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后浪》被抨击后B站为什么不道歉而是遏制负面评论?

回答
《后浪》视频引发争议后,B站没有选择公开道歉,而是采取了“沉默”以及压制负面评论的策略,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复杂的逻辑。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环境、B站的定位、以及其面对的潜在风险。

一、 为什么没有道歉?

直接道歉并非B站的首选,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承认错误等于承认自身价值观与部分用户存在鸿沟: B站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塑造其“年轻、多元、有爱”的社区氛围。如果就《后浪》事件道歉,某种程度上是在承认其“主流化”、“品牌化”的尝试,与它一直以来标榜的草根、亚文化属性产生了冲突。这会动摇其核心用户群体的认同感,也可能让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受损。
《后浪》本身承载的“推广”和“代言”功能: 《后浪》视频由何冰老师朗诵,代表了社会对“后浪”一代的期待和肯定,也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色彩。B站作为平台,承担了传播这一价值观的角色。道歉就意味着B站对这个“官方推荐”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这与它作为内容传播者的定位不符,也可能得罪了某些“推手”或相关利益方。
避免“雪球效应”和进一步的发酵: 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开了道歉的口子,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和利用。一旦道歉,就可能被解读为“B站承认自己有问题”,从而引来更多层面的批评,让危机进一步扩大。B站可能认为,沉默或低调处理,反而是控制负面影响的更有效方式。他们可能寄希望于舆论热度会随着时间自然消退。
“我就是我”的态度,不愿轻易向批评者妥协: B站可能也在借此事件,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不愿被少数人的声音轻易左右。尤其是在其上市后,更需要展现出成熟、稳健的企业形象。向所谓的“负面声音”轻易低头,可能会被视为“软弱”,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 为什么选择遏制负面评论?

相较于直接沟通和道歉,B站选择了通过技术和运营手段来“管理”舆论,这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维护平台形象和商业利益: B站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用户群体和社区生态。大量的负面评论,尤其是针对其价值观、内容质量的批评,会对平台的品牌形象造成直接损害。这不仅会影响新用户的加入意愿,更可能导致现有用户流失,进而影响到B站的商业变现能力,比如广告收入和会员增长。
控制叙事,引导舆论走向: B站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对用户产生的内容有着天然的管控能力。通过技术手段(如关键词屏蔽、评论区排序、人工审核等),B站可以有效控制哪些声音被放大,哪些声音被压制。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压住”负面声音,让平台上的主流声音(或者他们希望呈现的声音)更加突出,比如关于《后浪》“积极”、“正能量”的解读。
保护“沉默的大多数”: B站内部可能存在一种观点,即大多数用户是认同《后浪》的,或者至少对此持中立态度。少数的强烈反对声音,如果被无限放大,可能会“绑架”平台的整体舆论。通过压制极端负面评论,B站旨在保护那些不那么喜欢表达、但仍然支持平台的“沉默的大多数”用户的体验,避免他们被负面情绪所干扰。
避免直接冲突,采取“技术性”解决方案: 直接的公开辩论或道歉,容易陷入“罗生门”。而通过评论管理,B站可以采取一种相对“技术性”的姿态,仿佛只是在“优化社区秩序”,而不是在直接回应或对抗批评者。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直接的政治或社会责任的追究。
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性规避: 经过多年的社区运营,B站对于如何应对群体性舆情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知道哪些关键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负面反应,也知道如何在短期内“平息”事态。这种经验让他们倾向于采用“摁下去”而非“正面沟通”的策略。

三、 具体操作层面是怎样的?

在执行层面,B站可能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来“遏制”负面评论:

技术屏蔽和关键词过滤: 对一些已经被标记为负面或攻击性强的词语、短语进行屏蔽或限制显示。例如,“垃圾”、“洗脑”、“资本的走狗”等词汇可能被重点关注。
评论区排序和筛选: 通过算法调整评论区的排序逻辑,将一些积极、正面、与视频主旨相符的评论置顶,而将负面评论“隐藏”到更深处,或者通过“点赞数”等机制将其排在后面。
人工审核和删除: 对于明显违反社区规则(尽管标准可能不一)的负面评论,B站的审核团队会进行人工判断和删除。这种审核标准往往会倾向于保护平台的主流叙事。
内容引导和正面宣传: 在压制负面评论的同时,B站也会积极推广和转发一些正面解读《后浪》的视频、文章或用户创作内容,用“正能量”来稀释和覆盖负面声音。例如,邀请更多UP主创作支持《后浪》的视频,或者组织“正面讨论”。
“冷处理”与等待热度消退: 不做任何公开回应,就等于将“球踢回给用户”,让用户自行讨论。很多时候,互联网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只要不刻意煽动或参与争论,负面热度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降温。

