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劝大家,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之前都要想一想:“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朋友?”
请问一句,何冰老师念台词的时候,真的能够想到“资本家在搞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洗脑”这么高端的阴谋吗?
每一次,每一次,都有大量的奇怪的人混进来,假装成“无产阶级”的样子,大肆煽动情绪,把事情推向极端化。诸位不会分辨一下吗?把他们的ID、头像点开来看看,他们平时是个什么?他们真的是些信仰共产主义的左派吗?
你会喊“公平”,黄四郎和胡万不会喊“公平”吗?
你们知道这个结果是什么吗?就是像现在这样,“扩大化”,然后导致普通人对左派反感,同一波人继续煽风点火,把左派污名化,说我们是“流氓无产者”、“乌合之众”、“XX余孽”。
知道争得一点点舆论阵地有多不容易吗?知道当年打砸日本车、U型锁爆头之后,“爱国者”好几年之内都是一句骂人的脏话吗?知道“左派”长期以来也是一句骂人的脏话吗?知道当年某左派名人去世,全网公知弹冠相庆吗?
今天大家能够掰回一点点,真的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讨论教员学习教员?是因为国家渐渐富强了,人民自信了,大家可以追求公平了。但形势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下去。你会拿教员说事,他们不会吗?历史上夏某人也是左派啊,他不打敌人专杀同志啊!
诸位“闹革命”的时候不觉得,这节奏带的很蹊跷吗?是的,这部片子是有问题的,放在五四的时候做宣传是不合适的,唱歌、跳舞、满世界旅游不能代表我们当代的年轻人。但你觉得,何冰老师念这个台词的时候,真的有恶意吗?“前浪”们转发的时候真的有“恶意”吗?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想那么多而已。
现在所有人都把教员扛出来拉大旗,但有没有想过教员一直教导的“实事求是”?有没有想过他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我们不要“群众路线”了吗?不要“根据地建设”了吗?不要“统一战线”了吗?不抓主要矛盾了吗?不看主流了吗?不会“一分为二”看问题了吗?
一个个说五四、学五四,口口声声“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现在外交部正在拼命“外争主权”,诸位在做什么?国贼是谁?是写日记的汪主席?还是何冰这个老演员?
何冰只不过是个中老年人,羡慕了一下他眼中的“年轻人”的生活而已,他错了,你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教育他,说服他,讲道理,说人话。
何至于此啊。
我们批判,就事论事批判这个宣传片价值观有问题就够了,根本不应该扩大化,更不应该四面出击,说“前浪就是不上滩”这样的屁话,这和总是要下克上干死前辈老人的日本昭和青年有什么区别?“豪阀但知夸积富,忧国此中真无人”?
你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以后谁帮你?谁同情你?谁理解你?那些天天煽动焦虑自称不配后浪的“中产阶级”、“小布尔乔亚”吗?
讲道理,真正的无产阶级,既没时间上B站,更没时间水知乎。上次批判《后浪》的人里大部分是穷人吗?这些货有几个没有几套房?有几个不是屁股上插着金钥匙出生?有几个不是经常全球旅行?你看看他们的时间线,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一样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一样是“后浪”,他们只是觉得自己还不够“浪”而已,所以他们要抱怨,抱怨为什么宣传片里的不是自己。
你把他们当同志?
他们只想带个节奏,把你们当炮灰,借他人热血,发自己牢骚。
有人总拿鲁迅的话说事“要开窗子不让,于是干脆把屋顶掀了,他们就愿意开窗子了。”
可你不知道,有人巴不得你把地基炸了,房子推倒,大部分人冻死饿死,他卷走财富跑到海那边住自己一个人的大HOUSE。
白岩松念了一篇新闻稿,你听完了生气,然后你把白岩松骂了一顿,骂到白岩松怀疑人生,离开央视辞职在家做饭看孩子,你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种新闻稿以后就不会出现了?
白岩松和何冰一样,挣的就是个穿西装化妆上电视读稿子的钱——如果把气撒到他们头上,网暴他们,那么你们跟肖战粉丝有什么区别?
先结论:广告没策划好,你骂人家何冰干嘛,跟声优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吧?
B站这条广告有小问题,而两派观众有大问题。
《后浪》从解说词看,开场先搞对立: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年轻人多多少少与老一辈有点不合嘛,利用起来。他们说你不行,我就说你行,而且很行!
