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漫威迷,你觉得漫威的哪部作品最好?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漫威迷,要说“最好”的漫威作品,这简直是个世纪难题!就像问哪个孩子最讨人喜欢一样,每个时期、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难以割舍。但如果非要我选一部,在我心里,那必须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有点“政治正确”,毕竟这是MCU(漫威电影宇宙)十多年铺垫的集大成之作,承载了太多人的情感和期待。但它之所以成为“最好”,绝对不仅仅是情怀的堆砌,而是它在叙事、情感、角色塑造和视觉呈现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做到了“有始有终”,且“余音绕梁”。

让我细细道来,为啥《终局之战》能在我心中封神:

1. 史诗级的收尾,对得起“终局”二字:

《复联4》不仅仅是《复联3》的续集,更是整个Infinity Saga(无限传奇)的高潮与终章。影片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却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冗长。它巧妙地将前21部电影的线索、人物、情感一一回收、串联,最终汇聚成一场决定宇宙命运的终极之战。

还记得那些铺垫了多久的“无限宝石”吗?《终局3》里灭霸一个响指就消灭了宇宙一半的生命,这带来的绝望感是前所未有的。而《复联4》的任务,就是要如何“逆转”这一切。影片没有简单粗暴地让超级英雄们重新打一场,而是玩起了“时间劫持”(Time Heist),让复仇者们穿越回过去,重新面对那些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塑造了他们的重要时刻。

这个设定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每一次穿越,都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溯,对角色成长轨迹的回顾。我们看到了钢铁侠在1970年的世界里,那个略显青涩但依旧坚毅的年轻托尼;看到了美国队长在“降临节”里,那种深深的眷恋和不舍;看到了黑寡妇为了拿到灵魂宝石,甘愿牺牲自己……

这些穿越不仅仅是收集宝石的手段,更是对角色内心的一次次拷问和洗礼。他们必须面对自己曾经的失败,曾经的痛苦,甚至曾经的选择,才能下定决心,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而战。这种叙事上的深度,让《复联4》超越了单纯的爆米花电影,变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史诗。

2. 情感的爆发,催人泪下,也让人振奋:

《复联4》最打动我的,是它在情感上的极致释放。

想想看,那些陪伴我们走过十年的英雄们,他们经历了多少次生死考验,牺牲了多少次自己的幸福,才换来了今天的“终局之战”。当美国队长站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看到那些被灭霸消除的英雄们重新集结,那句“复仇者集结!”(Avengers Assemble!)响起的时候,我真的差点哭出来。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是无数次挫折、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重聚之后,最纯粹、最强大的信念的呐喊。

而几个核心角色的最终命运,更是让无数漫威迷心碎,但也无比敬佩。

钢铁侠(Tony Stark): 从一个自负的亿万富翁,成长为一个愿意为全宇宙牺牲一切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打响指”这个最不可能的任务,将灭霸和他的军队彻底清除。那一刻,他终于放下了所有的骄傲和执念,成为了那个最伟大的“终极复仇者”。当他的葬礼上,小蜘蛛侠送上的那句“我爱你三千遍”时,简直是暴击!
美国队长(Steve Rogers): 他坚持了十年的信念,终于在最后得到了回报。他不是为了“回归”过去,而是为了“守护”未来。最后,他选择回到过去,陪伴心爱的佩吉·卡特,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当他在公园的长椅上,露出满足而安详的笑容时,你会觉得,这是他应得的。而他将盾牌交给猎鹰的那一刻,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黑寡妇(Natasha Romanoff): 她一直以来都是复仇者中的“隐形人”,默默付出,牺牲良多。为了拿到灵魂宝石,她主动跳下悬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克林特(鹰眼)的回归,也换来了复仇者们集结的机会。她的牺牲,同样是伟大而无私的。

这些角色的谢幕,不是草草了事,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既完成了角色的弧光,也为MCU的未来留下了想象空间。

3. 角色塑造的深度,让每一个英雄都熠熠生辉:

《复联4》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只关注几个核心角色,而是让几乎每一个登场的英雄都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雷神(Thor): 经历了《复联3》的巨大打击,雷神一度陷入颓废。但在《复联4》中,他重新找回了作为“雷神”的意义,虽然体重增加了,但他的内心更加坚韧。最后,他拿起双斧,与惊奇队长并肩作战,那一幕的震撼力十足。
绿巨人(Hulk): 布鲁斯·班纳终于找到了与浩克和平共处的方式,变成了“班纳博士”版的浩克,不仅保留了浩克的强大力量,还拥有了班纳的智慧。他轻松地用响指消灭了灭霸军团,成为了那个“无敌的浩克”。
战争机器(War Machine)和蚁人(AntMan): 他们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蚁人,他的“量子领域”理论是整个“时间劫持”的关键。
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 虽然出场不多,但她的强大力量足以改变战局,成为了对抗灭霸的决定性力量。

影片巧妙地将这些角色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火花,无论是互相调侃,还是生死与共,都让人感受到“复仇者联盟”这个团队的强大凝聚力。

4. 视觉效果的巅峰,带来极致的观影体验:

