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B 站发布 2021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中有何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B站(哔哩哔哩)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里那些真正值得我们掰开了揉碎了看看的点。

营收结构:游戏依旧是“现金牛”,但内容和社区在发力

首先看营收的大头。B站的核心业务,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游戏业务,在2021年第四季度依然贡献了相当一部分收入,虽然占比相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说明游戏仍然是B站稳定且重要的现金来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趋势:游戏收入的占比正在被其他业务蚕食。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增值服务(包括大会员、充电、舰队、礼物等)和广告业务的增长。

增值服务: 这块业务代表了B站社区的“黏性”和用户对内容消费的意愿。第四季度和全年来看,这部分收入是稳步增长的。尤其是大会员的付费率和付费用户数,是衡量B站用户价值和社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这块增长得好,说明B站的内容生态吸引力更强,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广告业务: B站的广告收入增长一直是一个焦点。在202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广告业务的表现可圈可点。这背后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B站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垂直化,对品牌来说是稀缺资源,所以广告投放的议价能力更强。二是B站的广告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从信息流广告到内容植入,再到UP主合作广告,覆盖更广。广告收入的增长直接关系到B站能否摆脱对游戏的过度依赖,实现商业化的良性循环。

用户增长: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

用户是B站的生命线。财报里关于用户的数据,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看:

月活用户(MAU): 这是最直观的用户规模指标。B站的用户增长在2021年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第四季度MAU的增速依旧不错。这说明B站的破圈效应仍在持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户涌入。
日活用户(DAU): DAU比MAU更能反映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情况。B站的DAU同样保持增长,而且DAU占MAU的比重(即用户黏性指标)也在稳步提升。这表明进入B站的用户不只是“路过”,而是真正成为社区的活跃参与者。
年轻化和新用户获取: B站一直以来强调自己是年轻人聚集地。财报里通常也会披露新用户中Z世代的占比。如果这个比例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B站依然能够吸引到最核心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持续吸引新一代用户。同时,关注新用户获取的成本(虽然财报不直接披露,但可以从营销费用和用户增长率推算)也很重要,如果用户增长的同时营销费用没有过度膨胀,说明增长效率是比较高的。

内容生态:从二次元到泛娱乐的多元化布局

B站的内容生态是其核心竞争力,这在财报中虽然不像营收和用户数据那样直接,但可以通过一些侧面信息看到:

内容投入: 财报中通常会包含内容成本的支出。B站持续在动漫、纪录片、PU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创作等方面投入巨资。这些投入能否转化为用户增长和商业变现,是判断其内容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内容品类拓展: 2021年B站继续深化在知识、生活、科技、游戏等多个内容品类上的布局。这些拓展有没有吸引到新的用户群体?有没有带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都需要结合财报中的用户数据和收入结构来分析。例如,如果生活类内容相关的广告收入增长显著,说明泛生活化内容的用户和商业价值正在显现。
直播和电商: B站近年来在直播和电商领域也进行了不少尝试。虽然这块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还不是最高,但其增长潜力不容忽视。直播和电商的运营情况,可以通过直播收入的增长和用户在直播间的互动数据来侧面观察。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增长背后的隐忧?

虽然B站营收和用户都在增长,但盈利能力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毛利率: 关注毛利率的变化。如果毛利率保持稳定或提升,说明成本控制得当。反之,如果毛利率下滑,可能意味着内容制作成本、带宽成本等上升较快,或者商业化变现效率有待提高。
净利润亏损: B站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是游戏公司和内容平台发展的常见模式。关键在于亏损的幅度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以及亏损的原因是战略性投入(如内容版权、技术研发)还是运营效率低下。财报中会披露净利润和各项费用的情况,比如研发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等。
研发费用: B站的研发投入是否在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在技术(如算法推荐、直播技术)上有所布局?
销售和营销费用: 这块费用直接关系到用户增长和品牌推广。如果营销费用增速明显高于用户增长增速,可能意味着获客成本在上升,需要关注其效率。
内容成本: 如前所述,内容投入是B站的一大开支。我们需要看这部分投入是否能带来预期的回报。

总结一下,看B站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以下几个信息点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1. 游戏收入占比下降,增值服务和广告收入的增长势头如何? 这是判断B站能否真正实现多元化商业闭环的关键。
2. 用户增长的质量怎么样? 不仅仅看MAU,更要关注DAU、用户留存和年轻用户占比。
3. 各项成本的控制情况。 内容成本、营销成本的增速是否合理?是否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
4. 新兴业务(直播、电商)的进展和潜力。