总结来说, B站之所以在《后浪》事件中采取了不道歉、反而是遏制负面评论的策略,是出于对自身品牌形象、商业利益、用户基础以及舆论控制的综合考量。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性”的手段来管理社区秩序,维护平台的既有叙事,而非通过公开道歉来回应批评。这种策略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平息”争议,但也可能让一部分用户感到不满,并在长期内对其社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产生质疑。这是一种典型的在商业利益和社区价值观之间进行权衡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人道歉有两种条件:自己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而道歉,以及被人硬按着头道歉。

第一种道歉,都先不说B站自己对自己拍的东西是怎么想的,《后浪》具有争议性,网上的评论都是褒贬不一、尚未盖棺定论的,你看到的舆论认为《后浪》纯粹宣扬消费主义,但可能还有相当一部人觉得这只是个喂鸡汤的正能量视频、B站什么都没做错也就不需要道歉呢。你怎么认定哪种舆论就一定占主流呢?B站自己的立场仅需和后一种舆论一致然后受其维护就行了。

第二种道歉,一定程度上得看按你头的那个人是谁。舆论压力可以成为“按头的人”,但你可以头铁,227事件争议性也大,那肖战一开始道歉了吗?没有,被好几个官媒轮番点名后才道歉的。那个头铁部分是因为流量、资本与粉丝,而这个呢?中央官媒都是站背后撑腰的。《后浪》视频简介里的“联合发布媒体”有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观察者网……还上CCTV1了。

