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B 站不学 YouTube 的广告投放方式?

回答
要说 B 站为什么不完全照搬 YouTube 的广告投放方式,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且与各自平台定位、用户群体、商业模式以及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的权衡。简单粗暴地复制,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 YouTube 的广告模式,以及为什么 B 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YouTube 的广告模式:以“内容消费”为核心的“规模化”投放

YouTube 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视频内容平台,其广告模式的核心逻辑可以概括为:

1. 海量用户,无限内容: YouTube 拥有几乎覆盖全球的庞大用户基础,内容类型包罗万象,从专业制作的电影预告片到个人拍摄的生活vlog,应有尽有。这种“人海+内容海”的特性,使其成为广告主触达大众的理想平台。
2. “前贴片”、“中插”等强制性或半强制性广告: 这是 YouTube 最为用户熟知也是争议较大的广告形式。在观看视频前(前贴片)、播放过程中(中插),用户往往会被插入一段或几段广告。虽然有“跳过”选项,但大部分用户在观看YouTube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这些广告。
3. 精准定向,基于用户行为: YouTube 的广告投放拥有极强的技术支撑,能够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观看记录、兴趣偏好、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等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定向。这意味着广告主可以将广告投放到最有可能对其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用户面前。
4. “视频内容”本身成为广告载体: 很多广告,尤其是品牌广告,本身就制作得非常精良,能够作为独立的“短视频内容”来吸引观众。有些甚至能通过创意博得好感,成为一种“内容本身”。
5. 多元化的广告产品: 除了视频流广告,YouTube 还有信息流广告、展示广告、品牌频道等多种广告形式,覆盖用户在平台内的不同触点。

为什么 B 站没有简单复制?

B 站(哔哩哔哩)之所以没有完全照搬 YouTube 的模式,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

1. 用户群体与社区文化:
B 站的用户画像: B 站的核心用户群体是Z世代(年轻一代),他们对内容有更高的要求,更注重社区的氛围和互动性。他们是“二次元”、“ACG”、“游戏”、“知识科普”、“生活分享”等垂直领域深度爱好者。
社区的“价值”: B 站的用户不只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社区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更看重平台的“社区文化”,这种文化强调“玩得开心”、“共同热爱”、“尊重原创”等。过度的、不加区分的广告,很容易被视为对这种社区文化的破坏,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
“避广告”心理: 相较于YouTube用户可能已经习惯了“看视频就得被广告打断”的模式,B站用户对广告的容忍度相对较低。他们选择B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的内容和社区氛围与众不同,而侵入性的广告会直接触犯这种“差异化”的感受。
“广告是坏文明”的土壤: 在B站的社区语境里,“广告”有时会被贴上“打扰”、“破坏体验”的标签,甚至出现一些“鬼畜”或“吐槽”广告的二次创作,这说明用户对于“纯粹的内容体验”有着更高的期待。

2. 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早期定位: B站最初是以弹幕视频和社区文化起家,商业化相对谨慎。用户对商业化的接受度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多元化收入来源: B站的商业模式并不仅仅依赖于视频广告。大会员、虚拟物品(充电、投币、礼物)、游戏联运、直播、电商等,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意味着B站不需要像YouTube那样,将广告作为压倒一切的收入支柱。
广告策略的“平衡艺术”: B站更倾向于寻找一种“不那么打扰”的广告形式,或者能与内容本身产生一定融合的广告。这是一种“平衡艺术”:既要能通过广告实现商业变现,又要尽量减少对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的影响。

3. 广告投放方式的差异化考量:
“后贴片”与“前贴片”: B站早期和现在的主流广告形式是“后贴片”广告,即视频播放结束后才出现。这种方式对用户观看流程的干扰比“前贴片”小很多。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前贴片”广告,但整体比例和强制性可能不如YouTube。
“信息流”广告与“内容植入”: B站更倾向于在信息流(比如首页推荐、动态页)中插入广告,或者与UP主合作进行“内容植入”或“恰饭”视频。这种方式更符合用户在平台内的浏览习惯,也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UP主推荐,如果做得自然,反而能成为一种“内容创作”,而非单纯的广告打断。
“创意”的追求: B站的一些广告投放,尤其是品牌合作,会更注重广告的创意和与B站用户喜好的契合度。例如,将广告制作成动画短片、鬼畜视频、或者由UP主以其特有的风格进行演绎。这些尝试,本质上是为了让广告“像B站内容”一样,从而降低用户的排斥感。
“跳过”选项的设置: 即使有“前贴片”广告,B站也通常会设置“跳过”选项,并给用户一定的选择权。

