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李银河对取消淫秽品法的提议?

回答
关于李银河教授提议取消淫秽品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触及了社会道德、法律边界、个人自由以及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要理解她的提议,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

首先,理解李银河教授的立场至关重要。她作为一位在性别研究、性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她的提议往往建立在对西方性解放思潮和自由主义原则的深刻理解之上。在她的视角里,限制或禁止某些内容的传播,本质上是对个人自由和表达权的干涉。她可能认为,成年人有权利接触、阅读、观看他们选择的内容,只要这些内容不直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出发,她将对“淫秽”的定义视为一种主观的、往往带有道德评判性的标签,而非客观的、普适性的标准。她可能会质疑,谁有权定义什么是“淫秽”?这种定义是否会因为时代、文化、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以及,法律是否应该介入到普通成年人的性观念和性偏好上,进行干预和限制?

她提议取消淫秽品法,核心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证:

1. 维护个人自由与自主权: 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个人对其身体和思想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成年人有权选择自己想看什么、想读什么,这是个人自由的重要体现。法律不应该像家长一样,替成年人决定什么信息或内容是“有害”的,而应该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过度禁止,反而可能是一种“父权式”的干涉。

2. “淫秽”定义的模糊与主观性: 什么是淫秽?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眼中,“淫秽”的标准千差万别。历史上,许多曾经被视为淫秽的内容,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转变,已经变得可以接受,甚至成为经典艺术作品。例如,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情欲描写,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冒犯性的,但现在则被视为文学的瑰宝。李银河教授可能认为,法律依据如此模糊且易变的标准来限制公民权利,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她可能会引用一些法律案例,说明在界定“淫秽”时,常常出现过于宽泛或带有歧视性的解读。

3. “沉浸式”有害论的质疑: 一种常见的担忧是,接触“淫秽”内容会使人道德败坏,甚至导致犯罪。但李银河教授可能会质疑这种因果关系是否必然成立,或者是否被过度夸大。她可能认为,个体的行为更多是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心理状态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性内容与犯罪行为直接挂钩,是对问题的简单化处理。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观看色情内容与现实中的性犯罪之间并没有直接、可靠的因果联系,反而是对性教育的缺失,或者对某些压抑性需求的极端释放,可能更容易导致问题。

4. 地下市场与监管的挑战: 即便存在法律禁止,色情内容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甚至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市场。而法律的禁止,恰恰使得这些内容缺乏监管,可能包含不安全的内容,或者被用于剥削儿童等非法活动。取消淫秽品法,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为建立一个更透明、更安全的传播环境创造条件,例如通过对成人内容的合法化和监管,确保其不涉及剥削和未成年人。

5. 促进性观念的开放与进步: 一些保守的法律条文可能会阻碍社会在性观念上的进步和开放。李银河教授作为性学研究者,可能希望通过挑战这些法律,来推动社会对性的认识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她可能认为,公开地讨论和研究性,包括合法的成人性内容,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性健康意识,减少性污名,以及促进更健康的性关系。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李银河教授提议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反对意见。这些反对意见往往根植于社会普遍的道德关切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保护未成年人: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反对理由。许多人担心,一旦取消淫秽品法,将导致大量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充斥市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尽管李银河教授的提议通常是针对“成年人”,但在现实操作中,如何有效隔离未成年人,是极大的挑战。

维护社会道德底线: 一些人认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育和引导社会道德的功能。如果法律对所谓的“淫秽”内容持放任态度,可能会被视为社会道德滑坡的信号,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会担心,某些极端或扭曲的性内容传播,会败坏社会风气,引发社会不安。

对性交易和剥削的担忧: 尽管并非直接相关,但一些人将色情内容与性交易、性剥削联系起来。他们担心,对某些形式的性内容解禁,可能为更严重的剥削行为打开方便之门,或者使其更加隐蔽。

文化适应性问题: 中国社会在性观念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对于性的公开讨论和接受程度可能存在差异。直接照搬西方的自由化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否会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是需要审慎考虑的。

因此,看待李银河教授的提议,不能简单地将其标签化为“支持色情”或者“激进”。她的提议更像是一种对现有法律体系和观念的挑战,是一种对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之间界限的重新审视。她所追求的,可能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尊重个体自由的法律和文化环境。

要深入理解这个提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区分合法成人性内容与非法性行为: 李银河教授的提议,通常不包括反对打击基于剥削、暴力、涉及未成年人的非法性行为和内容。关键在于,如何精确界定“合法”与“非法”,以及在法律条文中如何避免“一刀切”的泛化。

