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房价创 30 多年最大涨幅,资深投资者发出泡沫警告?

回答
美国房价创下30多年来最大涨幅,并伴随着资深投资者发出的泡沫警告,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房价飙升背后的驱动因素

首先,理解房价为何会如此快速地上涨至关重要。这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极低的利率环境: 在过去几年里,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联储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这使得购房贷款的利率也降至历史低点。低利率显著降低了购房者的借贷成本,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购买力,刺激了购房需求。
疫情引发的生活方式转变和住房需求变化: 疫情迫使许多人居家办公,这使得人们对居住空间有了新的需求。许多家庭开始寻求更大的房屋、拥有书房或家庭办公室、更多的户外空间(如院子)。这种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在郊区和中小城市。
房屋供应不足: 长期以来,美国在住房建设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在许多热门地区。由于建筑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土地限制、分区法规以及开发商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新房供应一直未能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当需求远大于供应时,房价自然会上涨。
疫情期间的经济刺激政策: 除了低利率,政府还推出了多项经济刺激计划,如失业救济金增加、直接现金发放等,这些都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购房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投资需求增加: 低利率环境也使得其他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一些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房地产市场,希望通过租金收入和房产增值来获得回报。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在购买房产方面表现活跃。
人口结构变化和千禧一代购房潮: 千禧一代是美国最大的一个世代,他们正处于成家立业、购房的主要年龄段。随着人口增长和年轻人进入购房市场,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支撑。

二、 资深投资者发出的泡沫警告

在房价如此快速上涨的背景下,资深投资者的警告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往往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到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警告通常基于以下几点:

房价涨幅与经济基本面脱节: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和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水平。当房价的上涨主要由投机和过度信贷驱动,而非由真实的居住需求和经济增长支撑时,就容易形成泡沫。
可负担性危机: 房价的飙升导致购房难度大幅增加,尤其是对于首次购房者和中低收入家庭。高昂的房价使得许多人需要花费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偿还抵押贷款,这不仅会抑制其他消费,也增加了他们因收入波动而违约的风险。
过度杠杆和投机: 低利率环境鼓励了借贷,一些购房者可能通过高杠杆来购买房产,期望通过快速升值来获利。当市场降温时,这些高杠杆的购房者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此外,也存在一些纯粹的投机行为,即“炒房”,试图在短期内从价格波动中获利。
历史经验的警示: 美国房地产市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泡沫,最著名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房地产泡沫。当时的泡沫破裂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资深投资者会将当前的状况与历史上的泡沫时期进行比较,从中吸取教训。
“恐惧错失”(FOMO)心理: 看到房价不断上涨,一些潜在购房者和投资者担心错过机会,即使价格已经很高,也匆忙入市。这种“FOMO”心理会进一步推高房价,加剧泡沫的形成。
美联储政策收紧的潜在影响: 当通胀压力显现时,美联储会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利率的上升会直接增加购房成本,冷却房地产市场需求,并可能导致房价下跌。资深投资者会提前考虑这种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三、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理解并看待这一现象,需要保持一种审慎和多维度的视角:

区分“强劲增长”与“泡沫”: 并不是所有的房价上涨都是泡沫。在某些地区,由于人口流入、经济发展和结构性供应不足,房价的上涨可能反映了真实的供需关系和经济活力。关键在于区分是基于基本面的健康增长,还是由投机、过度信贷和非理性繁荣驱动的泡沫。
警惕泡沫破裂的风险,但无需过度恐慌: 资深投资者的警告是必要的,它提醒市场参与者保持警惕,避免过度冒险。然而,房地产市场也具有其独特性,住房需求是刚性的。即使市场出现调整,也不一定意味着会发生像2008年那样灾难性的崩盘,尤其是在当前很多购房者拥有更稳定的收入和更强的信用能力的情况下。
关注政策走向和市场信号: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市场可能会逐渐降温。此外,还需要关注房屋销售量、库存水平、租金收益率等市场信号,来判断市场的真实状况。
认识到地域差异: 美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差异很大。一些热门地区(如科技中心)可能因为强劲的经济基本面而支撑房价上涨,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和投机行为的影响。
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投机者的区别: 对于真正需要住房的自住者或进行长期稳健投资的投资者来说,短期的价格波动可能不那么令人担忧。但对于希望快速获利的投机者来说,市场风险会显著增加。