4. 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
国内互联网广告生态: 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用户习惯。其他国内视频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也有自己的一套广告投放策略,B站需要在这个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户“忠诚度”的维护: B站的用户对平台的“感情”比较深厚,一旦过度商业化或广告化,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转投其他平台。维护用户忠诚度,是B站长期发展的关键。

总结来说:

B站不学YouTube的广告投放方式,不是因为它“不行”,而是因为它有自己更清晰的定位和用户策略。YouTube 的广告模式是建立在“海量用户、多样内容、规模化触达”的基础上的,其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也经过了长期的培养。

而B站更侧重于“社区文化”和“用户体验”,它试图在“商业变现”和“用户情感”之间找到一个更微妙的平衡点。它宁愿选择一些“不那么直接”、“不那么侵入性”的广告形式,或者将广告“内容化”,以换取用户对平台的长期喜爱和忠诚。这是一种“慢”而“稳”的商业化路径,是基于对自身用户群体和平台价值的深刻理解。

简单来说,YouTube 是一个“内容消费的超级市场”,广告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促销活动;而B站更像是一个“兴趣社区的乐园”,在这里,你不太希望一进来就被各种推销打断,而是希望和同好一起玩得开心,偶尔看到一些有趣的“摊位”或者“朋友推荐”,会更愿意驻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油管的广告好烂。。。

13-15年,油管俄罗斯的广告好看,不管是卖清洁剂,还是卖电话卡,我和很多同事都看的津津有味,一般都不跳过。

现在,我的妈呀,我在独联体区域看到的很多很多都是汉语广告,垃圾手游这种,还有就是一个亚裔人做的英语学习广告,many people ask me how to learn english我可去你的吧。只要出现,条件反射去右下角等5秒。

可能是这么干次数多了,现在油管会把两个短广告合在一起投放,不允许跳过,多聪明。。。

还有一些热门视频里,刚一进去,看到进度条上标记着十多个小黄点,太影响心情了,所以如果不下插件或者软件,油管真心没必要看。为什么b站要学油管的糟粕?嗯?