一踩一拉,就把你的心拽到他身边去了。派系斗争常来这一手。
然后开始描述时代的好,青年的好。
有什么好词都搜出来,一股脑砸下去,砸到你感激涕零。
就好像当年捧杀六小龄童非要他上春晚那样,见过那个肉麻,什么“我心中永远的美猴王”。搞得我以为人家over了,一查还活着。
难道这样对六老师有好处?其实没什么好处。看《后浪》的解说和弹幕,跟这事有一样的感觉。老网民了,看哪儿都是雷。
《后浪》热了之后我根本不想评论。
说好吧,有点尬。说不好呢,这个解说词都是堂而皇之的话,没什么毛病。好多弹幕说感动哭了。干脆一言不发。
当时我看知乎相关的问题,感觉批评的太厉害。虽然剪辑里都是朱门酒肉,台词还是可以的绝对满分作文。那么多人喜欢,你们贬低得一文不值,是不是有点过分?
直到看见一问题,说批评的都是“仇富”、“越穷越光荣”。
好啊,小嘴儿挺会说的啊?那我也甭跟您客气了,马上答题,把“跪舔”、“贱人”一类词汇都给你用上。你赏大伙一个饼,我大不了还你一个,但是我深明大义还你一百个!
这就完了,也跟着进坑了,贡献流量去了。
这就是大问题。
网络媒体出于商业目的,以很专业的团队做出刺激观众内分泌的文案和视频,阴差阳错之下导致了大规模对立,争论双方无所不用其极。
喜欢视频的,不容许一点批评;反对视频的,上升到背叛工人阶级的地步。这两种极端人士不在少数,也是互联网争论的常态。
发展到极端,就是跑去声优微博搞群攻。很不厚道,很冤枉人。
不仅仅是B站《后浪》。观网一眼镜脱发西装瘦子评论《方方日记》的时候也是对青年一套内分泌刺激性褒奖,当时飘过几条弹幕“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们不该吝惜对青年的赞美。
但是,你的赞美如果不是真诚的,这个气味就很容易被人发现,不真诚且带有功利的赞美总会让人有点尬,有点不好意思,甚至反感。
长辈们对青年有些批评,多数还是希望他们能更好,不全是嘲讽与否定。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服务的话,只能说商人无良,唯利是图。何冰受雇工作,观众被媒体利用,实际上都没有错。不应该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网媒做贡献。
希望出言不逊的朋友能向何冰老师道歉。
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很多群众看了《红色娘子军》后,要把里面扮演南霸天的陈强打一顿。同理,何冰就是送外卖的,饭好不好吃,和他有什么关系。
《后浪》这个视频拿经济优渥(原为"顶尖")的一小撮青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从而忽略了很多青年还在为生活忙碌的事实,这是B站的失败。
何冰作为演讲者自然也有责任,他没能看出那鸡汤文案和五四精神的冲突,也没能看见当代青年所面对的困局,但这个责任也就到此为止,被批评几句也正常,毕竟你参与了。
何冰会遭到批评和指责,这并不奇怪。
但截图中有些评论太可笑,仿佛何冰接了个这样的演讲就该为社会的贫富差距负责,就该向那些经济困难的人道歉,就是多么罪大恶极。
做这种鸡汤演讲,糊涂,还能说得上,离丧尽天良还远着呢。
什么再也演不了宋慈,什么为了钱不要骨气,什么统治阶级的狗,戏这么多不去写剧本真是浪费了他们满脑子的浆糊。
这些口吐芬芳的,不敢骂央视,怼B站不解气,当然就找上了不怎么上微博的何冰,把自己平常的怨气(不管和这个《后浪》有没有关系)打在键盘上呼啸而出,说白了就是瞄准个好欺负的借机会撒泼。
何冰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以前是,现在还是,到现在为止没听过他什么劣迹,可见不是什么道德败坏的人,演技也是有目共睹,但他这个60年代出生的人对现在的青年群体恐怕没有太多了解。
希望何冰以后可以想清楚这个视频失败在哪里,当代的青年不是每一个都有那些"选择的权利",当代青年不是什么"后浪"也不需要所谓"前浪"的假大空的讴歌,鸡汤写得再好都只是鸡汤。
嘴里口口声声地说:你们就看不到快递小哥吗?看不到搬砖兄弟吗?看不到疫情一线的医生护士吗?看不到打工仔吗?看不到富士康流水线上的血汗工人吗?
可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人中有几个真的是快递小哥?搬砖兄弟?一线护士?打工仔?富士康血汗工人?
我相信快手抖音上有真的穷人,但我不相信知乎微博上有他们所谓的‘’真穷人”。
他们大喊大叫这不是我的生活,真不是他们的生活吗?
绝大部分还能上知乎叽叽喳喳的,你相信他们有几个玩不起cosplay?打不起电竞?当不了up主?旅不起游?