总结来说,美国房价创下30多年来最大涨幅,是一个由低利率、疫情引发的需求变化、供应不足以及经济刺激等多重因素叠加驱动的现象。然而,资深投资者发出的泡沫警告也并非空穴来风。这些警告通常基于房价与经济基本面的脱节、可负担性危机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我们应该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承认市场存在过热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涨幅远超收入增长的地区。
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这将是影响未来市场走向的关键。
理解不同地区的市场差异,避免一概而论。
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而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量力而行,关注房产的长期价值,这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如果房地产市场真的进入泡沫阶段,其破裂可能会对整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建筑业放缓、居民财富缩水、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等。因此,对于政府和央行来说,如何引导市场平稳发展,避免大幅波动,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美国印钱都发到银行和大公司手里,所以股票狂涨,去年开始印的钱一部分发到了底层和中产手里,所以物价和房价涨起来了,很简单的事情。。。

user avatar

刺激吧?

坏消息是,美国除了美股,竟然其他地方还有泡沫。

好消息是,和美股的人类千年亘古未见的史诗级泡沫相比,房价泡沫,甚至可以卑微到忽略。


美国政府,美联储也着急啊,2008年只有一个大窟窿,现在竟然弄出来了不下10个窟窿,还一个个都是08年窟窿的好几倍。

user avatar

可以预见的一点是,中国必然会在最近两年内遭遇到美国全方位的打击。

首先就是舆论和科技的压制,在舆论后就是政治和条约、金融方面的打击,如果这一点再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的话,很可能就会到动用武力的地步。甚至会营造出一种“全西方世界联手攻中”的这种态势出来。

原因非常简单,美元现在就是谁都接不下去的坑,别的不说,钱都能涌进去全民炒币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了……

2020年美国发生了8万多起数字货币犯罪,这个数字恐怖到什么地步呢。

中国一年网络犯罪总数才7~8万,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诈骗等罪行,美国虽然犯罪率总体远高于中国,但美国人少,而数字货币犯罪后呈现出的就是大量的数字货币交易——现在已经有63%的美国人队数字货币感兴趣。

而17%的美国人持有数字货币——也就是4600万,这个数字已经够可怕了。

不管你信不信,或者不管你的实感如何,现在的美元就是越来越不值钱,连财政赤字都到了世界大战以来的级别……

钱是这样的,你印的太多,他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因为资本的流动性,快速的冲向一个又一个对于资本来说可以“保值”的蓄水池。

最开始是股市,然后是虚拟货币,接下来是大宗商品,然后是房地产,最后是土地

所以你看:超级富豪都在买什么。

美国快到狗急跳墙那一天了。

user avatar

写在最前面,不住在美国的人不建议投资美国房地产,因为有2个最重要的因素不具备:低利率的杠杠优势和税务优惠。这就好像你学籍在河南,到海淀区搞什么素质教育,最后还是要回河南去卷高考。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投资,即使它真的很美,也不一定适合你。

其实美国过去半年的房价涨幅,在多数热点地区,不是过去15年来最高,而是80年代以来40年最快速的上涨。这个涨幅大到什么程度呢?我认识的很多房地产中介私下里都觉得市场疯了。

事实上很多热点地区其实本地人已经在卖掉自住房,涨到拿不住了,而买家主力是外地来的。也就是纽约加州西雅图的投资客南下北卡德州佛罗里达。这一波换手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目前还看不准。

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里,美国目前的房价(即使在大涨以后)估值还是最低的,甚至大大低于其他国家。

美国统计局发布的家庭中位收入是63000美金。也就是每个月5600美金。如果按照两房最严格标准的贷款收入比, 每个月的房贷整体支出不能超过2400美金。美国目前的新房中位数是374000美金,所以如果20%首付,贷款30万,3%的固定利率(其实可以低到2.375%-2.75%),每个月还款是1264,加上地税和保险,每个月也不可能超过2000美金。以这个标准发放的房贷,在经过2房包装增信后,在二级市场上的抵押债券享受美国政府国债的利率,所以你可以合理的认为,违约率是极低的。

有人说,你说的是中位数,岂不是有一半人达不到。是的,但是这里用的新房的价格也是中位数,而且二手房价格还要低于新房。美国的自住房持有率只有不到65%,而且最重要的是,其实那些中位数以上的人,如果愿意,可以持有复数的房地产。只要这些人想要增持,那么很轻松的就能推高那些低价地区的房产。

