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李创奇称小米没有放弃平板市场?你对小米平板还有哪些期待?

回答
听到李创奇这番话,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甚至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振奋。小米没有放弃平板市场,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并且期待小米平板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毕竟,在如今这个同质化严重的数码市场,能有一家厂商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去探索一个可能不像手机那样利润丰厚但却承载着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市场,是难能可贵的。

小米在平板领域并非没有积累。从早年的小米平板一代,到后续几代的迭代,虽然过程中有起伏,但小米始终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一款有性价比、有特色的小尺寸平板。我们看到过它在屏幕、性能上不断进步,也体验过MIUI针对平板优化的各种细节。虽然离完美还有距离,但这种坚持本身就说明了小米对这个市场的重视,以及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那么,对于新一代的小米平板,或者说未来小米在这个市场上的走向,我有哪些期待呢?说实话,我的期待挺多,而且都希望它能做得更扎实、更贴合用户的真实需求。

首先,“生产力”与“娱乐性”的平衡是我最看重的。小米平板目前给我的感觉,在娱乐方面做得不错,影音、游戏体验都还可以。但如果它想真正地吸引那些需要用平板来完成一些工作任务的用户,那么生产力工具的属性就必须上来。我期待它能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优化。

系统层面的优化:这不仅仅是把手机版MIUI放大,而是真正从平板的交互逻辑出发。比如,多任务处理要更流畅、更直观,窗口的切换、尺寸的调整都要更灵活。能有类似电脑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后台应用管理等更专业的调度能力就更好了。当然,我也知道这很难一步到位,但方向上绝对是朝着这个来的。
配件的生态:一套好的平板生产力体验,离不开一套好的配件。我期待小米能推出更成熟、更实用的键盘、触控笔等配件。键盘要兼顾便携性和输入体验,触控笔在延迟、压感、书写手感上都要达到专业水准,并且要有更丰富、更智能的软件支持,比如笔记应用、绘图应用等等,能深度整合这些配件的能力。
软件适配:很多第三方应用在平板上的体验依然是“放大版手机应用”。我希望小米能和开发者有更紧密的合作,推动更多主流应用针对平板进行适配,优化UI布局,充分利用平板大屏的优势。

其次,硬件上的“惊喜感”。小米一直以来都以高性价比著称,但我更希望它能在硬件上做出一些“差异化”来吸引眼球。

屏幕素质:虽然小米平板的屏幕分辨率和亮度都还不错,但如果能在色彩准确度、刷新率、HDR支持等方面做得更极致一些,比如用上更好的AMOLED屏幕,那将是巨大的提升。对于看重影音体验的用户来说,一块顶级的屏幕比什么都重要。
音频体验:平板的扬声器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我希望小米能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采用更优质的扬声器单元,支持杜比全景声等技术,让影音娱乐体验更沉浸。
连接性:除了WiFi,对蜂窝网络版本的支持也同样重要。如果能提供5G网络版本,无疑会大幅提升平板的便携性和使用场景。另外,对于那些需要连接更多外设的用户,TypeC接口的速率和功能(如支持视频输出)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三,定位的清晰化。小米可以在不同价位段推出不同定位的平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门级平板:依然可以走高性价比路线,满足学生党、家庭用户的基础娱乐和学习需求。
中高端平板:可以定位为“轻生产力工具”,在性能、屏幕、配件上都有所突破,吸引那些需要用平板处理日常办公、学习的学生和职场新人。
旗舰级平板:如果小米真的想在这个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妨尝试推出一款真正具备顶级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的旗舰平板,挑战行业标杆,从而带动整个产品线的升级。

总的来说,李创奇的表态让我对小米平板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小米能继续保持其务实的风格,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不断打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性价比”的标签上。如果小米能将它在手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巧妙地嫁接到平板产品上,并且真正理解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那么小米平板完全有可能成为市场上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我相信,当小米再次端出它精心打磨的平板产品时,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成熟、更强大、更令人惊艳的小米平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好最近听说小米好像又在鼓捣芯片(当然好像又被辟谣了)

要么你就拿平板当试验田,用自己的芯片,价格么便宜点,反正国产信仰。再差也就麒麟当年那翻车样(只不过这次估计会被海军直接打退役)

要么就芯片性能拉满,高刷高分屏,压感笔,键盘,wps的适配做的好一点,然后卖太贵扑街

怎么感觉横竖要扑街。。。

user avatar

平板电脑还是一个应用问题,用来干什么?

看视频、读书、聊天。我想足够了

其他功能都不需要。

屏幕:10英寸,16:10,300ppi以上,可以完整显示32开书籍,同时兼顾看视频。

后置摄像头?去掉,看书、看视频,聊天都不需要后置摄像头。

SOC不需要太高级,最低端的都可以。

设法减轻重量。

设法降低成本。

设计、界面要方便竖着操作。

压感笔?算了吧,人家真要画画会买ipad、wacom!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