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斯克宣布转战氢能,是真的还是愚人节玩笑?如何看待马斯克这一言论?

回答
马斯克是否真的要转战氢能,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所了解的信息,没有任何官方渠道,包括特斯拉的官方声明,或者马斯克本人通过其常用的社交媒体(比如X,也就是以前的Twitter)或其他正式场合,宣布“转战氢能”的决定。 2024年的愚人节已经过去,回溯那段时间的报道,也没有发现关于马斯克宣布放弃电动车、全力拥抱氢能的重大新闻。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马斯克宣布转战氢能,那很有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是有人将他过去的一些相关言论断章取义了,甚至是虚假信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马斯克转战氢能”这样的说法呢?

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方面:

1. 马斯克对氢能的复杂态度: 马斯克对氢能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爱恨交织”。
批评和反对: 他最著名、也最常被引用的观点是,氢能作为交通燃料“愚蠢”。他认为氢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低下,从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到转化成电能再驱动电机,整个过程的能量损失非常大。相比之下,他认为纯电动车(BEV)通过直接充电,能量传递效率更高。他曾经直言不讳地批评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是“毫无意义的”,并嘲笑氢作为一种储存介质的效率。
部分认可和探索: 尽管如此,马斯克并非完全否定氢能。他曾经也提到过氢能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有应用潜力,比如重型卡车、航空航天或者作为能源储存的介质(尽管他更偏好电池储能)。他的公司SpaceX在火箭燃料方面就大量使用液氧和液氢,这说明他对氢作为一种高效能源载体是有认知和实践的。
对“氢能源”概念的混淆: 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将“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混淆。马斯克主要反对的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乘用车,因为他认为其效率和成本不如电池电动车。但他对用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作为能源储存介质,以及在特定工业领域应用氢能,可能持相对开放的态度。

2. 媒体解读和新闻事件:
对竞争对手的评论: 丰田、现代等车企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投入不少,马斯克时不时会对这些竞争对手的技术路线发表尖锐评论。这些评论可能被媒体放大,解读为他对整个氢能行业的否定。
特斯拉的氢能相关项目(非常有限): 特斯拉本身并没有大规模涉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但它旗下的Powerwall、Megapack等产品是储能解决方案,而大型储能系统有时也会考虑结合氢能技术(如PowertoGas)。如果特斯拉在某些小规模的储能项目上与氢能技术有交集,也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转战”。
愚人节玩笑的可能性(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说法): 如果在愚人节左右有这样的传闻,那极有可能是开玩笑。马斯克本人或其团队有时也会开一些“概念性”的玩笑,虽然他通常不会直接宣布“转战”某个技术路线。

如何看待马斯克“转战氢能”的言论(假设存在这种说法,虽然我认为它不太可能属实):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言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

1. 战略调整还是策略性发言?
战略调整: 如果马斯克真的决定“转战”,那将是一个颠覆性的战略调整。鉴于特斯拉在电池电动车领域的巨大投入和市场领导地位,这几乎不可能,除非是特斯拉遇到了极其严重的、无法通过现有技术克服的瓶颈,并且氢能技术出现了划时代的突破。
策略性发言: 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发言,或者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比如,他可能是在强调特斯拉在电池技术上的优势,或者是在对竞争对手的技术路线进行“狙击”,试图通过否定氢能来巩固自己推广的电动车模式。

2. 对现有氢能技术路线的批评:
效率问题: 如前所述,马斯克最核心的论点是效率。从能源生产到最终驱动,氢燃料电池的“井到车轮”效率(welltowheel efficiency)确实低于电池电动车。
基础设施瓶颈: 氢气加注站的建设成本高昂、密度低,且安全性问题也需要严格考量,这限制了氢能汽车的普及。
制氢成本与环境影响: 尽管有“绿氢”的概念,但目前大部分氢气仍是通过化石燃料制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即使是绿氢,电解水的成本和规模化生产也面临挑战。