PS:会在这里提次贷的人,更合适去看《货币战争》而不是美国房地产,因为这些人可能更适合读小说。

所以这一波快速上涨实际上是有巨大的实际购买能力支持的,因此短期的上涨速度极其惊人。我这里说的是购买力,而不是需求,因为美国的房子(扣除三番和雅图)长期来说比起其他金融投资途径来说没有财富效应,所以很多美国人实际上不是买不起房,是不想买房。这一波有点类似因为购买踩踏导致释放了购买力。

不过要提醒一句:在过去的60年里,美国南方的新区房地产一直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大涨-盘整-阴跌-上涨),因为开发商可以无限制的把新房投入市场,从而让房价压制在合理的利润空间范围内。不止一个人告诉我这次会不一样,但是究竟会不会真的不一样,谁也不知道。

user avatar

现在经常有人把今天的全球经济危机和20世纪三十年代引发二战的那次做类比,不过它对世界走势的影响会更像1873年的那次,也就是第一次全球经济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1929年经济危机是在一战的残局上影响世界的,而1873年的的经济危机是终结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全球黄金时代,在此之后的一个世纪内,这个世界都没有恢复到1850年到1873年的那个时代对于社会进步和财富增长的自信。

同样这次经济危机也终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这个世界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无法恢复到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危机爆发之前的那种乐观情绪中。

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它代表了二十多年的全球化红利已经枯竭。

同样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代表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美国主导的一轮全球化走到尽头。

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世界的贫富差距会随着经济减速进一步扩大,这种扩大的速度甚至比过去经济增长过程中更快,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收入更高,而经济衰退过程中由于投资机会的减少,大量资本会由生存性和建设性的投资变成掠夺性的资本运作(比如金融投机),这样一增一减,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到减速过程中,贫富差距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再加上过去几十年的积累,贫富差距会扩大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所以美元和当年的英镑一样。

当一个国家开始执行通胀策略时,通常会对生产性的持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有利,而对持有流动性的资本的人不利,其他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和贵金属则可以保值。

持有这种流动性资本的人,一方面是金融资产阶级,他们是近代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人,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普通精英阶级,这些人,他们主要以现金流、债券、理财保险、投资基金的方式来持有财富,即便偶尔开办企业也是短期投机性事业,而这些人是代议制度下最有力的政治力量,他们人数比上层的富豪阶级要多,而组织和金钱上比普通人要优越,总是把持着议会多数。

当一个国家是采取议会制的时候,那么几乎它就不可能做出什么太明智的决定,因为这种制度给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开辟了直接左右国家政策的法门。

而这些利益集团只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来不考虑整体利益,所以当年英国有的人要求保卫东欧,有的要保卫拉美,有的要捍卫东亚,有的要求镇压印度独立运动,而英国政府哪个也得罪不起,最后就被捆住了手脚,除非到了最后不得不做的关头,它才能采取一些有限的行动。

