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放的对联是 蒋公 特意创作的书法作品。而一个人真实的书法水平和修养,除了体现在这样的创作里,还体现在日常随性书写(比如起草文稿)中。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和“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均是书法家起草文稿时随性书写而得的佳作。
所以,这里我打算以 蒋公 起草的一篇电报稿为例,分析其书法水平。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份电报稿的基本情况。
这份电报稿于民国二十二年(即公元1933年)八月卅日签发,属于军事机密,依军情紧急之常理, 蒋公 起草此稿的日期也应是在这一天。也就是说,这是 蒋公 四十五六岁间所写。
这份电报稿的主体共五列半,其文字从右到左如下:
潢川刘总司令 沙市徐总司令 密
匪化已深之区域,非准各部队官兵尽量之烧杀不能铲除匪根。即推“剿匪”之“剿”字,其意义亦必以刀入匪巢、杀戮尽净之意,否则不足尽剿匪之义、而乃养匪贻患而已。务令各部烧杀勿论为要。
中正 陷申机牯 印
介绍完基本情况,下面正式开始分析。
一、结体
此稿追揖晋唐,结体茂密、克制含蓄。(此处省略五百字。)
二、笔法
此稿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外,其线条的质性遒劲而舒和。(此处省略五百字。)
三、章法
观此稿章法,恣意灵动、浑然天成。字间行气,随情而变,字不逾格而气又不为所拘。(此处省略五百字。)
四、墨法
其墨法苍润,流畅自然。(此处省略五百字。)
五、心迹
如前文所述,此稿本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 蒋公 忙于军国大计,宸翰万机之下,犹能规矩运笔,足见其严于律己、认真做事的军人素养。但这并不意味着 蒋公 就毫无情绪波动,在其克制含蓄的运笔之间仍流露出了忧国忧民之领袖情怀。比如“烧杀”“杀戮”等处,运笔稍缓,足见 蒋公 心忧万里、思虑万千的神情之凝重;又如“尽量”“尽净”等处,运笔畅快,足见 蒋公 除恶务尽、诛绝匪类的意志之坚决。
对一名书法家而言,四十五六岁正是其书风臻于成熟的年纪。从 蒋公 这份书写于此时的电报稿中,我们看到了怹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更看到了怹对匪类的痛恨和对国家的热爱。
有这样的领袖在,万恶匪类一定能铲除尽净,中华民族一定能伟大复兴,传统文化一定能发扬光大!
有此 蒋公,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人民幸甚!
——20190216更新——
刚看到 蒋公 起草的电报原稿:
出自:
相比于誊写后的电报稿,原稿章法更为疏朗,结体似欧、笔意若颜,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