当然,财报只是一个静态的数据展示,更深度的分析还需要结合B站的战略方向、行业趋势以及竞争格局来综合判断。但这几个点,足以让你对B站2021年的表现有一个清晰且深入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句话,陈睿吃花椒––输麻了。

user avatar

这次的财报数据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有点糟。

几个比较重要的数据我涂蓝了。

首先,B站的季度收入再创新高,但我们细看类别收入,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游戏?哦,并不是游戏,B站游戏部门因为自身的固有问题,短期里不会有什么起色。全年能拿下51亿(去年传闻B站游戏部门的KPI是50亿)已经算是烧高香了(主要还是坎公表现超出预期的给力),我要说的问题是VAS,也就是增值收入。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2021年Q4,VAS第一次环比出现了下跌。

是的,同比还是增长的,但比起之前的突飞猛进,Q4算是一脚急刹车,在以增长讲故事的互联网企业里,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VAS为何下跌?几个小时前我发想法的时候,大家在想法区里说是因为大会员没人买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VAS的组成部分是大会员+直播+其他,根据财报后的电话会议,B站大会员人数在Q4依旧增长,从1800多万增长到2010万。那么,出问题的八成是直播板块了。

在B站的四类收入里,游戏和VAS是“直接内容收入”,广告和衍生品是“间接内容收入”,游戏和VAS停止增长,说明B站的内容遇到了瓶颈。广告倒是突飞猛进,并且靠一己之力拉起了Q4的收入。

可是,B站的资本故事是建立在四条腿走路的前提下的,之前游戏停滞已经让一条腿僵硬了起来,VAS如果下个季度拿不出比较好看的增长,那么能前进的腿就少了一半,故事真的还能讲下去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释越来越高的成本时,B站说——

Cost of revenues. Cost of revenues was RMB4,683.0 million (US$734.9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62%,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of 2020. Revenue-sharing cost, a key component of cost of revenues, was RMB2,428.5 million (US$381.1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91%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20, primari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revenue-sharing payments made to hosts and content creators and an increase in payments made to distribution channels as we expanded our mobile games and VAS offerings.

1、收入成本46.83亿,同比增长62%。

2、分成成本高达24.285亿,占比51%,同比增长91%。

让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Q4的情况——

Cost of revenues. Cost of revenues was RMB1,609.9 million (US$231.2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68%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of 2018. Revenue-sharing cost, a key component of cost of revenues, was RMB705.1 million (US$101.3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63%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18.

1、收入成本16.099亿,同比增长68%。

2、分成成本7.051亿,占比43%,同比增长63%。

再对比两年的收入数据:

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51%,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74%。

2021年B站的收入增长已经被成本增长超了10个百分点,其中分成成本的增长更是夸张(这还是在游戏全年只同比增长了6%的前提下),比之2019年,健康程度大大下降,虽然还谈不上有多危险,但这显然是个不好的趋势。

另一个在财报里不明显,但我很重视的数据是“日均播放量”。

在2021Q4,B站也是首次出现了环比减少,与之相对的是:月活和日活在增加。

换言之,更多的人进了B站,却看了更少的东西,再加上平均观看单个视频的时长也在缩减,B站的粘度已经到顶了吗?

结论:多个数据表明,B站似乎要到顶了(当然是不是真的到了,还得看今年Q1),我并不怀疑B站在2022年能把月活做到3.5个亿,可如果没有恰当的变现方式——自己创造内容的变现方式。月活6亿的爱奇艺,现在又是什么光景呢?

我们5月份再看吧。

PS:对比应付工资和福利科目,B站今年似乎的确没怎么发年终奖(滑稽)

user avatar

bilibili的画大饼、炒概念也快到头了。

目前bilibili的月活人数快逼近简中互联网的上限了,未来增量已十分有限。

但亏损却屡创新高,迟迟不能盈利。

事实上所有的中国视频平台都面临这个问题,互相比谁亏损更多,但已经把中国的网民用尽,几乎很难再有增量了。

当增量消失,又如何画饼获得融资呢?

月均2.7亿活跃用户,基本意味着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长视频的主要受众了。

毕竟看短视频都优先选择抖音、快手。

但在另一方面,不论是带宽费、内容开支还是版权采购费,始终都居高不下。

这套依赖流量变现的视频模式靠简中互联网的用户基数是无法实现盈利的

Youtube能盈利,是靠着全球互联网的用户基数,才能凑出20亿月活人数。

中国的人口规模决定了这套模式不行。

这也是bilibili对转型如此迫切的原因,中国的网络人口基数已经撑不起了。

只不过他们迄今还找不到正确方向。

bilibili高度封闭的社区生态,决定了它不可能像Tiktok那样开拓海外市场。

它在外面可争不过Youtube这种巨头。

说到底,「弹幕网站」这种东西在全球范围都是没有前途的——就连弹幕发源地的日本也在逐渐抛弃弹幕视频平台站。

bilibili在GFW之外,并没有竞争力。

爱奇艺有2亿会员数,都做不到盈利,bilibili的用户基数就更不用谈盈利了。

就现在这个股价,想再骗融资....难。

bilibili这么多年一直亏损,你又不是科研公司,一直不能盈利怎么融资啊....

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时代快要过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