你真的相信他们平时不看B站,充不起会员,看到别人玩cos,打游戏,洛天依,古风,汉服,就天真地认为他们是权贵?
你看看知乎摄影版,游戏版,显卡版,音乐版,电影版,这些人有没有假充小资地在那里自我陶醉。
讲道理,这个视频说要找到热爱,请问这些人是穷的不能学一门外语充实自己了,还是被生活压迫到连游戏都不能热爱了? 才会让他们屁股被点了一样的把这个视频往死里踩,到处跟人抬杠,网暴别人?
有人正面刚郭美美,海天盛筵,王思聪,刘强东的时候,我相信所有人都懂他们的意思,有人说过刚这些人是仇富吗?
可是现在他们把一堆二次元文化给打成“权贵文化”,还要喷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主持人.......
这个操作本身就已经很成谜了。
可能他们还要996,在一线大城市的顶尖地段买不起房,娶不了北上广的独生女,但写写代码,炒炒股票,在格子间里坐一坐,轻轻松松翻他们嘴里拿来当枪使的那些“真穷人”好几倍了。
他们有些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有点小资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些是家庭条件不好,但学了个对的专业,赶上了对的时间,来到了更大的地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小有成就优越感爆棚,但上限止于此,攀不上更高的阶级,心中不满愤愤。
他们平时可以8块钱使唤一个快递小哥去给自己买药,但自己同时也在被老板和女神使唤。
他们一方面埋怨自己是舔狗,白富美女神看不上,但同时他们可以在兄弟面前吹嘘自己拒绝了多少个老家介绍来的土妞。
年纪大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里戾气无处发泄。从来不想想自己已经把多少人踩在了脚下,自己已经是半个既得利益者。
又赶上疫情,大家都不好过,借着集体的东风,撒撒野。
就这样的人,哭穷的时候哭得最惨,发牢骚发的最凶。
可你别被忽悠了,他们哭的穷,不是我还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穷,而是我为什么不能在二十年内成为顶级剥削阶级的穷。
行呗,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你哭一哭,至少“真穷人”兴许也能沾沾光。
“假穷人”替“真穷人”喊一喊,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真的穷的人很多并不知道什么是哭穷,很多已经没力气哭了。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后浪》这事,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上纲上线的味道,但一开始大多数人并不出面狙击的缘故。
毕竟我们还是相信阶级斗争的必要性,所以能理解他们的情绪。
但是,没多久,味道就变了,这些睿智的“假穷人”,马上把矛盾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了欺软怕硬,无差别网暴。
砸起自己招牌来比谁都快。
我猜到了当初骂后浪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什么好鸟。
但我万万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心急,会暴露的这么快,连装都不肯多装一日。
《后浪》这个片就算坏,该骂的人有很多。
你不骂导演,不骂选材的编辑,也不骂把它推上官媒的推手,你骂一个主持人?
这个主持人可曾说过一句坏话?
可能他说的都是鸡汤,没什么用处的好话,可是哪一句有一丁点恶意,一丁点火药味了?
何冰老师念着别人给他写好的文案,就是要反动,要替权贵说话,要嘲讽你们这些打工仔吗?
动动脑子。
本来《后浪》这个视频,如果只是一个B站宣传广告,用来代表他们自己的核心用户群,这么拍并不是有什么深意的。但就是被提上了官媒,还作为五四宣传片,从一个网站自己的宣传片,拔高到了官方的献礼片,于是显得格局不够大,“德不配位”,没有照顾好错综复杂的各利益群体。
再加上正赶上时局艰难的时刻,成了很多人发泄的出口。
其实你扪心自问,要是这个视频不被官媒提携,要是不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你会多看,多想它一点吗?
这就是个借题发挥的事儿。
当然,人民群众需要一个话柄,你借《后浪》说事儿,针砭时弊,这个倒也无可厚非。
但你针砭时弊就针砭时弊,跑去网暴主持人是怎么个意思?
这么搞,跟HK那些不思进取,身无所长,成天只会抱怨,也抓不住矛盾重点,不敢挑战问题症结,就知道上大街找无辜的人发泄怨气的废青有啥区别?
捏不动硬的,只能捏软的,就像喷林妙可的人,搞不死大佬,就拼命搞一个小女孩,找不到后浪的幕后推手,就搞前台的主持,看到他倒下,就像一枪打死个翻译官。
现在,他们还在为自己的撒野洗地。
当下互联网上的情绪,没有度。
一分的怨气,是十分的愤怒;十分的劣行,也是十分的愤怒。演讲,写书,不论大小,不合我意,都可以上升到国仇家恨的程度,一定要把对方批倒批臭。
没有度,其实是没有主心骨,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别人喂什么,自己就吐什么,懒得去分析,懒得去搜索,只求发泄情绪,结果就是无营养的极端言论充斥网络,不胜其烦。
知乎上一位山东籍的网友曾问过一些评论者,“你网上说的话,敢不敢当面对我说?” 在暗处,所以才张狂,其实就是怂。真的遇到何冰,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评论说出来?