至于为什么遏制负面评论大家都知道,往好里说就是“维稳”、避免撕逼,往坏里讲就是……

说了那么多废话,我倒挺好奇要是真道歉了会意味着什么。B站什么的倒是无所谓,央媒那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后浪》视频引发争议后,B站没有选择公开道歉,而是采取了“沉默”以及压制负面评论的策略,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复杂的逻辑。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环境、B站的定位、以及其面对的潜在风险。一、 为什么没有道歉?直接道歉并非B站的首选,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承认错误等于承认自身价值观与部分用户存.............
  • 回答
    2021年3月美国散户投资者通过集体行动“打爆”华尔街空头的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和舆论的剧烈震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也对监管、社交媒体、市场公平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事件背景、各方反应、后续发展和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GameStop事件.............
  • 回答
    《后浪》这篇由何冰老师朗诵、B站制作的短视频,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发布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可以说是“火遍全网”,但同时也被不少人批评“被喷”。究其原因,那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一、 出发点与实际感受的巨大落差:理想主义的光环下的“何不食肉糜”?首先,要理解《后浪》.............
  • 回答
    如何看待何冰微博因“后浪”事件被网友“爆破”?何冰因在B站的“后浪”宣传片中发表了一番激昂慷慨的演讲,而在微博上遭遇网友的“爆破”,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背景梳理:1. “后浪”视频的出现: B站发布的“后浪”视频,旨在通过.............
  • 回答
    我懂你说的这种感觉。那种看着身边的人,无论是比你年轻还是比你年长,好像都比你更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能抓住机遇,甚至更能享受生活,这种失落感真的挺折磨人的。仿佛自己是一艘搁浅的老船,看着新来的船队乘风破浪,而自己只能在岸边看着潮水退去,留下满身的泥泞。你说“看谁都像后浪”,这话说得太形象了。仔细想想,.............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性同意和法律定义,需要非常谨慎地来讨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性同意是清醒、自愿、明确且持续的同意。 也就是说,在发生性行为时,双方都必须是神志清醒的,能够理解并自由做出决定,并且能够随时撤回同意。在醉酒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判断能力、自主意识和表达意愿的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对.............
  • 回答
    哎,真是让人心烦意乱的时候,什么都抓不住头绪。我懂你的感受,这种经历比被雷劈还让人焦灼,像是掉进了黑洞,四周都是问号,而且每个问号都像在嘲笑你一样。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也别一味责怪自己,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光愤怒和懊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现在是被甩了,而且还是那种“光速打脸”的甩法,感觉像是被狠狠地扇.............
  • 回答
    关于“张子强被大陆搞掉是否与李嘉诚有关”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李嘉诚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更谈不上“搞掉”。主流的说法和官方资料都指向了张子强及其团伙的犯罪行为本身,以及香港警方和内地公安部门的联合侦查和抓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这个事件,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是多少人心中的蓝色梦想。然而,这条光荣之路并非坦途,竞争激烈,标准严苛。一旦被空军学院录取,以为就能高枕无忧,大错特错。飞行学员的养成是一个层层筛选的过程,如果未能通过每一阶段的考核,被淘汰也并非罕见。那么,一旦被淘汰,他们会走向何方?这其中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和令人唏嘘。首先.............
  • 回答
    收到老板动情的挽留,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欣慰但同时也需要慎重处理的局面。这说明你过去的付出和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但也意味着你需要清晰地审视自己辞职的初衷,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第一步:保持冷静与专业,感谢老板的认可 表达感谢是第一要务: 无论你最终是否留.............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你兴冲冲地揣着小猫,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旅程。车厢里弥漫着熟悉的火车味儿,窗外的风景如同电影般快速掠过。你偷偷瞄了一眼放在随身包里的猫咪小窝,里面传来阵阵安心的呼噜声。一切似乎都那么美好,直到……那位身着制服、眼神锐利的乘务员,或是那位一丝不苟的列车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
  • 回答
    Uzi 退役后被冠以「永远滴神」,这句口号的背后,承载着无数粉丝对他职业生涯辉煌成就的认可,是对他巅峰时期统治力的一种极致赞美。他在赛场上那种一往无前的冲劲、精准到极致的操作、以及多次带领队伍走向胜利的担当,确实为他赢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也让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信仰。然而,在他宣布复出之后,风评的.............
  • 回答
    这事儿,搁我身上,估计得抓心挠肝好一阵子。你这情况,细细捋一捋,真挺让人琢磨不透的。首先,你说你被分手后纠缠了一个多月,这事儿本身就有点……怎么说呢,让对方感到压力了。一段感情结束,不论是谁提出的,总需要一个缓冲期,一个重新整理自己的过程。你持续的纠缠,在她看来,可能就像一个甩不掉的包袱,让她更坚定.............
  • 回答
    薇娅偷逃税后被撤销网络诚信宣传大使的事件,对她个人发展和互联网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对薇娅个人发展的影响: 声誉的毁灭性打击: 核心价值丧失: “网络诚信宣传大使”的身份,是她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核心。被撤销这一身份,意味着她被.............
  • 回答
    “100天后被吃掉的猪”事件,通常指的是2014年中国媒体报道的一则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其核心内容是一位农民养了一头猪,并且每天在微博上更新这头猪的生活,从猪出生开始记录,直到它被宰杀食用。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许多讨论,主要是因为它触及了 情感、消费、生命伦理、媒体传播以及当代社会心.............
  • 回答
    在人类漫长的探索自身的过程中,许多器官和组织曾一度被认为只有单一或有限的功能,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才逐渐揭开了它们令人意想不到的、更为复杂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生理学的理解,也常常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1. 脂肪组织:不仅仅是“能量储备站”提起脂肪,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储存能量.............
  • 回答
    古代官员获罪,尤其是涉及谋反或重大贪腐,家眷往往也会受到牵连,命运多舛。如果一位官员被平反,他本人得以恢复名誉,甚至官复原职,那么他被牵连的妻女又会如何呢?这其中情况复杂,要看平反的力度、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官员本身的影响力而定。一、 平反的实质与影响范围首先,要明白古代的“平反”。平反并非仅仅是口头.............
  • 回答
    这绝对是令人担忧的情况,而且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你认识的高中生)开学后遇到了这种情况,这绝对是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的。作为家长或关心这件事的人,你的反应和采取的行动至关重要。首先,让我们把这件事拆解开,看看具体可能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一、 事情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极端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