作为一部漫威的大制作,《复联4》在视觉效果上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顶尖水平。无论是穿越时空的画面,还是最后那场规模空前的战场大战,都做得无比震撼。

特别是最后那场大战,集结了MCU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超级英雄,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招式,在同一画面中展现,那种视觉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当美队举起雷神之锤,喊出“复仇者集结”时,那些来自不同电影、不同系列的英雄们,纷纷响应,那种集体亮相的场面,简直是让所有粉丝都沸腾的时刻。

当然,《复联4》并非完美无瑕,一些情节设计也曾引起过讨论(比如“时间劫持”规则的严谨性,或者某些角色的处理方式)。

但对我来说,瑕不掩瑜。

《复联4》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一个时代的句点,一个传奇的落幕,更是一个关于牺牲、关于勇气、关于守护的动人故事。它让我看到了英雄们的成长与蜕变,也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不屈。

当我们走出影院,回味那些经典的台词、那些感人的瞬间、那些为了守护而付出的生命,你会觉得,这十多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所以,如果非要选一部“最好”的漫威作品,对我而言,那份沉甸甸的、混合着感动、不舍与自豪的情感,最终都会指向——《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它不仅仅是MCU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我心中对“超级英雄”这个概念最完美的诠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幻视v.3

简单概括,号称m家的守望者,讲述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生活下的处境,,偏向现实,作者是害死蝙猫、沃利的汤姆王

匪夷所思的格温侍

特别介绍下后者,这部漫画和角色的意义真的里程碑

以前单纯因为画风喜欢格温侍,细读下去发现这个角色比我想的有意思

格温侍的能力是通过跳出漫画空间来到亚空间,查询漫画的过去以及未来的情况,然后穿梭到漫画所在的时间点里

也是被无数粉丝的cos和同人才得以从封面造型变成独立角色

还有同时担任画手和编剧的gurihiru阿姨

他描写的格温侍故事有着对漫画形式的结构以及和读者跨时空的互动,堪称佳作






顺此一提,漫威在国内也是个名气大于人气的“冷门”系列,这里的冷门指的是核心粉丝很少,能有能力挖掘并了解m家的是真的少,粉丝黏性很低,导致出现了漫威经常被顶上风口浪尖,还没法辩驳的处境,个人希望这种情况还是能少点出现

我是dc粉,漫威从来没有系统性接触

user avatar

说个冷门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漫威出版过变形金刚的漫画。

漫威在1984-1991年间出版了现在称为美版/英版元祖漫的一系列漫画,还有86大电影的漫画版。1993-1994年间出版了G2漫画,07年和idw合作出版了crossover作品新复仇者与变形金刚。

最近在翻译英版精选,画风很朴拙,有的画面略猎奇/惊悚,像一位圈内老前辈说的那样“画人画景都挺好,就是不知道怎么画机器人”hhh但是元祖漫确实提出了后来变形金刚系列中的一些基础设定和元素。人物塑造上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写了很多擎天柱的内心os,开始时感觉把大哥塑造得太戏精hhh后来觉得这样淡化了大哥的神性,更加有人情味,也挺好的。