生活中七分的不满,只敢露一分,还要揣摩对方的心态,到了网上就火力全开。不如试试这样,现实中刚猛一点,网上温和一点,心情可能会好很多。
李明启在《还珠格格》中饰演阴险恶毒的容嬷嬷。
1998年电视剧播出后,她上街买菜,被人丢鸡蛋,被骂是坏人,甚至有一次做出租车,司机认出她后竟说,如果早认出来就不会载她了。
冯远征在家暴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饰演一个变态。
2001年电视剧播出后,丈母娘三天两头打电话,怕冯远征“本性暴露”家暴自己女儿。
何冰在b站宣传片中无非是饰演“前浪”,那是他的角色,他只是在念台词而已,连台词都是b站找人写的。
谁料到20年过去了,“后浪”跟“前浪”居然还处在一个水准,还是分不清戏里戏外,跑到别人微博下面骂演员。
哪有什么前浪后浪,大家都是同样的一拨人,有人老了,有人还年轻而已。
竟然有人有人说
“收的演出费包含挨骂费,所以该骂”?
我顶你个肺,这事发展到今天,不光何冰老师不知道,B站也不知道。但凡B站自己有一丁点预见性,就只会把这个视频局限于站内广告,而不是和官媒联合全国转发搞成群体事件。央视比B站敏感性强一点,于是央视版视频只是何冰老师本人的演讲,只有最后才配上了几个简短的up主镜头。何冰老师也只看到个稿子,他连视频会剪成什么样都不清楚,你叫他怎么预测未来? 演讲稿本身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宣传鸡汤,国庆节扔块石头都能在B站砸死一群的那种,何冰老师能知道个P。甚至但凡B站没有搞自己版本的,只用央视版,都不会今天这样。
疫情带来全球产业链中断引起的经济下行,真是全球人民心中都有怨气,不怪大家。就连我自己这篇回答都是带着情绪的。至于某些假装站在人民群众那边的大v四处煽风点火占据道德制高点,群魔乱舞不过如此。
忽然想到一个类似的事,从美国脱口秀演员崔娃的The Daily Show看到的。美国疫情期间许多明星组织了一个歌曲接龙,每人录视频唱一句那种,唱了一首约翰列侬的上世纪老歌。歌曲无非歌唱爱与宽容,在却网上被爆破了。因为哥里面有一句大概是“with no greed”(不再有贪婪),结果被网友喷“一群赚几百万美元的人凭什么告诉我们不要贪婪”。
也许,这就是2020年吧。
群体无意识,互联网时代之前就有。
法国大革命,写出来乌合之众,中国也有。
互联网有匿名性,骂人不用被打,更加无责任,上去骂两句发泄一下,不限于什么事情。
你出这个头,给了骂的理由,不骂你骂谁。
后浪这个东西,词还说的过去,视频就是制造矛盾了。
贫富是相对的。
你挂几个70年代,破旧教室的黑白照片,再挂一下现在的电教教室。
新旧对比一下,现在的样本别太脱离大众,也没啥问题。
你非弄一个10%群体的生活,来对比90%,这就是指着网民的鼻子骂穷X了。
等网民回过味来,这个视频是赞10%的后浪,骂他们这些90%的非浪。
所以,制作这个背景视频的,才是真正挑动矛盾的,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识。
不患贫而不均。
贫富差距永远有,但是富人当众骂穷X,穷人发现打骂富人(互联网匿名)可以不付责任,那就爆了。
如果某个环境,说你抢富人抄家,打骂他们是政治正确,警察不管。
所有富人立即遭殃。
如果指定一个种族,一个阶层有原罪,抢这个种族的人警察不管甚至支持。
这个种族,这个阶层立即倒霉。
集体抢一把其他人的冲动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有法律和暴力压制。
互联网没有限制,那就骂爆了。
关人家何冰老师什么事儿?
画面是他配的?
他咋了?
他就朗诵了一篇文章而已,他犯什么错了?
跟他那一代人相比,新一代青年确实是起点更高啊!这话有毛病吗?
你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先考虑一下还有很多孩子没去过公园、没划过船甚至没上过学,所以唱这歌就丧良心了?