一旦美股爆了,美股不爆都是假的。

也许在明天,也许在下半年,也许在明年。

全世界最大的泡沫就在那里,前总统川建国4万亿美元,砸下去没见到一点效果,坐好板凳看戏吧。

前面美国的养老金跑A股来投资了,这个新闻其实比较大了,自己家养老金都不信自己那个超级大泡沫了,这是一个信号。

前面美股跌、欧股跌,A股上3000了,大家都觉得欧美靠不住了,这也是窥探看人心的地方。

川建国为啥支持率这么高,就和他拼命拉股指有关。

疫情爆发期间,美股经历了几次熔断性的下跌,硬是被建国放水又给拉起来。

老特不行了,本来就是被送到前台的戏子,他太入戏把自己当主角了,得罪了美联储和华尔街。

美国历次收割世界羊毛都是通过:放水_资金外流,加息或者提高美债收益率_资金回流_完成收割,对这么简单的模式来收割。

美债的收益率提高到了1.5%,当晚拜登政府就轰炸了叙利亚。

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各国都面临一场洗劫。

拜登才是华尔街的好狗,拿了1.9万亿的印钞,直接乌克兰、叙利亚等三个地方开片,也是美国收割世界的环节之一。

拜登发起三场战争了,如果美元仍然割不到羊毛,他将会向谁下手。

拜登上台后,首要任务是收割全球回血,到了顶点的虚拟币,也需要一些利空来配合。

黄金最直接的两个对手 美元和美债 美元加息 美债涨利率 黄金都会下跌。

所以美国央行都有一个的需求:打压金银,给数字币让路

黄金这点涨幅和通胀是不匹配的。

包括CIA和NSA在内的美国情报机构大力参与到数字货币的构建过程,是要利用这个渠道给自己的

各种非法行为提供资金的目的。

为了筹措颜色革命所需金钱,他们控制全球毒品制造的源头,将大量的毒资通过一种新的去中心化媒介-比特币(不可追踪和破译本身就保护了这种见不得光的肮脏勾当)。

已经成为他们奖励和控制恐怖分子和黑手党、下线毒枭们的主要手段。

从比特币面市之初,ISIS等恐怖分子就一直接受其作为活动经费,以此避免被国际社会联合绞杀。

比特币本身一文不值,它除了用来洗钱没有别的用处。

因为只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允许比特币合法使用。

一旦美元走弱比特币走强,全球贪官污吏和犯罪黑金就会快速兑换成比特币向美国境内大量涌入。

等到黑金涌入美国弥补美国经常国际相互支出的赤字后,就需要美联储出来装好人出来打击比特币了,等到比特币暴跌以后,这些涌入美国的黑金也就被吞没,在这个高抛低吸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和恐怖分子都能快速获利。

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替美国的统治阶级解决一个难题--黄金。

像比特币这种手段,主要的目的就是人为地创造出一个看似数量有限,实质上空间无限的“池子”,然后用这个人为的“池子”,分散掉本来应该流入到黄金市场的资金。

如果不尽快打压黄金的价格,那么一旦金价抬头,美联储的遮羞布,恐怕很快要被人掀起来。

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比特币的是长期被人操纵的,美联储背后,美元的主人,才是真正打压黄金的力量。

首先,比特币采用的SHA-256加密技术本身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发明,该机构是美国最大的情报部门。

其次,美国司法部在6月7号表示,目前已追回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上个月付给黑客组织等值约230万美元的比特币赎金。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副部长丽莎·摩纳哥表示,调查人员追回了由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支付的63.7枚比特币,约占总支付数量的85%。

美国短时间内追回比特币赎金,这一举动在向全世界发出信号-比特币早已经不再安全,美国只要需要,就可以随时破译全球境内任一比特币账户。

第三,量子计算出来以后,比特币最核心的加密技术RSA256,2048位的RSA加密对于现今技术而言早就不是什么难题。

美国司法部的声明发出以后,全世界的投资者终于知道自己被坑了,这才有了6月8日,数字货币再度重挫,过去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过16万,爆仓金额超70亿元。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近1万亿元。

第四,6月9日,萨尔瓦多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比特币作为该国的法定货币。萨尔瓦多跟后续跟进的巴拿马一样,都是美军控制下的重要港口。美国在比特币重挫后,马上拉抬和增强比特币的全球金融地位。

美国及其背后的犹太资本三天的一系列操作证明,比特币具有超高的安全性和不可追踪性是骗人的,比特币长期被美国操纵。

从比特币出来的资金,股市已经是高点中高点了,兔子不可能接盘,就只能炒大宗商品(比如房地产)

美元的信用基础,最早之前是锚定黄金的,后来他印多了就耍赖,变成锚定石油。

再后来石油也支撑不起美元了,它又锚定了中国制造的商品。

为了加入1949和2018世界贸易 ,那时候我们是情愿给美元做信用背书的。

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不给你做背书了,我要发行数字货币了。

用中国制造给自己的数字货币做背书。

兔子这次危机所有操作都是教科书级的,从抗役到签署15国贸易协定,再到房地产三道红线、金融去杠杠,再到碳中和去产能输出通胀。

美国拼命印钱,我们就搞碳中和,缩减产能提价。

碳中和比前两年的查环保更高大上,这是原来西方扣在我们头上的屎盆子。

今天趁着他们放大水,反手把他们造的屎盆子扣回去了。

他们还不能有脾气,嘴里还得说:真香!