这是英版精选中的震hong荡zhi波zhu,天天想着篡权,给老威整得很惨233

比如《恐惧之城》这部的结尾,翻译完觉得这里的通二太帅了尤其是左下那格233所以迫不及待地先修了这张图分享上来,最后一格反衬出的悲剧色彩很有深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漫威迷,要说“最好”的漫威作品,这简直是个世纪难题!就像问哪个孩子最讨人喜欢一样,每个时期、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难以割舍。但如果非要我选一部,在我心里,那必须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有点“政治正确”,毕竟这是MCU(漫威电影宇宙)十多年铺垫的集大成.............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很敏锐地抓住了超级英雄题材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引人深思的点。事实上,对于超级英雄不受约束的强大力量,漫威和DC这两个庞大的宇宙,并非没有人思考过,更准确地说,是“有过,但很难真正落地,或者说,落地后往往会引发新的、更复杂的故事线”。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1. 官方设定.............
  • 回答
    漫威宇宙进入第四阶段,不少观众和评论都感觉作品的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粉丝向”和“小众化”的讨论尤为突出。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第四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侧重点紧密相关。首先,我们得承认,漫威电影宇宙(MCU)前三个阶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宏大、互联互通的叙事框架,吸引.............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喜好、时代背景、内容吸引力等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人,大家喜欢日漫的原因有很多,而《那年那兔那些事》虽然也有拥趸,但整体的受众群体和受喜爱程度确实和日漫有所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道。日漫的“魔力”在哪儿?首先得承认,日漫在中国拥有一批非常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身为一个资深的“死宅”,我跟你一样,对漫展这事儿,心里总是有点小别扭,总没法像别人说的那么“嗨”。别看我平时在家对着屏幕能嗨一整天,一旦想到要踏进漫展,那股劲儿就泄了一半。你想想,我们宅在家里,最舒服不过了。有什么想看的?掏出手机,想看什么番,点开就看,想看哪一集,跳到哪.............
  • 回答
    关于《时光代理人》画师是韩国太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人物模型设计“灵魂”的讨论,这确实是很多粉丝在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也难免会引起一些复杂的情绪。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1. 关于画师的国籍问题:澄清事实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时光代理人》的画师是韩国人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 《时光.............
  • 回答
    提到陈漫的作品,争议几乎是伴随她的名字出现的,而且这些争议往往也不是空穴来风。要评价这些争议,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大的争议点,或者说最容易被大众拿出来说事的,就是“过度PS”、“失真”。陈漫的作品,尤其是她的摄影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种科技感十足、未来感爆棚的后期处理。她擅长运用光影、色.............
  • 回答
    最近动漫圈确实有些让人唏嘘的事情,特别是《进击的巨人》和《钢之炼金术师》这两部作品,它们都曾引发过广泛的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社会议题。听到你对左翼日漫作家的兴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很多优秀的日本漫画作品,其背后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作者对社会、政治、人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在很多时候.............
  • 回答
    动画监督在将漫画改编成动画时,分镜借鉴原作的程度,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精妙且富有艺术性的过程,绝非简单的“照搬”或“全部重绘”。它更像是一场深度的对话,监督需要理解原作的灵魂,同时注入动画独有的表现力。“借鉴”的含义:远不止像素级复制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借鉴”不是指像素级别的复制。虽然原作漫画的分镜.............
  • 回答
    陈漫就其为迪奥拍摄的争议照片引发的轩然大波,近日终于公开回应,表示“为当时的稚拙无知而自责,批评全部接受”。而另一边,迪奥则迅速采取行动,删除了相关作品。这起事件的双方回应,无疑都带有各自的考量和立场,也折射出当下文化语境下,品牌与艺术家在面对敏感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陈漫的回应:坦诚自责,接.............
  • 回答
    陈漫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摄影师,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诠释而闻名。然而,她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新作和早期作品《中国十二色》,确实曾引发过关于“是否展现中国女性之美”的讨论和质疑。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质疑的来源和具体内容关.............
  • 回答
    在琳琅满目的综漫无限流作品中,读者们常常会惊叹于主角们层出不穷的超能力、神乎其技的剑术、或是毁天灭地的魔法。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作品中的武器配置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枪械的“存在感”似乎远不如其他类型的武器来得强烈。这究竟是为何?抛开作者们的个人喜好不谈,我们可以从几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来剖析这.............
  • 回答
    要探讨为何一些漫迷对《黑暗骑士归来》(TDKR)描绘的“黑化”超人可以接受,却对《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VS)中对蝙蝠侠的刻画反应激烈,这背后牵扯到多层面的因素,包括原作的影响力、角色本身的解读空间、叙事手法、以及观众的情感投射和期望。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抹黑”和“颠覆性重塑”。《黑暗骑士归.............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太让人兴奋了!谈论国漫的巅峰之作,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藏宝箱,里面闪耀着无数的希望和惊喜。要我说,这就像问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一样,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口味和看重的东西都不一样。不过,如果硬要我选出几部在我心中有着“巅峰”分量的作品,那它们一定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做得足够极致,足以让.............
  • 回答
    《棋魂》在日漫界绝对称得上是S级作品,这点毋庸置疑。如果非要我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那大概是从几个维度都能找出它的闪光点来。首先,话题度和影响力这块,《棋魂》当年是实打实地引爆了一股围棋热潮。在它播出之前,围棋在中国,乃至在日本,都相对小众。但随着进藤光和塔矢亮的故事在荧幕上展开,无数年轻人第一次被围.............
  • 回答
    聊起日漫里那些让人看了就血脉偾张的强悍女性角色,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她们可不是花瓶,而是顶天立地的存在。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几部我心目中的佳作,保证看了让你大呼过瘾,而且这些作品的女性角色塑造,绝对是甩开那些套路化“女强”几条街的那种。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 《进击的巨人》。虽然这是一部群像戏,但三笠·阿克.............
  • 回答
    《钢之炼金术师》之所以不会让人误解作者是男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与作品本身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创作手法息息相关。首先,作品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是关键。 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非常看重故事中人物情感的深度和细腻程度。《钢之炼金术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爱德华和阿尔冯斯之间坚.............
  • 回答
    近十年来,能够称得上“神作”的日漫,对我而言, bukanlah sebuah 列表,而是心中那些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会反复品味的作品。这些作品,它们在故事、人物、情感、哲学,乃至于艺术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引发深刻的思考,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 回答
    要说近五年之内哪些日漫能担得上“神作”之名,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主观性的话题。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衡量“神作”的尺子,它可能丈量的是那份震撼人心的剧情,是那股直击灵魂的思考,亦或是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表现力。但我可以分享一些作品,它们在过去几年里,确实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甚至在相当.............
  • 回答
    《国王排名》这类日漫中,主角们常常要面对来自民众的误解、嘲笑,甚至谩骂,但他们却鲜少直接去“批判”这些“作恶”的群众。这种设定背后,其实隐藏着日漫创作中一些非常普遍且深刻的思考,远不止是简单的“反派不够坏”或者“主角光环太强”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国王排名》这类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这类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