文字狱也没你们这么多事儿!
部分后浪的真实行为展示,建议收集材料拍续集
《后浪之真浪——网上冲浪》
既然习惯了对这群人长期洗N,那就得接受别人随便扇风点火他们就去爆破,毕竟——很好洗
一个视频怎么样他们不去喷编剧不去喷文案非要去喷一个搞朗诵的?这到底是智力的缺失还是为喷而喷,还是二者都有?
我其实特别惊讶,甚至有点恐惧的是: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愤怒?那些恨是哪里来的?
今年,以及今后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已经差到这个程度了?阶层固化、社会不公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了?以至于任何一点正能量、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任何粉饰太平的宣传,就能让他们如此的感到被羞辱了吗?
如果海子说:“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如果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如果高晓松说:“人生不只是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会不会也炸了呢?
我是这么想的:饭圈我理解,冒犯了他们的爱豆。方方那个我也理解,冒犯了他们的祖国。
不过一个视频,就算讲的片面,不能代表你们,那冒犯了什么呢?至于这样吗?
冒犯了你们的生活?我觉得仅仅是展现不一样的生活,就等于冒犯了你的生活,这说明你的生活已经太不好过了。。。。。
央视版《后浪》也好,何冰朗诵的文本也好,有什么问题么?前辈对后辈的理解鼓励、殷殷期许,皆在其中,非要逐字逐句引申发挥、解析抨击,觉得自己是大清高宗乾隆帝转世么?
真正不合适的,明明是B站版本,加了一堆UP主们吃喝玩乐拍的视频画面,变成了平台纯粹的商业推广,鼓吹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还打着五四青年节宣传的旗号,因此就十分违和了。
如今眼见b站版在全网各个平台皆遭嘲讽,求荣反辱,立马将朗读视频的老艺术家推到前排来挡枪,煽动一些过激分子搞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
然后,另一些鼓吹手立马就能给非议、反对B站版视频的广大网友,扣上“网络暴民”帽子。
这样显而易见、拙劣不堪的后台操盘技巧,居然也有那么多人当了真,上了当。
现在的枪口打错了人
社会的矛盾如果还得不到缓解
以后的枪口就不一定了
谢邀。
“醒醒,何老头家被水漫了”,张三边说着,边给树根下蹲着的李四来了一脚。
李四屁股吃疼,腾地窜了起来。看是张三,不好发作,揉着屁股斜着头:“咋咧,水又漫了?何老头人没事吧?”
“人没事”,声音从他俩背后飘来,他俩认得,是村长王叔,俩人赶忙转身迎上去。王叔站定,嘬着烟枪,说话拖着长音,“就是墙泡了,住不得人”。
张三弓着腰靠过去:“王叔,何老头平日里对咱好着呢,咱哥俩都记得。您受累就在这歇会,我和小李去帮何老头挪窝”。话说着,手里扯着李四就要开溜。
王叔哼了一声,两道白烟直直地从鼻孔里喷了出来:“帮啥?你俩崽子成天净知道打屁扯闲篇,大晌午的才爬起来,村里老少爷们早帮何老头收拾利索咯”。
说到一半,看着这俩小子来气,王叔挥着烟枪挨个指:“你爹妈办喜事的窗花是何老头剪的,你妹妹那顶头花是何老头裁的。人家半夜家被水漫了,盼着来些年轻的搭把手,你俩倒好,睡得那叫一个死嘿。别躲,你躲我还打!”
张三李四不好回嘴,梗着脖子闭着眼,额头上都挨了一记。李四左手揉着屁股,右手揉着头:“王叔,王叔,睡大发了。平日里要是醒着能听到锣声响,我第一个奔过去”。
张三也在头上揉着,揉到一半停住了:“不是王叔,何老头不是住山那头嘛,啥时候搬到河边住了,咱哥俩不知道呀。”
王叔低头压了压打散了的烟叶子,瞟了俩小子一眼:“哼,前些天县里在大坝上办礼,说是这老河道挖开了百来年,要热闹热闹。你俩崽子忘啦?”
张三嘴一咧:“没忘,村里还放了一天假,不用出工干活呐”。
“嘿,你小子不干活倒记得”,王叔说着又要打,想想心疼烟叶子,烟枪举到一半又慢慢缩了回来。
“大坝上挂的彩条花纸,都得何老头来操办”,哧一声,王叔又把烟枪点起来了,“人家专门在大坝下边住了一个月,紧赶慢赶,算是把活赶出来,给县里一个交代。哪曾想,水漫了,唉。”
张三李四瞅着王叔的烟枪收回去,算是松了口气。李四脸一垮,又凑上前:“王叔别气,咱哥俩刚醒,满肚子的尿。现在就去河边,都尿里头,让这不长心的水漫咱何老头”。
张三一听,咳了一声,差点没憋住笑。
王叔眼一翻:“你不是崽子,你是祖宗!留着你的尿浇田去!河水够高了,能舀出一勺是一勺,你还给我往里加!”