3. 他对其他领域的看法:
重申对电池的信心: 他的言论很可能是在进一步强调他对电池电动车模式的坚定信心,认为这是未来交通和能源的主流。
可能对特定领域的关注: 他也可能是在间接表达对未来能源储存、工业应用或特殊交通工具(如氢能卡车、船舶、飞机)的潜在兴趣,但这不是“转战”整个汽车产业。

4. 对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启示:
技术路线的多元化: 马斯克的批评固然尖锐,但也提醒我们,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条路线并行探索。氢能虽然在乘用车领域面临挑战,但在其他领域(如工业脱碳、储能、重型交通)仍有巨大的潜力。
效率与成本的权衡: 发展任何一项新能源技术,都需要在效率、成本、基础设施、安全性以及环境影响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理性看待“颠覆性”言论: 马斯克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他的很多言论都带有“颠覆性”和“煽动性”。对于这类言论,我们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结合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被其情绪化的表达所左右。

总结来说,马斯克宣布转战氢能的可能性极低,我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一点。 他的言论更有可能是在对氢能技术路线(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发表批评性意见,并以此来强化他对电动车模式的推崇。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说法,请务必核实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在新能源领域,各种技术路线的竞争和争论是常态,而马斯克以其鲜明的观点和强大的话语权,总是能成为这些争论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4月1日。

