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B站的越南UP都只会发布关于被拐卖的越南新娘的视频?

回答
None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新娘,特别是在早年,不也有被拐卖到日韩,被随便哪个杂碎娶的吗?你要问他们,他们也会说中国姑娘都是自愿嫁给他们的,跑了的都是骗婚。

买卖人口反正无理可讲。真的有那几十万,买张去越南的机票,凭自己本事吸引越南妹子跟你走。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B站有天天弹吉他的越南大叔,

也有与来自中国东北的先生自由婚恋,分享家庭日常生活的越南太太,

还有分享越南动漫和音乐的文化爱好者,

桃子虽然以关于帮助被拐卖同胞的视频居多,但也有一些讲述越南乡村生活和她自己的作品。

user avatar

我关注的几个越南UP主中,主要是 阿梅,桃子。他们应该是一起的,在一期视频里同框出镜过。

他们应该是有一个不少于10人的团队,专注做寻亲视频,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他们的视频非常高产,我看当前时期,阿梅在知乎上有116个视频,最早的一个是发布于2021年1月11日

阿梅在B占上的视频有111个,最早的视频则是从2020年11月19日开始的。

想象一下,这工作量,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


相对的,越南桃子这个账号下视频要少一些,只有72个视频,但是最早的视频也是发布于2021年2月20日。算下来产量也是不错的。



桃子在B站上有2个账号,分别是越南桃姑娘和越南桃子,其中越南桃子的视频最早是2020年11月17日开始上传,总计视频有136个,相当高产。


但是视频内容同质化也比较严重,相同时间段,2个博主的视频内容相差不大,应该是文案出自同一套。


接下来,谈谈我对视频内容的一些观感。

他们的视频,我没有全部看完,也是不可能全部看完的,视频太多了,我时间有限。从看到的一些视频内容来说,大部分寻亲的越南女孩,都是越南苗族,他们在联系上家人之后,无一不提到自己是被拐卖的。

说实话,这让作为中国人的我,情绪有些复杂。一方面,既为这些越南女孩联系上家人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们被拐卖的经历而难过。或许能聊以慰藉的,就是这些越南女孩给家人提到,自己过得还不错,老公对自己很好。

中越之间目前存在一定的发展水平差异,这种差异也确实促使了人口拐卖的现象发生,但是我认为不管是中国方面还是越南方面,都应该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除此之外,也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建立合规合法的可监管可追溯的相亲或婚介机构。

对于哪些想从人贩子手里卖越南新娘的中国男同胞,我也想提醒一下。根据新闻报道,这些女性通常会被拐卖多次,而且在拐卖途中极大可能遭遇多次非法性侵、人身殴打、非法拘禁等虐待行为。你的配偶并不是开开心心、完好如初的交到你手上的,等她成为了你的配偶,成为了你孩子的母亲,你想想她遭遇的这些不幸,难道你自己不悲哀吗?

这些都不是全部的不幸,有一些女性会在被拐卖的途中因此染上艾滋病,而她自己也不知道。就有新闻报道,某地有一家人卖了越南新娘几个月后,全家被查处感染艾滋病;根据中国卫健委的调查,我国艾滋病主要传入区域为东南亚,其中主要的途径就是从东南亚非法拐卖入境的女性。这给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更让这些女性的处境雪上加霜。