说罢拿烟枪一指:“你俩崽子别再瞎眼晃悠,赶紧给我上大坝干活。水又高了,搬土去”。
“啊?”,两人嚎了一嗓子,李四苦着脸:“王叔,以后我俩晌午前一定起,您别折腾咱咧”。
“折腾?水不高你何老头的家能被泡咯?再赖赖唧唧的,你俩别搬土,直接下水去。”
张三李四不敢说话。搬土,身子是干的,下水干活,泡一天裆就烂了。王叔看这俩安静了,心里舒服不少:“别愣着了,小李你去拿担子,小张你把铲子紧一紧,别又把铲头给刨掉咯”。
两人应了一声。李四跑去后院找担子,张三蹲下来,摸起一块石头,一下一下砸着铲头。
砸了两下,张三低头闷着声:“王叔,老是把大坝往高了堆,不是个事。干脆挖个小口,让河水往下泄一泄,老河道不就是干这事的嘛哎呦疼!”
没等说完,王叔拿着烟枪在他头上连着啄了三下,张三额头上立马红了一片:“挖?你崽子这话让县里听到,十个裆也不够你烂的!我看你小子从来野,没想到野得没规矩了!明天就给我跪到祠堂里,掌嘴!一百下!”
“疼疼疼,王叔王叔,我错了错了,您别气,别气”,张三捂着头,又不敢起身,只好继续蹲着,挺着脑袋缩成一团,“就是想不明白,想问,就是问一问”。
王叔瞪着张三好一会,慢慢收回烟枪,回过神才发现烟叶子都掉光了,又是一阵心疼。想了一会,舍不得再掏烟叶子填上,只好横握着烟枪,干坐着。
就这么坐了一会,张三没说话,王叔自己开口了:“大坝另一面的老河道,再远一点,就是县里市集。那里都成了店铺和宅子,怎么能被水漫着啦?水把县里的地给漫了,那还得了啊?”
张三没抬头:“不漫县里的地,那也不能老是漫村里的地。年年水这么高下去,咱村迟早得回山里。”
王叔想发作,捏了捏烟杆忍住了:“你就知道嘟囔,你妹妹不就在县里读书么?你还能让水漫了她?你爹妈不也指着你进县里做工么?还能把将来寻吃食的地给漫咯?”
张三不言语,还是拿着石头一下一下砸着铲头。李四已经找着了两副担子,抱着从后院走了出来,见这一老一少安安静静的,也不好说话,就那么站着。
王叔站起身扫了两人一眼,脸色有点阴沉:“你俩这鸟样,也搬不了几斤土。别弄了,去村里喊些人,说水高了,来搬土”。
李四脸又是一垮,笑着应了一声,伸手就去拉张三。张三还是不言语,身子顺着李四的力站了起来。李四就这么拖拉着张三,蹦着往村口跑:
“水高咯!何老头家被水漫咯!老少爷们来搬土咯!”
王叔就这么站着,看着俩小子边跑边喊,不过只听得见李四的声音。大晌午的太阳正中央,王叔的脸上没有光,看不出什么表情。
等俩小子跑远了,王叔在胸兜里摸了摸,捏了撮烟叶子给烟枪填上。又拍了拍裤兜,掏出根火柴给烟枪点上。点上,抽了一大口,有些呛,咳嗽了几声。
回过头,不远处就是河,河边上泡着何老头临时的家。再远一点,是大坝,坝上飘着何老头赶出来的彩条花纸,风一吹,抖得特别好看。
王叔就这么看着,直到烟叶烧完,他都没有再抽一口。
这是好事。
《后浪》事件,是个人就能看出,“前浪”和“后浪”之间巨大的鸿沟,“后浪”,或者说,没有机会成为“后浪”的年轻人心中巨大的不满。
“前浪”不知道,或者装不知道“后浪”的诉求,这是现在的问题。
既然在B站的热评被删,那去爆破何冰微博,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毕竟,你得让后浪们发声吧。
至于心疼何冰,毫无必要。他本身就是前浪,他也完全不知道,不了解后浪的想法,所以才接的这活不是吗?他的工作恶心到别人,所以也要被别人恶心。
拿他过去的成绩来说话,有什么意思?大家都能看到海面下巨大的不满,大家还都能看到上面不肯直视,在想方设法粉饰。
爆破何冰的微博,至少这个前浪被恶心到了。至少这个地方,声音发出了。
真的哪天掀起滔天巨浪,管你过去有多少实绩,该拍死拍死。到时候不比爆破个微博严重?
