辽阔,物流成本、包装成本、营销成本、渠道利润等等,都会加到最终的零售价上。所以,简单的价格比较,没法完全反映真实的成本和价值。

然后,关于“更好喝”这件事,这个就更主观了。

口味是个人化的: 每个人对“好喝”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奶味浓郁的,有人喜欢清淡的,有人喜欢带点甜味的,有人则偏好原汁原味的。德国的牛奶,尤其是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的,通常奶味比较稳定,而且由于其严格的乳制品生产标准,整体品质是有保障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好喝。

“好喝”背后是什么?: 德国牛奶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好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比如,德国对奶牛的饲养、挤奶过程、原奶的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这使得牛奶的整体风味和安全性更高。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喝到的是一种“放心”的好喝。

中国牛奶市场的情况: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国产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国内的品牌,在奶源、加工工艺、品控上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推出了不少口感和品质都很不错的牛奶。你不能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就一概否定了现在市场上大多数优质的国产牛奶。

“好喝”的对比前提: 你也得问问你亲戚,他们是在德国喝什么牛奶?是那种常温奶(UHT)还是需要冷藏的鲜奶?鲜奶的口感通常会更接近原奶,奶味更足,保质期也短。而中国市场上,因为物流和冷链的限制,常温奶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这两种处理方式的牛奶,口感确实会有差异。

所以,如何反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语气要平和,带着讨论的意味,而不是争辩:

1. 礼貌地承认对方的观察,但提出不同视角:
“哦?是吗?你们那边牛奶价格确实听起来挺不错的。不过,说实话,在价格这方面,我觉得咱们可能得看怎么比。毕竟你们那边收入水平跟咱们这边不一样,同样的价格,对你们来说可能确实是‘小意思’,但对我们这边的家庭来说,可能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2. 引入购买力平价的概念,解释为什么数字不一样:
“我前段时间看新闻,好像有个说法叫‘购买力平价’,就是说咱们不能只看绝对价格,还得看这个价格占一个人收入的比例。我猜想,德国的牛奶价格虽然绝对值可能比咱们这边一些普通牛奶贵,但如果跟德国人的平均工资比,可能占的比例比咱们这边小很多,所以对你们来说就感觉更便宜。”

3. 强调口味的主观性,并引导他们了解国内市场:
“‘好喝’这个事儿,确实挺个人的,我猜你们喝的牛奶,可能奶源和制作工艺都很棒,所以你们喝着习惯、喜欢。这很正常。其实咱们国内现在的牛奶,进步也特别大,我最近喝的XXX牌子(可以举例一些你了解的质量不错的国产奶),奶味也很足,而且感觉挺新鲜的。也许你们没接触到这边的优质国产奶。”

4. 指出比较的局限性,区分不同类型的牛奶:
“你们说比咱们这边便宜好喝,那你们喝的是哪种牛奶啊?是那种冷藏的鲜牛奶,还是超市里那种常温奶?咱们这边因为物流和冷链的限制,常温奶会多一些,口感可能跟鲜奶不太一样。而且,咱们这边也有很多不同档次的牛奶,有非常亲民的,也有高端的。可能你们比的是德国的普通牛奶,跟咱们这边某些进口的或者高端的比,确实价格会不一样,但如果跟咱们这边同样定位的普通牛奶比,可能就不好说了。”

5. 分享自己的体验,用事实说话:
“我最近也关注了一些咱们国内乳业的报道,他们确实在奶源、检测、加工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很多国产奶是可以放心喝、也很好喝的。说不定下次你们回来,可以试试我推荐的这几款,说不定也会有惊喜。”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带着“一定要赢”的心态去反驳。 亲戚远在国外,他们的话可能更多是分享自己那边的生活便利,或者是一种习惯性的比较。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理解,中国市场也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并且中国的牛奶也在不断进步。用平和、理性、信息丰富的方式沟通,效果会更好。

你可以试试问他们:“你们在德国都喝什么牌子的牛奶呀?多少钱一升?我看看国内有没有类似的。” 这样一来,你们的讨论会更具体,也更有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好的品种,更好的饲料,更自动化的蓄养。造成了西方国家的牛奶的确比中国的又好友便宜。