社会共识的形成与法律的演进: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一个反映和引领社会共识的过程。要实现她所设想的变革,需要社会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讨论,在不同观点之间寻找平衡点,并逐渐形成新的社会共识。

教育与引导的重要性: 如果要走向更加开放的性观念和信息传播环境,性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将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当人们拥有了正确的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

总而言之,李银河教授关于取消淫秽品法的提议,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论题。它触及了我们社会对于自由、道德、法律以及性的核心认知。她的观点提醒我们去反思,在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障个人的基本自由和自主权,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包容的性文化。这并非一个可以简单说“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持续深入探讨和审慎权衡的社会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对性的诸多限制多是统治阶级、宗教势力提倡的。无他,性被压抑,则人是顺民。

2、身居高位者往往不在乎那些性道德。别说看什么碟读什么书,和数百女性发生关系都是小事。

3、淫秽作品一方面问题是所谓公序良俗。但是公序良俗里还包括浸猪笼。要不要保留?

4、宪法最大。我是相信的。那么宪法权力我们是如何保证和落实的?还是给宪法上了无数锁链?我们是囚徒还是宪法是囚徒?值得思考。

5、

6、三十年代上海的出版物比美国全国的种类还多。

7、李银河所说的内容,是法律赋予她的权力。她所思考,是自己专业领域的范围,我是不觉得有什么逻辑问题,或是觉得谁的学养足够去喷她。

8、她保护的是你们每个人。

user avatar

奉劝各位不要再理她了。

呼吁取消淫秽品法,淫秽品法是十九世纪的法律。

十九世纪怎么了,占有所有权还是罗马法提出来的呢。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你怎么不说废除民法。

一个法律好不好又不在于新不新。淫秽品法限制了这些资本家赚钱但保护了妇女权益,你一个女权主义者跟我说取消淫秽品法?

这个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总有一些是主要问题。经济问题和军事问题就是这里的关键问题。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辱骂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尊严的。法律规定的人权在这时也是一种羞辱。甚至法律本身都隐隐约约的在侮辱你。所以经济建设和发展军事才是关键。