我过去做了十年班主任,我最怕什么样学生?一声不吭的。脾气暴躁,喊打喊杀的,我不怕,他只要发出声音,就是可以交流的,我对他了解多了,总可以找到拿捏他的地方。
所以这是好事,说明后浪们是有诉求的,而且觉得发声可以有“结果”。
万一哪天大家看了后浪,都不吭声了,那就赶快细软跑吧。鲁迅名言啊。
对了,比较有趣的是,在知乎上自嘲自己算不上“后浪”的人,其实问题只是“不够前”而已,或者自认为“不够前”。
真正的,海底两万里的,巨大地,沉默地深海,他们其实是看不上的。
所以一看到何冰微博被爆破了,先抨击批判鄙视三连,而不是想想,你条理地分析,真的有“前浪”会听吗?
春天的黄河河道,上游解冻,中游还是千里冰封,经常有爆破炸冰。黄河如果是潺潺细流,会有人帮它破冰扫除前路障碍吗?
为什么要去骂何冰老师?
因为你去b站发评论,只会被删除禁言。
那么只能到微博上面去爆破何冰老师吧。
因为微博不会控评,有不同观点可以表达,但是不能骂。
我看完后浪确实,内容太过片面了,都是把顶尖青年展示出来。
但是我仔细想想 人家这个演讲 你以为真的给我们这群“后浪”看的?
并不是 这个视频是给国外的资本看的,让国外的资本 看看我们现在的“后浪”生活是多么的富裕。
b站 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我们b站的用户 就是这群“后浪”等他们养肥了 以后可以有很多多收益,之类的巴拉巴拉,你们资本可以放心的投钱,你看股票不就是拉了几个档位吗?
五四是什么?是火烧赵家楼。
五四是什么?是后浪教训前浪。
何老不是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让后浪选择,寄语后浪继承吗?
求仁得仁呗。
现在没有何家楼了,爆微博呗。
这就是当代部分青年人的无奈啊。
看完后浪后不爽,该怎么办?
忍气吞声?可是有人忍不住。
举报b站?一个成熟的商业公司,会被几个举报搞倒?
重上井冈山?抱歉,大多数人没这胆量。
大骂特骂?该不满的还是不满,心怀希望的依旧心怀希望,作用甚微,不过好歹能发泄一下情绪。
有些骂完后依旧不满,但是又没胆的人,只剩下去对着巨人的影子开炮这个选项了。
(PS:本人不支持网暴,也不支持诸位碌碌无为度一生,仅仅就谈了几句部分人的无力,希望评论区不要过度解读了。)
如何看待1919年,曹汝霖私宅因巴黎和会事件被学生焚毁?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
第一个打开曹宅大门、第一个点火的学生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的匡互生。
1933年,匡互生在上海病逝。
朱自清在《哀互生》一文中写道:“互生最叫我们记念的是他做人的态度。他本是一副铜筋铁骨,黑皮肤衬着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像个乡下人。他心里那一团火,是热,是力,是光。”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诚哉斯言。
=
如果可以的话,我不想说得这么直白。
有那么多的回答和评论在说视频和演员是多么平常,多么无辜。
那好,假设这就是一杯纯净水。
然后呢,然后这杯水倒入一锅滚油里面,就炸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如果你只盯着那个杯子,无论怎么分析液体的成分,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炸。
这个国家总把何冰身后的人,即前浪,保护得很好。
至于何冰挨几句骂,身后的人即前浪并不介意,倒是知乎大V介意了。甚至这一骂,带一波流量起来,又能有新的利润点。做传媒的,内部都有人专门去处理和引导这种“骂流”。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何冰回怼,或者连线吴京一起回怼,甚至晒晒与朱一旦吃饭合作的合影,暗示大家:我代表后浪,他代表非浪,你们代表韭菜。
大V们多虑了。如果网民能把何冰骂倒,那这还是初级阶段吗?大V们之所以替何冰挡枪,目的有俩,有的是引导非浪去骂何冰身后的人即前浪,然后像他一样被封号;有的是引导非浪接受现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你属于浪底下的泥巴。
其实,骂谁都改变不了现实。所以,我开始赞美,大浪滔天,一代更比一代浪。
左看右看,就剩何冰一个能骂。
何冰:你有选择骂我的权利和选择不骂我的权利
群众:好吧,我来了,骂你总好过什么都不说,对吧?