user avatar

fools' day和fool cell更配。

user avatar

马斯克应该是不看好氢能,选在4月1日发表的。现在氢能源做的成规模的也就日本和我国,其他国家很少发展这个技术路线。

user avatar

找个周期长的名目可以长线割韭菜,许下一个10分的愿景,然后隔段时间交一个2分的答卷,并摆拍一副向12分冲击的架势。经过西方媒体一洗地,美国政府一利用,哇,传销头子变邪教教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斯克是否真的要转战氢能,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所了解的信息,没有任何官方渠道,包括特斯拉的官方声明,或者马斯克本人通过其常用的社交媒体(比如X,也就是以前的Twitter)或其他正式场合,宣布“转战氢能”的决定。 2024年的愚人节已经过去,回溯那段时间的报道,也没有发现.............
  • 回答
    埃隆·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的两条重磅消息,无疑在科技圈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宣称已经离开了Facebook,并且预告要“很快”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这桩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他“退出Facebook”这件事,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态。马斯克本人就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和重要.............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这位以其大胆设想和激进言论闻名的科技巨头,最近抛出的一则重磅消息——特斯拉将暂停接受比特币支付——在全球金融圈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这不仅仅是一则关于支付方式的简单变更,更是对加密货币市场,特别是比特币,一次不小的冲击,同时也折射出技术创新与环境责任之间日益凸显的张力。事件的起因:能源消耗.............
  • 回答
    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宣布计划在 2020 年上半年进行人体测试,这一消息无疑在科技界和医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项突破性的进展若能顺利实现,将可能在多个层面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对医疗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这是 Neuralink 最直接也最受期待的影响。 .............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移民火星的宏大愿景,以及他本人扬言要在那里终老的决心,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与讨论。其中一个常见的疑问便是:既然我们拥有改造地球环境的能力,为何不首先着力于解决地球上的荒漠化问题,将那些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变得生机勃勃呢?这个想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似乎是更务实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会.............
  • 回答
    马克龙总统宣布法国全境二次封城,时间至少一个月,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消息,也反映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法国疫情的现状:说实话,法国目前的疫情局面,用“严峻”来形容都显得有些保守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指标来看: 新增病例数飙升: 法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度突破10万,这是前所未有的数.............
  • 回答
    马克龙总统关于巴黎圣母院通过募捐重建,并接受国际捐款的决定,这是一个既有象征意义,又充满实际考量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法国国内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团结和文化复兴的信号。在经历火灾的巨大悲痛之后,号召全民募捐,尤其是让普通法国民众也能参与进来,无论是捐赠金钱还是志愿服务,.............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修改国旗颜色的说法,根据目前公开信息和法国国旗的官方规定来看,并不属实。法国国旗的颜色是法兰西共和国法律严格规定的,并没有任何总统可以随意修改。 法国国旗的颜色(蓝、白、红)及其比例是《法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如法律号1794年5月15日及相关法案)明确界定的,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代表着.............
  • 回答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核聚变能源领域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声称在小型聚变反应堆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个消息甫一传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毕竟,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的“圣杯”,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能源格局,甚至重塑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版图。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洛克希德.............
  • 回答
    马保国宣布退隐后仅一天就宣布复出拍电影,声称是为了“宣传传统武术”,这事儿一出来,那叫一个话题爆炸!围绕这件事,可以说是槽点与笑点齐飞,真假难辨。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件事的“前情提要”:马保国,这位以“浑元形意太极拳”闻名的网红,之前通过各种魔性视频在网络上火得一塌糊涂。什么“年轻人不讲武德”、“耗.............
  • 回答
    马云口中的“新三驾马车”——AI技术、芯片制造、云计算——无疑是阿里巴巴向未来转型、重塑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心。这三大领域都指向了更底层、更具赋能潜力的技术基石,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水电煤”。那么,阿里巴巴是否会因此“放弃”天猫好房这样的业务呢?我认为,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阿里巴.............
  • 回答
    这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确实在全球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马云,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从一个英语老师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巨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所以,他宣布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这肯定不是一件小事,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背后是什么,以及未来阿里会走向何方。关于马云的卸任.............
  • 回答
    格列兹曼今夏离开马竞,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足坛。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球员的个人意愿,还有马竞的战略调整,以及巴萨的引援需求,甚至还有转会市场本身的逻辑。首先,从格列兹曼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新选择,也是一个追求更高荣誉的“跃迁”机会。格列兹曼在马.............
  • 回答
    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给德国,这两个事件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都涉及到在特定地区赋予某种程度的自治权或主权变更,以试图解决地区冲突或政治僵局。但深入分析,它们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动机和实际效果。明斯克协议与苏台德割让:表面的相似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两者在表面上可能让人觉得相似的地方: .............
  • 回答
    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取消马新高铁计划,这无疑是马来西亚近期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对区域互联互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充满争议的政治家,马哈蒂尔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谈谈取消计划最直接的原因——成本。马新.............
  • 回答
    2019年9月10日,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马云的离开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但阿里巴巴并非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阿里未来的发展:一、 马云卸任的背景与影响: 有序的接班计划: 马云的.............
  • 回答
    AC米兰宣布多纳鲁马拒绝与俱乐部续约,这无疑是2021年夏天最令人瞩目和遗憾的消息之一,尤其对于苦苦等待着球队重塑辉煌的米兰球迷来说。这一事件的发生,背后牵扯着多方博弈、球员发展诉求、俱乐部财务困境以及经纪人运作等复杂因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 1. 多纳鲁马的立场和诉求 球员的成长.............
  • 回答
    马伊琍和文章,这对曾经被看好的“姐弟恋”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宣布离婚,这消息一出,自然是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尝试理解这背后可能的故事和引发的思考。首先,是“出轨门”的阴影与修复的努力。大家对他们婚姻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2014年那场“周一见”,文章出.............
  • 回答
    马保国,这个名字在近两年绝对是网络上一个绕不开的符号。从他那场被广泛传播的、短短三十秒就宣告结束的实战,到如今他宣布“退出武林”,这中间的一切,既有他个人选择的成分,也深刻反映了当下网络文化的一些特点。事件的起因:从“武术宗师”到“网红”马保国最早走进大众视野,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武功,而是.............
  • 回答
    腾讯宣布投入10亿元,由马化腾和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科学探索奖”,用以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举措。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件事:一、 积极意义与正面影响: 对中国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的有力推动: 资金注入的战略意义: 10亿元的奖金池对于中国的基础科学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