你不是印美元么,欧洲不是印欧元么,我不跟你们洪水滔天

你印钱,我就升值,本来一美元可以买6元的人民币商品,现在我升值了,你只能买5元了。

所以拿碳中和来去产能,太香了,光明正大的给出口商品涨价。

拜登不但不能从中国这吸血,他还要应对国内通胀,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就意味着RMB也成为结算货币了,以后可以放心的去美元化了。

欧洲的态度其实就是两面下注,一方面给中国通过了swfit,另一方面又跟着美国制裁我们的棉花。

注定欧洲不会再次成为王者。

现在美国的国债根本卖不出去,兔子又在搞碳中和去产能涨价,这对于全球通胀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

土耳其是自己先贬,尽可能的少被割。

阿根廷和巴西这些南美国家,先宣布破产也是一个道理。

劳资破产了啊,你们割不了多少羊毛,求放过,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银行行长今天说中国不具备通胀上行的压力

外围物价都涨上天了,为什么我们不具备通胀压力呢

主要是RMB在升值,土耳其、巴西这些资源国的货币在大幅度贬值

一升一贬,双倍效果

而我国主要是资源进口为主,除了大部分芯片,其他的工业品自己都能生产

所以通胀压力一点都不大,因为我们是卖方。

对外投资。仿效两次大战时的美国,向急需中国抗疫支持的国家发放人民币计价的贷款购买中国物资,在支持世界恢复经济的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俄罗斯可以和兔子RMB互换,他不用美元了。

这才是最强的防割之道。

他自己的卢布贬值,但是手里的RMB升值,一涨一跌他就亏的少。

能买到中国疫苗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站队了的,都会给RMB互换的额度,给他们做对冲。

这就是加入一带一路的福利。

中伊全面合作的意义并不在于伊朗的经济和军事,而在于伊朗的战略位置和海量石油。

伊朗位于欧亚非和中东的战略通道,是中国进军中东,欧洲,非洲的前沿阵地,中伊俄联手,基本控制了整个欧亚大陆,而美国的盟友体系基本被边缘化,更不要说有美国家门口的委内瑞拉遥相呼应。

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都是世界石油大国,加上中东各国和中国关系不错,这就为中国推动去石油美元和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条件,中俄伊协调去美元化已走在路上。

也说明中国在为脱美元化做全面准备。

如果说,美国狂打台湾牌,香港牌,新疆牌,印日美澳牌和民主价值联盟牌都是虚招的话,那么中伊敲定25年全面合作伙伴则属于不折不扣的实招了。

中国,金融战玩真格了。

现在就看美国怎么接招了?

中国如果抑制货币宽松的冲动,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就会得到控制,社会就可以保持社会稳定。

中国最大的泡沫在房市,房地产三道红线、房贷比例不得超过40%、学区房概念降温,这些政策都是在严防金融风险。

就是说我们护住了自己的要害,再去发动金融攻击(对外输出通胀)

假设美股美债崩了,美元无法顺利收割全球,那这次兔子就是最大赢家。

天多的像土耳其这种破产的资产等着我们去抄底。

获得的外汇,不要继续购买发在国家国债等金融资产,而是要抄底廉价资源、优良资产,特别是技术和人才。

现在还在金融暗战阶段,中国最大的泡沫在房地产,你了解了这次相当于和美国金融决战了,用决战不为过。

现在就是对美国输入通胀,坐等美股和美债扛不住。

如果金融战进展顺利,RMB换出去了,也和美元一样,可以拿纸到全球换物资了。

货币是2021年最大的变量,只要人民币能保持正的利率,就有可能成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安全岛。

user avatar

美联储这几天,只是把逆回购的利率从0,增加到0.05%之后,就有上万亿美元被收了回来。

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大家可以看一眼美国国债利率,0.05%其实是6个月期以下短期国债的利率。

在美国,今天的美国,有上万亿美元就为了0.05%,也就是万分之五的回报率,挤破头。

这让美股里边的资本怎么想?

这让美国房地产怎么想?

美国上万亿美元现金拥有者判断美股不值得投资,美国房地产也不值得投资,当然,印刷出来的美元太多了,还有更大规模的美元在美国游荡。

炒房算什么,美国用逆回购控制不住通胀的话,市场上能买到的实物都会出现泡沫。拎着一麻袋钱买一斤大米,不知道美国什么时候能体验一下。

所以,美国房地产爆涨,那是美国通胀失控的必然结果。

user avatar

我在看翟东升老师的那个19块钱的课,大概有这几点感悟:

1.现代货币没有锚,印钞成本可以忽略

2.过去的中国相当于打工仔,美国相当于银行,中国存钱(购买美国国债)