何冰冤吗?挺冤的。
文案不是他写的,视频不是他剪的。
就对着镜头念了一遍稿,怎么就飞过来一口大锅?
怪稿子念得太好了?
何冰冤吗?也不冤。
看完一个视频,你记得住导演、编剧、出品单位吗?
你记不住,你只能记住演员。
有时候你连演员名字都记不住,只能记住他在剧中的名字。
这不是什么乌合之众,而是人类的记忆规律。
出现在镜头面前的人,天然享受更多的掌声。
但万一出了事,也天然受到最大的抨击。
关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愤怒本身有力量,但并不准确。
什么时候,这股愤怒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
那才是获得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愤怒的权利。
当贫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潦倒者的怒气就一定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期待这种怒气具有理性,枪口对得准,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实际上,只要有聪明人甩出合适的纲领,就会成燎原之势。所谓时势造英雄。
补充:
1,我不是站何冰,也不是站后浪非浪,更不是图加速,只是感觉没人说这点,有必要点明。历史进程的发展从来都不在乎个体的喜怒哀乐,以及理性与否,也不乏明知要翻船,掌舵之人也不能且不敢调头的案例。我说的,只是一个可能的规律。
2,我没有删评论。(想不到这么快就要补充第二条了。)还有不少评论情感充沛。我不会回你们的。我只是把一个我认可的规律发表出来。(当然,基本不可能是我发现的。但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更专业的研究在哪里。)至于我在历史大潮里处在什么位置,我不知道也不关心。你们在哪个位置,我当然更不关心了。
你以为后浪奔涌起来,只会像你在片中高级订制的一样,按你预期,去往高空跳伞,极地探险,峡谷漂流,原野星空,VR轮滑,欧美扫货,这些与你无侵,高冷秀晒的文艺青年打卡地啊?
让反噬的后浪爆了后浪奔涌号召者自己的微博,这才从根本上彻底打脸了《后浪》这部矫情媚青的片子对“后浪”这个概念的狭窄定义,庸俗媚求和肤浅探讨。
这样的亲自打脸了前浪们“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的后浪,你还羡慕么?何冰?
这样的后浪是你描述的那么“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么?何冰?
这样的后浪在做的,还是你期待并鼓励的所谓有权利做着“自己的选择”么?何冰?
哪怕他们选择的是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式的爆你微博呢,何冰?
其实,这个社会真正的后浪并没有垮掉,垮掉的是《后浪》里用狭窄的消费主义图景,高冷的前浪二代们小布尔乔亚式消遣,强行把当代青年问题肤浅化,庸俗化,低智化,狭窄化,白甜化的“后浪”人设。
何冰其实没什么问题,不过是出镜背稿,出售多年人艺练就的台词功底和表情控制。
有问题的是《后浪》这部片的撰稿者,贪天之功,以为随随便便几个花式炫富,花式炫时间和财务自由,花式炫精英和二代们的接班和消遣方式,就能总括当代不同语境,不同坐标下,亿万青年在精神世界里的剧烈冲突和极度撕裂。
同样是这部片,有被感动哭的,有被恶心吐的,有被尴尬得脸酸牙倒面颊都贴不住面膜的。
你道魔幻不魔幻。
黄四郎的碉楼很可怕
黄四郎让胡万带上九筒面罩去抢钱抢人更可怕
跟你站在一起的人,心里向着的,到底是哪边?
底层青年遭受社会的毒打(对高房价的绝望,资本家的压榨,经济下行带来的失业风险,职业前景的不明朗,等等)积累的怨气被《后浪》视频点燃,负面情绪总需要找到宣泄的去处。不公的分配制度—B站—何冰。这里头很明显何是最软的柿子啊,更何况是他亲自端的毒鸡汤,所以何就成为受害者。群体是毫无理性的,每个到何冰微博下爆破的网友作为个体,难道不知道这件事的根源在于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吗?不知道B站比起何冰更值得声讨吗?但是偏偏把情绪发作到何身上,不敢把矛头对准不公制度,也不愿意抵制B站,卸载B站(毕竟奶头乐时代,B站能够给底层青年提供廉价的娱乐消遣),所以只好拿何作为出气筒。
到何冰微博下爆破的后浪们,从积极方面说,是底层青年不愿被代表,追求发声的权利,是进步的。但从消极方面来说,是底层青年群体陷入狂热,缺乏理性思考,采用不合理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是需要批判的。
说明疫情正在消退。是把注意力转回到主要问题上来了。我记着疫情之前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来着?事实证明。不调整分配,减少剥削,光喊,是不行了。
事实证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