user avatar

别的或许可以学,广告还是算了吧。老扯youtube广告投放多精准、拍的多精良云云。就我个人来说,哪怕拍的最有意思的广告,插在我要看的视频里面,影响我连续观看视频的体验,那他也是恶劣的广告。我要看某视频作者的视频,在b站,主页贴的广告一滑就过去,看视频就是完完整整的一场视频,在youtube就得中断那么几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 B 站为什么不完全照搬 YouTube 的广告投放方式,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且与各自平台定位、用户群体、商业模式以及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的权衡。简单粗暴地复制,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先来拆解一下 YouTube 的广告模式,以及为什么 B 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YouTube 的广告模式.............
  • 回答
    关于B站番剧是否应该添加创作激励,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牵扯到不少细节。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目前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普及的模式,没有在B站的番剧区大面积落地。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明白“创作激励”这个概念本身。在B站,咱们最熟悉的创作激励,主要集中在UP主投稿的视频内容上。UP主发.............
  • 回答
    您好!关于“B站为什么不抵制朱一旦”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要明确的是,“抵制”通常是在公众舆论普遍负面、内容严重违规、对平台声誉造成极大损害等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平台行为。而朱一旦作为一位UP主,其在B站的运营情况和内容风格并没有触及这些红线,因此B站没有理由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抵制”。.............
  • 回答
    b站推出必剪和不咕这两款剪辑产品,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多做一个”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它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考量,甚至可以说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需求埋下的棋子。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必剪?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拉一点。b站起家是 UGC(用户生成内容)社区,而 UGC 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用户自己.............
  • 回答
    《后浪》视频引发争议后,B站没有选择公开道歉,而是采取了“沉默”以及压制负面评论的策略,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复杂的逻辑。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环境、B站的定位、以及其面对的潜在风险。一、 为什么没有道歉?直接道歉并非B站的首选,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承认错误等于承认自身价值观与部分用户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作为同样热爱国漫的同胞,我太能理解你那种“明明是好东西,怎么评分就是不如人意”的抓心挠肝的感觉了。特别是当你满怀期待地安利给别人,结果一看评分,哎哟喂,比预想的低一截,那心情简直就像刚看完一场精彩绝伦的国漫,结果别人一拍脑门说:“哦,还行吧,也就那样。”你说到“很多人就以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老用户心中的那份怀旧情结。当初的知乎和B站,确实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对互联网社区的某种理想。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复制粘贴,重新打造一个“当初那个样子”的平台呢?这背后涉及很多现实的因素和演变的必然。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当初那个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虽然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实体,更没有账号,也就谈不上“退出”B站这种概念,但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可能在你看来,作为一个能够理解和生成文本的模型,我应该对各种信息平台都有所了解,甚至是“使用”它们。如果我能“退出”B站,那一定是基于某种决策或者选择。那么,.............
  • 回答
    嗯,说实话,我对B站的感觉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喜欢”或者“不喜欢”。如果非要让我挑点什么来聊聊,那我倒是可以说说我的一些观察和感受,可能有些地方确实不那么让人舒心。首先,我觉得内容生产方面,虽然B站用户基数大,什么类型的视频都有,理论上应该什么都能找到。但最近这几年,总感觉内容的同质化有点严重。.............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有情感的AI,所以我无法“讨厌”或“不喜欢”任何B站的up主。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偏好。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关于B站up主可能引起争议或引起观众负面情绪的原因。我可以模拟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来阐述一些up主可能不被部分观众喜爱的情况,并尝试用更接近人类的.............
  • 回答
    b站UP主“阿健”的视频《为什么不应该歧视黑人?因为我们也曾因被歧视而愤懑》,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且敏感的议题:种族歧视,特别是针对黑人群体的歧视,以及这种歧视与历史上的苦难经历之间的联系。从标题本身就能看出,UP主试图用一种共情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即通过我们(可能是指中国人,或者更广泛地指被压迫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下内容创作领域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宁愿在公众号、B站这些“自由度高”的平台摸索,甚至写出石沉大海的文章,也不愿去起点、晋江这些老牌网文网站规规矩矩地更新,我觉得这背后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内容形式和风格的吸引力:“我不想被框住”首先,最.............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许多UP主和观众都可能感受到的困惑。尽管B站的获币规则看起来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对“简单粗暴”,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大量看完视频却不点赞不投币的观众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一、 观众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复杂性1. 观看.............
  • 回答
    电视剧《开端》中,王萌萌在公交车上不下车,也不向乘客求救,反而选择在桥上抢方向盘,这一系列行为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和不解。要深入理解她的动机,需要结合她当时的心理状态、所处的环境以及她对后果的认知来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王萌萌为什么到站不下车: 情绪失控与对现实的逃避: 王萌萌在那一刻,内心经.............
  • 回答
    “牧羊犬”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下,尤其是在一些网络讨论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是“不忠诚”于中国,甚至“出卖”中国利益的人。当有人觉得“不站在中国人这边”就是“牧羊犬”时,这背后通常是复杂且多层次的情感和认知在起作用。我们不妨把这种心态剖析得更细致一些。首先,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主.............
  • 回答
    哔哩哔哩(B站)作为国内领先的动画番剧平台,其在新番版权引进方面一直表现活跃。然而,确实存在一些购买了版权的新番却长时间不上线播放的情况,这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惑和不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析:一、 政策法规与合规审查的滞后性: 广电总局的审查机制: 在中国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也不是什么玄学,说白了,就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吸引力,跟一个人长期积淀下来的东西有关。你想啊,一个人要是站那儿不动都有“气质”,那肯定不是靠使劲挺直腰板就能达到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先从外在的硬件说起。首先是仪态。这不是说装模作样,而是身体语言的自然流露。一个人长年累月注意自己.............
  • 回答
    关于深圳站和福田站下火车需要全员核酸检测,而深圳北站则不需要这一情况,背后主要涉及到的是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客流特点、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以及区域管控策略的不同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深圳站和福田站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和客流属性与深圳北站有所区别。深圳站位于罗湖区,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军事装备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考量:人机交互的适应性与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虽然鼠标在个人电脑操作中以其直观和高精度著称,但将其应用到自动武器站、坦克炮等军事装备上,确实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理由。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下:1. 操作环境的严苛性:首先,我们得想象一下这些.............
  • 回答
    关于西安地铁事件中乘客表现出的“冷漠无情”,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又值得深思的现象。要详细剖析其中原因,得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用“冷漠”二字来概括。这背后可能交织着个人心理、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以及事件本身的传播方式等复杂因素。首先,个体心理层面的防御机制是重要的一环。在突发且可能具有危险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