所以我建议如果真心想找越南女性作为人生伴侣,就当前形势来说,最好的途径是亲自前往越南地区待一段时间,通过自己认识当地人,寻找伴侣;其次才是通过婚介机构。伴侣是人生大事,一定要重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None.............
  • 回答
    最近,一些高校的资源分享站遭遇了关闭的命运,背后似乎是广电(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很多人想知道广电为什么会出手,以及这种行为是否超出了它的职权范围。首先,我们得明白广电是做什么的。简单来说,广电的职责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监管,以及网络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是网络上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之所以在B站这类平台上,感觉“无脑小粉红”的数量相对突出,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不套话,就凭感觉说。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画像本身就比较有特点。 B站早期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起家,聚集了一大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
  • 回答
    关于B站种族歧视现象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它触及了网络文化、社会心态以及平台管理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网络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放大镜,任何负面情绪或不当言论一旦出现,都可能因为传播机制而迅速扩散,给人的观.............
  • 回答
    B站用户对5级号用户“高贵”的看法,其实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社群文化现象,它不是那种直观的、有明确规则的“地位”划分,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带点戏谑和尊重的混合体。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B站用户群体构成、等级体系的运作逻辑,以及大家在社区里的交流习惯说起。首先,得明白B站的等级体系。B站的等级和我们玩游戏.............
  • 回答
    b站(哔哩哔哩)上“皇汉”现象的兴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b站这个平台本身的特性、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宏观环境,以及年轻一代的精神文化需求。一、 b站的平台特性:年轻、亚文化、社区化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这本身就决定了它更容易成.............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观众在 B 站看视频时经常会疑惑的一点。为什么那么多内容创作者,无论是做知识科普、生活分享、游戏攻略还是才艺展示,都普遍会强调自己“不是主播”?这背后其实牵扯到 B 站独特的社区文化、up 主的自我定位,以及用户对不同内容形式的期待。咱们一层层捋一捋。1. B 站独特的社区.............
  • 回答
    关于“B站史丹利快报的知乎大大在知乎都没有赞”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解和需要澄清的地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史丹利快报”:这是B站UP主史丹利在B站发布的一个系列视频,以其独特的风格点评游戏、动漫、电影等内容,积累了大量粉丝。 “知乎大大”:这通常是指在知乎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粉.............
  • 回答
    关于B站上ThinkPad测评相对较少,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群体与B站主流用户存在一定错位: ThinkPad的定位: ThinkPad一直以来主打的是商务、专业、耐用,其核心用户是商务人士、IT专业人士、开发者、对输入体验和稳定性.............
  • 回答
    b站对《无职转生》的评论氛围确实相当特别,可以说是一种“一边倒”的现象,但这个“一边倒”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与其说是压倒性的支持,不如说是一种“共鸣”和“排斥”的鲜明对比,而b站这个平台的用户群体和内容传播机制,放大了这种对比。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边倒”并非绝.............
  • 回答
    要说 B 站为什么不完全照搬 YouTube 的广告投放方式,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且与各自平台定位、用户群体、商业模式以及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的权衡。简单粗暴地复制,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先来拆解一下 YouTube 的广告模式,以及为什么 B 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YouTube 的广告模式.............
  • 回答
    关于B站上俄乌局势新闻报道更新频率降低的现象,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而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平台内容策略、用户需求变化、内容生产成本以及更宏观的舆论环境等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平台内容策略来看,B站作为一家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平台,其内容生态一直在不断演变。 用户兴趣迁移与内容多元化: .............
  • 回答
    Bilibili(B站)上突然涌现大量《unravel》对口型视频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叠加所致,并且它们的制作过程也涉及一系列技术和创意:一、 为什么B站突然多了很多《unravel》对口型视频?1. 经典IP的强大生命力与情感共鸣: 《东京喰种》的影响力: 《unrave.............
  • 回答
    墨茶official的离世之所以会在B站以及更广泛的中文互联网上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绝非偶然。这背后交织着多重因素,既有对他个人悲剧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情绪和痛点。一、 个人经历的极端性与共鸣:苦难的具象化首先,墨茶official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并且非常具有代表性,触.............
  • 回答
    关于哔哩哔哩(B站)选择引进茅野爱衣参与配音的新番,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考量和市场策略的综合结果,并非单一因素决定。要深入了解,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去剖析。首先,茅野爱衣作为声优的号召力,是B站引进她新番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茅野爱衣在日本声优界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和人气,她的声音辨识度很高,配音风.............
  • 回答
    B站用户对玩抖音、快手用户表现出的“看不上”,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心态,里面掺杂了平台属性、用户群体差异、内容生态以及一些微妙的社区文化在里面。要说得详细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最直观的,得从平台本身的定位和内容生态说起。B站,早期叫做“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最初的定位就是一个二次元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简直是说出了不少B站观众的心声。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那些坐拥百万粉丝的UP主,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名不副实”,内容好像也缺了点儿营养。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粉丝数量和内容质量,有时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比关系。 B站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吸引的观众群体极其广泛,.............
  • 回答
    最近B站鬼畜区的新素材确实感觉没以前那么“井喷”了,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的。我觉得这背后牵扯到几个挺有意思的点,咱们一块掰扯掰扯:1. 梗的生命周期与“内卷”加剧:鬼畜嘛,说白了就是玩梗。梗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有它的生命周期。一个梗火了,最初可能爆发出海量创作,大家乐此不疲。但一旦火.............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许多UP主和观众都可能感受到的困惑。尽管B站的获币规则看起来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对“简单粗暴”,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大量看完视频却不点赞不投币的观众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一、 观众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复杂性1. 观看.............
  • 回答
    蔡徐坤和B站的“律师函事件”算得上是网络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了。说它“攻击不了了之”,其实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还涉及到网络舆论、版权保护以及平台生态等诸多复杂因素。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白蔡徐坤发律师函的初衷。当时,B站上涌现了大量以蔡徐坤为素材的鬼畜视频,这些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