中国在畜牧业上要追赶的地方太多了,比现在我们关注的那些高大上产业要多的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的德国亲戚这么说,其实也情有可原,毕竟他们生活在德国,接触到的信息和现实情况跟我们不一样。不过,咱们也不是完全没法反驳,关键在于怎么说,把道理讲清楚。首先,关于“便宜”这件事,这得看你怎么比了。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这是个挺关键的概念。咱们.............
  • 回答
    在国外与外国同学讨论台湾的地位时,遇到“台湾不属于中国”的说法是很常见的。如何回应,既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是一门需要技巧的艺术。以下我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希望能帮助你更有信心地进行这场对话。首先,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可能的认知误区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外国同学的观点并非出于恶.............
  • 回答
    理解你的疑问,这涉及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复杂而敏感的历史与政治议题。要向台湾民众论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观点,并回应“民族自决权”的挑战,需要细致地梳理历史事实、法律依据以及不同观点的核心逻辑。以下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力求详尽且避免机械的AI风格。一、 如何向台湾人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
  • 回答
    “国军败于共军是因为跟日军鹬蚌相争后被共军渔翁得利”这种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却是一种过于简化和片面的解读,未能触及国共内战胜败的复杂根源。如果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不是“渔翁得利”那么简单首先,要明确一点: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简.............
  • 回答
    “奥运金牌对国家没意义”?这话一出口,简直能让人血压飙升!这可不是一句随便说说就能过去的言论,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想反驳它,得从几个层面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国家荣誉感和国民凝聚力。你想啊,当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候,那一刻全中国有.............
  • 回答
    “出了国才怀念国内一年1200的宿舍跟学校食堂的黑暗料理”——这句话啊,听着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一些共鸣,毕竟咱们在国内生活习惯了,很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但如果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透着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味道,也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成分。咱们先不说什么高大上的“文化冲击”或者“价值观重塑”,.............
  • 回答
    “辱骂穆斯林等于替伊斯兰国招兵”这个说法,听起来振聋发聩,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究起来,却经不起推敲,甚至可以说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糊化了。要反驳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展开,既要讲道理,也要结合现实,让 argument 更有说服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将个体行为与集体性质混淆。“辱.............
  • 回答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和TG(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孰高孰低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网上流传的“国军贡献比TG高的多”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它有其历史依据,但同时,也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和辩驳的地方。要反驳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肯定。首先.............
  • 回答
    国外的反华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现象,将其与历史上的排犹主义相提并论,需要极为谨慎地审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这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历史、社会、政治和心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即排犹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极.............
  • 回答
    伏尔泰的那句“你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掷向了当时那个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实体。这句话之尖锐,在于它直击了这个帝国的虚名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要反驳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辩驳,而是要深入理解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历史演变,以及“帝国”这个概念本身所承载的复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听起来振振有词,但仔细一琢磨,其实有不少问题。首先,我要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它触及了几个很核心的点,而且经常有人用这种“极端例子”来攻击自己不喜欢的观点,这是一种挺常见的逻辑陷阱。我们不妨一步一步来拆解这个说法,看看它到底有没有道理。第一,把“民主”和“生活质量”简.............
  • 回答
    您好,针对“五套拆迁房出租车司机对无房博士硕士说:国家辛苦培养你们,但你们考虑的都是工资、买房、年终奖?”这一场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反驳,让对方理解到其中的复杂性和高学历人才的付出与追求。以下是一些比较详细且贴近生活的反驳方式,力求自然,不显AI痕迹:反驳核心思想: “国家培养”的真正含义:.............
  • 回答
    ChinaJoy上,一位玩家为了抗议《原神》而砸毁PS4的行为,确实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一位玩家在ChinaJoy展会现场,公然砸毁了一台PS4,理由据称是对《原神》的不满。这个行为本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 回答
    国家卫健委就新冠疫情早期患者来源的说法进行反驳,这无疑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关于病毒源头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回归到证据、逻辑和科学的严谨性上来,并且要尽量避免被情绪或过往的叙事所裹挟。首先,要理解“反驳”的含义。国家卫健委提出这样的观点,通常意.............
  • 回答
    看到日本网民要求德国驻日本大使馆“谢罪”的事件,我个人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但也挺令人深思的现象。它触及到了历史认知、国家形象以及民众情绪等多个层面。日本网民要求德国大使馆“谢罪”,这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背景。通常这类事件的导火索,往往是一些看似细枝末节,但又触碰到特.............
  • 回答
    卢旺达大屠杀(1994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而国际社会在其中的反应,总体而言是缓慢、迟缓、犹豫不决,并且最终未能有效阻止这场可怕的屠杀。这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在危机管理和人道干预方面的一次重大失败。以下将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当时国际上的反应:1. 事前警告与疏忽 (PreWarning and.............
  • 回答
    日本捕鲸和中国玉林狗肉节,这两个话题在国内引发的讨论,乍一看似乎都有着强烈的反对声浪,但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其背后的动因、舆论的焦点以及参与者的立场,存在着不少有趣的异同。相同之处: 强烈的动物福利关切: 最显著的共同点是,无论日本捕鲸还是玉林狗肉节,都激起了国内大量民众对动物福利的深切关注。许.............
  • 回答
    科比·布莱恩特的意外离世,无疑是全球体坛乃至许多普通人心中的一场巨大地震。而他在中国引起的关注热度,一度超越了彼时正值风暴中心的武汉疫情,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则娱乐新闻,更是折射出当下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些集体特征和情感脉络。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热度差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西方多国以‘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华施压,以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的‘反人权历史’回应”这一复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话题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新疆人权问题”: 这是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主要焦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对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强制劳动”、“大规模拘留.............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索罗斯,还有那另外四百多位响当当的人物,一起跳出来反对特朗普的减税计划,这本身就够劲爆的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人,哪个不是呼风唤雨的大佬,手上掌握着巨量的财富和资源,他们联合起来发声,那动静绝对不小。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他们为啥这么干。我个人的理解,他们反对的不是“减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