3.现在的中国不再搞这一套了,自己当自己的银行,才有钱降税扶贫

4.原本美元流入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发行人民币,中国房价上涨,现在这个停了

5.那美元就只能流入美国本国的水池,股市房市


换言之,以前是中国的中产+底层接盘美国的一部分货币,现在中国不干了,那美国中产+底层接盘的就更多了。

不接盘意味着不再能借美元科技体系盈利,因此使用美国科技的几个芯片企业就被干了。去依附短期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原来留给中国的甜点——即使用美国技术为基础的芯片制造技术进行盈利的失去。

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未来将不再能依靠美国技术进行高附加值的盈利(组装加工这类低附加值的暂时还可以),客观上我们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甚至货币国际化。所以制裁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效应,不太用指望这个放松。


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大概要把90后和00后的青春搭进去。现在需要的是踏实的把一些技术推进,同时配合金融等体系的进展,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至于美国的房价高低,那取决于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会导致不同类别的资产涨价速度不同,最基础的民生物资涨价如果少,那股市房价涨价就多。

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概直接对应20万亿人民币的货币供给,考虑到货币的乘数效应,光外汇储备对应的M2就很多了。


至于泡沫?本币计价的东西其实不是很有所谓泡沫不泡沫,反正都是几乎无成本创造出来的货币。这就好比qq商城的qq秀或者梦幻西游的道具的价格,无所谓泡沫不泡沫,对于游戏币发行者来说这个都是后台改个数字的问题。


以上内容皆是自己空想,不一定对,仅供抛砖引玉,不构成投资建议。

user avatar

首先,这一波国外房地产的繁荣从去年就开始了,期间带动我国的家电家具产业链出口大增,市场表现也非常不错。

其次,从原因的角度来看,财政大量给居民发钱,疫情以来居民的资产状况居然还是改善的,有钱了之前,可以去华尔街挑战机构(想一想去年以来以GME游戏驿站为代表的散户机构多空大战),当然也可以买房,给房地产添砖加瓦嘛。

第三,美国这一轮房地产繁荣已经到头,领先指标已经见顶,后续美联储即将削减宽松数量,二十多个州已经宣布停止过度的失业补助,加息也会超预期到来,这一切的一切,预示着房地产已经是强弩之末。

user avatar

密西西比波涛动,国会山旁乱云飞;

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白左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

华街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驴党治国衰微征,拜登犹自乱世间。

一超独霸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川皇维新春空下,男儿连结为正义!

胸中自有百万兵,死去化身白头鹰!

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

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

苍天震怒大地动,轰轰鸣鸣非常声。

腐败建制不能寝,美国觉醒在今朝!

且观九天云垂野,又听四海浪哗然。

革新机会现已到,夜起暴风扫DC!

天地之间落魄人,迷茫不知道何方。

尘世曾夸精英者,谁家高楼还可见?

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销。

人生但感意气过,成败谁复可置评!

离骚一曲高吟罢,慷慨悲歌今日完。

吾辈腰间AR在,廓清蓝州血泊涌!

引用 @Gladfishren 大佬的回答。

美国去年滥发了太多的货币,但是实体又没地去,所以出现了美股跟加密货币爆炒一波,所以本国资产价格飙升。

本来可以外溢让其它国家买账,然鹅最大的买主中国不干了,只能留在投机市场空转。

一场疫情下来,货币超发,现在房价涨上天了,民众却大量失业,只有华尔街大佬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时候美国底层民众实在没啥路了,建议武装起来,进行革命。

不然房子也住不起,要吸毒吸一辈子么?

拿起手中的枪吧,跟这个邪恶的金融世界做个反抗2333

哪怕做一秒钟的真男人23333

user avatar

美国房价上涨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能否香港化。房价涨上天了,但美国人是没有一定要买房这个概念的,还可以租房,那让美国沸腾起来的就是涨房租。


让大多数美国人只租房,而且房租还高得飞起,有利于0元购活动再展开。我国人民遇到房价涨了,是掏空6个钱包去买的。而美国人民遇到房价涨了,租不起了,手里可是有枪的。


30年最大涨幅?所以呢?上街去啊!有房子住是美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力,竟然被剥夺了!失去了家园,美国人民一无所有,这都是拜登政府的不作为造成的,拜登政府已经被渗透了,整天划水,不干正事,美国人民才落得这般境地,底层人民团结起来,在伟大领袖特朗普的指引下,夺回美国,才能结束美国的噩梦,迎来美国的新生!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有