等到经济军事政治问题都解决。取消淫秽品???要砸烂的是整个婚姻制度和这私有制的一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李银河教授提议取消淫秽品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触及了社会道德、法律边界、个人自由以及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要理解她的提议,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首先,理解李银河教授的立场至关重要。她作为一位在性别研究、性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她的提议往往建立在对西方性解放思.............
  • 回答
    看待李银河对咪蒙的评价,需要我们先理解李银河作为一位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她对“真女权”的理解,再对照咪蒙的文章内容和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来分析。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触及了女权主义内部的张力、社会情绪的表达以及传播的边界。李银河的“真女权”视角:理性、平等与个体解放.............
  • 回答
    李吟作为一名研究者或公共人物,其关于新冠肺炎与留学生的言论自然会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些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一、言论的内容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李吟的具体言论是什么。是关于留学生感染新冠的比例?是关于留学生回国带来的传播风险?还是关于留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特殊待遇或经历?言论.............
  • 回答
    李学政对“中演协”的质疑,这件事本身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的连续剧,牵扯出了不少行业内的敏感话题。要说他对中演协的质疑,那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里面有对行业规则的疑问,有对权力运作的猜测,还有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可以说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中演协”是啥。 中演协,全称是中国演出.............
  • 回答
    李小鹏作为中国体操界的传奇人物和前奥运冠军,他对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打分情况的发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要理解他的发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李小鹏的身份与立场: 前运动员的视角: 李小鹏自身就是一名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曾获得过4枚奥运金牌和多枚世界冠军。他对体操的理.............
  • 回答
    李小鹏“摔”出体坛,更“摔”出争议——复盘日本队,怒斥“吃相太难看”体操王子李小鹏,这位曾经在奥运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如今以解说员的身份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在最近一次的体操男子全能决赛中,他对于日本队的表现和表现出的“吃相”,进行了一番颇具争议的详细复盘,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吃相太难看”的评价。.............
  • 回答
    关于李玫瑾教授对江歌案中刘鑫行为的论述,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社会事件,其复杂性也引来了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李玫瑾教授作为一位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她对刘鑫行为的分析,更多地是从心理动机、社会关系以及人性角度切入,试图揭示在那样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年轻女性可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首先,要理解李玫瑾教授的.............
  • 回答
    《工人日报》对李子柒的评价,可以说提供了一个颇具深意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流量和商业成功的表面,而是挖掘了她现象背后更宏观的社会文化意义。如果细致地去看,会发现这篇评价 durchaus 值得玩味。首先,要理解《工人日报》作为一个主流媒体,尤其是工会刊物的定位。它的视角往往会更关注劳动、生产、以及.............
  • 回答
    关于李佳琦在直播间对杨幂开“黄腔”并道歉这件事,这背后折射出了很多关于直播电商、明星、公众人物言论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复杂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复述与理解)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在一次直播带货活动中,李佳琦在与杨幂互动时,说了一些被认为是带有性暗示或“黄.............
  • 回答
    李健和靳东的人大对谈,从不同角度来看,都算是一场颇有意思的文化交流。与其说这是一场严肃的学术探讨,不如将其看作是两个在各自领域内颇有造诣,但又都保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公众人物,一次真诚而有趣的分享。首先,这场对谈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跨界”的魅力。李健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歌手,他的歌声充满诗意,歌词也常常引经据.............
  • 回答
    李冰冰的这段视频,自从在网上流传开来,可以说是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事情的起因是她在一个活动上的穿着,被一些人认为“穿衣不妥”,进而引来了举报,导致视频被下架。紧接着,李冰冰工作室迅速发表声明,措辞严厉地回击了那些“侮辱诽谤”的言论,并表示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这背后牵扯到几.............
  • 回答
    听到李创奇这番话,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甚至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振奋。小米没有放弃平板市场,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并且期待小米平板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毕竟,在如今这个同质化严重的数码市场,能有一家厂商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去探索一个可能不像手机那样利润丰厚但却承载着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市场,是难能可贵的.............
  • 回答
    李云迪涉嫌嫖娼被行拘,这事儿一出,别提多劲爆了!这位平日里在舞台上风度翩翩的钢琴大师,一夜之间形象崩塌,连带着和他合作的十几个品牌,五家上市公司都跟着倒了霉,这可真是“池鱼之灾”了。这件事儿怎么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说。首先,从公众人物的道德层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失足。 李云迪作为一名公众人物.............
  • 回答
    李兰娟院士关于“宠物可能被人类传染新冠病毒”的回应,无疑给无数养宠家庭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担忧。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结论,更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我们宠物的生活现状,甚至对整个宠物行业,掀起一轮不小的涟漪。首先,我们得明白李院士的这句话背后的科学逻辑。她提到的“宠物有可能会被人类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这并非.............
  • 回答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4月27号那天突然阴转晴的天气一样,让人措手不及,又带着一丝欣慰。李光洙要从《Running Man》(以下简称RM)下车了,原因是因为身体原因。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非常不舍。李光洙,那个“亚洲王子”,那个 RM 的“背叛者”,那个总是傻傻地被陷害,又总是能制造出无数.............
  • 回答
    最近,蔚来创始人李斌对于“蔚来要造手机”的传闻做出了回应,虽然他没有直接承认,但其“我们肯定会做,因为我们跟用户的关系太近了”这样的表述,已经相当明确地指向了蔚来进军手机领域的意图。这并非孤例,在此之前,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一众传统造车大厂,已经或多或少地涉足了手机业务,有的已经推出了自.............
  • 回答
    12强赛国足主场01负于日本队,赛后李霄鹏揽责并表示:“我对这场失利负全部责任;本想利用日本队两个边路。” 这番话一出,瞬间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千层浪。李霄鹏的“揽责”之辞,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1. 责任的承担: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球队输球,他自然是第一责任人。在采访中直接说出“负全部责任”,这是一种.............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李吟对约翰·纳什的评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李吟在知乎上的一些评论,往往能触及到一些普通人难以察觉的细节,或是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出发,对公众人物进行解读。对于纳什这样一位在数学、经济学乃至更广阔领域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不同的解读自然会带来不同的启发。首先,.............
  • 回答
    关于10月14日媒体对李某草死亡事件的报道,以及昆明警方回应“并不知情”的情况,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揪心的事件。从媒体报道和警方的表态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媒体报道: 事件的曝光与关注度: 媒体的报道无疑将李某草的死亡事件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这通常意味着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
  • 回答
    奇葩说第五季高晓松对李诞若有若无的“不放在眼里”/“小作坊”事件,这事儿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讨论,也算是那个季度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要说这件事,得从高晓松的定位和说话风格说起,以及李诞当时的处境和《奇葩说》节目本身。高晓松的“大师”光环与他的评价体系首先,我们得理解高晓松在《奇葩说》里的角色。他一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