①买家需求上升

②待售库存不足

③美联储

还会继续涨~

标普CoreLogic凯斯席勒周四发布的全美房价指数显示,美国4月房价同比上涨14.6%,高于3月时的13.3%,为30多年来的最快增速。
与此同时,涵盖达拉斯、迈阿密、纽约和旧金山等美国大都市区的20城房价指数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14.9%。
其中,亚利桑那州州府菲尼克斯(Phoenix)、加州圣地亚哥和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同比涨幅最高,相比去年同期,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涨幅都在20%以上。

图文侵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房价创下30多年来最大涨幅,并伴随着资深投资者发出的泡沫警告,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价飙升背后的驱动因素首先,理解房价为何会如此快速地上涨至关重要。这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极低的利率环境: 在过去几年里,为了应对疫情.............
  • 回答
    “美国的一豪宅房主是狗”?这听起来像是个奇闻轶事,但背后折射出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社会文化现象,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和有趣得多。“豪宅房主是狗”:一个象征性的解读首先,如果真的有“房主是狗”的新闻,那大概率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而是通过某种方式,例如信托或者以狗的名义设立的基金/实体,来拥有和管理这处豪宅.............
  • 回答
    近些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是一波三折,尤其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变动后,“用工荒”与“房屋供应紧张”以及“加价抢房”这些关键词,几乎成了描述美国住房市场的常态。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链条,又会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呢?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用工荒如何一步步挤压房屋供应?首先,我们.............
  • 回答
    贝壳找房在美国上市,这无疑是中国房地产服务行业向全球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首先,从企业层面来看,贝壳找房选择在美国上市,一方面是看中了美国资本市场相对成熟、流动性强、估值水平可能更高。对于一个高速增长且规模庞大的公司来说,IPO是获取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美国上市,.............
  • 回答
    意大利少女的“凡尔赛”发言:住在城堡里的痛苦与你是否愿意长期居住的深度探讨意大利少女关于“住在城堡里其实很痛苦”的发言,无疑触动了许多人心中对童话般的居住幻想,但也提出了一个现实的拷问:我们所追求的“美”是否能超越对“便利”的实际需求?这是一种典型的“凡尔赛文学”,但背后也隐藏着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试图阻止在美出生的大熊猫归还中国的法律修正案,这一提案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一、背景与提案动机1. 中美熊猫合作的历史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与美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
  • 回答
    美国12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这一数据(假设为2022年或2023年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数据背景、经济影响、政策反应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数据背景:美国CPI的现状与关键变量1. 数据来源与计算 美国CPI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90万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社会背景、政策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差异1. 官方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联邦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约为90万,但这一数字存在争议。例如,截至2023年4月,CD.............
  • 回答
    《纽约时报》的标题《新冠!撤退!》("Covid! Retreat!")可能是指该媒体对美国在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某些政策或行动的评论,但具体文章内容因时间、语境和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标题可能涉及的背景、立场和影响: 1. 背景与可能的立场 时间与事件:该标题可能出现在2021202.............
  • 回答
    美国在疫情后期宣布“打开国门”并调整防疫政策,被视为全球防疫策略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其影响也远超单一国家,对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美国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1. 国内疫情形势与政治压力 疫情数据波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两个事件,需要先明确具体背景和时间点,可能存在一些混淆或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重赛”事件1. 事件背景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巴西队因交接棒问题被取消资格。具体原因包括: 交接棒违规:巴西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30万是一个令人深感痛心且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反映了公共卫生危机本身的影响,更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数据背景与时间线1. 数据统计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实时疫情追踪系统,截至2021年1月28日,美国新冠死亡.............
  • 回答
    深度解析美国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6.8%:一次触目惊心的通胀信号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 11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 6.8%,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近 40 年来的最高记录,更向市场和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且令人担忧的通胀信号。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多种复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
  • 回答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附近一家公寓楼在2021年6月24日发生部分倒塌,造成多人失踪和伤亡。经过漫长的搜救行动,在废墟中找到幸存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剩余的建筑在2021年7月4日被爆破拆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美国倒塌公寓剩余建筑被爆破拆除?将剩余建筑爆破拆除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 回答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的文章,无疑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观察和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理解这篇文章的“标题即论点”:标题“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China no longer res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